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抚宁县,在府城一住就是半个月,车快到燕来巷时,陈念莞就焦急得不得了。
这还是自己第一次跟柳氏还有萱萱分开这么长时间的。
她这么急着回抚宁县,也是因为明儿就是端午,她要赶着回来跟阿娘跟萱萱一起过节的。
等进了家门口,见着里头柳氏正带着萱萱在水井旁打着水,旁边的盆里放着箬叶,许老头则在一旁清洗着驴车,她不由得大叫一声:我回来啦!哟,是莞莞啊!姐姐!萱萱飞扑了过去,一下抱住了陈念莞的腿,姐姐你怎么去那么久啊?人家好想你的。
我也好想萱萱。
陈念莞低头,笑着拍了拍萱萱的头,又捏了捏她的脸,我跟你大哥哥从府城买了很多好吃的点心跟糖果哦,萱萱那么乖,都送给萱萱。
好哇好哇,姐姐对我最好了。
萱萱笑了起来,扑到了张二郎那边,大哥哥,你快带我去吃点心呀!张二郎牵着萱萱的手便走去堂屋了,留下陈念莞陪着柳氏。
我们走这么久,阿娘你跟萱萱还好吧?好啊,现在咱啥也不缺,吃得好,住得好,当然好了。
柳氏问,张二府试怎么样?考过啦?考过啦!陈念莞撒娇道,萱萱都有想我,阿娘你有没有想我呀?柳氏看着大女儿,笑着将水桶放到了一边,想,想你这么大个人了,有没有学会照顾自己,担心着呢!我也想阿娘,怕阿娘你没人照顾呢!那有啥的,你柳山表弟就住隔壁呢,过去五户就是了,有啥事,我叫他一声就行了。
柳氏故意道,咱家有你没你,都行。
阿娘!知道柳氏是开玩笑的,陈念莞还是跺脚,然后得意,可不是有我没我都行,没我啊,你们可赚不来那么多银子。
哦,府城的分店赚银子了?对啊,我把阿娘跟萱萱你们那一份都带回来啦,阿娘您帮着存好吧!陈念莞邀功般说着赚了多少,见着柳氏震惊的神情,暗暗得意。
看吧看吧,少了我,你们上哪儿找生财之道发家致富呢?柳氏许久才回过神来,这,咱的店,在府城当真这么受欢迎啊?可不是嘛,府城那么大,人又多,阿娘,改明儿,我带您还有萱萱上府城玩儿去吧!陈念莞转了转眼珠子,或许等赚够钱银了,我们也可以搬到府城去?搬啥呀?咱的根在这儿呢!你这孩子真是,人离乡贱,这道理你懂吗?柳氏瞪了陈念莞一眼,你爱去就去,总之啊,你阿娘我就呆ᴶˢᴳᴮᴮ在抚宁县了。
知道了,娘,说说而已嘛!也是,若非生活所迫,一般人也不舍得搬离自己的家乡,尤其是像这里交通跟通讯都及不发达的朝代,既然柳氏不喜欢,陈念莞当然也不勉强。
等回到堂屋,柳氏马上把抚宁县分店四月份的收益说了,将她那份分成交代给了她。
一百三十六两。
也就是说,总盈利有三百四十两。
看来,过了热销期,店里头的营收开始降低下来,以后稳定了,看这趋势还会降,估摸大概每月顶多盈利二百两。
柳氏又将月满楼送过来的一成红利以及后头来报名登记想入伙开店的合伙人的加盟费也给了她。
嗯,居然只有三个人,一百五十两。
那当然喽,热闹过去了,看中咱店子的人就少了,再等等吧。
再说今儿跟咱合作的统共都有二十多人了,莞莞你也该知足了。
是是是!陈念莞嘴上应着,心里头却在想,应该一早趁着府试热闹,也在西店里挂个招子说招合伙人的,啧,失策了。
割韭菜的大好时机就这么没了。
所以,现在算算,她有一家总店,一家分店,另外会有跟人合伙开的二十二家分店?奈斯!看来自己很快就要变成大富婆了!那可以暂时先缓缓,看看这个月这些开起来的分店成活率有多少,送来的银子丰厚不丰厚再说。
如今自己的银子已经有两千多两了,等这个五月份过去,应该能突破三千两吧?陈念莞美滋滋地想。
