方茹的话说完, 所有人都安静了。
方茹冷笑道:怎么, 不敢吗?刚才说我跟陈老师之间有什么的时候, 你们不是说的很起劲吗?现在倒怂了?哼,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题,让你敢这样大言不惭。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走到杨芳桌子旁,翻开了方茹放在那里的试卷。
郭敏,给她点颜色瞧瞧,别以为理科状元就了不起。
另一个女孩子喊道, 能坐在这个教室的,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哪一个不是同学中的佼佼者,虽然方茹拿了个理科状元,可很多人照样不服气。
郭敏翻着试卷,脸色却渐渐发白起来:这试卷上的内容,我们根本都没有学,你让我们怎么会做?杨芳同样不吭声, 她刚才已经扫过试卷了, 上面的题目,她连看都看不懂, 全是没有学过的知识点。
你们没有学过,我学过了。
第1题的知识点,在课本第86页, 第2题的知识点在课本第73页,第3题的知识点在课本第112页……方茹一道题一道题的说,她每说一道题,杨芳就跟着翻动手中的课本,越翻,杨芳的脸色越难看,方茹全部说对了。
你别是唬我们的吧?这些试卷你不也才刚刚拿回来,你怎么知道哪道题的知识点在哪一页?一个同学不相信的问道。
拿回来之前,我看了最上面的试卷。
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我已经学得滚瓜烂熟,所以,看了题目便知道知识点在什么地方。
方茹淡淡的说道,好像这只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
可是你连在哪一页都知道,不会是陈老师提前跟你说了吧?方茹笑了:从我出去,到我回来,中间也不过就是几分钟的时间。
从教室到办公室走个来回,需要花多少时间相信你们自己也知道。
你觉得陈老师有这个时间跟我说这些?那同学自己问完,也知道这问题问的太蠢,这一会儿听到方茹的话,更是胀得满脸通红。
方茹,你真地已经学完两门课了?要知道,他们是理科,可不是像文科那样子背完两本书就算了的。
就算是文科,半个月学完两门课,也够惊人了。
学完了,陈老师见我的学习速度快,才想单独教我一些东西。
可我没想到,有人嫉妒也就算了,可竟然说出那样的脏话,我更没想到,居然有人能对一个女孩子产生这么大的恶意。
你们应该知道,那样的传言要是被传出去了,我和陈老师将会受到怎样的打击。
我名声败坏,可能受不住舆论压力,最终自杀。
而陈老师,原本幸福的一家,也会因为这样不实的传言,分崩离析,这是你们想看到的结局吗?众人沉默了,他们只是一时图口舌之快,并没有想到自己随便说的几句话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一个同学突然走上前对方茹说道:对不起,方茹,我以后再也不会随便传别人的传言了。
方茹点了点: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本心还是善良的,我原谅你了。
方茹看向杨芳:杨芳,你嫉妒我没关系,那只能说明我比你优秀。
可你胡乱编造我和陈老师的谣言,你必须跟我道歉。
杨芳早已被方茹打击得垂头丧气,这一会儿被方茹要求道歉,也只能站了起来,对着方茹鞠了一躬:对不起,方茹,我不应该在背后那样说你。
方茹看着杨芳说道:这一次我就原谅你了,要是再有下一次,我不但会告诉老师,还要让你在全校人面前给我道歉。
还有,与其盯着别人,眼红别人,不如把这精力放在学习上,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比什么都重要。
要是你能达到我这个水平,陈老师也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方茹又转向其他人:谣言止于智者,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先进的思想、崇高的理想,对于谣言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跟着以讹传讹。
我们是这个时代的接班人,国家的将来需要我们共同去建设,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去推动。
如果我们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请问在座各位,我们如何担得起建设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方茹的话音落下,下面是一段长长的静默。
很快,一个同学鼓起了掌,掌声从一开始稀稀落落,慢慢热烈起来。
说得好。
