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贤妻要从小开始养 > ☆、第4章 乡村风情别样好3

☆、第4章 乡村风情别样好3

2025-03-26 19:33:18

洗了澡,在外面看了会电视,拿出一天都没碰过的手机,手机上有来自10086的信息,是花费充值成功的信息。

林皓熙看着手机屏幕,唇角勾了勾。

编写了一条只有两个字的信息:谢了。

收件人是李毅。

手机显示发送成功后,林皓熙收起了手机,看着旁边的宋宇辉问:你几点睡觉?九点。

电视上一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结局后,时间正好是九点。

在外面乘凉的两位老人家进了屋,准备睡觉。

林皓熙回了房,打开今天才充了电的手提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敲字。

将近十一点的时候就关了电脑,准备睡觉。

大概是喝多水,有点想去厕所。

林皓熙想起那个建在猪栏旁边的茅厕,一点也不想去。

但是总不能憋一晚上,咬了咬牙,还是得去。

还好自己带了手电筒,轻手轻脚地开了房门,到了堂屋,接着手电筒的光看到饭桌旁边躺了一个人。

林皓熙一开始还吓了一跳,看清了是宋宇辉后,才冷静下来。

林皓熙走过去,拍了拍他,宋宇辉醒来,被突兀吵醒也不耍脾气,单手撑着身子坐起来,有些诧异地看着他,哥?林皓熙压低声音问:怎么不去床上睡?被问到这个问题,宋宇辉明显迟疑了一下,我在这睡挺好。

听到他这个回答,看到他身上的一张被单,林皓熙才知道什么原因。

自己的那间房就是宋宇辉的房间,他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了他,就打算自己在这堂屋里面,用几张长凳凑合着。

林皓熙正色说:等会回房,跟我一块睡。

哥,不用,我在这就挺好。

别说废话,等会跟我一块睡。

他直起腰,对着宋宇辉甩了一下头示意,我想上茅厕,你去不。

宋宇辉下了‘床’,穿上拖鞋,我跟你一块去。

两个人开了门出来,外面一片漆黑,虫鸣的声音顿时变得清晰。

对面的山黑压压地一片,借着天上的一轮弯月还能看清点轮廓。

猪栏里传出绵长呼噜声。

宋宇辉握着手电筒在外面等,背过身,手电筒的光往茅厕里面照。

光透过茅厕的缝隙,还能照到一点。

林皓熙快速解决后,从茅厕出来,我给你照着,你去。

嗯。

宋宇辉把电筒交给林皓熙,进了茅厕。

两个人回到屋里,宋宇辉还想继续睡在堂屋,被林皓熙拉住,去房里睡。

宋宇辉并不是介意跟林皓熙一起睡,他是怕林皓熙介意,毕竟城市里来的孩子。

宋家有三间睡房,两位老人家一间,原本剩下的两间是给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大儿子结婚后自己建了房子,女儿嫁了出去也就是泼出去的水。

