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没有发现朱元璋的取名玄机。
他也没有因为这个名字就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原来我爹是朱元璋,我就是朱太子啊。
一个人当了十几年的平民百姓,原本与国家领导人也不同姓。
国家领导人已经在位许久了,还接见过他。
他一朝改名,后来给弟弟取名的时候,正好和国家领导人的儿子重了。
这个人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我这十几年的生活都是假的,我全家和认识的熟人都在演我,接见我的国家领导人也在演我,我爹才是国家领导人的概率有多大,看官们扪心自问吧。
十几年已经足够塑造一个人的世界观。
在现代某发达国家许多人还坚持地球是平的,政府高官都被蜥蜴人控制,天文望远镜看到的和卫星拍摄的都是假的。
这就说明人的世界观很难被改变。
朱标能从弟弟的备用名之一就怀疑自己这十几年的人生,那脑洞也太大了。
何况这名字还不是他爹取的,而是他自己抓阄抓的。
总不能历史中朱棣的名字,也是太子朱大抓阄抓出来的吧?洪武皇帝又不是他爹这个逗比。
不过朱标仍旧有一种很奇怪的既视感。
如果他家还姓陈,他不会有这些既视感;他家现在赐国姓,这既视感就太强了。
马皇后姓马,他娘也姓马;沐英是洪武皇帝的义子,英哥也是他爹的干儿子;永乐皇帝曾经是燕王朱棣,现在他哥朱文正成了燕王,他弟陈狗儿很可能会取名朱棣。
你说这其中有多少一样的地方,其实又有很大不同。
比如他娘原本是富商之女,虽然和家里人断绝了关系,但逢年过节还是有家乡人送年礼,肯定和马皇后不是一地的人;英哥是因为先成为陈家义子,陈家被朱元璋看重,才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他哥显然不是朱棣,朱棣年纪没这么大,脑子也没有那么多坑;他弟也不可能是朱棣,因为他弟其实叫陈棣,还有双胞胎弟弟……和洪武皇帝那一家差别大了。
但这隐约的既视感,让朱标总感觉,自己一家成了洪武皇帝一家的对照组似的。
怎么说了,历史的镜像?穿越者和天命之子的缘分?标儿,标儿,你怎么了?朱元璋原本等着朱标恍然大悟,原来弟弟们的名字都是树,我的名字是树木顶端,爹爱我我也爱爹!,然后享受儿子感动的眼神。
怎么标儿不但没感动,还发起呆了。
啊,这……朱标道,给我看一看箱子里其他的纸条。
朱元璋立刻抱紧木匣子耍赖:你说的抓到什么就是什么!朱标道: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朱元璋跟个老顽童似的:不给!马秀英瞪了朱元璋一眼:让你给你就给,闹什么!朱元璋气得哼哼了一声,不情不愿地松开了木匣子。
朱标将里面的纸条一一展开。
每张纸条上都是木字旁的字,其含义都是某某树木的古称、别称。
他立刻明白:那个‘杠’是爹故意逗狗儿吧?朱元璋见被揭穿,笑道:也不算故意逗。
你如果同意,他就叫这个名。
反正陈家船队从海外找了不少珍奇树种,都由我们自己命名。
比如那个什么能榨出茶树油但又不是茶树的树,就可以叫‘杠’嘛。
朱标立刻无语,真不明白自家爹的脑回路:那我的名字也是树木?朱元璋得意:你不是见多识广吗?你猜?朱标道:我猜不到。
我以前以为我的‘标’字取自‘标杆’,是引路的标志的意思。
