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227章 不难过真的不难过

第227章 不难过真的不难过

2025-03-22 07:15:38

朱标将朱亮祖和王志押回去后,在南京的圣旨到来前,把他们单独关押在永嘉侯府邸的房间门,没有将其关进牢狱。

牢中情况朱标不清楚,担心这两人会意外死亡。

朱标亲自审问两人。

两人大概已经心灰意冷,知无不言,没有隐瞒。

朱标很快就掌握了更多证据,开始抓人。

审问结束后,朱标拎着酒壶,和两人喝了一场酒,对王志也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以朱元璋儿子的身份和两人畅谈。

听到朱标的真实身份后,王志脸色灰暗了一瞬,然后眼眸重新亮了起来。

你是太子,大明一定比大元、大宋好很多,说不准真的能超越汉唐。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既然已经是失败者,与其愤懑抱怨,不如洒脱地接受现实。

王志好歹也是跟着朱元璋一路拼杀到大明建立的猛将,最后关头倒还是有些风度。

我爹肯定会亲自提审你们。

这是我身为我爹儿子个人的请求。

朱标喝完酒后,踌躇道。

王志和朱亮祖对视一眼,疑惑自己到了这地步,有什么能让太子请求的。

你们是因为贪婪被挟裹做了错事,并没有想过背叛大明、背叛我爹。

朱标道,请你们这样和我爹说。

朱亮祖道:我确实是……为什么你要让我们这么说?朱标苦笑:因为我爹那个人重感情,有时候……真的很脆弱。

作为交换,我会尽力为你们争取速死的刑罚,不让你们和家人遭受折磨。

说完,朱标对王志和朱亮祖作揖,没有得到两人回答,就拎着酒坛子离开。

王志和朱亮祖呆坐很久,看守他们的士兵没有催促他们回各自的房间门。

半晌,他们各自晃晃悠悠回到各自关押的房间门。

然后,两个房间门中都响起压抑的嚎哭声。

本也想和两人聊一聊的胡大海站在庭院中,幽幽一叹,转身离去。

……朱标率领安南的军队入境广西,燕王还带兵围了永嘉侯府邸,当地士绅官吏惊怒无比。

他们本以为,朱标做这种过界的事,军营中会生乱。

但朱标在军营中绕了一圈,将领们了解了真实情况之后,立刻安静地听从朱标的指挥。

连有罪责在身的人都没有挣扎,乖乖束手就擒,积极坦白自己能坦白的一切事,争取宽大处理。

朱标不仅将此事公开给普通士兵,还让戏班子迅速排演了一出常将军独斗永嘉侯,军士挺身相救的戏。

朱元璋废除贱籍后,明面上的青楼都没了,改成了戏团剧团歌舞团等卖艺不卖身的正经行业。

宋时的官妓原则上就是卖艺不卖身,这一点百姓接受很快。

当然娼妓仍旧存在,只是存在于暗处。

以大明目前的行政水平,做不到全面扫黄打非。

但至少朱元璋废除明面上青楼的政策,让嫖娼进入了暗处。

文人们不能再吹嘘去青楼过夜是多么正当又浪漫的事。

为去青楼的行为定性,这件事是错误的,就是大明这一对奇葩父子为规正民风世俗做出的改变。

大明宫廷内仍旧有乐坊和戏坊,乐坊中都是正经的打卡上班《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牢记网址:m.1.,每次干活会有人保护人身权利不受侵害的公职人员。

这些艺术工作者承担了大部分向百姓传达政策和思想的工作。

朱标走到哪,都会带上一群艺术工作者编写新戏和新歌舞,用极其廉价的门票钱,搭建舞台给百姓们观看。

朱标还会招收当地的艺术工作者,用当地的方言演绎当地的故事。

这次也不例外。

朱标提供故事,他麾下的当地文吏进行润色,戏曲很快成功排演,百姓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在民间门,钦差为民伸冤被追杀,更大的钦差空降为小钦差和百姓伸展正义,是经久不息的热门故事。