要不要继续打本再做点什么生意捏?做的话,选什么行当好捏?钱要拿出去投资滚一滚才能钱生钱越滚越多的呀!不然啥时候自己才能坐拥万贯家财啊!柳氏看女儿拿着银子想入非非,估计又想着什么赚银子的法子了,摇摇头,拍了拍她的头,才要说什么,梳洗过后的萱萱穿着好看的小裙子哒哒哒地跑了进来,一下扒拉在姐姐膝盖上,嘟着粉红的双颊道:阿娘,姐姐,你们现在数银子都不叫我一起了,萱萱好生气。
柳氏跟陈念莞笑了起来,想起当初一家子出摊卖鱼腐,卖河粉,可不是叫上萱萱一起数铜钱吗?现在是不用数铜钱了,店里头的收益直接存到钱庄里头,那银子都在各自的户头上呢!除非是后头像陈念莞手头的收银,也都是银锭子,或者是银票。
萱萱你啊是不知道,如今你今儿在钱庄可也存好多银子了,哪里还需要数铜钱呢?陈念莞将萱萱抱过膝头,笑着点点她的鼻子道。
萱萱一撇嘴:可数铜钱多好啊,数起来哗啦啦的一大堆,一枚一枚的,堆成小山,我看着就高兴。
柳氏跟陈念莞再度哈哈笑了起来。
原来这里也有个小财迷呢!好,萱萱你要真喜欢数铜钱,下次叫店里头留一贯铜钱回来,专门留着给你数,好不好?好。
萱萱满意地点头,又到:不过不需要每次给一贯,要不同的,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文钱,数起来才好玩儿。
陈念莞应诺了。
宝贝妹妹想玩儿铜钱这种区区小事,自然是要满足的。
那萱萱每个月拿这么多铜钱,留着干什么呢?攒着买头花,还有,做好看的裙子。
说到裙子,萱萱跳到了地上,伸出小手在陈念莞跟前招招,看看,阿娘给我做的新裙子,是不是很好看?好看。
萱萱捂着小嘴笑了起来,然后又松开,骄傲地道:阿娘给我们做了好多衣裳,整条燕来巷,就我现在天天有好看的裙子穿。
嗯,那当然啰,萱萱是这条街上最漂亮的小仙女啊!萱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不好意思地捂捂脸,姐姐,姐姐,你也有新衣裳穿,等你穿上了,跟我一样,也是漂亮的仙女。
陈念莞笑着看向了母亲。
就是,好歹也是个姑娘家家的,整天穿郎君的衣裳,像什么话?柳氏也笑着说,知道你忙,所以啊,我跟萱萱上街到锦绣坊买了几匹布,给咱娘儿仨都做了几套新衣裳,跟你要裁缝做的那几套衣裳一起,都放你屋里头了。
那我谢谢阿娘了。
陈念莞回到屋里头,打开箱笼,看到了里面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几套衣物,都是用质量上乘的绸缎,做工精美,花样繁复。
陈念莞知道,自从家里头银子渐渐多起来后,柳氏就想着法子补偿她跟萱萱两姊妹,吃的,住的,穿的,用的,都没落下。
便是她跟她说,每月的银子不用给了,可柳氏还是坚持每个月给十两做零花,说她挣的就是自己挣的,阿娘给的就是阿娘给的,两种银子不一样。
陈念莞知道柳氏的一番心意,也没推拒,收下了。
当然,柳氏让两姊妹过得好,也不忘让自己过得好。
自从许阿花母女都到店里头帮忙,她就又从牙行里买了三个下人,一个丫头,一双夫妇。
那丫头叫小玉,买来伺候萱萱的,至于那双夫妇,妇人叫莲姨,负责诸如浆洗清扫的细务,她男人叫大山,搬搬抬抬修修补补的杂活儿就归他管。
有柳氏这个后勤大主管,家里头是越住越舒心了。
陈念莞将那些裙子拿起来放到一边,而后捧出了六套郎君的棉布裳。