但弟弟们都是树木……爹,你该不会给我取的名字,是树梢树冠的意思吧?朱元璋更加得意:没错!‘标’就是树木顶端的意思!他说完之后扫了其他儿子们一眼。
其他儿子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很坦然的接受了这件事。
其他儿子都很敬爱标儿,朱元璋十分欣慰。
朱标面色古怪:可是爹,树梢虽然是树木的顶端,但也是最容易折断的地方啊。
朱元璋:……?所有人:……!朱标道:风一大,树梢最先折断;缺水有虫烂根,树梢最先枯黄……朱元璋精神恍惚,像是遭受了极大的打击。
马秀英忍不住瞥了朱元璋一眼。
我儿命定早逝,该不会就是你取名字取错了吧?!朱标这个玩笑,让他的三位兄长也紧张起来。
这名字不吉利啊!朱樉忍不住抱怨:爹,你取的什么烂名字……给大哥改个吉利的名字吧。
朱元璋回过神,立刻从椅子上跳起来,高声道:改!马上改!朱标赶紧把他爹拉回椅子上,哭笑不得道:这个名字我都用了十几年了不也没事?我家刚改姓,你又给我改名,我都要不认识我自己了。
好了好了,改什么改,不改。
朱元璋都快急哭了:但是标儿……朱标道:就这样了,不要迷信。
爹,你看我现在每次都逢凶化吉,说不定这个名字更适合我。
朱标把木匣子合上,道:叔泽和幼泽的名字再多考虑几天,爹,我有事要和你说。
朱元璋六神无主:啊,好。
朱标起身,对马秀英道:娘,麻烦你收拾了。
马秀英轻轻拍了拍朱标的手臂,微笑道:怎么对娘说麻烦?娘照顾你们,不是理所当然吗?朱标笑道:好……唉,爹,那边是池子!别滚进去了。
算了算了,我牵着你走。
朱标牵着自己因为震撼过度,几近老年痴呆的不太老的老父亲离开,留下兄弟几人和马秀英接连叹气。
朱文正最先沉不住气:四婶,标儿的名字……马秀英叹气:用了十几年了,标儿不想改,就先用着。
我回去找几个相师算算。
马秀英找过相师算命,这些相师无一例外都是骗子——他们都说,标儿的相貌福大命大,一看就能位极人臣,运气好还能赶上科举,当个状元;运气不好也能当个富商。
这不都是扯淡吗?!我儿子是太子,是未来皇帝!陈英想着朱标抓阄的时候呆愣的模样,道:干娘,那个‘棣’字有什么说法吗?标儿为什么会愣那么久?马秀英摇头:不知道。
不过标儿认为有必要告诉我们,就会立刻告诉我们吧。
她拍了拍一脸担心的朱狗儿的头,道:先收拾东西,然后回去休息。
你们明日还得忙公务,可不能晚睡。
几人虽心里很焦急忐忑,也只能随马秀英的吩咐做。
脑子最灵活的李文忠望向朱标和朱元璋离开的方向。
一直沉默的他已经猜到了朱标呆愣的理由。
标儿能预见未来。
但标儿预见的未来,仿佛是从书本中看到的一样,并非真正的预见,所以也会有许多疏漏。
比如标儿对舅舅的了解,只有后人评说;对朱太子的了解,只有那个倒霉的早逝的太子,叫什么都没人关心。
这些完全就看史书一样,只会关心几个有名的皇帝,而且就算是那几个皇帝,看史书的人也只会记住庙号年号,不会特意去记名字。
如果是早逝的没能登基的太子,就只剩下太子这个符号了。
但标儿不知道早逝的倒霉蛋太子叫什么,却可能知道洪武皇帝之后的皇帝的名字。
标儿嘴中也曾经冒出个永乐大帝的名号。
只是他们都不关心、也不乐意听到那个代替了标儿的新的大明太子是谁。
再加上他们很有默契的不主动询问标儿口中的未来,以免标儿泄露天机,遇到祸事,所以他们都没有问。
永乐大帝。
既然后世评价其为大帝,那他肯定很有名,姓名被大部分人所知很正常。
标儿对朱樉、朱棡的名字都没有任何反应,只对朱棣这个名字反应很大,那原因就只可能是这一个了。