这次的故事,正好戳中了百姓最喜爱的点。

在戏曲中,朱标描述了常葳如何迷路,道同如何为迷路的钦差常葳将军头疼不已,常葳和道同如何比划着和当地村民沟通时出现奇怪的误会。

百姓们看得捧腹大笑。

朱标又着重描述了常葳一次一次被朱亮祖从马上打下来,然后朱亮祖和王志带来的亲兵被常葳激励,又想起了在军营里读过的书,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常葳。

百姓们又是愤怒又是感动,许多人哭湿了衣襟。

这些戏也在军营中演出,将士们从戏剧中看到了当时的故事,受到的震撼比普通百姓更大。

特别是当永嘉侯和六安侯的亲兵站出来保护常葳的时候,这一幕颠覆了他们的常识。

但他们一思索,却认为这是正确的事,只是自己不一定做得到。

那些人之后怎么了?这是广西和广东的将士们最关心的事。

演戏的人卸掉脸上的油彩,笑着回答:有罪就罚,有功就赏。

不知情的人只要能互相证明自己确实只是执行上官的命令,就能免除惩罚。

怎么处理,都写在了律令和军规中。

你们翻翻就知道。

啊?你们难道是问处理的官员会不会按照律令和军规?演戏的人笑道,处理这件事的人是朱夫子啊,你们还需要担心吗?将士们心立刻稳了。

对啊,那可是我们的朱夫子!在读书人心中的朱夫子是朱熹,在将士们心中朱夫子只有一人,那就是小先生、小军师朱标。

连朱升在将士们心中,地位都比给他们写课本、为他们出试卷的朱标低,算不得他们所有人的夫子。

说来,两广永嘉侯、六安侯共同谋反,我们两广的将士都没听到风声,朱夫子就把叛乱平定了,真不愧是朱夫子!小军师岂是浪的虚名?我怀疑小军师提前掐算到了这一幕,早就布置了陷阱等永嘉侯和六安侯钻进去。

说不定真的是!一旁路过,准备进军营打听将士们情绪状况的朱标脚步一顿,转身就走。

两广将士情绪很稳定,就是一个个化身朱标吹,朱标感到很头疼。

被包扎成了木乃伊的常葳好奇:知省为何会头疼?朱标坐在床头,放下书本,没好气道:听见别人胡吹一些没有的事,难道不会尴尬吗?常葳想了想,认真道:不会尴尬,很自豪!朱标:?这丫头这性格像谁?是像常叔叔对吧?肯定是像常叔叔!朱标深呼吸了一下,开启了唠叨模式,告诉常葳这样自豪不好,人要谦虚。

