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铺要长久做下去,当然要考虑铺子里头的冰窖可以维持足够的存冰量,至于自己动手用硝石制冰,只能用在非常时期的对策,或者是紧急救场的情况下使用。
陈念莞打算用从李富商那头买的硝石应付过这一年的夏季,plan-A还是冬季开始就得自己存冰,那可以再循环利用的硝石就可以保存起来当做不得已时的plan-B。
既然从长考虑要自己取冰,自然那商铺离河道越近越好,方便冬季河面结冰时,铺子里切冰搬运回冰窖里储存。
所以陈念莞托牙行给她们相看铺子时,选择府城河道附近的商铺。
这一看就是三天。
听说陈念莞要开的是冰铺,牙行的中人显然很吃惊。
毕竟夏日里,冰这玩意儿难寻,是权贵大户才能用得起的贵价货,而府城里卖冰的,除了府衙专供的如意大冰铺,便是些零星的铺子,但他们大多数是一早在冬季结冰的当儿早早储存好了冰块。
如今这个从抚宁县来的娘子,天儿都热起来了,两手空空,竟然张口就说要物色卖冰的铺子,不是开玩笑?那她的冰打从哪儿来?中人看陈念莞认真查看商铺的模样,半信半疑。
邻近河道的商铺并没有几间,更何况是想要自带地窖的商铺,或者是能挖冰窖的商铺,仅有的两间看过后,陈念莞表示不满意,中人也很无奈。
陈姑娘,咱手头上靠近河道的商铺,眼下暂且就只有这两间,要不,你过些时候再来看看?牙行手头上没合适的铺子,陈念莞也急不来,所以离开了这家牙行,又寻了另一家牙行,问过才知道,现成出沽的商铺,符合她要ᴶˢᴳᴮᴮ求的,暂时也没有,问她要不要考虑别处的商铺看看。
陈念莞是急着开冰铺的,虽然口头上应了牙行,跑了两个地儿看铺子,但终归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两天下来,铺子的影儿也没见着,回到陈家河粉店后,便不免有点丧气。
不急啊,莞莞,当初这河粉店的铺子,不也找了大半个月嘛!店里头二舅母跟柳迟这么安慰她。
可,此一时彼一时嘛!河粉店找铺子慢一点儿没关系,开了就是持续做的,但冰铺能做营生的,就只有五六七八月是需求最旺盛的时候,八月末冰铺生意就会慢慢消褪下去。
如今都五月中旬了,她满打满算雇多一些人将冰窖挖好,争取半个月之后开张,还能突击销售两个多月。
一块冰算卖便宜的一两银子,只要她一天最低限度卖出一百块冰,每日就有一百两的收入,就算只卖两个月,那也有最低九千两的收入,区区两个月,她就能实现万贯家财的梦想了。
这么稳赚的行当,错过了这一季,让她眼睁睁看着将近一万贯的银子就这么没了,好心痛的。
陈念莞正趴在桌上低低哀嚎,那一边的食客忽然说了一句:陈姑娘在找铺子?是打算又开一家河粉店吗?陈念莞转头,见着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儿郎,瞧着眼熟,然后猛地想起来了,这不是那位榆林县的案首吗?江,江禹?江公子!陈念莞一下坐直了身子,笑:今日江公子也来咱河粉店里帮衬呐?江禹点点头。
自从沈帆带他来过这和分店后,他就不时来这店里吃河粉,或者斩料拿回家配饭。
店里新推出的这个瑶柱酱拌粉,不错。
江禹说着,看着跑堂将他桌上的碗著收拾干净,送上了一壶新茶,不知道,这瑶柱酱,是不是也是陈姑娘想出来的吗?不知道能不能帮忙捎带一罐?江公子有眼光。
