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如意书 > 第126章 吃货汤圆

第126章 吃货汤圆

2025-03-26 18:41:32

第一百二十六章谢树元听了老太太脱口而出的话,脸上便是一阵尴尬,连忙起身道:母亲说这话是在打儿子的脸,如今儿子过来也是为了请示您的意见。

旁边萧氏也跟着一块站起来,只不过她是一言不发。

老太太又瞧了一眼萧氏,见她眼脸微垂,一脸不发的模样,只觉得心头更加生气。

她怒道:你们既是有了主意,那还来问我做甚么?谢树元一脸讨好道:如今不过是有个章程而已,但是这最后还不是要你老人家定夺。

接着谢树元又是说了好些奉承话,这才让老太太有所缓和。

到最后,老太太也算是不情不愿地点头。

萧氏心中冷哼一声,如今也不过就是来应个景问一声。

不过如今既然谢家这边没意见,萧氏自然是要回去再和萧家通气的。

要是萧家那边没意见,就先让两个孩子换了庚帖,过礼的事情则往后挪挪。

毕竟清骏身为大哥,这会还没个说法呢。

到了年关,萧氏自然各种麻烦,这么一大家子要关,庄子上头要送年货过来,一年到头的帐要对一对,还有各处铺子。

再加上萧氏自己陪嫁的庄子和铺子,如今又没有谢明贞帮忙,她也只能让谢清溪给自己打打下手。

谢清溪一听她娘说要带自己去永安侯府,惊喜地不行。

不过却萧氏却说道:前些日子才去过,你瞧瞧你这高兴地模样。

谢清溪特别嘴甜地说道:那是自然,外祖母和舅母都疼我,我当然喜欢去了。

那表姐呢,你喜欢表姐吗?萧氏看着她笑问道。

谢清溪也用力点头,说道:当然,除了外祖母之外,我最喜欢的就是表姐了。

说实话,萧老太太对谢清溪那是真好,但凡家里头有些稀罕东西的,她都会让游氏给谢清溪留一份。

她要是时间长不去永安侯府,老太太就会派人过来问问,清溪最近在干什么啊,怎么不到府里来玩啊。

所以相比谢府,她更喜欢永安侯府。

除了萧熙及笄的那一回,萧氏和谢清溪一块回去的,其他时候都是谢清溪一人回去的。

到了永安侯府,萧氏打发谢清溪去找萧熙玩,自己则是和老太太关起门说贴己的话。

不过她倒也没旁敲侧击,开门见山地问道:娘,熙姐儿的婚事有眉目了吗?还没有呢,自从你大嫂回了王家之后,还在这里相看呢,不过如今到了年关她也忙地很,暂时先放下了,老太太说道,她瞧了萧氏一眼,又轻声问道:可是你这边有合适的?您觉得清懋怎么样?萧氏开口就问。

饶氏萧老太太这样沉稳的人,都吃了一惊,立即问道:你是懋哥儿?怎么,你是有意同你嫂子结亲?其实您也知道,这些日子我一直给清骏和清懋相看,只不过一直没什么眉目。

其实上回王家那事还是清懋同我说的,我说了您也别生气,大概是熙姐儿在清溪跟前说了两句,清溪同她二哥哥要好,又是个藏不住话的,就一股脑地跟清懋说了,清懋这才和我说,王家那孩子房里头有个很是了得的丫鬟,萧氏缓缓道。

老太太一吃惊,她还以为是女儿在何处听了风声之后,才回来同自己说的呢。

结果这中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不过就算没中间这一出,老太太也是百般愿意的。

虽说如今懋哥儿还只是个举人,可那也是直隶解元,若不是当初谢家老太爷让他下一科再考试,如今一个进士可不在话下。

况且这门婚事要真是成了,萧熙未来婆婆就是自己的亲姑母,自然不会出现什么婆婆磋磨儿媳妇的事情。

老太太这会嘴角都笑开了,她问道:那这事女婿可同意了?娘,瞧您说的,我是那等不稳重的人吗?别说是老爷,就连老太爷和老太太那头我都去问过了,要是没确定,我是万万不会同你提的,萧氏笑呵呵地说道。