班长王庆国站了起来,方茹同学说的很对,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不应该做谣言的传播者,而应该做谣言的终结者。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愿意为推动社会发展而奉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我们每一个人,能站在这个课堂上,都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经历了拾年,突破重重困难,不是来议论别人是非的,而是来学习知识,提高自己能力的,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
我希望,以后我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王庆国这一番话,让所有同学想到自己为考大学而做的努力,和在这之前经历了长久的等待。
大家的眼眶都湿润了,没错,在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之后,他们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难道是为了在这里议论人是非的吗?不是,他们是为了提升自己,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生活,是想为这个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尽自己的一份力。
放学后,之前不相信方茹的郭敏喊住了方茹。
方茹停下了脚步:什么事?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停下了动作,看向郭敏。
他们才经过一场思想的洗礼,此刻对方茹的崇拜之情正盛,如果郭敏这个时候找麻烦,他们不介意让郭敏知道,他们会怎么维护方茹。
郭敏一开始神色有些扭捏,不过很快她就放开了:是这样的,今天你从陈老师那里拿的题目,你真地全部都会做吗?我不确定,那些试卷是陈老师根据我目前的水平出的,我还没来得及全部看完。
方茹说的是实话,试卷没看完,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全部都会做。
那,你今天点出的那几道题,你都会做?郭敏又问道。
陈丹站了出来:郭敏,你这样可就过分了。
刚才,已经刁难过方茹了,现在又想来找麻烦?郭敏一听,连忙摆了摆手:不是,不是,你们误会我了,我不是来找麻烦的。
她看向方茹,说道:我就是想,如果你都会做,我能不能跟你请教一下。
那几道题的知识点,我也复习了,可有些题我能解出来,有些题却看不懂。
原来郭敏是这个意思,方茹点了点头:自然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共同学习。
说完,她转头看向其他同学,大家有问题,在我有时间的时候,也可以提问。
那可真是太好了。
有同学兴奋道。
回去的路上,陈丹看向方茹:你今天可真是太棒了,现在班里那些那些同学,可都崇拜死你了。
我不过是说了心中所想罢了。
方茹一边整理你像背包的背带,一边淡淡回应,仿佛这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偶像,我要向你学习。
陈丹握了握拳。
两人回到宿舍,李虹瑶眼带崇拜,看着方茹:听说你今天在教室里出了大风头了。
方茹看了李红瑶一眼:怎么传播的这么快,连你们都知道了?王怡刚好进门,听了这话,便接道:连我们系都在传,你今天那一番话,说的可真是激荡人心,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你本来就是我们学校的名人,从今天之后,你的名气可又要上一层楼了。
方茹对于这些都不在乎,名气什么的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别人看着她轻松,只有方茹知道其实并不是。
她每天不但要完成钱江淮布置的大量作业和任务,还要提前复习书本知识,接受各科老师的随时抽查。
她的学习并不轻松,要不是靠着惊人的记忆力,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接下来的日子,方茹照常上课、下课,没事就钻图书馆,偶尔也会去陈光和的实验室走一趟。
不过,方茹最近也有些烦恼。
因为在教室里说的那一段话,现在她走到哪里,都要被人以崇拜的眼光看着。
说实话,一个人习惯了沉默的人,被人用这样的眼光看着,不但不会觉得开心,反而觉得浑身难受。
好在,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都是醉心于学术研究的,对方茹那一番话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这就导致了,方茹本来只是偶尔来陈光和的实验室,现在来实验室的频率明显增加了。
这一天,方茹又一次来到了实验室。
几个师兄师姐们正围着失败的实验结果叹气: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怎么又失败了?这个实验,方茹也跟了一段时间。