陈念莞挪过来跟江禹坐到一块儿,这瑶柱酱确实是我做的,现在还是试卖阶段,要你真想买,我迟些时候再做一些,送一罐给你也不是不可以。
江禹淡淡地笑了笑。
江公子是来府城有事?还是走访亲戚?陈念莞记得,江禹跟沈帆是同一所书院的学子,这个时候应该呆在榆林县K书为下个月的院试做准备才是。
我如今在梧山书院念书。
江禹解释。
哦!陈念莞点头,府试后梧山书院广开诗会,看来是将榆林县案首给招揽进去了。
我听说,陈姑娘在找商铺?对对,可惜没找着合适的。
怎么样才算是合适的?陈姑娘是想开什么店铺做什么买卖?江禹好奇。
嗯!想开冰铺,卖冰。
江禹微微睁大了眼睛。
卖冰?陈念莞点点头,虽然每个听说她要卖冰的人,都一副难以置信得模样,可等她真的把铺子开起来了,大伙儿自然就知道,她不是说笑的。
而江禹观察过陈念莞,确定了她不是说笑的,稍微思忖了一会儿,才道:那陈姑娘难以找到合适的商铺,莫非,是想要邻近河道的商铺?陈念莞使劲点头,江公子你可真聪明,一猜就猜准了。
江禹忍不住笑了一下,摇摇头,看着陈念莞道,既是如此,我倒是知道,有一处商铺,或许能满足陈姑娘你的条件。
真的?陈念莞高兴。
当下江禹便跟陈念莞约了时间,写下了一个地址给她,让她明日亲去看看合不合适。
难得江案首介绍商铺,不管合不合适,陈念莞都是要去跑一趟的,所以第二日便带着小佑跟柳羊兴冲冲地来到了江禹所介绍的商铺。
那商铺是在距离河道两条巷子外,前头是店面,后头是能住人的院子,最好的是,那后院里头是自带地窖的。
陈念莞一看,欢喜得不得了。
江公子,原来你手头上有这么好的一个商铺啊?商铺在一条叫五柳巷的街道上,左右均是寻常的铺子,大多数都是卖吃食的。
看这商铺的格局,似乎原先是做酒坊的——前头卖酒,后院酿酒,是以后院子里头才有地窖,用来存酒啊。
商铺前头过去百米就是靠河边的大街,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附近还有一个渡口,意味着来来往往的客流量会很多。
商铺后院则连着去往东城住宅区的街道,街道够宽,足以容得下两辆马车,以其所在的五柳巷为界,便是这河道毗邻商业街与住宅区的分水岭。
铺子也够大,两开间的门面,比河粉店的店面大快一倍,外头还有一米半出挑的屋簷。
因是商用的,庭院打了一口小水井,西厢是一间厢房两间储货房,地窖就挖在中间的那个储物房里,东厢便是伙计住的两间厢房跟膳厅,另外还有两间主房两间侧厢,完全是一进大院落的格局。
陈念莞见着实在是太喜欢了,问江禹:江公子,这商铺格局好,地段好,怎么就不做营生了呢?简直是暴殄天物啊!这么好的商铺运作好了,不得财源滚滚?江禹表情显得有点尴尬。
他总不能说,自己的阿爷一生嗜酒,才专门开了这家酒坊的,可因酗酒过度丢了性命,阿爹痛失阿爷后,悲伤不已,连带着痛恨上这个阿爷开的酒坊,那酒坊的营生也不受落,渐渐这酒坊就形同荒废了。
如今靠的还是先前酿造好的库存余货,等卖完了,这酒坊便打算做点别的营生,或者租出去也行。
租啊!陈念莞左边瞧瞧,右边瞧瞧,觉得这酒坊这么大,光拿来做冰铺,似乎浪费了一些。
因为固有思维主导,陈念莞一直都秉承利益最大化的观念。
就譬如开河粉店,顺带着间隔一个小区卖烧味,捆绑销售,双重获利。
