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衡门之下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2025-03-26 18:58:34

寺中日子, 枯燥, 且一成不变。

讲经房里,住持讲经的声音沉缓宁静。

诸位僧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下方的蒲团上, 鸦雀无声。

最前方,栖迟端正跪坐,也在听经之列。

一篇经讲完了, 住持合上经书,恭敬地问:不知夫人听到现在, 有何见解。

栖迟却并非真是来听经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只是过来寻常小住的模样罢了,方才甚至连他所讲的一句经文也没在意听。

她双手合十, 将问题抛还回去,温声说:还请住持赐教。

住持呼了声佛号,道:佛说四大皆空, 心境豁达, 便可超脱尘世。

栖迟问:如何做到四大皆空,心境豁达?住持答:放下挂碍, 便可无欲无求。

栖迟闻言不禁笑了一下,这世上有几个人能真正放下挂碍?她自光州而来, 就带着一份最沉最重的挂碍。

她说:我有欲亦有求, 所以我只是人, 成不了佛。

住持被这话一回,碍于对方贵为大都护夫人,也不好再拿什么佛理来说服她, 只合着双手又呼一声佛号,不再言语了。

门边,新露站在那里,朝门里露了个脸。

栖迟看见,起了身,话别住持,走出门去。

出了讲经堂,她领着新露,一路进了大雄宝殿。

殿内香烟袅袅,香客不多,有人正在佛像前跪拜。

秋霜在旁边的蒲团上拜着,拜了几拜之后,起了身,旁边那人已走了。

那是栖迟名下铺子的一个柜上的。

秋霜过来,小声说:家主,罗将军给铺子里安排了八百里加急去送文书,便是东家远在天边,也很快就要给出回复了。

栖迟听了,愈发觉得伏廷是铁了心地要见她了。

官家召见,身为一个商户,是没理由拒绝的,何况还是安北大都护。

她低语一句,轻叹。

尚不知伏廷用意,她也不好轻易找人冒名替代,万一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正沉思着,罗小义一脚跨入殿来。

栖迟看到他,先看了眼他身后,是下意识地找伏廷,却没见到。

只有他一人进的门,身上还穿着甲胄未脱,就这么大咧咧地进了这佛殿。

不想罗小义却也是找伏廷来的,看到她就问:嫂嫂,三哥可过来了?栖迟摇头,想了想说:如若军中没有,那便是回府去了,也不一定日日都住来这山寺。

那怎会,罗小义笑起来:嫂嫂既在这里,三哥岂会不来。

栖迟被这话打趣得笑了一下,眼神闪了闪,觉得他好像在说伏廷在围着她转似的。

罗小义看了一圈殿内,没注意她神情,走过来两步,接着又道:那我还是去府上找三哥去,在这寺庙里也不能吃酒,什么也干不了。

栖迟好笑:你可得放敬重些,在寺中怎能还想着饮酒。

嫂嫂冤枉我了,我可不是一心想着饮酒。

他道:只是因为眼看着三月就要过去了,还有顿生辰酒未吃呢。

她问:什么生辰酒?罗小义看了看她,忽而一拍脑门:是了,嫂嫂定然还不知道。

她不禁奇怪:知道什么?罗小义手一伸,示意她借一步说话。

新露和秋霜退开两步,去一旁候着。

栖迟跟着他走了几步,站去那佛像的侧面:到底什么?罗小义笑一声,神神秘秘地道:嫂嫂竟不知,三哥的生辰就在三月啊。

栖迟一愣,全然没有料到他会说出这么一句。

真的?罗小义见她不信,反问一句:嫂嫂可还记得三哥的小字唤作什么?伏廷的小字……三郎。

她说。

这名字当初只听罗小义说过一回,她便记住了。

正是,罗小义点头:三哥之所以叫这名字,就是因为他生在三月。

原来如此。

栖迟前一刻还在思索着对策,这一刻却被这消息弄得意外不已。

就是今日?她问。

罗小义笑出几分尴尬:那倒不是,三哥父母过世的早,他一个人从不在意自己的,哪里还记得自己是哪日生的。

只我与他一同从军多年,才知道这事,每年都惦记着,赶在三月里寻一日拉他喝上一顿酒,便算是顺带着过了。

说到此处,他忽而两眼一亮,看着她:对啊,今年嫂嫂来了,理应由嫂嫂来为三哥过才是啊!栖迟怔了怔,一时没有说话。

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按道理说,她身为妻子,是应该过问的,却还是靠他提醒才知道这事。