那永乐大帝,就是陈狗儿,名为朱棣。
那樉儿和棡儿吗?也早逝吗?还是他们经历了一番残忍的兄弟阋墙?阿英倒是一口血吐出来,在标儿去世的那年陪着标儿去了。
我呢?文正呢?在标儿离开,朱棣登基这期间,我们担任的什么样的角色?卷入了夺嫡斗争或者主动参与夺嫡?被为了给新君铺路的义父除掉?还是运气非常好的寿终正寝,躲开了所有纷争?仲夏的夜晚,即使有风也很闷热。
李文忠却拢了拢衣衫,居然感到了凉意。
他此刻才深切意识到,标儿若比他们都更早的离去,这个目前很幸福的大家庭,将会面临怎样可怖的分崩离析,手足相残。
李文忠将自己的推测瞒了下来,没有告诉脑子除了打仗之外都不太好的朱文正,和过于担心标儿那不吉利的姓名而忽略了重点的陈英。
一切都还未发生,他没必要让兄弟们也一同烦恼。
只要标儿无事,一切都不会发生。
月下柳树梢,朱元璋被蚊子叮了几口龙血之后,终于清醒过来。
他一边拍打蚊子,一边道:标儿,你要说的事,难道和‘朱棣’这个名字有关?李文忠都能想到的事,从朱标口中得知的未来更详尽的朱元璋,在脑子清醒后,自然也能想到。
朱标带着朱元璋走到种了一片驱蚊药草的亭子里,盘坐在石凳上,双手趴着亭子栏杆,深深叹了一口气:是啊。
爹你居然猜到了?那你猜,朱棣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朱元璋忍住心中的痛苦,道:你说未来太子会早逝,皇上会疯狂……太子早逝后,总要立一个新太子。
那个新太子,难道就是……难道就叫朱棣?朱标还没说话,朱元璋立刻道:和未来皇帝撞名字可不好,你重新给狗儿选一个新名字。
朱标道:朱棣不是新太子……这个不重要。
反正我们一家已经被皇上推成铁杆太子一派,太子若出事,我们等不到朱棣登基,全家都得完蛋。
爹,我只是觉得,我们家和皇上家,有好多相似的地方,这让我有点不安。
朱元璋的心头猛地一跳,脑门上疯狂冒汗。
还好现在是夏季,冒汗正常。
他擦了一下脑门上的汗,干脆把衣襟撒开,从怀里摸出一把折扇使劲扇风:什么相似的地方?朱标道:你看,马皇后姓马,我娘也姓马;朱棣原本是燕王,现在我哥朱文正成了燕王,四弟差点取名叫朱棣,好像把燕王朱棣这个身份拆了一样。
朱元璋:……原来狗儿那个蠢小子将来会被封燕王?等等,他不是太子而是燕王,他怎么当的皇帝?总不能是……朱元璋将这件事记在心底,道: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很相似。
朱标自嘲道:这难道是穿……神仙童子和当世天命之子的命运互相映照,互相纠缠了?量子纠缠?遇事不决量子科(玄)学,万事万物皆可量子纠缠?朱元璋装作沉思了一会儿,道:说不准还真有可能。
标儿,其实爹一直有件事瞒着你。
朱标胡扯道:什么事?不会你现在告诉我爹你其实是朱元璋,我其实是太子朱大。
你因为恶趣味逗我玩逗了十几年,现在一朝登基,终于想要告诉我你的真实身份?朱元璋:……标儿,这可不兴胡说,要砍头的!朱标忍俊不禁:附近没人,我就逗逗你。
朱元璋绞尽脑汁:标儿,皇上要真是我,他还封我为开国第一功臣?这不是给后世留一个笑柄吗?朱标忍着笑假装认真道:谁敢说皇上不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谁功劳还能比皇上大?再说了,如果皇上就是爹,以爹不靠谱的性格,做得出来这种事!朱元璋:……他握紧拳头,在朱标头上狠狠来了一下:不许胡说!对皇上要尊重,知道吗!朱标抱着脑袋摇头晃脑:知道知道,我就在你面前这样而已。
