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乐观地劝解沉浸在震惊中的同学们:大家看开一点, 染哥这个姓……后面还有几个字母来着? 在这个问题上, 吴迪反应最快:六个。
没错,还有六个!丁一凡说, 希望还是很大的!金罗立马掰着手指头查是哪六个:ABCDEFG……任语真嘲笑他:一共二十六个字母, 你还得从头数? 金罗一被打断,忘了自己数到哪:……闭嘴,严谨!严谨你懂不懂? 丁一凡说:U、V、W、X、Y、Z, 嗯, 还是挺多的。
众人:……大家翘首以盼半晌,见元澈和唐染一直在终点线后待着,时不时还朝更远的地方踱上两步,完全没有要回来的意思:那俩哥在干什么, 怎么还不回来? 众所周知,长跑到达终点线后, 立刻停止,坐下或者躺下休息是不正确的。
慢慢散步让心率平复下来虽然没有错,但其他运动员都是三三两两地往班级所在的看台方向走,终点线后的运动员都散得差不多了。
丁一凡起身跳下看台:我去看看。
老丁, 听我一句劝,学委开口道, 别去。
人家指不定就想单独腻歪一会儿, 这会儿跑过去干什么?丁一凡:火腿你拉我干什么?松手,再不松那‘二哥’就要走远了!金罗反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丁一凡嘴里的那个二哥,是指那位和唐染跑了并列第二、不知名姓的大兄弟。
丁一凡眼睁睁地望着那名同学往另一边与他们位置相反的看台走, 并且渐行渐远,心里一急,一把撸掉金罗松下一半的手,狂奔着朝那边去了。
唐染和元澈慢悠悠朝与12班看台相反的方向踱着,身后传来一个略显低哑的声音:喂,兄弟,以前校队的? 两人回过头去,见A组另外一名亚军从后面踱过来,T恤被汗浸湿了大半。
他从发令枪一响就冲在最前面,直到进入最后一圈前,都以为这个第一是稳扎稳打的。
这句话是朝着元澈问的。
元澈说:不是。
男生有些震惊:不是?刚才看你跑得那么……他不是,唐染替元澈重复了一遍,他只是比较牛逼而已。
男生:……丁一凡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发射到这几个人跟前,上来就把灼热的目光烙到了另外这名亚军的身前。
男生立刻警觉地抬手捂住号码布上的照片:干什么干什么? 别紧张,丁一凡本来想解释一句我不是来看你照片的,但目光一落到号码布上的姓名那里,不受控制地打了声鸣。
……怎么了这是,唐染伸手去探丁一凡的额头,要下蛋? 丁一凡兴奋得脸颊涨红,啪的一声拍开唐染的手,语无伦次地对眼前的男同学说:周同学,你人真是太好了,哈哈哈哈哈……真的,我代表我全班谢谢你,谢谢你姓周!周同学:……元澈:……唐染:……这个人疯了?丁一凡不待别人反应,丢下一脸懵逼的周同学,连蹦带跳地跑回12班看台去了。
唐染朝着被丁一凡一巴掌拍红的手背上吹了口气,对元澈道:那人谁啊? 元澈将目光从丁一凡满场乱窜的背影上收回:……不知道,不认识。
————————————两个人又沿着跑道外围走了大半圈,回到12班,才知道刚才丁一凡跑过去在抽什么风。
丁一凡拎了两瓶矿泉水扔给他俩,对唐染道:这位大哥,那好歹也关乎你自己的名次,礼节性地紧张一下行不行? 唐染匪夷所思地望着他:我紧张什么,并列第二,积分有差别? 丁一凡:没……吗? 他记得很清楚,就在这次运动会前,有同学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大晚上睡不着觉,胡思乱想之际登陆学校贴吧开贴——【求助:运动会上万一和人跑了并列第一,是不是要发两块金牌】。
丁一凡看到这个问题时嗤之以鼻,但手指还是不受控制地往下翻了翻:[不会。
奖牌按不并列情况下统计出的数量定制,没有多余金牌。
][根据往年经验,凡是遇到并列情况,按姓名首字母排列。
][楼主想啥呢,这种情况N年一遇,劝你不要想太多。
]……元澈道:奖牌不一样,积分没差。
丁一凡:……真的? 盛景中学自第一届运动会起,各个运动员赢得的奖牌都将按照不同的分值计入班级总分,金牌加6分,银牌加4分,铜牌2分,第四名虽然没有奖牌,也能为班级争取到0.5分的奖励。
唐染:裁判刚才就这么说的。
丁一凡放下心来,班里不少男生看他俩都挺淡定,上来问跑道上的事:刚才怎么回事,挡路的那个。
染哥,你憋的大招去哪了,怎么没放? ……元澈听唐染跟他们扯了几句有的没的,把矿泉水瓶放在腿边,双手往后撑住地面,上身微微向后仰。
大约一个小时后,跳高比赛开始,需要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唐染仰头灌了几口水,手也撑上后面的地面,望了眼台子下面满客的轮椅,侧头对元澈说:我有个想法,上午应该把猪带来的。
元澈:嗯? 开展新业务,唐染说,下午来坐轮椅的人不会有上午这么多,得有新项目吸引他们才行。
元澈:坐轮椅上看猪?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唐染道,香猪不常见,下午快结束的时候再拿出来几包饲料,卖给围观的,这样收着钱还有人帮我们喂猪。
元澈:……你挺有想法。
唐染说:过奖。
***跳高比赛快要开始,场地周围站了不少等着拍照和采访的新闻社同学。
同学你好,比赛快开始了,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一名新闻社成员将话筒递到等待检录的唐染面前,对自己的名次有什么样的期待 唐染转向这名女生,有了上一场的教训,唐染低调不少:没有期待。