罗小义当她不好意思,笑了两声:那我走了,也不去找三哥了,这事便交给嫂嫂了。

他想着他三哥往年身旁无人,他做兄弟的陪着是应当的,现在自然是人家夫妻俩一起是最好的了。

说完真就麻利地走了。

栖迟无言地站了片刻,回想连日来伏廷一切如常,该做什么做什么,一点迹象也没表露。

若非现在罗小义提及,谁能想到,这竟然还是他的生辰月。

她转头唤了新露和秋霜,一同往后面禅房而去。

秋霜跟着,以为家主与罗将军方才说了那么久,是有关眼前正棘手的事,却听她忽而问:为人过生辰的话,要送什么?秋霜不禁看一眼新露。

新露反应快些,笑道:以家主的财力,要送什么还不都是易事。

栖迟心想,是容易,但未必合适,否则何须一问。

若是能叫他转开对自己商号的注意力,就是为他大操大办三五日又如何,根本不在话下。

可那是伏廷,分明是不可能的了。

※天色将暮,伏廷将马拴在寺外,进了山门。

寺中已无外客,僧侣们正在做晚课,念经声朗朗。

他直接走去禅房。

到了门前,先朝旁看了一眼,隔壁禅房的门紧闭着。

他以为栖迟早早歇了,伸手推开自己那间禅房,走进去,却看见了女人模糊的身影。

栖迟襦裙曳地,臂挽披帛,正站在窗边关窗,窗合上时,转头看了过来。

你这间好似比我那间还小。

她看了看左右说。

寺中的禅房,自然比不上都护府,连摆设都没有,墙角一张床,门边一只搁盆的木架,就连吃斋用的小案都是为着他们来而特地添置的。

她觉得她那间,却要比这间更敞亮一些。

伏廷将佩剑竖在门边,马鞭扔在地上,说:我看都差不多。

栖迟有意无意问了句:今日可是也忙了那商户的事?还以为你不来了。

他说:不止,诸事繁多。

忙到此刻,特地赶在城门落下之前,又来了这里。

她不再多问。

伏廷看了看她:为何等在这里?她回:小义来找过你,他说三月就要过了。

嗯。

他不以为意:那又如何?若非罗小义言语认真,光是见他此刻说的如此轻巧,栖迟可真要怀疑是不是根本就没这回事了。

小义说,她缓缓开口,盯着他脸:你的生辰就在三月。

伏廷眼神在她身上定了定,嘴一撇,笑了下:我早忘了。

栖迟点头:小义说了,他说你连自己生辰在哪一日都不知道。

伏廷走去盆前,抄了水洗了把脸,一只手抹去脸上水珠,又扯正了军服领口,没作声。

父母离世时,他才刚过十岁,自幼清贫,本就不怎么过生辰,往后也没了人能告诉他,多年下来,自然是不记得了。

她倚在窗前说:多可惜,你身为安北大都护,若每年都过生辰,光是礼金也应当是项不小的入项了。

他闻言朝她看一眼,险些要笑了:北地都这样了,你竟还叫我这样敛财。

栖迟自是知道他干不出来这事,故意说的罢了,说完先自己笑了一下,转口问:过了生辰,你今年多大了?他看着她,似好笑:我以为你成婚时就该知道了。

栖迟眼动两下,圣人赐婚,成婚仓促,她并未留心,那时心里只有哥哥的事了,只能说:记不太清了。

他说:再有两年就到而立了。

她听在耳里,料想他也不记得自己岁数,趁机问:那你可知道我多大了?伏廷只想了一瞬就回:比我小四岁。

成婚时看到的,仍有印象。

他们成婚时都已过了寻常人成婚的年纪。

他是因为北地,一直无暇顾及婚事,故而拖了多年。

李栖迟,他想应当是因为曾与河洛侯府有婚约,所以未能早早议婚。