萧老太太真真是高兴坏了,她笑道:其实你大嫂先前就有这想法,不过我见你一直提过这茬,就让她别说,免得让你为难了。

这有什么为难不为难的,熙姐儿是我的侄女,又同清溪那般要好,如果真把她娶回去,只怕清溪都要欢喜坏了,萧氏一脸含笑。

母女两真是一拍即合了,萧氏便托老太太跟大嫂游氏提起这茬。

萧氏到了下午就要回去了,结果谢清溪还百般不愿意呢。

好在萧氏哄她说,过两日再送她过来玩,这才把这小祖宗哄上马车。

萧氏这头刚走,老太太就让人去请了游氏。

永安侯夫人游氏一见着婆母,就觉得她今个似乎是心情很是不错,她还以为是因为小姑回来的缘故呢。

谁知老太太一招手,就让她过来坐。

老太太笑着说道:你小姑回来是同我说一桩喜事的?什么喜事,游氏略笑了一下,便问道:可是骏哥儿的婚事定下来了?那倒是不是,老太太摆手,她看着游氏笑问道:我只问你,你觉得懋哥儿如何?游氏开始还不知,只诧异地说道:母亲怎么想起问这一出的?结果她再看老太太由里及外洋溢的喜色,立即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可是小姑同您说了什么?婉婉托我问你,你觉得懋哥儿这孩子如何?要是行的话,就把他给你当女婿了,老太太喜气洋洋地说道。

