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胡善围 > 第260章 余生被大堂哥承包了

第260章 余生被大堂哥承包了

2025-03-26 18:12:11

朱瞻壑有了新玩意儿,忘记了疼痛,人躺在床上会显得长,此刻他趴在枕头上看着木牛行走,眼神纯洁无垢,就像一个巨婴。

真是个容易的满足的人啊。

木牛设定是走了一分钟就会停止,然后等下一个小时的到来。

朱瞻壑拿起木牛,好生细看,还问阿雷,你能不能改成半小时或者一刻钟就让木牛行走?此时的朱瞻壑玩心大起,他从小就长的着急,心眼实在,坦坦荡荡,百无禁忌,万事不过心,能量都用来长个子而不是长心眼,这么个大个子趴在枕头上,谁能想到他今年才十三岁,离最后一次夜间尿床只有五年呢?成年的身体,一颗孩子心。

阿雷摇头,这是我用钟表的零件拼凑出来的,做到这样已经是极限。

朱瞻壑只得乖乖等下一个小时。

阿雷见他精神还行,便站起来告辞,你慢慢玩,我要去看皇太孙了。

话音刚落,就听门口传来说话声,你们玩什么呢?那么热闹。

皇太孙朱瞻基来了。

朱瞻壑听到声音,忙把木牛塞进枕边旁边的南瓜引枕里藏起来。

朱瞻基苍白着一张小脸,瘦长的身形似乎支撑不起身上厚重的毛皮大氅,太监王振替他脱下大氅,退下了,屋内只有他们三个人。

私底下这三个一起长大的朋友见面都不行家礼或者君臣大礼,比较随便。

阿雷见朱瞻基还能自如走动,就是脸色有些差,心下大定,我本想去皇太孙宫看看你的,正巧你过来了。

一听这话,朱瞻基仿佛觉得一把刀插在心上,你进宫是为了看二堂弟,顺便来瞧瞧我?阿雷说道:是为了看你们两个,外头什么传闻都有,我在家里提心吊胆,眼见为实,就进宫了。

朱瞻基嫉妒之心大起,觉得心口比右胳膊的刀口还疼,你从西安门入宫,皇太孙宫比乾清宫要近,你先来了乾清宫,可见你十分关心堂弟啊。

阿雷舍近求远来看朱瞻壑,是因胡善围说朱瞻壑受伤比较严重。

阴阳怪气的,小鸡哥老毛病又犯了,阿雷心下坦荡,说道:你不也担心朱瞻壑的伤吗?你自己有伤,还忍痛来看他,可见你也十分关心他。

朱瞻基被阿雷堵得无话可说。

他也不晓得为什么,明明自己是个口才了得、擅长沟通的人,却总是在阿雷这里吃瘪。

朱瞻基只得转移话题,说道:堂弟以身为盾,把我护在身下,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只要有一口气在,定要来看他。

我当时穿着盔甲,堂哥是肉身,我当然要护着堂哥了。

朱瞻壑轻描淡写,好像只是一桩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朱瞻基看着趴下的堂弟,愧疚之心压住了嫉妒之心,占了上风,堂弟无辜,是一条被殃及的池鱼,我看看你的伤。

说完就要揭开朱瞻壑身上的薄被。

不要!朱瞻壑连忙阻止,我……我没穿衣服,就盖着几层布。

阿雷还在这里呢。

阿雷尴尬的笑了笑,我出去透透气。

朱瞻基揭开薄被和几层纱布,看到朱瞻壑后部,尤其是脊背和屁股上起了大大小小的半透明水泡,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看起来就好疼。

幸好只是背后受伤,我英俊的相貌还得以保存。

朱瞻壑还笑得出来,你别告诉阿雷姐姐,就说只是脱了层皮,十天半个月就差不多好了。

大堂哥你没事就好,你出小事,汉王府就是小事,你出大事,汉王府也有出大事。

没想到这个傻堂弟还有这番见识,朱瞻基说道:你是你,王府是王府,无论出何事,你我兄弟情义都不会受到影响。

朱瞻壑难得一副严肃脸,阿雷姐姐不在,我就和你说实话了,我爹把太子逼得太狠了,最近诏狱死了好些东宫属臣,尤其是解缙在雪里头活活冻死,一代才子就这么去了,我也很遗憾。