爹,你不是说有事瞒着我吗?朱元璋干咳一声,开始现编胡扯:标儿,你知道替身吗?朱标点头:我知道。
我还知道,爹你被称为影子皇帝,是不是算皇上的替身之一?朱元璋见朱标自动补全设定,十分满意地点头道:是这样。
史书中都写过,许多皇帝太子都会安排一个八字相合相生的替身。
特别是年幼太子,还会安排替身出家。
朱标脑洞大开,震惊道:爹,你的意思是,皇上要让你和我出家!朱元璋:……没有。
朱标转过身,背靠着栏杆,使劲抚摸着自己的胸膛大喘气:爹,你吓我一跳!朱元璋点了点朱标的脑门:怎么,让你出家就让你吓一跳?你不是对女子不感兴趣,身边都不让侍女伺候吗?朱标没好气道:我现在年纪还小,想什么女人?等我长大,肯定要结婚。
以后兄弟们都成家立业,我没有自己的小家,多寂寞啊。
感情,慢慢培养就好。
朱标相信自己对家庭和夫妻的道德水准,在这个时代绝对数一数二,一定能让妻子感到幸福。
妻子感到幸福了,应该也会对自己很好吧?幸福的小家庭,一定能够培养出来。
朱元璋又点了点朱标的脑门:反正这事你自己操心,我懒得管你。
等你什么时候着急了再找我。
朱元璋不着急抱孙子,他更担心朱标的身体。
大夫说,太早要孩子,对女子男子身体都不好。
只要标儿能破除死劫,他就一定能有孙儿。
否则又有什么意义?朱标道:别打岔,爹你继续说。
你是皇上的替身,我是不是也可能是太子的替身?然后呢?朱元璋点头:当知道你是神仙童子后,皇上就动了让你当太子‘替身’的念头。
这‘替身’不是和我一样,必要时刻代替皇上做事。
而是他合了你和太子的八字,让宫中方士做法,让太子和你的命运相连。
朱元璋想着对儿子的欺瞒,十分愧疚道:标儿,这件事爹没敢告诉你。
朱标愣了许久。
合八字?命运相连?是不是还要我来给太子分担灾祸啊?朱标本想说,封建迷信不足信。
但他都能带着记忆投胎,他家也出现了燕王和朱棣,这让他不由有些信了。
如果燕王朱棣代表了太子朱大原本无法登基的未来,现在燕王和朱棣都来到了陈家,是不是证明,未来已经开始改变?他这个穿越者,是不是真的分担了部分朱大的灾厄?真是……朱标使劲挠头,好玄乎啊。
朱元璋更加愧疚:标儿,皇上这事,我、我……唉,我对不起你!他说着,泪如雨下,好像真的变成了一个为了忠君而害了儿子的坏父亲。
朱标立刻帮朱元璋擦眼泪,安慰道:爹,我看史书中皇帝皇子那些‘替身’的结局都不错。
他分了我的气运,我不也分了他的气运。
他们一家是皇帝,气运说不准比我们家还浓厚,我们家可能还赚了。
你看,我和哥哥们每次打仗都能逢凶化吉,说不定就有大明龙气保佑。
朱元璋哭得更厉害了。
他抱着朱标嚎啕大哭:标儿,爹对不起你啊!爹一直不敢和你说!不敢和你说啊!爹连你娘都没说!不敢说!朱标手足无措:爹,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都说自己是神仙童子了,不被皇帝咔嚓掉,就大概率成为吉祥物。
我早就有心理准备了。
唉,没事没事,我不在意。
他使尽浑身解数安抚哭成了一个泪人的朱元璋。
好一会儿,朱元璋才止住了悲伤。
他擦着眼泪,道:其实,这也怪你娘!朱标满头雾水:这和娘有什么关系?朱元璋抽噎道:还不是你娘和马皇后套近乎,说什么马皇后姓马,她也姓马,说不准五百年前就是一家。
马皇后一高兴,就让皇上认你当义子,把我担心得不行。
哪知道皇上不认你当义子,倒是把你和太子的八字给绑一起了。
你说这是什么事啊!朱元璋说完,又要哭。
朱标赶紧帮朱元璋擦眼泪:这样啊。
怪不得了。