至于宋宇辉的父母,该是外出打工去了。

家里头就只剩下两位老人家和一个孙子。

林皓熙住的是宋宇辉的房间,家里剩下的那一间房没有床,太久没人住就成了仓库,储放着稻谷、番薯、腌菜坛之类,摆满了整个房间。

宋宇辉跟着林皓熙进了房,林皓熙让他睡里面。

宋宇辉说:哥,还是你睡里面,我早上早起,怕吵到你。

你一般几点钟起床?六点。

林皓熙:……于是他默默地睡了里面。

两个人躺下之后,中间还有很大一截空位,显然是宋宇辉只占了外边一点位置。

林皓熙伸手在中间的空位拍了拍,往里面移点。

宋宇辉听话地往里面移了点,也就移了那么一点。

林皓熙问:你是不是不喜欢跟人一块睡?不是。

他立即答。

那你离我那么远干嘛?我……我睡外面,位置够了。

宋宇辉说。

别掉下去。

不会。

宋宇辉睡觉很安分,不打鼾,不磨牙,不乱动,呼吸也很浅。

农村里的夏夜就算没有风扇空调也不热,一夜睡下来很安稳。

林皓熙睁开眼睛的时候,宋宇辉已经起床了,自己正睡在中间,离床边也就三十厘米的距离。

也许昨天自己睡着睡着就往外边移了点位置,宋宇辉就只占着外边一丁点位置。

起床,出了门。

本来以为宋宇辉出门去干农活,却意外地在伙房看到了他。

他坐在一张二十厘米高的小木凳上,手上的砍柴刀一下,比人还高的柴火断成两截,一截一截往灶里塞。

林皓熙很自然地在他旁边蹲下,你在煮什么?糯米。

林皓熙捡起宋宇辉刚砍好的一根柴往灶里塞,是早餐么?不是,酿酒的。

宋宇辉偏头看了看他,哥,你还没刷牙洗脸吧?没,这就去。

林皓熙站起来,往伙房走出去。

洗脸刷牙后,随便吃了点饭。

宋宇辉那边的糯米也蒸好了,宋奶奶负责酿酒。

蒸好的糯米倒在簸箕上,糯米的香味氤氲着整个堂屋。

围着围裙的宋奶奶捏了两个糯米饭团,给林皓熙和宋宇辉一人一个。

宋宇辉说往饭团塞点腌菜,会更好吃。

林皓熙想起了韩国饭团,但比起韩国饭团,他更喜欢吃这具有农家风味的糯米饭团。

这农村里的酒都是自家酿的,平日里吃饭前,两老都是要喝上一碗白酒。

酿糯米酒的工序不多,蒸好了糯米,晾凉了后撒点酒药,装进酒坛子里,中间挖个洞,撒点白开水,过个三天就能基本成形。

两老人家平时爱喝白酒,用米饭或者番薯酿的。

糯米酒甜酒,适合年轻人喝,宋奶奶也是为了招待林皓熙才酿的。

住在这大山里,交通不方便,最近的小店就是村口的一户农家,随随便便在家里弄了个货柜,卖些油盐酱醋,再弄点小孩子喜欢的糖果,也就成了全村唯一的商店。

但生活用品,大家还是喜欢去镇上买。

隔上一段时间,就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到镇中心的集市。

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有些开摩托车的,但山路十八弯,开着车也要小心再小心。

早上去,下午才能回来,回来的时候背篓后面总是满满地一背篓东西,或是新买回来的衣服,或是些生活用品。

也有些农家会弄点东西去卖,自家晒的干笋,又或者是在山里采来的药材,去集市上卖了点钱,再用这点钱买点自己需要的东西带回来。

山里的孩子看似没什么零食吃,实则吃的东西比城市里的孩子多得多,也营养得多。

随便去一趟山上,总有应季的野果,或是酸的,或是甜的,也有些酸甜的。

门口或者后山上栽的桃树李树杨梅树,已经够全村人吃。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在山里的孩子,宋宇辉熟知农村里的各种美味。

煮饭的时候,等到水沸腾后,就能把多余的米浆倒出来,加点白糖调味,喝起来甘甜甘甜,入口一股浓稠的米香,回味无穷。

刚从地里掰回来的嫩玉米用木棍串起来,放在灶边借用文火烤熟,饱满的玉米籽上带了一点黑色,趁热吃起来,甜翠之中有带着焦香。

还有一道美味,也不知是谁开创的。

在离门口不远的山坡上种了一种植物,根能入药,巴掌大的叶子摘过来洗干净,像包荷叶粽一样把切碎撒了盐的鸡翅膀或者是田鸡包进去,用一根粽叶包裹地严严实实,连着叶子一块埋进灶里的土灰里。

等过一段时间夹出来,虽然布满了草木灰,但一打开被烧焦的叶子,里面的肉香味混合着植物的芳香,萦绕在鼻尖挥之不去。

用这种方法烧出来的肉,肉质鲜嫩,是真的入口即化,且带着叶子本身的一种香味,味道上有点野。

在这与世隔绝的大山里,美味随处都能找到,哪怕只是一棚缠绕在灌木丛上的藤蔓。

也不知这种植物的名称叫什么,林皓熙站在旁边,看着宋宇辉把藤蔓上的疙瘩剥开,藤疙瘩里躺着一只或者两只肉嘟嘟的白色虫子。

这种虫子没有多余的触角或者是羽翼,看来看去,整个胖嘟嘟的身体就像是一个蚕茧。

除了眼睛和嘴巴所在的地方能分辨是头。

宋宇辉努力了半个小时,足足从那一棚藤蔓里剥出一饭碗。

这种虫子要煎着吃,放点油,文火翻炒几分钟,或是撒点剁碎的青椒,添点辣味。

这种虫子的蛋白质含量高,也有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