但……他是我爹,我说的话他听不进去,当然,他说的话我也从来听不进去。

如果让我选,我才不想当什么劳什子汉王世子,我的理想是当个行侠仗义、浪迹天涯的游侠,痛快喝酒,大块吃肉,可是我没得选,一旦生在帝王家,命运便身不由己了。

朱瞻基心中大震,他没有想到这个傻弟弟还有这番觉悟,一句身不由己触动他的心弦,难得说了句心里话,叹道:你比我好些,你至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生来就是皇长孙,从小所有人都教育我,我要做皇长孙应该做的事情,时间一长,我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就像一头拉磨的驴、一个钟表,轨迹早就被人安排好了,只能一圈圈走下去,一旦停下来不走,就要被卸磨杀驴、就要被当做无用之物扔掉。

生活?什么是生活?朱瞻基轻轻将纱布和被子给堂弟盖好,苦笑道:我一直想着如何生存下去,没有时间考虑生活这种奢侈的东西。

有时候我挺羡慕你的,你无论怎么胡闹、怎么任性,二皇叔都会原谅你,依然把你当儿子,一直把你当成继承人来培养,二皇叔对你有耐心,愿意等你慢慢成长。

我从来不敢任性,我除了当一个完美的皇太孙,没有其他选择。

朱瞻基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然而无论多么优秀的人,都有各自的烦劳,朱瞻壑趴在枕头上,垂头丧气:这是父辈的事情,小时候可以不用理,咱们照样一起玩耍。

可是我们长大了,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刻意忽视、回避,就能当成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就像这次火炮炸膛,我虽然不晓得外头发生了什么,但是我既然被抬到宫里医治,皇爷爷一定怀疑我爹,我爹要失宠了。

朱瞻基心虚,面上依然保持冷静,我受伤回宫,皇爷爷来看我,我对皇爷爷说过,这事绝对与二皇叔无关,要么是火炮炸膛的意外事故,要么是有奸人陷害二皇叔,离间我们天下骨肉。

你放心,皇爷爷不会把二皇叔怎么样。

朱瞻基的心眼就像暴风雨里的沙滩,数不清的眼窝,他才不会当着永乐帝面控诉汉王呢,他越是替汉王开脱,永乐帝就越怀疑汉王监守自盗!此外,瘸子太子守着朱瞻基,亲眼看着太医用针线给他缝合伤口,一共八针,太子什么都不说,只是哭,哭到晕厥。

在太子的哭声中,永乐帝对太子的疑心渐渐被心疼所代替,太子委屈啊,属臣无辜死在诏狱,整天被人指着鼻子骂懦弱无情,他什么都不敢说。

现在儿子差点被炸死,太子顾忌大家庭的骨肉亲情,也什么都不敢说。

看着哭晕过去的太子,弱小(?)可怜又无助。

永乐帝觉得太子并非他想象中的强大,这个太子有治国之才,但是他也是可控的。

现在永乐帝依然忌惮太子,但明显放松了掐住太子脖子的手——永乐帝命纪纲把诏狱里杨荣、杨士奇等等东宫属官差不多都放了,官复原职。

真是风水轮流转,杨士奇等人出狱,恰好碰到汉王府的属官们被纪纲请到诏狱喝茶。

两班人马相见,分外眼红,嘿嘿,你小子也有今天!朱瞻壑对朱瞻基的话深信不疑,我知道你不是落井下石的人,只是皇爷爷不会因你的解释而改变心意。

你差点出事,皇爷爷也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你毕竟是储君之一嘛,现在我爹失宠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过这样也好,我至少劝过我爹一百遍,早点去藩地就藩得了,他始终不肯,现在不去也得去,嘿嘿。

朱瞻基心中一动,二皇叔要自请就藩?是我自己这么想的。

朱瞻壑摇头说道:我要是我爹,我就立刻自请就藩,这样是洗脱嫌疑最好最快的办法,我爹比我聪明,我都能想到的事情,他一定能想到。

朱瞻基看着堂弟天真无害的眼神,心想倘若汉王从此知难而退,去藩地就藩,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朱瞻壑拍了拍堂哥的手,满不在乎的说道:如果我爹就藩,你一定要去求皇爷爷把我留在京城哈,我不想跟着我爹,到了藩地他最大,我一切都要听他的,就跟坐牢似的,两害取其轻,我在京城稍微自由些。

好,我答应你。

朱瞻基心想,其实不用我求,皇爷爷也会以培养孙子的名义把你留在京城——估摸会一直留到我爹登基,随后削藩,把你爹的兵削的一点不剩时,一直等到你爹去世,才会放你回家继承汉王的爵位。