眼前这铺子一出现,陈念莞心里头便冒出了一个主意:反正都有冰了,依靠着这么大一个冰窖,不再做点啥靠冰起家的营生,似乎,有点吃亏啊?况且这酒坊前院后院,这店面街道,前后两盘生意做起来,天时地利啊!江公子,如果我想把这商铺买下来,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子的笋盘,当然尽快下手占为己有才好啊!你是想买啊!江禹就为难了。
他原本以为陈念莞只是想租个带地窖的商铺做冰铺的,可没想到,这小娘子一张口就是买。
虽然他知道陈家河粉店生意很好,听沈帆说,他这位表姐一家子就是靠河粉发家的,可,随随便便就能拿得出上千两钱银来,在府城买商铺了?他有点不太相信。
对,冰铺不比别的商铺,我自然是想买自己的商铺来改建的。
陈念莞点头,不知道这商铺多少钱银愿意出手?这商铺,其实并不是我的,而是我爹的,他原意只是想租出去,若陈姑娘想买,我尽管回头跟我爹说一声,看他如何再说?陈念莞点点头。
若是能买,那是最好了,但若是不能买下来,先租起来卖了这一年的冰,而后在这地方物色一间能买下来的铺子就可以了。
江禹将有人想买自家酒坊商铺的事儿跟江父一提,江父对这个自以为是害死了生父的酒坊没好感,厌嫌地把手一挥,那酒坊的铺子,原本便是想划到你名儿下的,你是打算租出去还是卖了,自个儿做主便行了。
有了父亲的这句话,江禹便打算做主干脆将这铺子卖了,当然,这卖,亦不是没有条件的。
陈家姑娘既然能将陈家河粉店做得如此有声有色,估计是有几分能耐的,再说她信誓旦旦说能开冰铺不缺冰,这本事也忒大了。
原本酒坊这不过是讨好阿爷才做起来的买卖,但并不善经营,江禹翻过账本,亏损的时候多,盈利的时候少,虽然江家不缺这个酒坊的进项,但比起少一项出息,还是希望多一项出息更好。
阿爹常跟自己说,未来他是江府主心骨,以后江府的大桩营生,都是要他过问的,那他,借用这个商铺,也不是不可以试着运作一番,让阿爹看看自己能耐如何。
再加上,卖冰,可是大买卖。
江禹思忖了一番后,对明儿要怎么跟陈念莞开口,有了盘算。
*陈家河粉店里,陈小姑听说了江禹推荐铺子给陈念莞的事,不由得欣喜。
哎呦,莞莞你是要跟江家做生意?哪里是跟江家做生意!陈念莞摆了摆手,她不过是想跟江禹买商铺而已,怎么成跟江家做生意了?我只是想租江家的铺子而已。
哎,也是,江家家大业大,怕是看不上咱们这点营生。
陈小姑知道自己误会了,慌忙解释。
江家家大业大?陈念莞的耳朵一下竖了起来。
她只知道,江禹是沈帆的师兄,江禹是榆林县县试案首,如今在梧山ᴶˢᴳᴮᴮ书院念书,倒是没听人提过什么府城江家。
莞莞你都跟人家租铺子了,还不知道江家啊?小姑丈也奇怪。
陈念莞摇摇,一颗八卦的心促使她把身子转向了小姑两夫妇:表弟跟江公子很熟?他知道江家是啥情况?他跟你们说过?便是帆儿不说,咱随便到外头打听打听,就知道江家是哪个江家了。
江家便是当朝京中贤妃的娘家,江家二房便是朝中户部侍郎的江大人。
江禹的父亲,便是贤妃的大哥,江侍郎的伯叔。
江家原本祖籍在榆林县,但这些年随着宗族子弟纷纷进仕为官,发迹后,足迹遍布国土各处,为官的,经商的,均风生水起,且不说在榆林县,江家是唯一独大的名门,便是在府城,也不敢让人小觑。
喔哦哦!陈念莞惊讶,果然读书郎便是交友广阔,人脉资源意料不到得令人吃惊。
等等,她不是在四处找大树乘凉吗?崔府那棵大树够不着,江家这棵大树,不是触手可及吗?陈念莞脑子里转了几个念头。
