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众人猜测和亲人选出自何家,却未料一则消息从宫中传出,宛若平地惊雷。
和亲人选定下来了,正是宁帝唯一的女儿,宝华公主。
十二月十二日,大吉,送宝华公主的仪仗入北疆。
此事已定,连北疆二皇子白琛已跪谢皇恩,传信与北疆开始着手准备事宜。
众人纷纷议论,宁帝膝下只余下这一个女儿,怎么还舍得将她送去北疆那荒凉偏僻的蛮夷之地。
几番周折打探,才明白,原是宝华公主为大齐自愿请命前去和亲,以缔结两国之好。
众人便纷纷感叹,原本只以为那公主刁蛮任性,这些年虽性子平顺点儿,但也是改不了天家公主的娇娇气,怎么能愿意去那等地方,却未料,还是深明大义的。
少有人去替宝华感慨难过,她的母妃淑妃早就没了,父亲又是那副样子,近乎癫狂,看谁都像是看仇人般,又哪有人会替她而惋惜,便是有的,许也只是身边的盼容了。
不少夫人拍着胸脯松了一口气,长念一声阿弥陀佛,只要不是她家的女儿,勿论谁家的去都好。
公主……盼容有些泣不成声,泪眼朦胧的去看坐在妆奁台边的宝华,她的公主,本该如以前一般,是娇蛮任性的天之骄女,竟是要沦落到去和亲的地步。
宝华神色平静,对着铜镜正了正发髻上的银簪,淡淡瞥盼容一眼,才缓缓开口你哭什么,你该替本宫高兴不是,大齐的皇宫,像个活死人墓,本宫早就待不下去了。
盼容慌忙比了个噤声公主慎言,隔墙有耳,小心啊!宝华轻蔑一笑,扔了珠花在妆奁的首饰匣子里,发出清脆的叮当声,眼泪却不自觉的流了下来慎言,呵,本宫马上就要走了,还有什么要在意的,还有谁在意本宫。
母妃死了,她在这世上也就是孑孓独立的孤单一人。
或许在萧晋的眼中,她是个蠢货,出卖自己的父皇,但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最疼爱她的母妃,死在了她的父皇手里啊!公主,您还有奴婢,奴婢命虽贱,但奴婢是忠于公主的。
盼容扑通一声跪下,泣不成声去安慰宝华。
宝华对旁人狠,对她却不差,她不能忘恩负义。
宝华对自己人向来不是个狠辣的,盼容一心一意的为她,心底自然也是为她存了一分温柔,当即扶了盼容起身本宫不是个好主子,旁人家的宫人都跟着主子吃香的喝辣的,偏我什么都给不了你们。
如今我将远嫁和亲,你我去求道旨意,放你出宫,去婚配吧。
就当是本宫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盼容执意不起,不住的往地上磕着头奴婢生是公主的人,死是公主的鬼。
若公主要撵奴婢出宫,那奴婢不若直接碰死在殿里的柱子上来的痛快。
她声音坚决,带着一股狠劲儿,像是宝华不答应她她就真的不要命了。
宝华隔了许久,才有些无奈的开口当真决定了。
不后悔?决定了!奴婢不后悔。
宝华身子顿了顿,扶了盼容起身,带着几分郑重和珍视。
若你心意已决,那自此以后,远在异乡,你我二人便相依为命了。
大齐,将要变天了,这也是她宁愿远赴北疆的原因。
这宫里的众人,她将来是指不上的。
若她此番不脱身,怕是依着萧晋的性子,将来是要尸骨无存。
给宝华公主请安。
赵贵妃身旁的高嬷嬷未等通报便推门进了宝华的寝殿,语气不甚恭敬,请安行礼也是草草了事,未等宝华唤她起身,便自觉起来了。
高嬷嬷心底对宝华不屑,本就是丧母寄人篱下的公主,无须客气,此番又要远嫁和亲,许是再也回不来了,更是不用太过给脸。
宝华掩去眼底的神色,扭头不动声色的擦去眼角的泪水,声音平静道不知嬷嬷前来所为何事?她已然要走,自然不必如往常般去奉承她一介奴才。
高嬷嬷扁了扁嘴,眼底有不满的神色闪过,却还是记得自己身上带着赵贵妃的嘱咐,当即拍了拍手,一众宫娥鱼贯而入。
公主即将远嫁,是为我大齐。
娘娘说公主是金枝玉叶,不能薄待了,此番要办的隆重,按嫡公主的仪仗来,这些也都是娘娘给公主的添妆。
公主的嫁衣明日会有尚衣局前来为您量体裁衣。
娘娘还嘱咐了,若公主还缺些什么,不要生分了尽管开口便是。
高嬷嬷一板一眼的与宝华道。
宝华无声的笑了笑,还是未曾起身,只嘴里客气嬷嬷替我谢过贵妃娘娘。
高嬷嬷有些敷衍的点头,是示意自己定当转达。
待高嬷嬷带着一众宫娥远去,宝华才随意翻了翻她送来的那些东西,都是些不值钱的,只是面上光罢了。
估计也并非赵贵妃的本意,她并不是个小气的,该做的面子也会做全了,定然是底下的奴才狸猫换太子了。
自赵贵妃后,宫内的嫔妃媵嫱皆依着位份送了礼过来。
婉妃向来八面玲珑,是亲自来的,送的东西也实在,是一箱子黄金,她也是晓得远嫁在外,钱财是少不得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又拉着宝华的手殷殷嘱咐了不少。
宝华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婉妃是当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让自己下定决心帮着萧晋去对付自己的父皇,对她,宝华是即感激又带着些抵触和憎恶,不愿意去看她。
雪已经下了不知几场,邺城整个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只山上还透出隐隐约约的几点黄。
众臣请奏宁帝前去玉皇山狩猎,就当是替宝华公主践行。
冬日里,总有些狍子、鹿、兔子类的动物,不算危险,尚且能助兴,宁帝拘在宫里,身上都要生了霉,当即也同意,总归就算天气寒冷,冻的也不是他,是那些伺候他的侍卫宫人。
玉皇山上又建有别院,住着不算难过。
除了皇亲国戚,重臣家眷是要随行。
萧氏装了浩浩荡荡几马车的物件,跟随着宁帝的仪仗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感觉章节多,都九十九了,但是每章字数真的很少……【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