游氏瞬间有一种,幸福来的太快,我竟措手不及的感觉。

不过游氏也纳闷了,小姑先前不是没有这意思的,怎么突然又改了主意。

等老太太将王家那事说了一遍,便道:只怕是咱们说话,被熙姐儿听见了,她便同清溪抱怨了几句。

我只是瞧着懋哥儿这孩子平日是个寡言的,这关键时刻倒是个不差的。

游氏如今真是欢喜地不知说什么话了,她是在外头常走动的人。

自然知道象谢家兄弟这样出息的孩子,在京城那也是一家儿百家求的,光是她这边,就不知道有多少贵妇旁敲侧击地,想通过她跟萧氏搭上线呢。

结果这么一个好女婿的人选,居然平白落到了她家萧熙的身上。

游氏只嗲怪地说了一声:熙姐儿也真是太不庄重呢,怎么能在清溪儿跟前说什么婚事呢,没得带坏了清溪儿。

好了,好了,咱们这会也算是因祸得福了,熙姐儿要是真嫁到谢家去,那就是享不尽的福气了。

懋哥儿如今房里头别说是通房,就连个丫鬟都没有,婉婉又是熙姐儿的亲姑姑,无论都不会给她罪受的,老太太笑着开解。

游氏如今恨不能双手合十谢一谢各路大罗神仙了,她这真为女儿的婚事愁呢,结果就从天上掉下这么一门好亲事。

就算不用老太太提醒,她都知道这门不仅是外表风光,里头也是实惠极了,真正是里子面子都有的好亲事。

萧老太太又吩咐她:侯爷那边你去提,老太爷这边我来说就是了。

估计侯爷也是没意见的,如今快到过年了,要是没问题,就先换了庚帖,过礼等到明年也不迟。

游氏一听竟是这样迅速,哪有不愿意的。

要是别家的公子,她也就是听听外人说而已,可是这说亲谁家不是往好了说的。

而谢清懋可不同,这是她时时接触的孩子,人品性格她是一百个一万个满意的。

游氏回去之后,立即到院子里头的小佛堂给上了一炷香,感谢各路神仙给了这么一门好亲事。

不过她也决定了,等换了庚帖,立即带着萧熙去庙里还愿去。

********陆庭舟是在过年的前五天回来的,他是轻车简装回来的,就连进城都是悄无声息的。

待回了王府之后,只略微休整了一会,就换了一身王爷蟒服进宫给皇上请安了。

皇帝这会正在接见济慈大师,这位大师本是蜀川一代的得道高僧,如今云游至京城,被皇上得知了,时常请进宫中论道。

这会陆庭舟在乾清宫外头等着,这会风头正大,富海一出来就看见这位王爷正在上风口站着。

他哎哟了一声,赶紧走过去,挡在陆庭舟旁边,便呲哒旁边的小太监道:一个个都是瞎了眼的,让王爷在这处站着,没得让风给吹坏了。

富海领着陆庭舟往里头站了下,结果就瞧见脚边的雪狐踱着步子跟着他们往里头走,他谄媚地笑了声,低头冲着雪狐便道:汤圆老爷,你老人家也往里头站站。

结果,汤圆也不知是冷了,还是怎么的,往里面走了两步,轻轻一跃就越过了乾清宫高高地门槛。

富海瞧着它要往里头去,苦着脸看了陆庭舟一眼。

还是陆庭舟开口道:汤圆,回来。

汤圆回头看了他一眼,就又乖乖地往回走,走到他跟前乖乖地窝在脚边。

富海一见,心底哎哟了一声,这祖宗还真是听得懂人话啊。

没一会,里头济慈大师便出来了,是怀济亲自送的他。

不过路过陆庭舟的时候,怀济立即停住给他请了安。

济慈往这边看了一眼,怀济立即笑着说道:大师,这位便是恪王爷。

见过王爷,济慈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和尚,一把胡子又稀疏又白得透底。

本王久仰大师之名,却一直无缘得见,陆庭舟浅笑着说道。

济慈趁着这会功夫略看量了这位王爷,虽说方外之人不该以貌取人,可是这么打眼一看,这位王爷的风姿却是谁都比不上的。

济慈走后,富海便领着陆庭舟进去给皇上请安了,皇上虽不爱管事,可是却喜欢在乾清宫的书房里头待着,而且这书房被收拾地那叫一个别致雅静,墙上挂着的都是传世大家的画作。

你若是再不回来,只怕母后便要派人亲自去接你了,皇帝一见他进来,便笑着让他过来坐到跟前说话。

北方多是用炕,坐在上头又暖和又实在的。

皇上拉着他往旁边的暖阁去,坐在炕上便让他也坐下。

陆庭舟穿着一身亲王蟒袍,腰系玉带,深色地衣裳衬着他越发地面如冠玉。

倒是让皇兄和母后担忧了,陆庭舟立即拱手。

皇帝摆手冲他说道:咱们兄弟之间还说这些,况且这会你也是为着朝中的事情而去的。

这会辽关马市要是重开的话,对于朝廷大有益处,如今也就你能帮着我了。

陆庭舟立即低头,一副受之有愧的模样,可是心里早已是百折千回了。

他陪着皇上说了一会话,结果刚提到边关马市的事情,皇帝就自个转着圈,将话撩开了。

这时候宫人敬献了茶点上来,青花瓷茶盏自带一股江南温情小意的味道,倒是让这几月来看惯了边境辽阔粗犷的陆庭舟略怔了下。

他捏过茶盏的杯盖儿,就听皇上念叨:这会晋阳许家的姑娘进京了,父皇是太、祖的嫡孙,他在世的时候就时常念叨说,许家两代都没出过嫡姑娘了。

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位嫡女,如今一个郡主的位置是差不离的。

陆庭舟手上动作不变,依旧是一下一下地拨弄杯沿,含笑道:皇兄能这般顾念着许家,已是许氏之福气。

你还没见过那位许家姑娘吧,这会她正住在母后宫中,陪着母后说说话,朕每回过去,母后都要夸赞她一番,皇帝打量了陆庭舟一眼轻笑道。

陆庭舟眼脸垂下,浓密又修长的睫羽将眼睛遮地严实,乾清宫地上铺着的金砖是内务府特制的,全天下独一份的,处处彰显着煌煌天威。

他摇摇头说:臣未曾见过,况且臣是外男,本就不该见未出阁的姑娘。

日后她若是得封郡主,那算是子侄一辈了。

什么子侄,许家姑娘也只比小了五六岁的模样,没得帮人的辈分说小了,皇帝开口笑他。

陆庭舟心里没来由地不耐烦,不过勉强压着,过了会便要告退,说要去太后宫里头请安。

皇帝也不留他,只让他在太后那处多待会,晚上在宫里留膳。

待他一进了太后的寿康宫,就往里头通报了。

许绎心这会正在陪太后说话,一听恪王爷要过来,便起身告退。

谁知太后却不在意地说道:你只管坐着,都是一家子。

先前他不在京里头,你们没见着,如今正好见见,没得弄得这样见外的。

许绎心听了这话,心里就是一阵打鼓,开始揣度太后的意思。

她入京之前,母亲便已经给她说过,太后统共有两个儿子,今上是长子,而恪王爷则是小儿子。

结果她入京进宫之后,才时常听太后念叨说,恪王爷这会正在边境,帮皇上整治马市一事。

儿臣为母后请安,陆庭舟进来后,就恭敬地给太后行礼。

太后瞧着他的模样,依旧是一副鸾章凤姿,只是人清减了许多。

她立即心疼道:去了边关可是吃的不好,我瞧着怎么消瘦成这样了。

倒也不是吃的不好,只是边关幅员辽阔,处处都要跑马,所以才会略清减些而已,陆庭舟一副不在意地模样。

待他抬头时,才看见太后身边站着的少女,她一身宫装,腰缠玉带,脸蛋小小犹如瓜子般,一双明眸却是格外的晶亮,她的鼻子长得倒是好看,鼻梁挺直,但是鼻头又小巧玲珑,如此看来整张脸竟是无一丝瑕疵。