我和太子的亲娘都姓马,确实很有缘分。
有缘分好啊,你看,皇上不但不忌惮我,还认为我越出息越好。
如果没有‘替身’这一重身份,皇上才不会对我这么好。
‘替身’这件事,解答了朱标心中许多疑惑。
就算要让自己成为未来太子身边近臣,皇上对自己未免也太好了。
现在自己的气运和太子的气运绑定,这事就能理解了。
自己越强大,太子能分得的气运就越多,未来就更好。
当皇帝的人都信天信命,朱元璋原本所在的红巾军又和白莲教牵扯不清,朱元璋肯定也信这个。
朱标现在都有点相信了。
说不准自己回来明朝一趟,还真的是为了解决这件事而来的呢?朱元璋再次哭完,一拍大腿道:不行!狗儿绝对不能叫朱棣!标儿,重新选个名字!朱标好奇:皇上的孩子取名了吗?有一个叫朱棣的人吗?朱元璋摇头:没有。
你也知道皇上前些年颁布的旨意,太子都还没取大名呢,其他孩子怎么会取名?朱标思索了一会儿,笑道:那弟弟就叫朱棣好了。
朱元璋疑惑:为什么?朱标道:我们家都已经有了一个燕王了,再来一个朱棣又如何?太子若不出事,我们家就不会有事。
我就想试试,我弟弟叫朱棣了,太子的弟弟会改成什么名字。
这也算历史穿越者的恶趣味吧。
赶在永乐大帝出现之前,把永乐大帝的名字取了。
以皇上和陈家的关系,皇上立刻就会知道狗儿取名朱棣。
他再给自己儿子取名的时候,当然会绕开臣子的名字。
朱标如果穿越到隋末,一定会和李渊交好,然后提前给自己儿子、侄子或者哪个姓李的亲戚取名叫李世民,然后笑看千古一帝唐太宗改名。
李世民的双生弟弟不是叫李玄霸吗?那李世民改名叫李霸霸好了,噗嗤。
看着朱标乐不可支的模样,朱元璋本想拒绝。
知道狗儿将要继承标儿的皇位的时候,朱元璋心里就堵得慌。
但他细思之后,却又点头:好。
既然那个燕王朱棣会继承皇位,燕王和朱棣都成了咱们家的人,那未来肯定已经改变了。
既然知道朱棣是皇帝,朱元璋不敢不给儿子取这个名字。
若是朱棣注定是皇帝,他不给儿子取这个名字,会不会以后从哪个旮旯角落里冒出个朱棣,夺了大明江山,成为标儿的心腹大患?把朱棣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让朱元璋放心。
朱标见朱元璋提起朱棣二字咬牙切齿的模样,安慰道:爹,你不必对燕王朱棣太在意。
燕王朱棣又不是夺走太子的位置。
只要太子无事,谁也越不过太子。
他虽记不得太子的名字,但听说过太子是所有人的白月光。
太子未死,朱棣不敢也从未肖想过九五之位。
朱元璋张口就想问太子死后的事,但他张口之后,又担心儿子过分泄露天机,只能皱着眉头把嘴合上。
朱标见朱元璋为难的模样,猜测朱元璋想知道朱棣如何登基。
他想了想,觉得有必要给爹打预防针,以免事情走到那一步,如果自家没能逃去海外,也没有被洪武皇帝清理掉,绝对不能趟太孙的浑水。
朱标道:太子去世后,皇上立太孙,所以才担心太孙压不住勋贵,大开杀戒。
蓝玉……朱标挠了挠头:说起来,太孙当皇帝,为什么皇上要杀蓝玉?蓝玉是太子妃舅舅啊。
朱元璋:……谁?谁的舅舅?朱标道:太子妃啊。
不过这个未来是不是也要改变了?常叔叔就常葳一个女儿,据说已经和太子取消婚约了?朱元璋:……啊?草!常遇春还真的是我亲家啊!朱元璋立刻发挥了想象力:是不是皇上、皇上认为,太孙年幼,以防外戚干政?朱标不断挠头:不知道,不清楚。
呃!我想起来了,我记得后世对这个太孙的评价是,他外家是文臣,被文臣忽悠瘸了。
所以他可能和常家没亲戚关系?朱元璋傻眼:你不是说常葳可能是太子妃吗?那太孙怎么和常家没关系?我就不信皇上能扶一个庶出的孙子当皇帝。