唠叨着唠叨着,常葳就开始装晕。

哎哟,我好虚弱,我晕过去了。

朱标再次:?朱标很生气,但他又不能把伤病员摇醒听他唠叨,所以他气呼呼地冲出门去做公务。

常葳睁开一只眼,发现朱标已经离开后,才睁开两只眼,顺了顺胸口,长舒一口气。

以前她只在朱标教导他们的时候遇见朱标,所以她对朱标的印象是成熟可靠智慧,几乎无所不能。

这次因她养伤,被迫接受朱标照顾。

她才发现朱标也不是特别完美,也有缺点。

比如特别啰嗦,比如喜欢发呆,比如朱标武力值虽然上限是能和王保保斗将,下限却能平地摔还滚两圈,然后爬起来生气地来回跺脚,小孩子脾气显露无遗。

常葳想着想着,摸了摸嘴角,发现自己嘴角过分上扬,赶紧收敛笑容,闭目养神。

早点养好身体,她才能帮助朱标处理眼下这么多麻烦事。

朱标气冲冲去书房的时候,遇到了叶琛。

叶琛好奇:你不是去探望常姑娘吗?怎么一脸生气的模样?朱标控诉:我教训她,她居然装晕!真当我没发现吗!叶琛先愣了一下,然后捂嘴笑道:是个活泼的好姑娘。

朱标:?这件事能看出常葳是活泼的好姑娘?叶琛笑完之后,转移话题:这次又辛苦标儿了。

本来皇上让我和胡大海来帮助你,结果我们什么忙都没帮上。

叶琛知道六安侯和永嘉侯的事后,气得差点晕倒。

胡大海更是直接拎着大锤子要去找六安侯和永嘉侯算账。

他们二人来到广东后,与六安侯和广东知省李彧的交接十分顺利,半点没有发现广东平静水面下的暗潮涌动。

虽然他们刚来广东,不熟悉广东的事,有疏漏正常。

但想到常遇春的女儿居然差点被杀,他们就无法原谅自己。

朱标道:叶先生怎么没有帮到我?若不是你和胡叔叔,我一边处理安南的事,还要一边处理两广的事,还不累趴下?叶琛开玩笑:我看只是两广和安南,累不趴你。

你很快就要处理整个大明的事,只是两广和安南算什么?朱标小脸一垮,看得叶琛大笑不已。

怎么,当太子,你还不高兴?叶琛笑得眉间门皱纹越发深刻。

朱标看着叶琛眉间门的皱纹,移开视线,别扭道:当太子有什么好。

我能享受到的事,现在已经享受了。

当太子好处没有,工作一堆。

叶琛笑得更加厉害:这是标儿你会说的话。

朱标:……别笑话我了。

我看军营安抚得差不多了,我先回安南,两广的事胡叔叔和叶先生多担待一些。

叶琛疑惑:你在这里不也一样,为何突然要回安南?朱标别扭道:早点处理好安南的事,早点回南京。

我有点想家。

叶琛算了算时间门,道:你确实应该做准备。

正月的时候,皇上应该就会公布的你的身份,那之前,你就应该回南京。

可惜你在南京亮相的时候,我估计不能亲眼看着了。

叶琛遗憾极了。

作为一个史官,他居然不能亲眼看见如此重大的事件。

朱标立刻道:不就是穿着太子的冠冕在朝堂上晃悠一圈,有什么好看?叶先生,我这次回去,南京一定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一定不会!朱标知道自家爹很努力,让全天下的既得利益者都感到了紧迫,现在垂死挣扎得特别厉害,所以大案小案接连发生。

再加上自家爹对朝堂掌控能力,原本历史中的洪武大帝望尘莫及,所以原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洪武皇帝才能发现的事,自家爹(和自己)早早将其扼杀在萌芽。

原本洪武年间门早中期发生的大案,现在扎堆出现。

但朱标还是希望,今年已经够麻烦了,求别大事接连发生,他想过个安稳年。

叶琛叹气道:我也希望。

朱标道:有我爹坐镇南京,朝中大臣肯定掀不起什么风浪。

我回南京后,一定能轻轻松松。

叶琛点头:这倒也是。

虽然六安侯和永嘉侯的事看似很大的,但因为还没掀起真正的乱象就被挫败,只要皇上坐镇南京,朝堂上不会因为这件事产生动摇。

原本应该是这样的。

朱标站在码头上,面无表情。

标儿!!!!!朱元璋从甲板上冲下来,抱着朱标嚎啕大哭。

被亲爹的熊抱勒得快无法呼吸的朱标:……爹,你怎么来了?朱元璋哭得更加厉害:你遇到了这么大的危险,我怎么能不过来!朱标很想说,自己没有遇到危险,遇到危险的事常葳。

但看着朱元璋老泪纵横的脸,朱标虽然理智上知道朱元璋不应该来这里,也忍不住鼻头一酸。

我没遇到危险。

朱标回抱住朱元璋,吸了吸鼻子,就是有点担心爹会因为这件事难过。

朱元璋愣住,然后声音微微颤抖道:不难过,爹不难过,真的不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