要是能跟江禹合作,就算买不下他们江家的商铺,持续租他家的铺子,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等第二日江禹来告知消息时,未有谈条件,陈念莞就先笑嘻嘻地将两罐分装开来的瑶柱酱推到了江禹跟前:江公子,呐,这是我承诺给你的瑶柱酱,两罐哦。
江禹瞥了一眼两罐瑶柱酱,笑了笑,陈姑娘不用这么客气。
要的要的,那商铺的事还得麻烦江公子嘛!陈念莞也笑,觍着脸套近乎,不知道,江公子的阿爹,江大人对我买铺子这事,怎么看?江禹干咳了一声,陈姑娘想买,也不是不可以。
真的?陈念莞欣喜了。
陈姑娘也知道,那商铺格局好,方寸大,地段也好。
我知道的,我知道的,就不知道江大人开价多少?四千五百两银子!陈念莞一听,眼睛瞪得老大,倒抽了一口冷气。
四千五百两,不是吧?府城的商铺都这么贵的吗?江禹看着陈念莞震惊的表情,淡淡抿了抿嘴,陈姑娘还想买吗?想,当然是想的,可,四千五百两?她手头上不过才三千两,上哪里再找一千五百两去?便是凑够了四千五百两,那开店装修门面的钱银,又从哪里来呢?总不致于,要找阿娘或者是表哥表弟们借钱吧?可便是搜刮完他们的现银,怕也是不够一千五百两啊!所以,只能租了?陈念莞苦着一张脸,才要问每个月租金多少,那江禹又开口道:但是,这价位,也不是说,不能降。
不是一口价,还能讲价的啊?陈念莞愣了愣,没想到这皇亲国戚这么通情达理的,试探着问:那,能降到多少?我能冒昧问一下,陈姑娘你能接受的价位,是多少?陈念莞算了算自己要留下来打本开店铺以及改建的花销,硬着头皮道:两千五百两?江禹捻起了下巴,似在若有所思:我记得,陈姑娘说过,你买这商铺,是为了权做冰铺?对,不过或许,可能不止卖冰。
陈念莞点头。
那,若陈姑娘卖冰的买卖,算我江某一份,这铺子也不是说,不能用两千五百两就卖给你。
江禹看着陈念莞。
其实,四千五百两的商铺价位,是他故意抬高的价格,为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参与到冰铺营生的条件。
江禹哪里知道,此举正中陈念莞下怀。
陈念莞心中暗喜,可面上不动声色,连连摇头:我不喜欢别人插手我自己的营生,要不,江公子以二千五百两的价格将这商铺卖给我,以后你们江府每年的冰块,都由我陈家的冰铺包了?既然陈姑娘不愿意,那……愿意,愿意。
陈念莞见好就收,装着不情愿的样子问,既然江公子想要与我一道做这冰铺的营生,不知道,江公子以为,以商铺的折扣,这冰铺的盈利,你该分几成?陈姑娘以为,我以二千两的银子,入资你的冰铺,应当占几成?一成?江禹微微摇头。
那,江公子你说多少?江禹迟疑了一会儿,心里揣摩间,也怕占成太多,交易黄了,至少,两成。
陈念莞装作怔了怔的模样,而后不情愿的点头:行,两成便两成,但我有话说在前头。
陈姑娘但说无妨。
这商铺我买下来后,可不仅只做冰铺生意,但我与江公子的交易,就只限于冰铺的营生,江公子两成的分红,只从冰铺的盈利里拿。
可以。
江禹点头答应的同时,还吃了一惊。
就这一间商铺,这陈姑娘还能做除冰铺以外的营生?另外,既然冰铺是我跟江公子共同所有的,那么,冰窖的改建,能不能请江公子也帮点小忙?没问题,我可以暂且调用一个管事给你,你需要什么可以直接吩咐管事。
最后一个条件,陈念莞笑眯眯的,冰窖建成之后,店铺里头的一切事宜,江公子无权过问,我们冰铺会直接将每月分红及时送与江公子!当是如此。
虽然江禹很好奇陈念莞如何拿得出存冰,但他毕竟不是商人,对行商也没兴趣,这等不需要他操心,每月定期能得银两的事,自然最好不过。