朱标:那我哪知道?要不你问问皇上去?朱元璋:……我就算问我自己,我也不知道啊!父子二人大眼瞪大眼,最后放弃。
朱元璋自我安慰道:你说的那个昏庸的老皇帝,和我们现在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没有一处相似的地方。
我不相信未来还会变成那样!朱标点头赞同:我也这么想。
我们认识的大明皇帝确实英明神武,对百姓对大臣都很好,我不想让他变成我知道的那个样子。
朱元璋把儿子搂住,重重的点头:一定不会。
标儿,太孙登基,燕王朱棣难道……难道……才第二代,他的子孙就同室操戈了吗?朱标道:我不是说那个太孙是个傻子吗?不知道皇帝年老昏庸到什么地步才会眼瘸了选这个太孙当皇帝。
他每天没事干就和一帮文臣琢磨把皇宫里的门啊路啊改名,说什么遵循周礼。
然后洪武皇帝尸骨未寒,他就暴力削藩,叔叔们有的被圈了,有的被逼死……朱棣据说在猪圈里住了几年才免遭其难。
建文皇帝这些奇葩事太出名,每次网络上键政都会拿出来借古讽今,和某个皇帝何不食肉糜一样。
当皇帝要被人记住,做不到太英明,也可以做得足够昏庸,好遗臭万年。
朱元璋愣了许久。
住、住猪圈?我他妈姓朱,可不是姓猪啊!狗儿仗着自己年纪小,比樉儿棡儿还调皮,他和猫儿简直被标儿宠上了天。
这样飞扬跋扈的小霸王儿子,被逼得睡猪圈?!反了好……反了好啊!就算你是标儿的儿子,就算你是我的孙子,谁给你的脸,逼死我其他儿子?!哪怕你要削藩,汉武帝怎么削藩就在史书中写着,你书读猪肚子里去了吗!!朱标想起朱棣的事,乐道:据说朱棣举起反旗之后,太孙突然矫情起来,下令大军不准伤害他的亲叔叔,谁杀他亲叔叔,他就杀谁。
结果朱棣率领着几千还是几万人来着,每次遇到平叛大军就亲自当先锋,逼得平叛大军节节后退,才打进了京城。
朱元璋沉声道:朱棣有我……我们皇上几分气度。
朱元璋心中对朱棣的愤怒突然消散了。
如果标儿当不了皇帝,太孙又是那个德性,让狗儿当皇帝也未尝不可。
至少这孩子有着自己几分气度,不会让大明刚开国就灭国。
朱元璋忍不住揉了揉眉间,感到太阳穴突突突的疼。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刚死,大明就要再起纷争,甚至可能立刻二世灭国。
那个什么太孙,一看样子就是亡国之君的烂胚子!我儿可千万不能生出那种没用的孩子!朱元璋是个极端护短的人,肯定不会认为是自己儿子没用。
所以他将孙子不行的过错都推到了生母身上。
文臣的女儿?好!以后我儿子只能选武将之女当太子妃!文臣的女儿不准进我朱家太子的门!不过常遇春啊……朱元璋再次动了心思。
常遇春当亲家确实不错。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太孙居然不是从他女儿肚子中出来的。
朱元璋动了心思之后,又立刻歇了心思。
他知道自家标儿主意大,等标儿长大后,他自己去选太子妃吧。
听了太孙的事,朱元璋已经对自己的眼光不抱希望,还是标儿自己选的更稳妥。
说起来,朱文正的媳妇和李文忠的媳妇最初都……不不不,这和我老朱没关系!朱标说了这么多事,有些累了。
他打着哈欠道:就这样吧。
爹,我给太子当替身的事,你别露馅,别让娘担心。
朱元璋心虚:好。
他连标儿会早逝的事都没敢和秀英说呢。
朱标道:也别告诉哥哥们。
朱元璋道:放心,爹知道这事的严重性,我谁也不告诉!你赶紧回去睡吧。
你是知府,每日都要忙碌。