栖迟无话可说了。

没想到他真知道。

她看了看他,心想很少有人能在他这年纪就做到如此高位的,不过寻常人在他这年纪,膝下早已不止一个孩子了。

她不想了,伸手指了一下小案,岔开了话:那是为你备的。

伏廷看了一眼,案上摆着一只描彩的漆盒。

什么?给你的生辰礼。

她说。

他只扫了一眼,就说:我从来不过生辰。

栖迟离了窗边,走到那小案后,跪坐下来,伸手揭开漆盒:你何不先看看是什么?伏廷看了她两眼,走近,在她对面坐下,看了眼漆盒。

盒中摆着一只碗,里面是尚且冒着热气的一碗面。

他抬眼看着她。

栖迟迎着他视线说:我知你不愿我在你身上多花钱,这寺中也没什么可花钱的地方,一碗长寿面罢了,难道只是这样,你也不愿过?伏廷抿住唇,眼从她脸上,又扫到那碗面上,许久才说:你特地准备的?栖迟想起还是罗小义提醒她为他过的,似乎也不能算是特地准备的,只得避重就轻,轻声说:面我倒是跟着一起做了。

伏廷看了眼她的手,那双手纤白细嫩,料想从未沾过阳春水。

他心中一软,伸出手,端出了那碗面。

栖迟看着他拿了筷子,低下头,一言不发地捞起了那碗面,送进嘴里。

他吃得很干脆,毫不拖泥带水。

长寿面只图个吉利,本也不多,几口便吃完了。

栖迟看着他放下碗筷,又看他神色,低低问:如何?伏廷紧抿着唇,喉动了动,脸绷着,有一会儿,才说:太咸。

她蹙眉:不可能。

她明明看着新露做的,盐倒是她放的,也是按照新露说的放的。

只因寺中贫寒,吃不起精贵的细盐,还是她叫秋霜特地买来的。

她看一眼空碗,又说:你分明都吃完了。

是觉得他又是故意的。

伏廷眼转到她脸上,看着她的眉眼,慢慢看到她唇上。

他一手撑在案上,倾身过去,沉声说:张嘴。

嗯?栖迟看向他。

他另一手捏住她下巴,倏然低下了头,结结实实堵住了她的唇。

栖迟愣住,没料到他忽然就亲了她。

她甚至都快以为他不会亲她了。

唇被迫张开,她碰到了他的舌,竟惊了一下,被他的手牢牢按在颈后,实打实地触上去。

他眼始终睁着,看着她脸,揉着她的唇,磨了一遍。

她被那漆黑的眼盯着,心跳地发麻,喘不过气来。

直到最后,伏廷狠狠地在她唇上含了一口,才放开她:咸吗?她在他眼前喘着气,抿唇,点头:咸的。

其实并不确定,似尝到了,又似只缠了他的舌。

他看着她脸,喉结滚动,想笑自己。

故意扛了这么久不亲她,现在,却输在了一碗面上。

外面传来一声呼佛号的声音,似是个年轻的小沙弥,在问:夫人何在,可要传斋饭来?新露回:稍后吧。

栖迟才想起,这还是在寺中。

她看了看他,起了身:我先过去。

说话时仍有些轻喘。

伏廷只颔首,没说话。

她一手提着衣摆,走到门口,停了一下,回头看着他,试探着,轻声唤了句:三郎?伏廷坐着的身形一顿,转头看过来:你唤我什么?她手指撩起耳边发丝,抿了抿微麻的唇,眼垂下,又掀起,落在他身上:我不能这么叫么?伏廷盯着她,喉又一滚,点头:能。

自然能。

这名字已多年未有人唤过,久到他自己都快忘了。

除她之外,世上好像也没有别人再有资格唤了。

作者有话要说:罗小义:本年度最优秀助攻,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