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子喂养指南 > 第18章 橘饼(六)

第18章 橘饼(六)

2025-03-26 18:08:56

阿——毓——白芷蹲在蜜制好,码放在竹筛上的橘饼旁边,拖长了声音对着小厨房叫道,这个可以吃了吗?都做了整整三天了!谢毓却是充耳不闻。

她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两个灶台上分别架着的煮着莲藕的砂锅,时不时打开,看一下糖汁的浓稠程度。

方才做好的那盘已经被她倒入泔水桶了,红糖加了太多,颜色倒是够了,但味道实在有点腻,连白芷这种喜甜的吃了都要皱眉头。

白芷见她长久不回声,鼓起嘴呼地吹了口气,将挡住视线的额发吹得高高扬起。

橘子是要晒的,但现在不过卯时,太阳都没出来多少。

只是谢毓怕后面忙起来顾不上,所以早早地将其从放了两天的罐子里拿了出来,摆到了竹筛上,架在小厨房外的木架子上,打算趁着下午的太阳晒一晒。

白芷从旁边了个长凳,在小厨房的门槛外边坐下了,倚在门框上往里面看。

她待在里面也是碍手碍脚的,帮不上什么忙,连吃两天同样菜肴的枯燥痛苦让她同时失去了试吃者这一唯一有用的位置,她现在能为小厨房做的,也就只有暗自祈祷了。

阿弥陀佛。

她心道,菩萨娘娘,看在信女每年给您送半个月月俸的份上,这次还请保佑信女等渡过难关。

她煞有其事地将自己记住的几卷前言不搭后语的佛经念了几遍,差点儿将自己念睡着了,在长凳上晃了一下,好险没摔下去。

这位姐姐,没事儿吧?白芷迷蒙地眨了眨眼睛,抬起头,发现面前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个人。

是个小太监,年纪不大,却看着很有少年老成的样子。

他见白芷坐直了,便板着腰,仰首挺胸地说道:李师爷叫奴才来说一声,你们可以收拾收拾东西去尚膳监了,报上来的材料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将自己惯用的家伙什带上就是。

他大概是刚进宫不久的侍童,要尊称李仁一声师爷。

为表公平,尚食局和小厨房的两拨人都要去尚膳监,在尚膳监大太监的监督下比试。

虽说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里,但做的过程也是要算分的。

白芷连忙站起来,福身道:奴婢这就去叫他们准备。

用不着你叫,大家耳朵还没聋。

谢毓走出来,先是对那小太监福了福身,然后转头对白芷挑了挑嘴角,看上去笑得有点僵硬。

她手里拿着个盘子,里面排了一溜糍粑。

吃两块垫垫肚子吧,张师傅刚才偷闲做的。

白芷接过筷子,夹了一块。

糯米香甜,外皮香脆,浇上一勺红糖浆,本是不错的味道,现在她吃来却味同嚼蜡。

白芷将嘴中那口硬吞了下去,深呼吸了几次,压下心中的紧张,问道:你准备得怎么样了?不知道。

谢毓坐在她旁边,将磨刀石放在椅子上,侧过身默默地磨了几下刀,说道,但是大概不会输。

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了吗?策论准备得如何?会试你有几成把握?——我不知道。

但是,大约能中。

白芷被自己的联想逗笑了。

本来是极傲气也极荒谬的话,谢毓说来,却莫名的有说服力。

她于是笑道:那真是太好了。

.尚膳监就在太极殿的正后方。

虽说也是个厨房,但比东宫小厨房大了十几倍,金顶红门,飞檐上趴的几条金龙栩栩如生,像是要腾空而去一般。

谢毓却是连多赞叹几句的心情都没有,满脑子都是红糖该放多少,莲藕要煮多久。

不过周围一群人跟她的神情都差不多,也就白芷一个帮闲的,看着不那么严肃点,还有余裕左顾右盼。

到底就在太极殿旁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皇帝的专属,白芷之前不过是个小宫女,从未有机会踏足这一块,现在见了,不由啧啧称叹。

皇帝的东西,总归是这大梁最好的。

尚食局在宫中,人来得比小厨房快,谢毓她们到时,尚膳监中已经站了数十个女官。

那群女官大多是二十多岁的年纪,于是中间明显年轻了大半轮的戚槐就显得很是突出,谢毓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她几眼。

谢毓看戚槐的时候,戚槐也在偷偷地打量她。

厨子在某种意义上,和武林高手还真有点像,好的厨子自然有一种气场。

因为要久站,所以下盘很稳,站的时候就跟其他姑娘家大不相同,像是扎根在地上了一样稳当。

戚槐暗自心惊。

她从小就顺风顺水过来,差不多年纪的小宫女学得都没有她好,习惯了睥睨所有人,现下见到个不容小觑的同年对手,才知道这世上确实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