陈念莞与江禹又进一步探讨了契约的细节,很快达成共识。
毕竟,江禹除了接受两千五百两卖出商铺,定期拿得到冰铺两成盈利就没别的条件。
于是,江禹叫来了一位王管事处理商铺过契事宜,而陈念莞,捧着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三千两,闭闭眼,忍着心痛将两千五百两交到了王管事手上,而后换来了跟江禹的一纸契约书,安慰自己迟些时候拿到商铺地契跟房契,便正式在府城拥有自己的商铺了。
江禹这头笑吟吟地。
以前这铺子放着也不能盈利,如今分文不出,能到手二千五百两银子之余,还能从陈姑娘的冰铺占两成红利,堪称空手套白狼的典范,自己真不愧是念过书的,比一般人都来得聪慧。
因此他得意地揣着与陈念莞签下的冰铺合伙契约书走了。
那头陈念莞抓着江禹签下自己大名,加盖了私人印章的契约书也嘿嘿笑了。
大树啊,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她冰铺营生的合伙人是江家,江家哎!宫里有贵妃娘娘的江家,朝中有户部侍郎的江家,这棵大树可粗了!平生第一次抱到辣么粗的一根金大腿,陈念莞笑得合不拢口。
日后要有人敢在这府城地界找她麻烦,搬出江家来可就名正言顺了!江禹一定没想到,原本想借机抬价拿捏着陈念莞合伙做冰铺生意,还结果反而被陈念莞占了个大便宜。
*小姑丈跟陈小姑也没想到一转眼,陈念莞当真跟江禹一起做营生,连契约都拿回来了,吃惊。
自家这个侄女当真好本事,做的什么买卖能让江家的公子也愿意纡尊降贵跟她合作的?再听侄女是想做卖冰的营生,跟大多数人一样,都不太相信。
莞莞,你当真的?小姑丈说着,看着外头明朗得一日比一日热的天气。
如今这天儿见日的热起来了,柳风每日都得跑城里最大的如意冰铺一趟,买一车冰回来。
原本那冰块的价格还是一两银子一块,如今随着天气渐热,都要二两银子了。
听说,最热的那会儿,冰铺的冰块还会提高到三两银子一块。
做他们吃食这一行的,这夏季的几个月,对冰块的需求量可是大得不行,那花出去的银子也是好一笔花销。
侄女要真有本事将冰铺开起来,那店里头的这笔花销就能省下来了。
当然是真的。
陈念莞点头。
原本在府城开冰铺的初衷,就是为了开这河粉店,不过如今能有这么好的铺子攥到了手里,她自然是改变想法,多搞一门赚钱的营生。
这个当儿,她已经叫柳羊回抚宁县,把王德、何木匠等人,还有柳云请来府城了。
王德跟何木匠等人请来,自然是为了改造店面,至于柳云,是因为,她新的搞钱的营生,可以跟柳云合作了。
陈念莞不欲跟小姑丈多说,回到榴花巷,拿出炭笔跟毛边纸,根据商铺的格局,画起了改建后的设计图纸。
卖冰是季节性的行当,等于一年里,过了天气热的几个月,那铺子就要空置下来,那么大喇喇两个大开间,如果全拿来当冰铺,太浪费了。
寻常冰铺就是单靠热天卖几个月冰的盈利,也可以歇业好吃好喝,算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一种营生。
但陈念莞可是勤苦劳动人民捏,让她空置几个月的铺子啥也不做,她心慌。
所以,前面的两个大开间她另有打算,而冰铺,就利ᴶˢᴳᴮᴮ用西厢那地窖出口的厢房,又拆了主房旁边的一个侧厢,打通起来成为专门卖冰的铺子,然后跟后院的角门连一起建造一个门面。
