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殷殷期盼少年啊——我殷殷期盼,你事事如愿。
——许多年以后,归期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感觉那是一段无趣,但很快乐的日子。
元宵节那天,归期和爸爸妈妈,还有小橙子,在苏家吃了个饭。
那天,苏斐难得有了空,既没出差也不用出门应酬,终于能在家里安静舒适地过个年节,而归荣这个昔日的患难之交在苏斐心里,一直有个十分特殊的位置。
平日里不一定非要有什么交集,但当自己想要清清闲闲喝上一口的时候,旁边这个人一定是他。
这个世上无论出身何等门户的人,一旦有机会,就会想返璞归真。
那天也是归期第一次见到苏令闻的爷爷,那是个……一眼就能让人想象得到,他年轻时一定是个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绅士。
苏老太爷年轻时是清华教授,后来还当过中科院的院士,如今在青岛养病,甚少回来这边。
这些是之前容怿告诉她的。
饭后,苏老太爷坐在沙发上,两只手杵着拐杖,右手食指一搭一搭地敲着,笑眯了眼和归期随意地聊了两句,然后说:咱们上楼,小七和令闻一起,咱们上去弹琴。
也是在今天,归期才知道原来苏令闻还会弹钢琴,是在小的时候爷爷教他的。
在这之前,归期对会弹吉他的男孩子还抱有憧憬,但那晚之后,那个弹钢琴的少年清逸的背影占据她的脑海许多年,久久萦绕不去。
苏老太爷似乎弹得不大利索了,但归期心里很感动,她总觉得这位老人家不单单是在弹钢琴,也许这一刻他心里有着某种强烈的念想,让他如此坚持地弹完一整首曲子。
这首曲子的旋律她很熟悉,因为在无数个不经意的时刻听过,但她一直没弄清楚名称,后来苏令闻告诉她,这首曲子叫——《致爱丽丝》老太爷弹累了,让苏令闻令送他回屋。
归期坐在琴房的沙发上发了会儿呆,然后走到钢琴旁边,没有坐下,右手的手指放在琴键上试着弹出一个音节,然后第二个音节,在接下来几分钟的时间里,她琢磨出了《小星星》第一句的旋律……她反复弹反复弹,弹到熟练,弹到手指形成记忆,弹到她感觉时间有点久,于是停下来,转身望向门口,果然看见苏令闻在那儿。
归期转了回来,无奈地闭了下眼睛,有一种……实打实献丑的既视感。
苏令闻走过来,摁了下琴键,跟着也弹出《小星星》第一句旋律,说:我教你。
归期一惊,下意识就回嘴,不用了,你弹吧,我听。
然后,归期就被他摁着教了大概30分钟的《小星星》,弹错一个音还得重来,反复的重来就导致又一个30分钟过去……归期没明白他这么执着教自己《小星星》目的何在,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她终于问他,你这么喜欢这首歌么?苏令闻只看了她一眼,琴键上的手指未停,不是你喜欢么?归期问:我跟你说过我喜欢了?苏令闻:那你刚才在这儿琢磨半天?归期:……她和苏令闻并排坐在一张琴凳上,两人无语对视了数秒,分别为对方的二愣子思路感到震惊。
他看过来的目光似乎颇为玩味,这导致归期不敢这么直坦坦地回视他,所以她先收回目光,说:不过还是谢谢你。
一边把手指放在琴键上弹出完整的《小星星》。
一曲结束之后,她笑着问:我这样算不算学会弹钢琴了?苏令闻默了下,说:你可以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
归期气结,一生气就口出狂言,不就是会弹钢琴么?我还会古筝呢。
苏令闻颇意外地轻抬了下眉,他不会轻易去质疑别人,但以他对这丫头时而出其不意脱线的秉性的了解,他有必要表示一下怀疑,都会哪些曲子?果然,归期这种实诚的心理素质一下就暴露了,就是……还没完全学会。
意思是,正在学习?他问。
就、就是,可能,也许即将会去学……归期不禁嫩脸一红,我爸之前的确打算让我去报个培训班,培养一下情操……什么的。
那叫压根不会。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以后不要随便欺骗别人,苏令闻双手放在琴键上,轻快舒缓的旋律在他的指缝间徘徊,归期听了这话怔愣了片刻,就在她处于该羞愧反思还是反唇相讥之间摇摆不定的瞬间,他忽然接着说:除非你有百分之90的把握。