这一会儿,她向前翻看各阶段的实验数据,连着翻了几页,数据都没有问题。
方茹也有些疑惑了,数据没有问题,难道是实验的方向出了差错?方茹接着往下翻,很快她的眼睛盯着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好像有问题。
蒋平等人正在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听到方茹这么说,就围了上来。
看着方茹指着的那个数据,蒋平说道:这数据应该没什么问题啊。
方茹摇了摇头:我记得,上次做实验的时候,张伟师兄念的数据是6.3,但这里记录的却是6.2。
蒋平脸色渐渐严肃了起来:你能确定吗?你要知道,做实验的时候,这数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方茹点了点头:我能确定,张伟师兄当时念的确实是6.3。
蒋平看向张伟,张伟摇了摇头,每天要记录那么多数据,他真记不得了。
要不,这一阶段的实验重新做。
蒋平很快做了决定。
这个实验只是整个实验中的一小段,不算难,用时一个多小时,实验数据出来了,确实是6.3。
都是我不好,我记错了数据,耽误了大家时间。
王霞脸色有些苍白,眼睛里还带着泪水,不过她身体站的笔直,显出一副倔强的姿态,让她看起来越发惹人怜爱。
张伟急忙安慰她:也不都是你的错,很有可能是我念的时候念的不清楚。
蒋平看了王霞一眼:既然知道错了,下一次就小心一点。
这一次,要不是方茹记得正确的数据,我们还不知道要耽误多长时间才能重新开始这个实验。
实验失败了,就要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抠,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去排查、去验证,那样花费的时间实在太多了、工程量也太浩大。
他们的时间本来就有限,耗费不起。
方茹虽然只是指出了一个错误的数据,却帮他们节省了大量时间,一时间,实验室的人都对方茹充满了感激。
王霞走到方茹旁边,对她笑了笑:谢谢你,今天你给我们帮了大忙了。
方茹急忙说不用谢:也是巧了,我刚好听到张伟师兄念的数据。
行啦,今天就先到这里,大家休息一个晚上,明天继续进行实验。
蒋平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回去休息。
为了这个实验,他们所有人都熬了好几天,干脆趁这个机会,让人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争取把这个实验做成功。
陈光和在门口看了很久,这个时候才走了进来,众人见到陈光和进来,忙喊道:老师。
陈光和点了点头,我刚才在门口看了:你们都很好,蒋平指挥得当,张伟实验仔细,王霞虽然犯了点错,但敢于认错,值得表扬。
不过,最值得表扬的是方茹。
我也不过是做了点小事,能帮上一点忙罢了。
主要还是师兄师姐们厉害,我只说了一个数据,他们立刻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方茹谦虚道。
方茹这一番言论,更是让实验室的众位师兄师姐对她的好感度增加。
转眼到了礼拜六,方茹和方卫华一起回了家。
路上,方卫华对方茹说道:一会到家了,我来说,万一爸妈不同意,你也别激动。
方茹点了点头:好,我听二哥的,不激动。
过了一会儿,方卫华又说道:你也别紧张,咱们这么大了,搬出去住也没什么的。
方茹又点了点头:二哥,你放心,我不紧张。
那就好。
方卫华仿佛松了一口气。
过了几分钟,方卫华又开口了:阿茹,记得,千万别紧张,有什么事还有二哥呢。
方茹忍不住了,停下了脚步看着方卫华:二哥,我不紧张,也不激动。
你是不是有点紧张了?方卫华插在口袋中的手指捏了捏:说什么呢,二哥怎么会紧张。
这一次轮到方茹安慰方卫华了:二哥,你别紧张,我们都已经成年了,迟早是要搬出去住的,不过是提前跟爸妈说一声罢了。
方卫华轻咳了两声:我知道。
方卫华和方茹回到家时,只有方月在。
到了晚上,方父方母回来了,方卫中和陈翠屏带着小文小武也回来了。
方母一看见方茹就没有好脸色,昨天,人事科科长的位置定下来了,却不是方父。
这几天在厂子里,彭冰见到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态度也冷淡了很多。
如今见到方茹,方母依自然想起她就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不是挺能耐的嘛,还回来干啥?你翅膀硬了,妈、的话也能不听了,你爸没当上那个科长,这下你开心了?不说我们卖女儿了?妈,你得讲讲道理,我爸当不上科长,跟我有啥关系?咋没关系,那天相亲,你要是不搞出那么一件事,你爸这科长能当不上?方母翻眼瞪着方茹。
妈,这事不能怪阿茹。
她有对象了,又怎么能跟你去相亲,这不是骗人吗?方卫华维护妹妹。