在外头行走时,为着方便跟稳妥,陈念莞一般都做郎君打扮,是以开春准备夏季衣物时,陈念莞就请求柳氏到布行扯了一些色泽深暗的布,给自己做六套郎君衣裳。
嗯,六套。
因为在现代上班做九九六社畜的时候,无论冬夏春秋,陈念莞都会备六套通勤服。
都是各种款式的衬衫,西裤,以及裙子,大多数是基本款,可以混搭着穿。
本来是一周上五天班,所以一天一套,可以轮完一周五个工作日,至于第六套,自然是spare的,万一有意外,可以换穿。
平时不上班的时候,才穿其他休闲类的衣裳裙子。
不过后来就变成了上六天班,刚好就把spare的那套也用上。
穿到这里后,这个习惯也很好的被陈念莞留下来了,除了这里没有周末周日的概念,也不会每过五日就会休息,所以她就决定,这些郎君衣裳就当做是自己的通勤服了。
毕竟出门在外,穿着漂亮衣裳的小娘子太打眼,还是装扮成少年郎君更适合。
她到外头跑的时候多着呢,譬如一个总店一个分店,譬如偶尔可以到其他各地的分店视察,譬如,她即将要跑得新行当。
不过明儿是端午,穿漂亮一些也应该的。
最后,陈念莞将一套水青色的裙子拿出来打算明儿穿的,搁在衣架上,其他衣物收拾好,就到外头帮着柳氏包粽子去了。
柳氏准备的馅料是传统的咸蛋,枣子,肉碎,红豆跟莲子等等,之所以准备这么多种馅料还是因为如今家境好了,舍得买肉跟咸蛋以及其他传闻的豆类搭配。
昔日柳氏无论在柳家,还是在陈家,都没舍得做过这么奢侈的粽子,就只做过放豆子的斋粽。
这些啊,还都是我到集市买肉的时候,又特意到店里头听了一嘴,才知道,别人家粽子原来是要放这么多料的,放咸蛋也就算了,还得放肉呐!柳氏边包边说,嘴里啧啧,今儿阿娘也给你们两姊妹做做有肉的粽子。
柳氏做的粽子外形是极好的。
棱角分明,包得扎实,漂亮。
阿娘,你放心,我会做粽子,也会做很多种味道的馅儿,阿娘你喜欢甜的还是咸的?陈念莞马上举手问柳氏。
柳氏看着大女儿笑了。
莞莞做的什么都好吃,无论甜的还是咸的,阿娘都喜欢。
好,那阿娘你在一边看着,我教你。
陈念莞卷起袖口,看着柳氏准备的馅料,打算从头理顺了,而后打算做裹蒸粽。
让阿娘跟萱萱尝尝现代口味的粽子,顺便也带些到店里头,发派给店里的伙计当端午节的员工福利。
首先自然是叫大山去外头跑了一趟,将缺少的东西都买回来,而她就先到厨房烧火先做预备工作:裹蒸粽馅料要的绿豆,腌制花腩,及除了柳氏备好的那些莲子枣子,还有其他菌子,干贝等等。
做这些自然是需要柳氏帮忙的。
而柳氏主要做的是将绿豆泡软了,然后将外衣去掉。
陈念莞自己则负责烧制肉粽要的五花腩肉,以及将一等馅料全部清洗处理好。
等她将腌制腩肉的香料找出来炒制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种她惯常用的佐料——南乳。
可别小看了这南乳,粽肉好吃得别有风味,靠的就是腌制的时候少不了的南乳。
但是,她最近都忙于开店铺的事,忘记要尝试着做南乳了。
现做吗?也来不及了,只能找做酱肉干用的配料了。
所以陈念莞临时改弦易张,决定做烧肉粽。
于是将配制好的佐料稍微改ᴶˢᴳᴮᴮ动少许,做成了红烧肉,切成一块块的,再将其他配料,菌子切块,连同虾子,干贝,莲子等等,一起搅拌起来,最后才做重中之中的步骤:炒糯米。
没错,烧肉粽与一般粽子做法不同的地方,便是一般粽子包括裹蒸粽,使用的糯米是浸泡后,生米包进粽叶里的,但烧肉粽的糯米是在包成粽子之前,就需要先调味道炒制好。