归期坐着呆滞了半天,本着虚心向学的心态,她不耻下问了:为什么是百分之90?琴声未断,苏令闻说:百分之90是信心,即是对输出内容的掌握程度,剩下的百分之10,一是寡廉鲜耻的心态,二是判断和应变的能力,任何欺骗行为都存在风险,所以应变能力尤为重要。
归期简直对他五体投地,为他的不厚道,为他寡鲜的道德……琴声戛然而止,他看过来说:对输出内容的掌握越精确,就越能降低受道德谴责的风险,包括你自己的良心。
归期听不太明白。
他说:如果你对古筝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刚才说不定就能蒙混过关,并且事后你并不会产生太多的内疚,因为你对古筝的确有某方面的认知,只是缺一个实际行动而已。
谬论……一派胡言!归期说:本质上就是说谎,不管对输出内容的掌握是百分之多少,都是说谎。
苏令闻点了下头,我没说客观或者本质上的区别,我说的是降低受道德谴责的风险,不管是出至外界,还是来至于你的内心。
归期还在琢磨他话里的意思,一时陷入了沉思。
他继续说道:只要做到这几点,基本就成功了,比如现在,这一刻,我对你的说的话。
她一愣,问:……那你刚才说的到底对不对?他笑,自己判断。
晚上睡觉的时候,归期对这番话思量良久,在后半夜她终于大彻大悟,得出一个结论,苏令闻的话就说明一个道理:胡说八道+臭不要脸=所向披靡。
——元宵过后就开学了。
第一天上课,归期依然起得早,吃完早餐抓起书包兴冲冲就跑出门,直奔公交站,她刚走出胡同口,校服的后领忽然被人扯住往回拽了一把。
背后的人说道:早。
归期回头一看,然后抢回自己校服的领子,又一本正经地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说:我决定,不偏听偏信,所以元宵那晚你说的话,我驳回!苏令闻轻笑了下,不置一语。
她继续道: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从今天开始就是我的人生格言,之一。
苏令闻看了眼腕表的时间,说:走吧,请我吃早餐。
说完从她眼前掠过。
归期赶紧追上去,说:还有两句: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最后一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苏令闻道:整部《论语》都是你的人生格言。
要不我把《论语》借给你品一品?我今天带来了。
归期拿下书包去翻。
我家里有。
苏令闻说。
你有?归期不得不一脸正色,那你还能说出那样一番有违仁义的话,可见一本《论语》已经拯救不了你了,你的思想很危险,我认为……苏令闻一声打断她,一开学就要当话痨?到底请不请我吃早餐?归期果断直言:不请,我又没答应你。
我想吃蒸饺,小笼包,两个煎饼,两根油条,一杯豆浆。
他自顾自地说。
你怎么吃那么多?归期惊骇。
……当然是因为食量大。
他嘴角一丝嘲讽。
注意你的态度!归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怒了,现在是我出钱请你,我是你的金主!苏令闻微笑,我谢谢你,归金主,走吧赶时间。
归期:……等一下,不是说不请他的么?怎么还成金主了?最后两人在学校外边某条街的一家早餐铺子里,苏令闻只吃了份蒸饺,归期见他如此手下留情,心怀感恩之下,顺手就送了他一杯豆浆。
苏令闻拿着豆浆一边走一边说: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归期大受打击,后脑勺如晴天霹雳,忍不住为自己辩白,我只是比较心软而已,你别太过分……苏令闻淡道:陈述事实而已。
归期一怒之下,做了个可怕的决定,那你把豆浆还给我!!苏令闻喝完最后一口,把纸杯捏扁,冲她微微一笑,隐隐有些嚣张道:那你,来抢啊。
此时的归期尚且有一丝理智,说:如果你想激怒我,那么你成功了——苏令闻打断她的话,激怒你很难么?……不共戴天!势不两立啊啊啊!!归期冷静下来之后,阴恻恻地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苏令闻,我不会放过你的!苏令闻笑笑,随时恭候大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