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娇不可攀 > 第113章 讨论陪嫁

第113章 讨论陪嫁

2025-03-26 18:38:15

第一百一十三章这才刚到二月,京里便出了件喜事,皇上赐婚定国公长女裴玉宁与康郡王世子爷。

只是听着这么桩喜事,这听的人反倒是头一反应便是康郡王?这位是……待一细想才明白,这位是封地在云南的那位啊。

只是这京城离那里可真是够远的,走水路一直到岭南再改旱地走。

可是这少数也得半年才能到呢。

这地方可真是够远的,寻常只有被贬斥地人,才会去那里。

所以这门婚事瞧着热闹,可是仔细一想,这哪里是高嫁啊,这分明就是被贬了啊。

可是该上门恭贺的,脸上还是喜气洋洋的,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倒是有人心底便疑惑了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毕竟裴玉宁毕竟只是个姑娘,总不至于开罪了皇上吧。

难不成是皇上对定国公有什么不满?这是在敲打定国公呢。

可是一想又不对啊,定国公自皇上登基之后,也未有什么举动啊。

不至于叫皇上这般对他啊。

而此时谢萍如脸上完全没有血色地坐在榻上,随后就见一个丫鬟进来,她立即站起来问道:国公爷呢?虽说是她身边的贴身丫鬟,可是这会也不敢开口。

我问你国公爷呢,谢萍如又着急地问了一句。

丫鬟不敢开口了。

谢萍如推开她,便直接走了出去。

待她到了裴延兆的书房门口,还没等小厮进去通禀,便冲了进去。

谁知就瞧见一个穿着绯红夹袄的丫鬟,竟是坐在他的腿上,娇笑地问道:国公爷,这个字怎么念啊?娇滴滴的声音,简直是柔媚入骨。

只是砰地一声推门声,倒是坏了这满室的春情。

裴延兆没想到她会过来,便是把腿上的丫鬟推了下去,那丫鬟一时不及,整个人扑倒在地上,还伴着一声哎哟地痛呼声。

你怎么来了,裴延兆老脸一红,便是起身。

谢萍如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丫鬟,这是他书房里伺候的,模样只能算清秀,却不想倒是叫他看中了。

就算裴延兆有好几房妾室,可是谢萍如却从未像现在这般生气。

她眼睛通红地盯着那丫鬟,却没一丝软弱,全都是恶狠狠地意思。

那丫鬟也是被吓坏了,立即跪着,连声喊道:太太饶命,太太饶命。

谢萍如上前,便是一脚踹在丫鬟的胸口,将她踢翻倒在地上。

丫鬟痛呼了一声,惹得裴延兆心疼地立即唉了一声,只是谢萍如瞧过来时,他又不由咧嘴道:不过就是个丫鬟而已,你何必这般生气。

要不是谢萍如这会还有旁的重要事情,只怕是怎么都不会放过这丫鬟的。

所以她指着门口,便怒道:给我滚出去。

丫鬟也没想到自个竟是能捡回一条性命,当即便捂着胸口,挣扎着爬起来,赶紧退了出去。

你说说,你是什么身份,何必要这般与个丫鬟计较呢,裴延兆见她气得胸口直起伏,便是立即安慰她。

可谁知谢萍如却盯着他,她勉强压着怒火,说道:为何我派人请你,你不过来?裴延兆自然知道她请自个是为了什么,可是如今这件事已经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了。

皇上都已经下旨了,圣上一言九鼎,根本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夫人,我知道你舍不得宁姐儿,我也同样舍不得她。

可是如今咱们又能如何呢,圣上既是已下旨了,咱们便高高兴兴地送她出嫁,别叫孩子心底不好过。

谢萍如看着他,一脸地不敢相信,她没想到他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当即她便推开他的手掌,怒道:你说的都是些什么狗屁,宁姐儿可是你的亲生女儿,你就是这般待她的。

