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蒸汽战船现在还不能开往倭岛。
大明的水军还不适应真正的海战,需要拿海盗和高丽练练手,才能以绝对碾压的姿态面对倭岛。
原本历史中,倭患伴随大明始终。
为了给友好的邻居足够的尊重,大明应该在练好兵之后,以绝对强大的姿态去邻居家做客,一劳永逸,绝对不能起任何反复。
只有彻底把狼打成了狗,他们才会汪汪叫,否则总会时不时跑出来咬你一口,恶心人。
先向高丽动手,除了高丽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王朝的附属国,明朝替代元朝,自然也必须让高丽归顺明朝之外,高丽离倭国可是太近了。
倭岛仗着自己离华夏王朝远,华夏王朝的远征得不偿失。
等高丽彻底化为华夏的一部分,倭岛与大明隔海相望,倭岛还敢那么跳吗?朱标说了自己下一步计划之后,别说廖永忠拍手叫好,如果不是有损形象,朱元璋都要跳起来叫好了。
谁都知道洪武皇帝朱元璋心眼贼小,脾气贼大,骨子里有散不去的血腥煞气。
倭寇从朱元璋刚建国开始就年年犯边,当朱元璋没脾气?看看正史中朱元璋下达给沿海官员的圣旨怎么说的?告诉百姓,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
钦此。
正史中朱元璋最怕百姓和他一样造反,对武器管理十分严格。
但对于沿海百姓抗倭,朱元璋直接让百姓拿起刀了。
如果不是数次北伐南征极大的消耗了大明的国力,让朱元璋不忍再压榨百姓去远征一个蛮荒之地,他肯定亲自操刀子往倭岛上去冲了。
话又说回来,倭国让朱元璋如此憋屈,朱元璋当然更恨倭国。
赶紧把高丽拿下,然后好好在高丽屯田,那么大一块地方,能养得活他们的人,也能养活我们的人!朱元璋一激动,说的话所站的角色就有些错位。
刘基赶紧打圆场,也狂妄道:没错!廖将军你赶紧把高丽拿下,皇上那里,我和朱将军会帮衬你!廖永忠抱拳:是,末将定不负所托!说完,他有些怅然:希望咱们能打倭岛的时候,我还能带兵。
再过几年,他也步入五十岁,也将是老将了。
朱元璋看着廖永忠鬓间隐约的灰色发丝,心中不由也有些感伤。
廖永忠投奔他的情形,仿佛就在昨日。
朱元璋从一介乞丐到大明皇帝,只用了十六年,堪称传奇。
但十六年,已经足以让年轻气盛的小将鬓间生出灰白发丝,感叹自己还能在战场上待多久。
你……朱元璋知道自己这时候应该做出承诺,却碍于朱标在这里,有些话不能说出口。
朱标接过朱元璋的话,道:廖叔叔,那你得好好锻炼身体,多吃多运动,好好听大夫的话。
我估计要个两三年,咱们才能全面征伐倭岛吧。
那时廖叔叔顶多五十刚出头,按理说应该是还能打。
康叔叔在云南就能以一敌众,廖叔叔应该不会太差?廖永忠立刻不怅然了,他大声道:我肯定比他厉害!朱元璋笑骂道:厉害就厉害,你吼那么大声干什么?吵到标儿的耳朵!廖永忠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我肯定能带兵打倭岛,嘿嘿,我哥身体不好,他只能当文官。
朱标立刻道:爹!这句话你一定要告诉廖伯伯!朱元璋也立刻回答:好!因廖永忠的怅然也有些怅然的刘基阴阳怪气道:当文官怎么了?你看不起文官?廖永忠大惊失色: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啊!我怎么能口不择言!得罪主公和刘中丞?要死!廖永忠连连道歉,虽然获得了刘基的原谅,但朱元璋丝毫不为所动,表示一定要把这话带给廖永忠。
廖永忠痛苦极了。
他哥又要来揍他了,他还要担心他哥揍他揍得太累生病。
弟弟真不好当。
还没有上折子告诉南京,廖永忠就仿佛已经得到圣旨,准备出征了。