虽然烧肉粽的味道大同小异,但炒熟糯米时使用的配料,是根据做粽子的每家每户的味道自己配制的香料跟酱汁。
而陈念莞自己做粽子时,比较喜欢吃198X那种味道,所以做的时候,就照着记忆里的味道,仿制着调配好酱汁,炒好了糯米。
等柳氏泡的绿豆发软,帮着除去外衣后,沥干水分,一切馅料准备就绪,就可以动手包粽子啦!依次放入糯米,配料,咸蛋黄跟绿豆,再用糯米覆盖上,用粽叶包裹得严严实实扎起来就好了。
最后,看着一个个饱满的粽子放入大锅里,加水用大火煮几个小时,肉粽香气就会飘散出来,那时候就可以开动了。
虽然是咸粽子,可陈念莞除了酱汁,另外也准备了白糖,用来切开蘸料吃。
万一,就有人喜欢吃咸中带甜的呢?一家四口人,嗯,包括张二郎也来尝这新开锅的烧肉粽了。
剥开粽衣,但见里头的糯米色泽红亮,金色的蛋黄,黑色的菌碎,红色的虾子,黄色的绿豆等等点缀其间,搅拌开后,蘸上酱汁就可以入口。
陈念莞自己尝了一口,满意得直点头。
粽米香糯可口,烧肉油润不腻,不错不错,就是没有五十多年历史的198X烧肉粽十足十的神韵,也有七八分的滋味在,相当Hou-jia!!再看捧着碗里的粽子边吃边点头的柳氏跟张二郎,陈念莞嘚瑟了。
是了嘛,他们都没吃过这种烧肉粽,当然一尝就觉得好吃了。
翌日一早,她就马上梳妆好,带着柳氏跟萱萱以及张二郎,去了陈家河粉店,给员工派福利去了。
今日是端午,黄县令在河道组织了龙舟会,城里的许多人都去河岸看龙舟赛去了,店里头的食客不多,见着陈念莞过来,柳河跟王嫂嫂都走出来迎接她。
表妹,回来啦?陈四妹子,你带府城里的好东西过来了?比府城里头买的东西更好。
陈念莞笑盈盈的,让大山将烧肉粽搬了进来,我亲手做的粽子啊!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所以我特别做了这些粽子,送大家吃的。
是表姐做的粽子?肯定特别好吃吧?柳河笑,第一个走到装着烧肉粽的木桶旁,招呼店里头的伙计过来分拿。
我姐姐做的,肯定好吃。
萱萱点了点头,我们尝过了,里头的肉肉跟米米都好好吃。
没错,莞莞做的粽子,你肯定没尝过。
柳氏也跟王嫂嫂说,一会儿你多拿几个,带回家让王德也尝尝。
好,那我不客气了。
王嫂嫂点头。
店里头的伙计基本上都笑着来拿烧肉粽了。
柳山跟柳云也从后厨跑出来了,当即开了两个烧肉粽就吃了起来。
柳云吃了两口,便欣喜地看着陈念莞:表姐,你啥时候教我这个啊?有机会的,别急。
如今柳云也渐渐能独当一面了,据说柳山有时候沐休,便是柳云一个人在后厨,也能主持大局。
陈念莞看着这位自己将来的助力干将,心里窃喜。
又一个大厨炼成了,离自己开酒楼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柳河将粽子派发完给店里的伙计后,陈念莞便找他与柳山进了账房,等将府城西店的收益一说,两个人都笑出了猪声。
表姐,我们现在,是富了?咱也该算是大户吧?啧啧,你们看哪个大户不是府邸几座,良田百亩的?陈念莞给他们泼冷水,你算算手里的银子,能买府宅子了?还是能买百亩良田了?柳山算算自己确实还连燕来巷的宅子都买不起,泄气了。
柳河看了一眼柳山,而后看陈念莞,频频摇头,表姐,你这样不对,现在我们还赚不够多的钱银,等将来时日长了,那府城的店跟咱这店里的收益一月月积攒下来,不就有了吗?没错,表姐就是想提醒你们,如今儿大伙儿手头上算是有些钱银了,可比上不足,所以我们不能放松,兢兢业业干下去,肯定能赚个三五百两的。