没错,她冰铺的店面,就开在商铺后头,西厢的两个厢房加侧厢再加庭院一部分改建成一体,已经是偌大的一个铺面了。
如此,这冰铺每年运营几个月,这铺面就可以关闭起来,冬季九伏天要存冰块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用驴车搬运过来从后院进出。
商铺后面的街道够宽敞啊,容得下两辆马车的宽度,不仅方便自己届时搬运冰块,也方便来买冰的顾客带着驴车马车进进出出。
更方便的是,她将把这侧厢跟西厢厢房砌一堵墙隔开,只开一个小门,平时在里头锁着,恰好就能将冰铺跟起居的庭院分隔开来了。
到时候,那边卖冰,这边住人,两相不干扰,等热天过去,冰铺歇业,这边商业区就可以安静下来了,perfect!陈念莞简直要给自己的机智点赞。
正房这里,去了一个侧厢,那还有一个堂屋两间主厢跟一间侧厢。
靠改建的冰铺那一边的主厢,自然是留给她住的,她这个主人家嘛,拥有一间自己的大厢房是应该的。
旁边的堂屋,她打算改建成第二个主厢,至于原来的另一间格局方正,面积大的主厢则拿来做员工宿舍,反而最里头的侧厢拿来当做堂屋使用,平时众人歇息商议啥的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东厢的膳厅自然是要的,两间厢房也保留,拿来给伙计住。
所以,要改动的也就是堂屋跟那间侧厢,并不牵涉到太大的改建,只是需要添置家具床铺。
至于前面的商铺,设计图也已经出来了,从装饰跟桌凳布局上看,跟陈家河粉店的一般,都是做吃食营生的,不过分了左右两个开间,右侧那个开间还多建了一道固定的屏风,左侧靠后院西厢那头,靠墙一侧会打一排储物柜提供给伙计,连接着后院的墙体则被打通,连到西厢余下那个与冰铺连接着的厢房。
而连同前院与厢房之间,原本归属于后院的空间,被建成近十个方的招待柜面,类似于陈家河粉店下单取餐的地方,两侧靠墙都会打造高高的分层橱柜,专门用来存放碗盏瓷盘。
接下来,与此毗邻的厢房,便是吃食制作的后厨了。
那后厨进一步的设计图纸,标识着靠墙一侧,是一个大橱柜,底下间隔出一排屉子,是专门拿来放冰的,与冰铺毗连的一侧,也做了个四方长柱,里头显而易见地也是用来储冰的,照样式跟功能看,便是有冷藏效果的一个储物柜。
紧挨着这个橱柜的一侧,冰铺的中隔墙体,除了一道连通冰铺的小门,也做了一个类似冰箱的大储物木箱,足有一米高,里头亦是下层存冰,上面置物。
至于靠院落这一侧,是放了一个小石磨的处理台,靠门另一侧堆砌了两个灶口。
中间则是长条形的处理台,恰好将储物区跟制作区隔开来,形成两个泾渭分明的空间,处理台本身就是橱柜,可以一物二用,存放碗盏或食材。
陈念莞看看细则图,表示很满意。
次日,拿着图纸,就带着四大猛兽还有小佑,到商铺去实地考察了一番,在设计图纸上修改不得当之处,最后,将目光放在了改造的最大关键点,冰窖。
原来的地窖是用来存放酿酒的,挖得并不深,想让地窖改建成冰窖,还差得远。
首先考虑藏冰量,必须先将这地窖挖大扩宽,其次,储冰讲究保温,没错,便是维持冰窖内部温度,不让里头的低温与外界常温接触,导致散热融化,就需要考虑密封性能。
所以,原来的地窖入口要重新挖宽改建,还需要建筑屏蔽层。
针对地窖改建成冰窖,陈念莞打算往下挖深到五米以下,原本仅有两个厢房大的地窖,向后院这个方向扩宽,五米以下的几乎整个后院都挖通,而后建造高约莫三米的冰窖。