人都到齐了?没容她多想,尚膳监的一个大太监就高声说道,那便开始吧。

今日尚膳监的两大巨头都在这了。

别人不说,他们的手艺确是实打实的,皇帝的夜宵点心也大都是他们指挥着做。

掌印太监冯远用茶碗盖拂去了茶表面的一层浮沫,喝了一口,扭头对提督光禄太监段康平说道:你觉得这里面,哪个比较好?他们这些在宫中泡了几十年的人精,自然是知道这次比试的胜负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有这闲功夫,还不如挑几个好苗子,以后逢年过节设宴的时候借过来用一用,运气好的话还能多得几个脸。

段康平眼睛一转,跟他绕圈子道:咱家觉着,能被挑来这里的,大约都是不错的苗子。

冯远讥笑道:你用不着跟我打机锋。

多少年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东西。

冯远心眼比段康平直一点,跟尚食局里的那个钱容差不多,是靠一手好手艺被提拔上来的,是个厨痴子,兴奋起来,能把自称都抛到脑后。

他说道:我看下来,倒是觉得那两个小姑娘不错。

他们的年纪,其实所有女官都能被他们叫一句小姑娘,但段康平一眼就看出了他说的是谁。

无他,这两人太显眼了。

戚槐到底资历还不够,只分到了一道点心,看着像是糖芋头。

从她给芋头去皮的纯熟动作就能看出,这姑娘不仅有天赋,恐怕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谢毓扫了戚槐一眼,看不出什么表情,手上动作却又放缓了一些。

她先将莲藕处理好了入锅,然后腾出手来做枣泥山药糕。

干枣子香甜有嚼劲,谢毓挑了些个大的,放入水中,煮至软烂。

煮好的枣子略微放凉,谢毓洗净双手,将枣核剥出,尽量不浪费枣核旁最甜的一块枣肉。

枣肉捣成泥,倒到竹筛上筛去水,然后悬空于大碗之上,拿一个瓷勺慢慢按压,过筛掉皮和杂质。

枣碗里留下的枣泥,微褐发红,细腻柔软,香气怡人。

谢毓取了个砂锅,将枣泥和一小把红糖放入,慢慢翻炒,直直里面的水分被蒸发殆尽,枣泥变成了粗糙微沙的一团。

枣泥放凉,洗净的山药放到蒸锅中蒸软,同时将糯米粉放到大铁锅中翻炒。

炒粉类是最不容易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散得满天都是,若是小心翼翼地,则会损失了香味。

谢毓大刀阔斧的,看着很是随性,但实际每一下出去,都会小心翼翼地翻一下锅铲,免得糯米粉撒出去。

糯米粉炒至微黄,香气尽出,和蒸熟去皮的山药混合,揉成团。

拧一个小剂子,搓成球状,直接用手按成厚薄适中的皮,然后包入枣泥馅,封好口。

雪白的糕点上点一颗煮熟了的枸杞,如雪中落了一点鲜红的腊梅,素雅而怡人。

谢毓将枣泥山药糕放到门前早准备好的托盘上,然后折回来,掀开煮着莲藕的砂锅,用筷子沾了一点旁边的糖汁尝味道。

糖汁还不算太过浓稠,大约还能再炖一会儿。

谢毓盖上锅盖,往周围看了一圈,盯住了在她对面的戚槐。

戚槐做的这道糖芋头算不得难,但显然是花了很大心思的。

普通的糖芋头顶多是芋头连红糖一起煮,但戚槐却只加了一点点红糖提色,用大量冰糖调味。

汤汁在淀粉的作用下逐渐变得浓稠,戚槐看着差不多了,便取了个小碗,往里面浇了半碗白色的汁水。

谢毓打眼看着,像是藕粉混成的料汁。

这样做出来的糖芋头,是浅浅的粉色,汤色澄澈浓稠,撒一把桂花,能连汤喝下好几碗。

谢毓眯了下眼睛。

——这是她没见过的做法,恐怕是这位不知道叫什么的姑娘独创的。

戚槐似乎感觉到了她灼灼的目光,放下了手中的木勺,往这边看了过来。

两人目光相触了一瞬,跟兵戈碰撞一样,一直观察着她们动向的冯远甚至觉得自己老远地听到了锵的一声。

段康平抚了抚下巴,露出了一个很老狐狸的笑,眼角浅浅的皱纹攒聚了起来。

他撑着下巴,说道:这两个小姑娘,是有点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发了一整章太子糖,现在太子下线几章你们不会打我吧(顶锅盖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