陈念莞打击完表弟们,看着柳山神色不对,赶紧挽救,到时候想买燕来巷的宅子,还不容易?柳山一听这话,才又打起精神来,使劲朝陈念莞点头。
等了解了最近店铺的情况,嘱咐过表弟们后,陈念莞这才又回到店里头,发现柳氏带着萱萱早走了,说是先去河岸那处占位置看龙舟去了,留下张二郎等着她呢。
陈念莞赶紧跟张二郎找过去。
今日专门到运河那处看龙舟赛的人可不少,两人越往码头那头去,人便越多,远远地便听见了轰轰隆隆的锣鼓响,其中是高昂的号子声,还有众人的叫喊喧哗,仅仅是听着,就不由得让人心情激荡。
陈念莞见着了河畔观赏龙舟赛的百姓们,有在彩棚锦帐里的,有干脆站在围栏前的。
大概是一年中难得的几回盛事,老老小小倾巢出动,还特别穿上了平日里舍不得的新衣,脸上的神色或高兴或紧张,都看着在河道上那几只破浪而急奔的龙舟上。
在水泄不通的路上,恐怕是挤不到岸边了。
陈念莞的兴致勃勃也没折扣,看着一派热闹,只踮起脚尖不停地张望,偶尔见着龙舟上扎着彩绸奋力划桨的矫健郎君,不时跟着发出哗然尖叫。
在她身边的张二郎见着她这般雀跃天真,脸上微笑不止。
等陈念莞终于看够了,张二郎才陪着陈念莞慢慢往回走,见着街上不时有年轻娘子跟儿郎路过,言笑晏晏,才恍然端午亦是情郎情女能光明正大在外头见面的时日。
两人不由得相视一笑。
张二郎迎着陈念莞的笑脸,心神一颤,那称呼便喊了出来:莞娘?陈念莞原本去瞧好看的娘子郎君去了,听得他唤,又转头看着他。
莞-莞娘,我我,我有一件小礼物,想送与你。
张二郎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匣子,递给了她。
送她礼物?又是珠宝首饰什么的?看来他最近是攒不少银子了?谢过二郎。
陈念莞落落大方地接了过去,随口说了一句:那我该回什么礼给你呢?若,莞娘能给我绣一个荷包,那就再好不过了。
本期望着得到一句,只要是她送的,什么都可以的陈念莞,怔了怔,抬头看张二郎期待地看着自己,勉强笑着点点头,眉头间却下意识地皱了起来。
绣荷包?她穿过来之后从来没碰过针线活儿,都是阿娘跟柳云在干,如今是阿娘跟莲姨的活计,让她绣荷包?柳氏听说这事后,看苦巴着脸的大女儿,无奈地摇摇头:你啊,这有什么好为难的?成亲后,他那衣裳不还得你来缝?以前你爹的衣裳,可都是我缝制的,这是做人家娘子的本分。
我到成衣店订做衣服不就好了?陈念莞道,要不,专门请个人来做咱们的衣服就是了。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她都不擅长针线活,干嘛在这种琐事上自讨苦吃?简直浪费精力跟时间。
你啊,啥时候变这么懒了?柳氏见过女儿的针线活,便是不比别人的好,也不差,不明白为何女儿如此为难。
阿娘,要不,你帮我绣一个给他?那怎么行?柳氏摇头拒绝,这送张二的荷包当然得由你自己来绣,阿娘不能帮。
陈念莞忍不住抚额叹息。
莞莞,也不许找别人帮,要让阿娘知道了,绝不饶你。
知道了,阿娘!柳氏却怕她怠慢了,把一堆绣荷包的布帛,绷子,绣线,银针等等都送她房里来了,她只好赶鸭子上架子般笨手笨脚学了起来,抓不住窍门,不得不放弃了。
反正也不急于一时,让她再想想办法。
比起这个,她还有更重要的活儿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