朱标点头,揉着眼睛回房睡觉。
朱元璋送朱标回房后,立刻去把三个义子从床上踹起来。
睡什么睡!你们怎么能这么早睡觉!我的标儿才刚回房!朱元璋坐在太师椅上,三个义子跪坐在蒲团上,都不知道自家义父有什么毛病。
你把我们叫起来就叫起来呗,为什么连张椅子都不给!朱元璋喝了半盅茶,让心绪平静下来后,道:你们应该已经知道标儿可能会早逝。
三人皆神色黯然。
朱元璋道:标儿早逝后,下一个大明皇帝叫朱棣。
李文忠愣住,没想到义父会如此直白地说出来这件他想隐藏的秘密。
陈英皱了一下眉头,没有想法。
他知道太子早逝,他也会跟着离去。
未来谁当皇帝,对他而言都无所谓。
朱文正嫌弃道:狗儿?狗儿是老四,他当皇帝,那老二老三呢?也早逝,还是没抢过狗儿?不会吧?标儿不在,他们就不认兄弟了?啧,我就知道。
朱元璋骂道:你知道个屁!狗儿抢的不是兄弟的皇位,是侄子的!朱文正疑惑:狗儿不是下一任皇帝吗?怎么还有一任皇帝?朱元璋道:我不承认那兔崽子是皇帝。
朱文正本能地想杠一下,那人是兔崽子,你这个爷爷是什么,老兔子?,他看着朱元璋难看至极的脸色,这次乖乖没作死。
朱元璋又喝掉了剩下的茶,抹了一下嘴,将朱标告诉他的事,和他临时打的补丁。
三人听到替身的说辞后,都嘴角抽搐。
朱文正嘟囔:义父如果继续当和尚,一定能成为方丈,把庙子弄成方圆百里香火最旺盛的大庙。
瞧瞧这张嘴,像不像个舌绽莲花的老秃驴?朱元璋瞥了朱文正一眼,已经不指望他这个侄子嘴里能吐出象牙来:如果标儿出事,我为了给新太子铺路,首先把你砍了!哦。
朱文正懒洋洋道,半点不在意。
标儿出事,他都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
被砍了就被砍了呗。
你们要记好我的话,别露馅。
朱元璋按住额头,叹气道,标儿长大了,越来越不好骗了。
不知道我这谎言,还能骗到什么时候。
三位义子也都很头疼。
连什么替身,什么分享气运、分担灾祸都编了出来,下次再露馅,确实不知道该编什么了。
朱文正拍了一下跪麻了的大腿,道:说来也真奇怪,标儿知道大明这么多事,连义父你十分看重太子、太子颇受兄弟和文武百官爱戴这些事都知道。
但他唯独不知道太子的名字。
难道是因为预言不准预言自己?朱元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哑声回答。
我拐弯抹角问过标儿。
标儿说,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朱太子再厉害,再颇受父母喜爱、百官爱戴、兄弟信赖,他死了,他没当上皇帝,他的名字就不会为人所知。
就算后人研究明初的事,他们将明初的政治、经济、文化说得头头是道,他们也在众多资料中瞥见了朱太子的名字。
但这个名字不会进入他们的脑海,就像是史书中那众多的名字一样,被埋没在故纸堆中。
或许未来有人看到了这个人的事迹,喜爱上了这个人,将这个名字记在了心中。
但很快他会发现,除了自己的‘同好’,其他人哪怕翻过和他看过一样的书,读过和他读过的一样的故事,也不会记得朱太子的名字。
许多人连不喜欢的小说的‘主角’名字都会忘记,又怎么会记住一个‘配角’?朱元璋声音颤抖,双手也不知道何时起,不住微微颤抖。
后世百姓不会有人记得他。
没有人记得他叫朱标。
记得他是我朱元璋最得意的儿子!是我大明当之无愧最厉害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