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掌院是个高瘦的男人,唇上两撇胡子,说起话来一翘一翘。
映枝一进门,蒋翰林就愣住了。
在他印象里,映枝或许像那些猎户家的女儿一般,行止粗野,粗手大脚。
或者像那些世外高人,古朴沉静。
没想到从门外进来一个娇俏的小姑娘,小脸儿玉白,鹿眼清澈,顾盼生姿。
蒋翰林起身拜谢,取出两刀御贡上好的宣纸送给她。
书简事小,乡君所尽之力却大。
蒋翰林笑眯眯道,这倒是了却她妹妹蒋夫子的一桩心愿。
映枝回礼道:我也没尽什么力,都是姐姐和蒋夫子帮忙抄录的。
蒋翰林的两撇胡子动了动,又过问了几句映枝的功课,赞扬几句,后道:天色不早了,乡君别误了午饭。
蒋夫子很疑惑:阿兄,乡君懂得先秦古字,那剩余的残卷……蒋翰林微微摇头道:稍候再说,今日就不麻烦乡君了。
蒋夫子脸上还带有急色,却被兄长一个眼神制止。
映枝低下头,昨日蒋夫子说翰林掌院要托付剩余残卷给她修复,但现在看起来并非如此。
心里有淡淡的失落,但她刚来京城,才疏学浅,不得人信任也算正常。
映枝行礼,拜别二人,出了蒋宅。
马车驶向镇国公府,江柔忽然问:妹妹有听过李元善李翰林么?映枝疑惑:那是谁?姐姐问他做什么?没什么,他是今年殿试状元,入了翰林院。
江柔垂着眼,我随便问一下。
还没等映枝再说话,江柔又道:妹妹明日跟着姐姐来书舍,就不必去莲院了。
映枝乖乖点头。
江柔正色道:但妹妹需注意,即便你懂得如何修复残卷,日常的课业也不能落下,矜骄傲慢会使人止步不前……映枝早已习惯江柔的长篇大论,姐姐总喜欢板着脸教育别人,只是因为她夸赞的方式不同寻常。
姐姐。
映枝眼睛一转,我知道了。
江柔眉头微皱:妹妹莫要当耳旁风,人每日要三省其身……映枝笑着打断道:姐姐,那我是不是天下最好的妹妹?江柔一个不慎差点咬到舌尖,她看见映枝清澈的双眼和弯起的唇角,一时顿住了。
江柔的脸忽然有点泛红,磕磕绊绊道:是、是的。
刚进家门不久,下人就来说蒋家姑娘递了信,映枝拆开信一看,里头是蒋期渺来通风报信,说她爹蒋翰林不愿让映枝继续修复残卷一事。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映枝垂着眼,淡笑一声,将纸折好随手丢掉了。
午饭后,李氏来映枝的屋里。
这些日子枝枝忙,娘也忙,咱娘俩都没说说话。
昨晚你睡了,我听柔儿讲,枝枝居然帮蒋夫子修复了残卷,娘真是为你骄傲。
李氏道,这是你爹给你的文房四宝,这是娘给你炖好地护肝明目的汤。
残卷上边的字那么小,枝枝也要注意眼睛的,不能累着。
映枝想到蒋翰林早上说的话,张张嘴,最后只是垂眼笑道:不会累的。
李氏的目光停在映枝的眉间,说明了此行来意:枝枝最近在女学有没有什么不顺的事情?有是有,映枝如此想,她已经要离开莲院,这些事就不必再提,指不定会给家里人惹上麻烦。
李氏又问:就算枝枝不说,娘也能猜到,枝枝近来兴致不高。
映枝没有说话,上一次兴致高是什么时候?娘……我知道虽然你可能不会答应。
映枝使劲咬咬嘴唇,我想……回岐山。
李氏笑了笑,她好似完全不意外,拍拍映枝的手,叹气:娘给你说说娘年轻的事儿吧,听完娘说的,再做决定也不迟。
年轻的事?映枝想起李氏出身将门,被勾起了兴趣。
李氏揽过映枝,道:娘是在北地长大,很少回京。
你的外祖母早早就去了,外祖父镇守边关,娘从小就跟着他骑马上阵。
等嫁给了你爹,就跟着你爹骑马上阵。
映枝看着面容慈爱的李氏,她云鬓雪腮,富贵端庄,很难想象她年少时是一位巾帼英雄般的女豪杰。
李氏说道这里叹了一口气:等天下平定了,娘回了京,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操持国公府、学规矩。
那时候的娘呀,也很不开心,就像枝枝这样,枝枝会怀念岐山上的日子,娘怀念的是边关的烽火。
映枝犹豫道:那娘难道不想回去?温柔的手在她头上一下下抚摸,映枝又听见李氏说:傻孩子,人过一辈子,怎么可能只活在一个地方。
枝枝即便是一辈子待在山里,也会老,会生病,总要过不一样的日子。
映枝垂下眼,的确是这样,师父去世前和去世后,自己过得就是不一样的日子。
她当时也很难过,但那种难过和现在的难过,不太一样,要是仔细想,也说不上哪里不一样。
娘是什么时候不想回去的?映枝抬起头,鹿眼里好像浮动着雾气,教人看不真切。
等娘经手的第一个铺子挣钱时。
李氏露出怀念的微笑,那时候刚把杂事儿做顺手,觉得自己可厉害了。
映枝垂下眼,她还没什么事能做顺手的,从学规矩到交朋友到进女学,仿佛她的日子在滑向坡底,滚落山崖,她想抓住什么东西,却越陷越深。
可我,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顺手,虽然我会打猎也会设陷阱,还会叉鱼,但是山下又不需要我做这些……唯一能做的事,也被蒋翰林拒绝了,甚至连当面告知都没有。