如此大的面积,首先考虑的自然是承重问题,才不致于在建造过程中,或者是建造好后,轻易塌方。
在用墨线测量过实际格局后,陈念莞先将每个支撑点的方位标注了出来。
跟在抚宁县小仓房的地窖一般,她打算用砖石砌出几个四方柱作为支撑点以及通风口,同时,考虑到本朝砖石的硬度以及冰窖的面积,她还打算找十几根宽厚的柏木原木当做额外的承重支柱,结合冰窖顶部也用柏木做成的顶梁框架,减轻砖石方柱的支撑负担。
如此,将整个地窖的形状固定后,从入口开挖,每挖好一段距离就用框梁跟柏木支撑起来,砖石砌好了方柱,再进行下一段的深挖,循序渐进,直到挖完整个冰窖,顶上再抹浆美观即可。
当然,在用砖石堆砌出窖壁的同时,也要处理地槽。
考虑到底层冰块会有溶解成水的情况,必须在几个存冰处设置水槽,水槽会连到院子里的那口水井,如此,底层融冰之水可以及时排除,而不会浸没冰窖底层。
另外还要考虑的,便是搬运冰块的通道了。
陈念莞将冰窖一侧改造成平坡路,届时会让何木匠做两架专门搬运冰块的圆轮车子,如此,在搬运冰块时就能省力,在冰窖通往冰铺入口那段路,则建造一段渐缓渐上的滑坡,方便上面的伙计借助圆轮,直接用绳子将装冰的车子拉上去。
建造冰窖要用到的工具,施工人员,尤其是砖头石头,以及柏木,陈念莞都委托了王管事帮忙。
王管事看过改建的冰窖图,听了陈念莞的讲解后,不由钦佩。
他虽然是没做过冰铺这个行当,当然更不会挖掘冰窖这等活计,可听陈念莞说得头头是道,深为信任。
当然,世家的管事办事能力也是妥妥的。
这冰窖如果只有陈念莞跟柳羊两个人张罗,怕是耗费太多精力跟时间,甚至要花更多的钱银。
可王管事身为江府管事之一,本身对府城的各项行业都比她们了解,所以,他叫来几个小厮,按照陈念莞的嘱咐分头行事:去雇用开挖地窖的人手的,去找泥瓦匠来堆砌冰窖的,去找砖窑订做砖石的,去跑木商买卖柏木,等等,不出两日,那陈念莞要的东西便都找过来了。
陈念莞看着乌泱泱一堆给自己干活的活计,马上便分成小队开挖。
柳氏四大猛兽也加入了开挖冰窖的行列,他们在买下铺子的第二日,就按照陈念莞的要求先将地窖往下挖通了入口那一段,如今地窖口子扩宽,一下能下六个人。
这六个人一边挖的当儿,那找来的泥瓦匠就根据陈念莞给的图纸跟详细说明,开始砌垒窖壁,入口是需要堆砌两根砖石方柱承重的,附带通风口,等支撑点建筑好了,才不怕里头窖顶忽然塌陷下来。
等地窖入口挖好后,能进去挖的苦力就更多了。
王管事给陈念莞足足找来了五十多人一起开挖,还有两队四十六位泥瓦匠,两方面配合起来,工程进展迅猛。
陈念莞看冰窖进展顺利,总算放下心来。
恰在这时,王德跟何木匠带着各自的伙计也来了,陈念莞于是转头给他们安排起了各自的工程。
何木匠的主要任务,是前面铺子店面的改建,主房跟堂屋的配制家具,以及动手做冰铺隔壁那间厢房里头的冷藏储物柜。
至于盛装吃食的碗盏,因为整体讲究精巧细致,看起来要漂亮,陈念莞这次将设计图给了王管事,让他找府城的木匠行跟瓷器行,专用的碗著木制跟瓷制的各做了一百套,也有一百套专门配套了瓷盖儿的瓷碗,以及五十套小碟盏,另外还打造了一些专门用来盛放吃食的大木桶小木桶,大木盆小木盆,大瓷碗小瓷碗等等,也都是加盖的。
而王德的主要工作,一是完善冰窖入口,按照她的设计做密封的口槽以及封闭墙——当然会配合何木匠做一扇厚重的隔绝木门;而后在冰窖店铺,修建一个外置放冰块的土箱台,类似冰箱那一种保温容器当做小冰库,方便暂时存放拿出来的冰块,以及制造顾客需要的碎冰;二自然就是到前面店面的厨房里,以及水井旁边垒做灶子。