朱元璋说朱标年纪大了,不抢朱标的床,去找刘基一起睡,顺带骚扰刘基,商量接下来的事。
朱标一个人呈现大字型躺在床上,发了许久的呆。
半晌,他从床上爬起来,走到卧室中一个柜子,打开一个隐秘的格子。
这个格子中全是他爹娘给他的家书。
朱标不断翻看家书,直到他爹回来。
朱元璋疑惑:标儿,你在干什么……我看看……家书?哈哈哈,你爹我就在这,你还看家书?朱标把家书放回去,道:我就看看,想娘了不行吗?爹,你不是去找刘叔叔吗?朱元璋指着自己脸上的乌青:老刘不知道有什么毛病,居然说再不让他睡觉,他就要和我同归于尽,然后和我打了一架。
朱标:……哦,我的昊天上帝啊,我爹这么憨,绝对是我想太多。
朱标抱怨道:你别老去欺负刘叔叔。
刘叔叔年纪也大了,精力不济,你让他好好睡觉。
朱元璋愣住,然后苦笑:老刘……也老了。
朱标见朱元璋难过,立刻给了朱元璋一个拥抱,安慰朱元璋:刘叔叔虽然老了,但精神很好,身体也很好,一定还能和爹一起吵闹很多年。
朱元璋轻笑着回抱了朱标一下,道:标儿你不是说祸害遗千年,我看刘基那家伙嘴这么毒,脾气又这么大,肯定算得上祸害。
朱标道:呃……好吧,爹说得没错!朱元璋大笑。
朱标无奈极了。
大晚上笑这么大声,爹你真的很扰民。
他赶紧捂住朱元璋的嘴,催促朱元璋去洗漱。
结果父子俩还是一起睡,一边睡一边聊天,直到昏昏沉沉睡着。
第二天,朱标醒来的时候,朱元璋已经精力充沛地分担了朱标的工作了。
标儿,我看你的事也不是很多,我和皇上说说,让陈麟、宋璲、刘琏三人暂代你的职务,你也和廖永忠一起出海吧。
看朱标打着哈欠进书房,朱元璋合上文书,道。
朱标疑惑不已:爹,你怎么突然让我出海?朱元璋道:你不是从小到大就嚷着要出海吗?这次有了蒸汽船,航行几乎没有危险。
第一次大明的战船出航,这么重要的时刻,你不想去看看?朱标犹豫:我的确有些想,但……朱元璋站起来,揉乱了儿子的发髻,道:想去就去。
再说了,卖废旧武器的事,对大明还是头一回。
既然是你出的主意,第一次最好还是由你来做,后人才好模仿。
朱标被说服了:如果陛下同意,我就去。
朱元璋笑道:陛下肯定同意。
贩卖废旧武器的事,陛下肯定很上心,不允许失败。
只有你去,才最稳妥。
而且你精通多国语言,可以少去翻译在中间折腾,应该更好做生意。
朱标一边从怀里摸出一牛角梳整理被朱元璋揉乱的头发,一边道:这倒也是。
只是我放心不下正哥和忠哥。
朱标十分感慨,为何自己前世没有记忆金手指。
如果前世有,他就不用熬夜苦读了。
朱元璋再次把儿子的发髻揉乱,惹来儿子的怒目而视:你已经为他们处理好战场之外的事,接下来只能靠他们自己。
相信文正和文忠,论打仗,他们的才能和勇敢绝对不会输给蒙元任何将领。
朱标一边继续梳头,一边嘀咕:我当然知道……唉,好吧,我不等他们回来了,我先去海上玩!朱标最后的语气语调上扬得厉害,哪怕还是个公鸭嗓子,都捏出了孩童似的雀跃。
朱元璋看着儿子眉眼间清晰可见的快乐,心里又是开心又是愧疚。
身为大明太子,朱标肩上担子很重,所以劳累和约束在所难免。
但看着标儿,朱元璋很难保持一个皇帝的心态。
他只希望标儿能更快乐。
哪怕是工作,标儿也应该像小时候那样,开开心心对他、对陈家指手画脚。
快乐和成就感是标儿的,劳累是自己和别人的。
朱元璋很希望朱标快点到弱冠,现在却又有些不想。
他希望时间再走慢一点,走得更慢一点,标儿慢点长大,自己慢点变老。
这不是史书中老去的皇帝惧怕长成的太子替代自己,只是一个父亲想要为最宝贝的儿子多遮蔽几年风雨。
标儿……嗯?~没什么。
出海后好好玩。
只要安全,你可以不急着回来。
北直隶这里有我,不用操心。
嗷嗷嗷嗷爹你最好了!~朱标幼稚地围着朱元璋蹦蹦跳跳转圈圈,就像是一只乐癫了的小顽皮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