太后也瞧见他打量许绎心,便立即说道:这便是晋阳许家的姑娘,当年太、祖留了圣旨下来,只是许家前头两代都没嫡出的姑娘,这会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自然是要到京里受封的。

民女见过王爷,许绎心这会还没正式受封,只能自称民女。

陆庭舟态度依旧是淡淡的,这会已经别过头,淡淡道了一声:起身吧,日后许姑娘受了郡主之封,便是一家人了。

太后听了这话本该高兴,可是仔细琢磨了里头的意思,却又是觉得不对。

她正要说话呢,就见一只雪狐踱步进来暖阁里头了。

外面看顾汤圆的宫女,这会见它进来了,险些要哭出来。

好在太后也知道这是儿子的宝贝,轻笑着问:辽边那般千里迢迢的,你也带着它?带着心里踏实,陆庭舟说道,这会汤圆已经走到他脚边了。

许绎心没见过这样不怕人的狐狸,这会仔细瞧了两眼,只见狐狸浑身雪白,一丝杂毛都没有。

她正看着的时候,就见它一转头,结果冲她一呲哒嘴巴,露出嘴里尖尖的牙齿。

陆庭舟伸手将它抱起来,只抓着它的前脚掌,看了汤圆的眼睛,问道:你可是饿了?汤圆一双滚圆的眼珠子盯着他看,他轻笑一声,转头对太后说:它陪我奔波了一日,也该是饿了,母后让厨房里头给它弄些吃食吧。

太后吩咐宫女带它下去,弄些吃食给它。

陆庭舟吩咐说,尽量弄些肉,它爱吃。

这会又是说了一会话,太后又让许绎心坐着,她虽然尴尬,却是挡不住太后的好意。

不过她心里也有些忐忑,听说这位恪王爷二十几岁还没成亲呢,在皇室里头也是独一份。

她心里思量着,太后不会是给他们两拉郎配吧。

结果,没一会,就见寿康宫的总管阎良慌慌张张地进来,说道:王爷,汤圆大人好像有些不好了。

陆庭舟听了这话,刚开始就愣神了,等回过头,立即就外头冲。

他找到汤圆的时候,就看见小宫女蹲在它跟前哭呢,还抽抽泣泣地问旁边的人,它不是会死了吧。

胡说八道,陆庭舟三两步走到跟前,便立即斥道。

旁边的宫女赶紧拉起那个哭的小宫女,给陆庭舟请安。

这会陆庭舟看着汤圆直直地躺在地上,,嘴里喘着粗气,吓得心都险些漏跳了一拍。

你给它吃什么了?陆庭舟蹲下身子,摸了摸汤圆鼓鼓的肚子,立即转头就问道。

他也是急了,这会连眼珠子都微微泛着红,嘴唇抿地紧紧地,结果那宫女抽抽泣泣地说道:奴婢,只按着王爷的吩咐,喂它吃了肉而已。

去宣太医来,陆庭舟不去看她,只冷冷吩咐道。

在场的宫女太监转头互相看,这给狐狸宣太医……好在此时,有个温柔地声音响起:我略通些医术,不如王爷让我为它看看吧。

陆庭舟转头就看见许绎心缓缓走过来,他因半蹲在汤圆身边,这会还需要抬头看着她。

她迎着光走过来,光线在她周身拢成一圈,让人看不真切她的脸。

那麻烦许姑娘了,陆庭舟虽说的客气,不过口吻中的急切和不耐却还是没藏住。

许绎心看了一眼他,却没想到,只为了一只狐狸,方才一直云淡风轻的人,会露出这般着急的神色。

许绎心依旧摸着汤圆的肚子,又伸手去掰它的眼珠子,最后还将它整个抱起,贴着它肚皮听了好一会。

过了半晌,她才面色怪异地说道:我觉得它好像是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