如此,做冰窖的在地底施工,改造店面的在地面进行,双向进行,各不干涉,商铺的改建有条不紊。
看进度,绝对能在自己期待的六月初完成施工。
作为施工总指挥的陈念莞期待着商铺大变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表姐,你买下这商铺,是打算做多一间河粉店吗?跟着何木匠与王德来到府城的柳云,在榴花巷里安置后,马上就来五柳巷找自家表姐了。
她前前后后将商铺打量了个遍,欢喜得很。
这店铺的位置,跟商业街上ᴶˢᴳᴮᴮ的陈家河粉店一般好,面积比那一边的店铺大多了,是不是表姐听了自己说的那番话,要找自己入伙开新一家铺子了?柳羊回抚宁县跟她一说,她就马上将伙计交代给了郑二哥。
郑二哥原本就是学厨的,这些日子不仅在出摊的时候磨炼了厨艺,时常到后厨帮忙时,也将那烧鸭跟酱肉干等的技巧学到手了,让他接替自己的位置,完全没问题。
所以柳云便收拾收拾行囊,欢欢喜喜地来到了府城。
陈念莞看着柳云,笑着揽住了表妹的肩膀,不开河粉店,云云,你瞧,这天儿这么热,咱这铺子建好后刚好就有冰窖,到时候啊,透心凉,冰冰凉的,这么好的地儿,是不是有更好的选择呢?那,表姐你想开什么店?柳云纳闷了。
那你说,大热暑天的,什么吃食店受欢迎呐?卖饮子?柳云想了想热天时候县城人家卖啥自己最喜欢吃的,答。
哎,怎么能光卖饮子呢?眼光放远一些。
陈念莞摆手,见柳云想了半晌,实在答不上来,最后才揭露了谜题:我们啊,卖糖水。
可不是嘛,背靠着能无限量提供冰块的冰铺,卖糖水最好了。
俗语有云,糖水啊,夏天凉心,冬天暖胃。
这糖水铺子一年四季都可以营业,可不是正好吗?陈念莞生活的上一世,夏季都会惯例喝一碗糖水的,当然,这糖水不是单单把糖融于糖水的那种糖水,而是汤水类甜品的惯常叫法啦!像红豆沙绿豆沙,芝麻糊龟苓膏,杨枝甘露西米露,双皮奶姜撞奶,等等,等等,都可以称为是糖水的哟!陈念莞要做的就是这类糖水的甜品生意啦!糖在这个朝代还是贵价货,就跟冰一样,在夏季时候,能吃得起得的,都是社会上中上层人士。
所以这店面的整个装潢,都讲究幽静典雅,为的就是迎合这中上阶层的食客们的审美。
便连装糖水的那些碗盏,都费了陈念莞好大心力,设计得精巧新奇,还根据糖水的卖相,分为了木质碗盏跟瓷器碗盏,务必到时候拿出来时,完美呈现糖水的完美特制。
卖相好,自然就能刺激食客的胃口,进而引起食客冲动消费啦!在想到要开糖水铺的时候,陈念莞就已经想好店名了。
念云糖水铺。
不用念云甜品铺,是因为,用糖,通俗呐!咱的铺子是卖糖水的,一见这个糖字,就知道铺子里头的吃食,要用糖这般矜贵的食材,比起甜品的甜字,自然直观许多了。
说出来,嗯哼,咱要去念云糖水铺喝糖水,跟咱要去念云甜品铺吃甜品,给人感觉还是不同的。
糖水铺,一听是连水都加糖的地儿,就比别人高贵了。
甜品铺,要说是去吃甜品的地儿,当然就没那么戳中人心啦,谁知道你那甜是用啥子做出来的甜品呢?而糖水铺就不一样了,因为一说别人就知道,啊,这人是去高消费的地方,喝糖水啊,有钱人,有钱人!届时,每逢跟旁人说去糖水铺,说出来都会觉得自己简直倍儿有面子。
嗯哼!作者有话说:各位小可爱们国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