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陛下太偏心 > 第23章 疑惑

第23章 疑惑

2025-03-26 18:09:34

描完了今日的花瓣,赵宜安搁了笔,将消寒图晾在窗下。

赵陆仍在对面看书,赵宜安便自己下了通炕,悄声朝外走去。

等她回来,手里就多了一盒点心。

又上了通炕,赵宜安揭开盒盖,开始安安静静吃甜糕。

手上的书翻过一页,但赵陆的心思已不在这上面了。

他盯着书上的字,嘴里说道:过几日,或许是我,或许是太后,便会下旨,要册封那三个姑娘了。

动作一顿,赵宜安抬起眼睛看他。

赵陆低着头:你说好么?要册封她们做什么?自然是宫里的宫妃。

赵宜安放下甜糕,没再言语。

赵陆便说:我也封你一个,比她们地位都高。

孙太后的性子他知道,既然有了册封赵宜安的想法,除非她自己打自己的脸要反悔,否则不达目的,是决不会罢休的。

要是流露出不愿的意思,孙太后还会觉得是赵陆不知好歹,保不准迁怒到赵宜安身上。

他自然能护住赵宜安,但无端端为她积怨,赵陆却不喜。

说完话,赵陆等着赵宜安的反应。

但赵宜安迟迟不语,赵陆放下书,又道:若你不愿,我就再想办法。

或许可以将赵宜安送出宫。

只是宫外人多眼杂,一个孙家又横在那里,难免有不能顾及之处,比不上在自己身边。

赵陆仍在思量,忽听见赵宜安开口:那我还能住在养心殿么?听见这话,赵陆微怔。

宫妃有自己的寝殿,一直住在养心殿自然不成体统。

赵陆却道:能。

赵宜安便点头:好。

这里才商议完,没过几日,长乐宫就遣人来请赵陆。

仍是金钗出来迎人,脸上笑吟吟的:陛下来了。

赵陆脱下斗篷,接过手炉,问:朕来迟了,母后等了多久了?并没有多久,陛下先进去罢。

孙太后正坐在桌边玩牌,看见赵陆进来,笑道:这大雪天的,可来了。

昨夜下了好大一场雪,至今未融。

瑞雪兆丰年,倒是个好兆头。

赵陆在她身边坐下:让母后久等,这是儿臣的错了。

孙太后摇头:并不怪你。

倒是这么些天过去了,那三个姑娘,你可想好封什么了?赵陆想了想,道:儿臣看了先帝在时封的那些宫妃名分,心里想着,就封才人罢。

孙语兰三人除了姓孙以外,既无家世又无美名,封为才人其实有些不妥,但孙太后却很满意。

孙家的女孩儿,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别支,也该与他人不同。

她笑道:这就很好。

金缕在旁奉茶,孙太后便接着说道:封了这三个,还剩下一个,你要如何同她解释呢?赵陆的脸霎时变得通红,他垂下眼睛:母、母后说的这是什么话?儿臣为什么要同赵宜安解释?孙太后笑了:我也未曾提到她的名字,怎么你独独就想起她呢?赵陆有些赧然:母后这是拿儿臣取笑了。

这如何成了取笑了呢?孙太后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要不是有人在我耳边提了一句,我倒是没想到这出。