方母瞪了方卫华一眼:你们就气我吧!说完换了衣服,嘟嘟囔囔去厨房做饭去了,到了厨房门口,她停下脚步看方茹,还愣在那里干什么,不知道过来帮忙啊?跟个木头人似的,牵一下动一下。
我和你爸没回来,你们就不知道提前把饭给做了?就知道张着嘴等吃,你妈就欠你们的。
方月冲着方茹扮了个鬼脸,方茹轻敲了一下她的头,也往厨房走去。
煮饭的功夫,方母又开始旧事重提:阿茹,你也别嫌妈嫌贫爱富。
我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们这些小姑娘,年轻的时候喜欢谈个什么情呀爱的,可妈是过来人,这婚姻可不是喜欢就能维持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要钱?等你结婚后,你就知道钱有多重要。
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你看看你大嫂,你再看看我们家。
要是我们有钱,我也不想那么市侩,可是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去钻营。
你是我生的,我还会害你不成。
你那个对象,最好还是分了。
你不喜欢万国伟,没关系,妈再给你找其他的。
以你的条件,找个条件好的,不是难事。
方茹听着母亲的话,很想问:为什么前世在她死后,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可是母亲的话,已经告诉了她答案,因为没钱。
因为没钱所以挺不起脊梁骨,因为没钱,所以连给女儿争取公平都做不到。
而且,那时候二哥的身体又是那样,宁家能够给二哥治病,母亲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或许,如果前世她没死,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毕竟死了就什么也没了,与其去追求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公正,倒不如为家里争取点利益。
方茹觉得自己能够理解母亲的想法,可是理解归理解,这事发生到她自己身上,她没办法不怨。
妈,要是……什么?方母把土豆放进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她没有听清方茹的话。
没什么。
方茹把装葱的碗递给方母,妈,孟醒没你想得那么差,他现在在部队里当兵,过几年说不定就能提干,我跟他在一起,会越过越好的。
哼,你以为部队是你家呢?说提干就能提干?方母轻哼了一声,不过在听到孟醒是军人后,到底没再说什么。
这年代,军人地位高,津贴福利也好,能当军嫂,是很多姑娘家的梦想。
只不过,到底还是有些不甘心,那万国伟家多好的条件,就算孟醒是个当兵的,也比不了。
嫁给万国伟,老伴儿的职位还能升一升,方茹也能补贴补贴家里,嫁给孟醒,也就一年四节能拎点东西回家了。
可惜方茹是个死脑筋,方母叹了口气。
晚上吃完饭,方茹方月洗碗,方父准备去楼下溜达两圈,方母则准备回房间把小文的那件毛衣给勾好。
方卫华叫住了父母:爸、妈,我有事要跟你们说。
方父停下来往门外走的脚步,方母也从门口又转了回来:什么事?方卫华看了看厨房,说道:等阿茹和阿月出来再说吧。
方卫华拽了拽自己的领口,下午虽然跟方茹说不紧张,其实他是骗方茹的。
怎么可能不紧张?他已经预感到,今晚的话题不会那么顺利进行,可是,既然开了头,就必须走下去。
这个家,他们迟早是要离开的。
不说大嫂陈翠屏的问题,就这么几间房子,大哥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自己将来也会结婚,这房子是住不下的。
既然迟早都要搬出去,早点搬出去比晚一点搬出去要好。
他们都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方月也越来越大,大家都越来越无法忍受陈翠屏,勉强住下去,也不过是场矛盾加深。
方茹和方月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方月已经知道今天晚上会发生什么事了。
刚才在厨房洗碗的时候,方茹已经把事情跟她说了。
方父方母看到这样的架势,也知道今天晚上谈的事情非同小可,都严肃了面色、正襟危坐。
客厅内的气氛一时有些紧张,最终,方卫华还是打破了这一时紧张:爸、妈,我和阿茹、阿月商量了一下,我们决定搬出去住。
什么?搬出去住?方母尖利的声音回响在客厅内,带着强烈的不敢相信。
是的,我们决定搬出去住。
我们都大了,有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而且,大哥大嫂生了两个孩子,现在还挤在一个屋子里,也不合适。
我们搬出去住,也能给大哥大嫂腾出房来。
方卫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和缓,他知道,提出这样的问题,父母势必会反对,他只是想搬出去,并不是想跟父母闹翻。