朱瞻基已经看穿一切,他的思维和旁人不同,瞻前顾后,已经自动带入了帝王心术。

朱瞻基同情的看着堂弟,心想只要我是皇太孙,我一定会保护你,不管你爹将来怎么样,我不会让你受到伤害了,你在京城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朱瞻壑并不知道他的余生已经被堂哥给承包了。

朱瞻基心疼堂弟,见他一直趴着,说道:总是这个姿势是不是很累?我帮你翻翻身吧,你不用使劲就不会疼。

朱瞻壑点点头,瘫在枕头上放松,任凭朱瞻基轻轻把他推起来,从躺姿变成侧躺,没有碰到后背的伤。

为了让朱瞻壑保持侧躺,朱瞻基顺手把南瓜引枕拿起来搁在堂弟的怀里,这下藏在下面的木牛现身了。

这是什么?朱瞻基问。

朱瞻壑:哦,一个解闷的小玩意儿。

朱瞻基隐隐有种预感,你都多大了,还玩这种木头玩具?朱瞻壑眉头一挑,反正我比你小两岁。

谁还不能是个宝宝了哼!朱瞻基一把拿起木牛,手感很沉,明显不是普通木牛,难道……朱瞻基嫉妒之心猛抬头,摆出兄长的架子,玩物丧志,我没收了。

朱瞻壑连忙阻止,喂,你不讲道理,我拿着就是玩物丧志,你拿着就不是了?因他猛地用力伸手抱住朱瞻基的腰,扯到了烫伤,不禁啊的一声叫出声来。

屋外阿雷听到动静,忙推门进来,但见小鸡哥抢了水坑弟弟的木牛,水坑弟弟死死抱住堂哥的腰,都流泪了(疼流泪的),可怜兮兮的。

你干什么?快还给他,这是我送给他的。

阿雷顿时为水坑弟弟打抱不平。

为什么你先来看他?为什么你把东西送给他我什么都没有?醋意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朱瞻基气得握着木牛的手都颤抖起来,不过,看到阿雷同样愤怒的眼神,他猛地意识到在这种时候,该开始他的表演了。

朱瞻基就像煮软的面条一样瘫坐在床,不要脸的碰瓷堂弟,啊,我的右手好疼!刚刚缝了八针,是不是开线了!第261章 老朱家果然是祖传三代的臭不要脸阿雷对朱瞻壑说道:你还不快放手!朱瞻壑放手,委委屈屈趴回枕头上,我抱着他的腰,又没碰到他的胳膊。

阿雷质疑的目光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不要脸的说道:他没有碰到伤口,是我挣扎的时候不小心碰到的,你不要怪他。

好一朵盛世白莲花,又白又香人人骂。

你坐着别动,我解开纱布看看,是不是真的开线了。

阿雷小心翼翼拆开纱布,看见太医们缝合的线就像蜈蚣腿一样缠绕着他的胳膊。

还好。

阿雷复又裹上纱布,要不然你又要受一次罪了。

朱瞻基觉得阿雷触碰过的胳膊上麻酥酥的,抓着木牛的手就更紧了,不想还给弟弟。

朱瞻壑那肯就这样被堂哥讹走了,木牛给我。

朱瞻基不肯放手,孩子气的对阿雷说道:我也要一个。

阿雷不高兴了,夺过木牛还给朱瞻壑,我难道是专门给你们朱家做钟表的工匠?只有这一个了。

朱瞻基吃瘪,再说下去又要吵架,闹得不愉快,只得及时止损,闭嘴。

朱瞻壑得意的捧着木牛显摆,每到整点,木牛自动行走,脊背机关开合,跳出一个吹笛的小牧童。

这个礼物独一无二,我这次没白受伤。

阿雷说道:你以后要小心,这一次算你走运,以后你要再受伤,我可不送你东西了。

朱瞻基什么都没有,很是失望,不过朱瞻壑的伤全因自己而起,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不好对朱瞻壑生气,满腔闷气怨气憋在心里头。