她又道:虽说现在也不知她究竟是谁的孩子,但这样留在宫里,毕竟不妥。

这会儿你大度,不计较之前的事儿,随意封她做个什么。

一来你高兴了,二来,也算积德行善,给了她一个去处。

赵陆心里冷笑,嘴上却道:是母后性子善良,此事就这样办罢。

只是拿什么身份册封,又要给什么位份,儿臣倒还要想想。

孙家三个姑娘的位份已有了,孙太后也不再拉扯这事,便说:身份也没什么,既然三个女孩儿都是孙家的,就也让她顶孙家姑娘的名儿。

进宫的人多一个少一个,谁会顾及?至于位份,陛下自己喜欢,就挑哪个罢。

是。

*臻祥馆。

中午进了午膳,赵陆便被请去长乐宫,赵宜安回了臻祥馆,在床上睡了一个时辰,一直到申时才起。

延月为她穿斗篷,赵宜安问:还没回来么?金公公说,陛下去了长乐宫,大概要还一会儿工夫。

听见她的话,赵宜安点点头。

应秋掀帘进来:路扫出来了,姑娘现在出去么?延月却在边上犹豫:还是等陛下回来,让陛下带着姑娘去罢。

早晨醒来,窗外一片雪亮。

赵宜安知道下了大雪,就想出去看看。

只是延月担心,想禀明赵陆之后再去。

说完这话,延月小心看向赵宜安,赵宜安便对着她点头。

应秋便嘟囔:只是去瞧瞧,姑娘性子安静,又不会出什么事。

何况陛下还不知几时能回来呢……赵宜安又点头。

两人僵持了一会儿,赵宜安看着她们,忽道:让金公公来。

陛下不在,养心殿能理事的自然只剩下金公公了。

这主意不错。

延月和应秋便替赵宜安拢了手炉,戴上帽子,扶着她去找金公公。

金公公乐得讨赵宜安的欢心,带了几个小公公跟在赵宜安身后,陪她一起去西配殿那里。

地上扫出一条道,赵宜安正慢慢走着,不想却迎面而来三个人。

金公公眼尖,一看见孙语兰三人,便暗道不好。

只是对方已到了赵宜安跟前,想拦也拦不及了。

也不知是哪个没眼色的东西,消息透得这么快。

这里是西边,孙语兰三人住的是东围房。

若说她们是偶然来的这里,金公公是怎么都不会信的。

只能先静观其变。

金公公仍在想对应之策,另一边领头的孙语兰已经俯身下拜,道:赵姑娘好。

赵宜安被拦住脚步,只好点点头:好。

她的语气不冷不热,想起赵宜安的脸,孙语兰暗咬牙,面上却仍透着喜色:昨夜好大雪,这会儿我和妹妹们出来赏玩,没想到遇见姑娘。

赵宜安又点头:继续玩。

说着便绕过三人,要朝前走。

孙语兰一愣,她先前就错过孙名宵,现在怎么能再错过赵宜安?况且只要和她待着,迟早也能见到陛下。

如此,孙语兰又忙忙贴上去:姑娘要去哪儿?我们才来养心殿,不如姑娘带我们四处走走。

她一上来,应秋就立刻将她格开:孙姑娘小心些,碰了我们姑娘,那可不是你能担得起的。

孙语兰被挡得往后退了几步,还是孙妙竹抱住了她。

孙妙竹神色担忧:可有事?孙语兰瞪她一眼。

没眼色的东西,在赵姑娘面前说这话,倒像是要怪罪赵姑娘似的。

又甜甜一笑:这位姐姐同我玩呢,怎么会有事?说着仍跟了上去。

孙语兰想同赵宜安说说话,但应秋如护鸡仔的老母鸡似的,一点也不让她靠近。

孙语兰没法,只好隔了一段距离,远远儿看着赵宜安。

她穿的裙子可真好看,头上的珠翠也远比自己的精致。

孙语兰又是艳羡又是嫉恨,不知不觉,就跟着一行人到了配殿门口。

金公公叫人去开了门,拢了炭盆,将赵宜安请进去坐着,又奉上热茶点心。

孙语兰三人也得了座。

延月将赵宜安手里的手炉拿过去,换了新的炭,又递给她。

赵宜安看着窗外积雪,忽道:我想去御花园看雪。

这里白茫茫一片,没什么趣味。

延月忙摆手:不可不可,姑娘身子要紧,还是等陛下回来。

赵宜安便有些失落。

孙语兰见了,转念一想,笑着说:以前在家的时候,难得下雪。

若有雪天,民女便常和弟弟妹妹一起,出去堆雪球,打雪仗。

还有那些雕的冰灯,晶莹剔透,真是美极。

延月止了她的话:姑娘身份尊贵,岂能做这些事?赵宜安却问:哪里有冰灯?孙语兰一喜:这会儿不知去哪里找,不过,姑娘瞧她——她拉住边上孙妙竹的手,亲热道:她家里就是做灯笼的,想必做一个冰灯,也是小事一桩。

忽然被提及,孙妙竹吓了一跳。

她连忙赔笑道:民女家里做的是纸灯笼,哪里能做冰灯这种精巧的玩意儿?让姑娘白高兴了。

说完话,又偷偷将自己的手抽了回来。

赵宜安果然又失落。

金公公见此,便道:一会儿老奴遣人去问问,以前冬天过节,宫里也有这个的。

若有,等做好了,替姑娘送来。

听见他的话,赵宜安面色愉悦:好。

这事就算过去,几人又在殿内待了一会儿,延月就劝赵宜安,该回去了。

虽然没看尽兴,但有了冰灯的期盼,赵宜安倒是很容易就应了。

伺候的人跟着行动起来,只是走到门前,赵宜安忽然捂住嘴,似乎要吐。

身边的宫女忙围上去,在后面的三人,只有孙语兰时时刻刻注意着赵宜安的动静,所以也只有她看见这一幕。

赵姑娘这是,有喜了?宛如一个霹雳,孙语兰霎时就呆在原地。

是了是了,怪不得她的宫女说,碰了她不是她们能担得起的责任。

也怪不得她们连御花园也不敢让她去,非要等陛下来做决定。

赵宜安要是身怀有孕,她的宫女怎么敢擅自让她出这养心殿?一桩桩一件件全都串联起来,孙语兰一时间竟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喜的是,若真有孕,那可是她们的机会了。

忧的是,就算如此,陛下似乎仍贪恋着她。

孙语兰想了这许多,跟在后面的孙妙竹奇怪,柔声问道:语兰,怎么不走了?她一出声,孙语兰便回了神,只道:走了,这就走了。

还得回去好好思量思量。

剩下孙妙竹疑惑,怎么一向急躁的孙语兰,这会儿却忽然不计较了?*等赵陆回来,正巧碰上出暖阁的李太医。

怎么了?赵陆问。

金公公在里面听见声儿,忙出来伺候。

李太医便躬身,回道:是赵姑娘。

中午吃的东西或有些腻,积住了觉得恶心。

臣已开了方子,喝了药就好了。

赵陆点头:送李太医出去。

是。

脱了斗篷进暖阁,赵陆一眼就瞧见赵宜安趴在小桌上,神色恹恹。

这是吃了什么好东西?赵宜安抬起头,看见是他,又趴了回去:火腿炖肘子。

赵陆便记起,中午时,赵宜安确实吃了许多。

他问边上侍立的应秋:药可煎上了?应秋回是。

赵陆点头:这就好。

说完这些,赵陆也上了通炕歪着,见赵宜安闷闷不乐的样子,忽问她:你怎么不回你的臻祥馆?来我的暖阁做什么?赵宜安仍旧恹恹:等你回来。

原本只是想打趣,赵宜安这么回,倒是赵陆没话说了。

一时间没了声音。

又过了一阵,赵宜安起身:我留在养心殿,她们也留在养心殿么?上一回说起册封,赵宜安忘记问这一句了。

赵陆一怔:自然只有你。

赵宜安便心满意足,继续趴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孙语兰:是我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