胡闹!方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这事我不同意,你还没有结婚,搬出去住?你让亲戚邻居们怎么说我?爸,现在单独在外面住的年轻人也不少。
家家户户住房紧张,家里房子又小,我们整天挤到一块儿,也不是事啊。
再说,这几年,我身体不好,大嫂经常当着我的面就敢冷嘲热讽,若是我还住在这里,以后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搬出去住,对大家都有好处。
方卫华,你想搬出去就搬出去,别把什么事都往我头上扯。
你现在是翅膀硬了,觉得家里配不上你了,你想搬出去住了。
前几年,你身体那样的时候,你咋不说要搬出去住?陈翠屏站在门口,一听这话还扯到自己,顿时不乐意了。
够了,你以为你这几年干的事我真不知道?方父瞪了陈翠屏一眼,又转向方卫华,卫华啊,爸知道,这几年你受委屈了。
你放心,这家还是爸的家,以后谁再敢在家里面说三道四,爸第一个饶不过她。
搬出去这事就别提了,我得下去了,老孙他们还等着我呢。
方父说着,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爸,我已经找好房子了。
不只是我,阿茹和阿月也跟我一起搬出去,我们搬出去之后,这房子你们住着也宽敞一点。
大嫂也不用整天为这房子的事在家里骂骂咧咧,小文也渐渐长大了,总不能还跟大嫂睡一张床吧。
方卫华看父亲站起来,也跟着站了起来。
搬出去这件事,不提也就罢了,提了就必须成功,不然以后更没法提了。
方父停下了脚步,看向方卫华:你是铁了心要搬出去是吧?你跟我扯这么多,无非就是不想在家里待了。
行啊,你翅膀硬了,我管不了你。
你搬出去,你搬出去住,老子一分钱也不会给你,你没饭吃,也别回来管老子要。
爸,您这又是何必。
我们只是搬出去住,又不是不回来了。
再说,我跟阿茹、阿月迟早是要搬出去住的,等我结了婚,在家里哪里还住得下?我不管那么多,你结婚是以后的事,但是现在,我不允许。
你要非要搬出去,那以后你的事,也别来找我,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么一个儿子。
方父说完甩手走了。
方母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别再提什么搬出去不搬出去的了,没看你爸都生气了?等你爸回来,你给他道个歉,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妈,我是一定要搬出去的,这事就这样吧。
至于爸生气的事,以后慢慢他就会想通了。
你这孩子怎么脾气就那么倔呢?怎么就说不听?你跟阿茹现在都在学校宿舍住,这家里也就等于空下来了,也就平时和假期回来住两天,怎么就住不下了?见到儿子一意孤行,方母又是难过又是生气。
是啊,我和阿茹都住在学校,那和住在外面也没什么区别,爸妈你们为什么就是不同意呢?你怎么就是讲不听,要搬出去你自己搬出去,阿茹和方月不去。
方母脸色沉了下来。
妈,我和二哥的想法是一样的。
大嫂整天阴阳怪气,妈你又偏袒她……方茹,合着你们想搬出去,就把什么都赖到我头上,想让我背这个锅,没门儿!陈翠屏跳了出来,这要是让方父方母认定方卫华他们几个执意要搬出去,都是自己的错,那以后自己在这个家里还怎么呆得下去。
大嫂,我回来时间不长,就已经出了这么多事。
以前二哥和阿月在家里,还不知道怎么被你欺负。
你怎么就是背锅了,我们搬出去,这个事儿还真就跟你有关。
方茹看向陈翠屏,想撇清关系,那才是没门。
方母看向阿月:你也想搬出去?阿月看了看方母,又看了看二哥和姐姐,点了点头:妈,我想搬出去。
我现在上高中,课业本来就紧,大嫂还每天挑刺,搬出去对我的学业有好处。
方母见小女儿都这么说,肩膀一下子塌了下去,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她叹了口气:行,你们想走,那就走吧,都走吧。
方卫华和方月看着母亲这样,心里也很难受,两人一左一右扶着方母的胳膊:妈,你别这样,我们只是搬出去住,每个月还会回来看你的。
方母甩开了两人的手:你们别跟我说话,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方茹心里也不好受,她以为自己对这个家没有留恋,可当母亲做出这番软弱的姿态之后,方茹的心里还是起了波澜。
可是,搬出去是一定要搬出去的,即便心软,也改不了方茹的决定。
当天晚上,方父回来,看见他们兄妹三个还在,哼了两声,也没有说话。
第二天,方卫华带着方茹和方月出了家门,往自己租的地方走去。
我租了阿月学校旁边的平房,那里离我们三个学校的距离都近,走路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
一共有两间房,你跟阿月一间,我单独一间。
既然租了房子,以后我们还是回来住,不然阿月自己一个人住在那里,我不放心。
行。
方茹点头,以后煮饭我来煮。
我也可以煮。
方月举着手。