两人陪着无法挪动的朱瞻壑解闷,晚饭都摆着这里一起吃,说说笑笑的,好像回到过去童年时光,饭毕,阿雷见天色不早,朱瞻壑受伤有些精力不及,便告辞。

宫门已经关闭,她今晚和胡善围一起睡。

朱瞻基说道:外头雨夹雪,很冷,你穿的袄恐怕压不住风,把我的毛皮大氅披上。

不容阿雷拒绝,朱瞻基就把大氅搁在她的肩头,朱瞻壑指着炉子,你再抱一个手炉。

朱瞻基想着找什么借口亲自送她一程时,外头有宫人进来了,说道:外头路面开始结冰了,胡尚宫命奴婢给胡小姐送来大红猩猩毡、手炉和木屐,命奴婢护送胡小姐回去。

后宫复杂,胡善围怎么可能放心阿雷,早早做好准备,避免一切意外发生,她可不想让阿雷和后宫牵扯上。

阿雷一听,脱下大氅,我姐姐派人来接,不用劳烦皇太孙。

阿雷穿上大红猩猩毡,戴上观音兜,抱着手炉,只露出一张小脸,你们早些歇息,我走了。

朱瞻壑趴在枕头上叫道:明日早些来看我啊!知道了。

阿雷戴上玳瑁腿眼镜,在夜间她的视力不好,白天勉强凑合。

阿雷刚刚踏出宫殿,就见前方一排排灯笼簇拥着永乐帝的御驾,忙让路,站到一旁行礼。

永乐帝现在看着儿子们就觉得糟心,不想听汉王辩驳,他忙了一天,顶着风雪来看两个孙子,阿雷捂得严严实实,不过标志性的眼镜让永乐帝一眼就认出她是谁。

看身形已经长成大姑娘了,永乐帝为了避嫌,不好像阿雷小时候那样逗她,便赐了一副车驾,送阿雷回去,天黑路滑,别摔着胡家小姐,坐马车回去。

阿雷谢过。

永乐帝进了屋子,恰好到了整天,大座钟敲响,案几上的木牛开始行走,背脊弹出一个牧童,两个孙子看入迷,没有注意门口的动静。

一整天的糟心事,就这个木牛是惊喜,永乐帝觉得有趣,没有出声,免得打扰片刻的欢愉,待一分钟过去,木牛停步,牧童缩回去,朱瞻基爱不释手,盘算如何把木牛从堂弟手里诓骗过去。

冷不防一只手从身后伸出来,拿走了木牛,朱瞻基心想何人如此大胆,转头一看,皇……爷爷。

永乐帝亲切的慰问了两个受伤的孙子,走的时候顺便把木牛带走了,朱瞻壑敢笑不敢言,防火防盗防大堂哥,却不料半路杀出个皇爷爷。

我们老朱家果然是祖传三代的臭不要脸。

汉王府。

雨夹雪让本来就阴沉的氛围更加凄凉。

纪纲把一摞口供板在案几上,你们汉王府的属官忠心不亚于东宫,下了诏狱无一人为了脱罪污蔑殿下,都说殿下无辜,和早上火炮炸膛事件无关。

汉王早有所料,他关心的并不是这些属官的死活,问道:我儿子怎么样了?还是牵挂长子。

此时汉王已经有八个儿子了,他嘴上总是骂长子不成器,其实最喜欢朱瞻壑。

纪纲心想,看来我选择不婚不育是对的,汉王一世英雄,野心勃勃,到头来还是跳不出父子情的羁绊。

纪纲说道:宫里头没有新消息传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世子应该无事。

一听这话,汉王明显放松了,说道:皇上还是不肯见我,不过,无凭无据,谁也别想栽赃到我头上。

纪纲连连摇头,殿下,您还是没有意识事情的严重性啊,此事若处理不当,殿下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汉王犹如困兽,我被困在王府,连门都不得出,除了耗着坚决不承认,我还能干什么?难道把脏水泼在自己身上。

当时我儿子也在场,虎毒不食子,我能把亲生儿子也折进去?要是壑儿误会我,岂不是要恨我一辈子?赔了儿子又择折兵,我不干。

纪纲劝道:不是要逼着殿下承认,而是现实之下,不得不低头。

皇上今天已经命卑职把诏狱里的东宫属臣全都放出来了,官复原职,这说明什么?连冻死解缙太子都不发一言,皇上见太子服从自己的一切决定,东宫是可控的,所以放了这些人,眼瞅着东宫要东山再起,势不可挡,汉王殿下要避其锋芒,以退为进,以图将来啊。