新闻社成员:……哈哈,看来这位同学很谦虚……我们来问问下一位同学。
说着将话筒伸到元澈跟前,这位同学,比赛快开始了,你对自己有信心吗?觉得一会儿能拿到什么样的名次? 元澈瞟了眼镜头,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不好意思,不立fg。
……跳高起始高度:一百一十公分。
裁判面色严肃地宣布完,后退一步,运动员准备。
起始高度较低,无论是跨越式还是背越式,过得都很轻松。
所有运动员一次过杆,裁判将高度上调十公分。
元澈的编号位置靠后,轮到他之前,一直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前面运动员的情况。
从历届运动会统计出的数据看,会背越式的选手占极少数,但今年的跳高项目上,明显有一匹黑马。
号码0931,弹跳力极佳,关键的一点是,他用的也是背越式,并且看起来练的时间要比他和唐染长得多。
这个长并不是指这次运动会之前的准备时间,而是以年计数,非常明显,这名选手起码在初中时就已练过跳高。
随着横杆的高度不断上升,留下来的选手也在逐渐减少。
……170、180、190。
190cm是元澈之前卡了几次的高度。
0931一次性通过,后面有三人陆续止步于此。
元澈前面的男生开始助跑,冲到横杆前,瞪着比自己高出十来公分的杆子,突如其来地怂了,一下子笑了场,身上卸力,直接从横杆下钻了过去,一脑袋怼上了后面的软垫。
跳高项目和跑道上的项目同时进行,围观的观众不算太多,但这一下还是引得四周观战的学生发出响亮的猪叫。
裁判也差点没忍住,努力绷住了脸,道:……一次。
每个运动员有三次机会,第一次不过,到后面排队,等所有人跳完一轮,可以作第二次尝试。
元澈提了一口气,冲过起始线。
直线部分四步助跑,弧线部分四步跑完,直接到达杆前,起跳、侧身、倒肩——整个过程很短,但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擦到了横杆。
围观的学生中有几个是12班的,整齐划一地吸了口凉气。
横杆在半空晃了几下,居然奇迹般地稳住了!擦杆,横杆未掉,算通过。
12班的几名观众又齐齐吐出一口气,整个音效充满了戏剧性。
吴迪蹦起来喊:Yeah!元澈撑着软垫起来,心里并不像吴迪他们愉悦。
他是侥幸擦杆过,而那个0931,过得比他轻松太多。
2m的高度,他在之前的训练中还从未成功越过。
裁判升杆,高度达到2米。
场上只剩下4人,他、唐染、0931,还有2班的一个。
0931的个子不如唐染,但优越的弹跳力有目共睹。
2米的高度在之前的运动会中其实并不常见,很多时候升杆到190m,就已决出了胜负。
在场的四名选手,唐染的身高有绝对优势,相较元澈和2班同学,也算是有些经验,在0931越过之后,虽然擦掉了杆,但能看得出,只要第二次机会把握住,通过很有可能。
比身高高出二十公分还要多一点的高度,元澈知道希望渺茫,全力助跑试了一次,没过。
2班那名男生也是。
上一轮刷下的同学没走,聚在周围观看,对着这个高度咋舌摇头。
面对这种高度,萌生怯意再正常不过,第二次机会,2班男生直接弃权了。
裁判:确定弃权吗? 确定,2班男生摇头道,不行,这个高度实在过不去。
裁判示意唐染准备。
金罗喊:染哥加油!——过了。
全场目光集中到元澈身上。
他微微垂下眼帘,深吸了口气,助跑。
第二次起跳,能看得出比上一次提高了一些,但很遗憾,依然碰掉了横杆。
裁判询问:要试第三次吗? 全场沉寂下来,看着元澈撑了把软垫站起来。
这个时候,决定是否能够跳过的不只是爆发力、弹跳力,耐力也是关键的一项。
反复助跑、跳跃了那么多次,对体力是严重的消耗。
唐染站在不远处,觑着元澈的脸色,隐隐有些担忧。
前两天元澈练190cm的时候,后腰带了淤伤,到今天还没完全消,200cm第一次未跳过,杆子又硌在了差不多的地方。
任语真知道这事——主要源于唐染前两天总拿药膏往元澈宿舍跑。
任语真犹豫了一下,喊:元哥,别硬撑,不行就算。
第一次练跳高,跳过190cm已经可以说是天赋加成,场上有0931在,12班的同学也不指望他们非得捧个第一回来。
元澈往起始线的方向走:试。
既然还有一次机会,为什么不试。
……12班的啦啦队一时哑了声。
唐染率先扬声喊了一句:元澈加油——12班其他同学陆续回过神,声音逐渐汇聚到一起:加油!元哥加油!元澈扬了下嘴角,闭了下眼睛,很快重新睁开,再次冲出起始线——最后一次机会。
元澈腾跃而起,身体勾出的弧度划过横杆上空,无可避免地又擦到一点边。
横杆在原地震颤起来。
元澈身体着垫,眼睛向上盯着那根抖动的横杆。
最后一次机会,即使不过也没什么遗憾,不行就是不行。
但如果有机会而不去试,那才是他真正的遗憾。
——两秒后,震颤缓缓停止,横杆居然重新稳在了半空!裁判的声音响起:通过。
元澈躺在软垫上缓了几秒,耳边乍起12班雷鸣般的欢呼,随后,有个温热带着汗水味道的身体朝他扑了过来。
唐染的气息扑在他脸侧,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欣喜:卧槽,过了!……两个人衣服上混杂着洗衣液和汗水的味道,由于刚经过剧烈运动,呼出的气息都有些灼人。
元澈眼睛被汗水刺激得有点疼。
他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不甚明显的笑意,从喉咙里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