她就要到那地方去受罪了,你这个做爹的竟是就这样不闻不问。

裴延兆被她说地没脸面,登时便怒了,甩手便说:还不就是你自个,没教好女儿。

宁姐儿有今日那都是她自作自受,若是她在宁国公府的寿宴上,没想着害人何至于有今日这样的事情。

谢萍如双目睁地滚圆,一副恨不得扑上来生撕了他。

要不是因为安素馨,宁姐儿又怎么会落得今日这个地步,谢萍如喊道。

裴延兆登时皱眉,觉得她当真是不可理喻,你无端端地提她做什么,她一人死人难不成能从地底下钻出来。

况且这赐婚乃是皇上定下的。

谢萍如登时大笑起来,她说道:裴延兆啊裴延兆,如今你竟是连自个当绿头乌龟都不知道。

我真是可怜你,不过也是,便是你知道了又能如何。

毕竟人家如今的男人,可是皇上了。

裴延兆跟看疯子一般地看着她。

安靖太后受封那一日,我便在宫中撞上了安素馨。

你若是不信,只管问我身边的丫鬟,那日我差点不小心地与她撵驾撞在一块。

不过她很快就离开了,谢萍如抬头看着裴延兆,一脸轻蔑地笑容,能在宫中乘坐那样的撵驾,可都是后宫妃嫔。

她突然又笑了,轻声说道:想必你也早就见过三皇子了吧,你觉不觉得他那双眼睛,与你那大儿子,简直是一、模、一、样。

一派胡言,信口雌黄,裴延兆立即训斥道。

谢萍如却是不以为然,她盯着裴延兆,轻声说道:你以为今日只是,真的只是因为宁姐儿和纪家那丫头的一点儿争执吗?我告诉你,这是安素馨在报复你。

你应该不会忘记当年京中的传闻吧,汝南侯是被何人检举的?荒唐,父亲当年与汝南侯乃是至交,况且他是镇守西北,与汝南侯是井水不犯河水。

若不是我们两家关系好,父亲又怎么叫我娶素馨呢,裴延兆眼中出现一丝慌乱,可是语气中倒是一口咬定。

谢萍如是何等了解他啊,所以更是得意地笑了。

当年汝南侯的事情一经爆发,京中便有传言,说这事乃是定国公向皇上告密的。

只因为汝南侯这几年的声望已越过了定国公。

现在看来安素馨当年可是诈死,你说她若是没认定这件事,她又何必放弃这国公夫人的位置,要知道这位圣上能登基,可是谁都没想到的,谢萍如这会,俨然是看地通透极了。

有些事情一旦扯出了线头,便能理出个头绪出来。

裴延兆伸手扶了下桌角,显然他已经被谢萍如说服了。

相公,她可是回来报仇的,谢萍如上前,伸手搭在裴延兆的手背上。

可是裴延兆却抬起头,摇头道:不会的,再怎么说,世泽也是她的儿子。

是啊,这家中只有裴世泽与她有血脉关系,可是旁人可都与她无关啊。

到时候没了相公你,这国公爷的位置不是正好能落在她儿子的手里,谢萍如这会已经不单单去想裴玉宁的事情了。

女儿不管如何肯定是要嫁出去的,可她自个还有儿子要顾着啊。

不管怎么说,她一定要拉着裴延兆站在自个的这头。

至亲至疏夫妻,如今咱们才是同林鸟啊,谢萍如靠近裴延兆,越发温柔地说。

裴延兆抬头瞧着她。

就在此时,门口便传来喊声,就见一个丫鬟尖叫着进来了,喊道:夫人,您快去看看吧,姑娘上吊了。

待谢萍如到裴玉宁的房中,她已经被丫鬟救了下来,只是脖子上却有一圈明显地红色淤痕。

谢萍如扑了上去,便抱着她哭道:你这孩子,你这是要担心死娘亲啊。

裴玉宁已经醒了过来,只是脸色却苍白,她一见谢萍如便哭道:娘,我不想嫁到云南去。

你这个傻丫头,谢萍如抱着她,母女两人哭成一团。

裴延兆进来的时候,见到这样的场景,心头也是一酸。

只是裴玉宁上吊的事情,到底还是叫谢萍如掩地严严实实。

这门婚事可是皇上亲自下旨的,便是有再多的不满,关上门怎么骂都行,但就是不能叫旁人知道。

要是这事传出去,只怕谁都知道裴玉宁不愿意。

这跟抗旨有什么两样。

裴家这边是期期艾艾,但是正张罗着嫁外甥女的殷廷谨却是不知这些。

他之前就已经令钦天监算过日子了,十月初八,是这一年头里,顶好的日子了。

既然这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倒是要张罗着嫁妆了。

外甥女出嫁,他这个当娘舅的自然是要出血本的,毕竟她亲娘已经不在了,他这个亲舅舅得给她撑起来。

只是待内阁一帮老臣瞧见皇上的这道圣旨时,都是面面相觑。

郭孝廉倒是坐着未开口,反倒是礼部尚书任元,头一个开口说道:皇上,这只怕是于礼不合吧。

这个纪家姑娘说来,也只是皇上的外甥女,一个郡主之位,只怕是太越矩了。

殷廷谨恨不得拿出耳耙子,给自己挖挖耳朵。

这些个内阁大臣,成日里总是纠结这些个细枝末节的事情。

其实他本来是准备直接下旨,着礼部拟定沅沅的封号。

只不过他知道这帮老东西,肯定会像之前那般,把圣旨给他退回来。

所以他干脆把人都召集齐了,叫他们一次性地把该说地都说了。

倒是吏部尚书宋显祖瞧了对面的郭孝廉一眼,说来吏部一向与内阁不甚和谐。

因为吏部乃是六部之首,不用受内阁约束,直接向皇上禀告。

可偏偏自从郭孝廉当了这个首辅之后,收拢权利,一下叫内阁凌驾在吏部之上。

要知道之前的吏部尚书的轿子遇到内阁首辅的轿子,那可是不需要让位置的。

说来太、祖年间,便封过一位韩姓女子为郡主,太、祖本纪便有此记载,刑部尚书陈泰来,轻声说道。

陈泰来乃是宋显祖的学生,所以从来都是站在他这边的。

如今见他开口,郭孝廉心中便明白,只怕皇上已提前和姓宋的老家伙通过气,今个是要强行通过这道圣旨了。

任元立即急了,说道:那韩姓女子对太、祖有恩,对社稷有贡献,如今这位纪……此时他的何德何能还未说出口呢,就见郭孝廉猛地一咳嗽,任元这才瞧见皇帝的脸色,已铁青了下来。

他赶紧止住了下头的话。

倒是一旁的工部尚书李大贤开口说:皇上,微臣乃是江南人士,在江南有句古话,娘舅大过天。

皇上疼爱纪姑娘乃是人之常情,只是郡主之位本已是厚待,这食邑三千户,着实是有些太多了。

哦,爱卿觉得多少合适,皇帝立即来了兴趣。

郭孝廉都没来得及阻止,就见对面的猪队友已经把话扯到了食邑上头。

既然都开始讨论食邑了,这不就表明,他们已经同意赐封郡主这事了。

郭孝廉气得地连脸色都变了。

可接着下面的半个时辰,这些个内阁大臣,就在讨论究竟该食邑多少才合适。

封郡主这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