映枝捂住自己的脸,泪水一滴一滴从指缝中滑出来。
李氏忙安慰道:枝枝别哭,枝枝已经做得很好了,蒋翰林拒绝了,咱们还不稀罕去帮他呢!映枝趴在李氏怀里。
从前,她每天早上洗漱后煮点鱼汤,中午出去打猎,下午采采蘑菇野果,晚上躺在草地里数星星。
秋天备足了干柴,一整个冬天都不出谷。
而后来,下山是因为师父的遗言,留在京城是为了信物,来国公府也不是自己选的。
学规矩、进女学,更是如此。
一切都看似顺理成章,她没有选择,她不再做选择。
她没有想做的事,也没有能做的事。
就好似一只落叶,随着奔腾的河水流向远方,完全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断崖还是湖泊,只能想念从前在枝头舒展的美好时光。
所以那个一言不合就放箭的岐山姑娘,变成了怕惹麻烦的岐阳乡君,畏手畏脚,被泼脏水,任人欺辱。
这一瞬间,映枝突然醒悟。
更多免费小说,影视资源,加V:jinhuan357从下山起,她再没为自己做过什么。
师父给她锦囊,她就依锦囊行事。
国公府找到她,她就来认亲。
子瑕安排她进女学,她就来读书。
蒋翰林婉拒了她,她就要装作毫不在意地接受。
她把缰绳交给别人操控,还自以为越走越稳,熟不知早就迷失了方向。
她相信家人朋友会给她安排最适合的路,很可惜,这条路上没有她喜欢的风光。
从今日起,她再也不要做岐阳乡君,再也不要逆来顺受,随波逐流,任人欺辱!映枝双手发抖,从李氏怀中起来,一把抹干泪水,愣在那里。
半响,她颤声道:娘……我、我可以,出门吗?映枝深吸一口气,却越说越坚定,越说越不容置疑。
娘,我现在就要出门。
她转头喊道,谷雨,备马!李氏一顿,刚要诧异地开口,就看见映枝的脸。
她眉尾挑起,双目睁大,唇角紧抿,却像在笑一样。
这是种自己从未见过的神采,好像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生动得不可思议。
李氏心头一动,伸手取过一旁的幕蓠,扣在映枝头上。
带上这个。
李氏没有问映枝要去哪里,只是催促道,快去吧。
*蒋翰林在蒋夫子的私宅里留了饭,又跟着蒋夫子去女学收拾修复残卷的草稿。
他公务繁忙,准备还要回翰林院一趟。
蒋夫子坐在书舍里,有点不甘心道:阿兄明明知道,为何还要阻拦?阿妹,你太过执着了。
蒋翰林叹气:治学需严谨,岐阳乡君是跟着岐伯,但她毕竟才及笄不久,也没有什么修复残卷的经验。
万一乡君说错了字,会错了意,你该如何判断她说得是对是错?这前两篇不过短短三十句,此卷有上百句。
错本一旦流传于世,岂不是辜负了先皇后的一片心血?蒋夫子沉默下来。
阿兄手中的这些残卷,其实本来都藏于女学书舍,是先皇后年轻时所收集,专门托付于她。
而先皇后一薨,这些书都流到翰林和宫中的藏书阁去了。
宫中的藏书阁不提,翰林院的文人都不怎么擅长修复残卷,况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做?大家都上赶着升官发财。
她求过阿兄好几次,只希望能将残卷借出来修复,先皇后没有完成之事,她来完成。
蒋翰林看着他的妹妹,心里闷闷的。
他两撇胡子微动,最后还是道:阿妹……你也莫伤心了,等乡君的学识能和江大姑娘媲美,为兄……就给你剩下全本。
蒋夫子苦笑一声,默默点头。
窗外的梨树沙沙。
蒋夫子叹气道:那为兄就……先走了。
他刚要转身,就听见屋门咯吱一声响。
女声突兀传来,清脆有力,好似碎玉折冰。
请等一等!来人迈步进门,一把掀起头上的幕蓠。
薄纱翻飞飘摇,青丝随风摆动,露出她的一双眼,亮如晨星。
作者有话要说: 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再者针对这几天的评论统一回复解释一下~*虽然刚刚下山很新鲜,但我觉得女主这种经历,到山下来总要有个过程,在陌生环境里一下子完美适应我写着会感觉很奇怪。
感情发展的话,男主一上来就爱上女主爱到要死很奇怪,家人看见陌生的女主就做个舔狗更奇怪,女主见到家人就无脑信赖也奇怪……【并不是说不合理,而是不符合我的写作要求。
】你或许想在第二章看到,可我要到第xx章写到,那就是不合你的口味了*再者女主需要成长,我不写虐渣复仇,但不代表女主一辈子不长大。
男主不是霸道偏执暴戾冷酷他真的就是普通的白切黑,会真心喜欢女主的白切黑……*我今天在文案上加了排雷。
如果等不及或者想看那种一上来宠宠宠的文,其实jj有很多(小声哔哔一句我也能推荐一两本)。
但是我就是这么写的,如果你很失望就不好意思啦,总之感谢大家的支持~真心祝愿大家都能看到自己喜欢文。
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