兄妹三人到了租的地方,把房间稍微收拾了一下,又去买了一些锅碗瓢盆回来,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晚上,方月躺在崭新的床铺上,看着浅色的窗帘,笑道:终于摆脱大嫂了,不用听她那些莫名其妙的话,感觉空气都清新了。
方茹坐在书桌旁,说道:出来了也要好好读书,别以为没有爸妈管着,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方月从床上跳了起来:姐,你就不能让我放松一下吗?不过看到姐姐读了大学,还这么认真看书,方月也不好意思在床上再躺着了,起来拿起自己的课本开始翻看。
方父在方卫华兄妹三个搬出去之后,叹了口气,对方母说道:你说,是不是我们做的太过分了,太偏心老大,让他们兄妹三个起了怨气。
方母没有说话,可两人心里都知道兄妹三人为什么搬出去。
方父又叹了口气,他也知道,他跟老伴儿对老大是偏心了些。
可前几年,卫华身体不好,阿茹跟阿月又是两个姑娘家,他们除了指望老大,还能指望谁?行事间难免就偏颇了些。
可他们偏心老大,也不完全是为自己。
他们总想着,自己对老大家好一些,老大以后能够帮帮弟弟和妹妹,谁知道,谁都不领他的情。
陈翠屏没想到,她跳了半天,方父方母还是把这件事怪罪到她头上。
她一回到屋就冲着小文发火:天天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也不知道我生你干啥,就知道气我。
方卫中瞪了陈翠屏一眼:行啦,你心里不高兴就拿孩子撒气?方卫中看了小文一眼,小文,你先出去,爸爸跟妈妈有话要说。
小文看了看爸爸,又看了看妈妈,慢慢吞吞往外走去,走到门口,还停下来对方卫中说道:爸爸,你别跟妈妈生气,是我不对,我做错事,妈妈才生气的。
方卫中的眼神一下子软了下来,对小文说道:爸爸知道了,爸爸只是跟妈妈商量一些事情,小文听话,先去找奶奶玩,啊。
等到小文走了出去,方卫中关上了房门,看一下陈翠屏:看看小文,那么小都知道维护你,你这个当妈的,遇到丁点事就朝孩子发脾气。
陈翠屏也被刚刚儿子的行为弄得心里发软,她嘟着嘴:我也不是故意的,明明是你的弟弟跟妹妹想要搬出去,凭什么把事情都赖到我头上,好像全都是我的错似的。
我在这个家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这事,就算不全是你的错,总跟你脱不了关系。
要不是你在家里总是爱唠叨,没事喜欢说他们,他们也不会就这样搬出去。
陈翠屏听了这话不服气,还想反驳,却被方卫中制止了:行了,搬出去也都搬出去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爸妈也不过就生气几天,你先忍忍。
陈翠屏没敢再说话了,自从那次回娘家之后,她在方卫中面前就有些挺不起腰杆。
第二天,方茹回到学校,便跟老师提交了申请外宿的申请书。
学校老师在了解到方茹的情况之后,同意了她的申请。
弄好了一切,方茹也松了口气,她开始专心学习。
发现她的学习速度惊人,且学习到的知识都能快速掌握时,陈光和欣喜的同时,给方茹布置了更重的学习任务。
陈光和甚至提出让方茹两年内完成本科学业,到时候直接读他的研究生。
方茹从教室回到宿舍,正准备去食堂吃饭,一个同学喊她:方茹,外面有人找。
方茹走到宿舍外,发现是王皓和魏欢,不由得惊喜地抱住了魏欢:你怎么来了?说完又看向王皓,你们是怎么凑到一起的?我这几天刚好有空,就过来你们学校找你。
说来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你来找我,说,是不是把我忘了?魏欢说着挠方茹的腰,做出一副要惩罚她的模样。
别,我最怕痒了,我错了,下次我一定去找你。
方茹急忙躲开,举着手投降。
王皓说找你有点事,我们在你学校门口碰到的,就一块过来了,中午一起吃饭呗。
魏欢说道。
好,去我们食堂怎么样?方茹问道。
我说方茹,你也太小气了一点,我们大老远来找你,你就请我们吃食堂?王皓在一旁说道。
那你们想吃什么?我可跟你们说,太贵的我可请不起。
看到魏欢,方茹的心情极好,也忍不住跟王皓开起了玩笑。
这样吧,咱们几个回来之后也没好好聚聚,今天中午就去国营饭店,怎么样?王皓提议道。
行,就去国营饭店。
方茹点了头,又道,不过你们得先等我一下,我回去跟我室友说一声。
刚才不知道什么事,也没跟陈丹说,陈丹这一会儿估计还等着她一起去食堂吃饭呢。
方茹回了宿舍,拿起了自己的挎包,对陈丹:丹丹,我今天不能跟你一起去食堂吃饭了,我有朋友来了,要去外面吃饭。
等一下回来的时候,我给你带东西吃。
行,那你去吧,记得给我带点好吃的回来。
时间也不早了,陈丹拿着饭盒走了出去。
方茹跟王皓和魏欢一起往学校外面走去,方茹看向王皓:上次也忘记问你了,你现在也没上学,在干什么呢?我爸给我找了份工作,每天瞎混呗。
王皓不在意的说道。
方茹知道王皓跟自己不一样,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问道:你刚才说你有什么好消息,到底是什么好消息?其实方茹已经猜到了王皓的来意,这个时候给她带来好消息,能是什么,肯定是四合院的事弄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