近乎绝望的汉王一听,犹如见到救星,如何退?如何进?请纪大人指点迷津。

纪纲一心挑拨朱家人自杀自起来,巴不得把水搅浑,说道:卑职不才,勉强干了三朝,在锦衣卫干了半辈子,见识诸多皇室秘闻,我给殿下说两件秘事,殿下就明白卑职的意思了。

这第一件事,就是洪武朝秦王杀了三十七名锦衣卫,还拔出女官刘司言的舌头,诓骗秦王妃吃下,逼疯王妃。

汉王听了,难以置信,二皇叔的确荒唐,与侧妃邓氏狼狈为奸,祸害百姓,死的时候高祖皇帝还列举了二十几条罪状,但是从没有过这一条。

纪纲说道:史书只是上位者想要别人看到的东西,其实史书记载只是冰山一角,真相才可怕。

史书记载邓侧妃是畏罪自尽,但真相是我和毛大人奉高祖皇帝口谕,亲手勒死邓侧妃,制造上吊的假象。

卑职想跟殿下说的,不是秦王多么暴戾,而是秦王做下那么多恶事,为何一直拖到卑职和胡尚宫去西安才揭露出来?天高皇帝远,远离京城,藩王在藩地的权力大的惊人,因而可以只手遮天,豢养属于只忠心自己的军队死士。

汉王听了,若有所思。

纪纲举起第二根手指,这第二件秘闻,比第一件更加血腥。

殿下可知道孝陵曾经遭遇过一场火灾,除了地宫,所有地上建筑都毁于一旦?汉王点头:本王听过,后来高祖皇帝重建孝陵,还加固加高了各个城楼。

纪纲一笑,其实那次孝陵不是毁于天灾,而是人祸。

表面上达定妃是高祖皇帝从汉王陈友谅那里抢来的小妾,实际上达定妃与汉王世子陈理通奸,有孕后故意勾引高祖皇帝,成为宠妃,齐王其实应该姓陈,他是个杂种。

当时齐王早就去青州就藩了,也是天高皇帝远,暗中召集汉王的旧势力,有了私兵,打算日后害死诸位皇子,他登基做皇帝,为陈友谅复仇。

是胡尚宫揭穿了此事,高祖皇帝给达定妃下毒,以定妃病重为由,下旨召齐王回京给母妃伺疾,结果齐王为了救出母妃,说服了弟弟潭王,两人带着齐王的私兵攻打孝陵,想要挟持鲁王和孝慈皇后的遗体,以要挟皇上交出达定妃,放他们远走高飞。

简直闻所未闻!汉王被震慑住了。

纪纲嘿嘿笑道:这事的细节皇上都不清楚,卑职只告诉殿下一人。

当时黔国公沐春恰好在孝陵,成功阻止了齐王和湘王的阴谋。

两位亲王见大势已去,四面楚歌,便携手从城楼跳下,死前还说‘宁见阎王,不见贼王’,当场摔破脑袋咽气了。

汉王听了,沉默良久,叹道:本王的封地和齐王一样,也在山东青州,汉王府也是齐王府改造修缮而成的,没想到还有一番前情在。

纪纲说道:同地不同命。

汉王殿下是嫡子,齐王只是一个杂种。

汉王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秦王和齐王都是天高皇帝远,才有避开皇帝的眼线,暗地里壮大势力。

如今这个局面,我以退为进,自请就藩青州,离开京城,然后在青州暗地里招兵买马,组建绝对忠心自己的军队,等待机会成就大事。

纪纲点点头,殿下要吸取这次天策卫的教训,不是自己养的军队,就不会忠心殿下,皇上说收就收走了,天策卫只效忠皇上,随时倒戈背叛殿下。

还有,殿下永远不要忘记,卑职是站在殿下这边的。

卑职杀了太多东宫属臣,冻死了解缙,已经是太子的眼中钉,太子若登基,第一个清算的就是卑职。

殿下就藩之后,皇上肯定命卑职派锦衣卫暗探监视青州,到时候卑职会派出心腹过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几个欺压百姓,霸占良田等等无关痛痒的情报送到皇上那里,殿下只管招兵买马,打造兵器火器,皇上已经步入衰老,太子是个瘸子,皇太孙毛都没长全,到时候卑职会配合殿下攻入皇城,拥戴殿下登基。

汉王听了,热血沸腾,又有些顾虑,这样……真的可行吗?会不会落下千古骂名?纪纲说道:唐朝宣武门之变,同样是嫡次子的秦王李世民杀了太子和弟弟,逼唐高祖退位成太上皇,登基为帝,是为世代贤君表率的唐太宗。

只要当一个好皇帝,造福百姓,谁会在乎帝位是怎么来的呢?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殿下当了皇帝,史书怎么写,就由殿下决定了。

纪纲指着皇宫方向,皇上还自称自己是孝慈皇后嫡出,为此重修了《高祖实录》等一系列史书,刚开始还有人反对、讽刺。

如今呢?谁敢说个不字?汉王心动了,一锤桌面,我明日就上书,自请就藩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