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38章 敷衍陈国瑞足够了

第38章 敷衍陈国瑞足够了

2025-03-22 07:15:37

第二天,陈樉明明撑不住晚上出门前睡着了,醒来后还哭闹。

陈标这次可不惯着他,直接召唤出了他爹,给了陈樉屁股来了一顿巴掌炒肉。

揍完之后,陈樉还要写检讨,反省自己的无理取闹行为。

陈樉哭唧唧:哥,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陈标弹着陈樉的脑袋崩:不喜欢你,我才不管你!陈樉不哭了,乖乖去写检讨。

朱元璋乐得不行。

二儿子这个混蛋小子被标儿治得死死的!朱元璋道:标儿,以后你的弟弟都由你来带!陈标一边整理着昨晚摆摊的收入,一边道:嗯嗯嗯,不由我来带,难道爹你有空带?妹妹也我来带。

一家人别和我说什么男女差别,女儿家更容易被欺负,所以更应该好好教。

朱元璋捏了捏下巴:你娘见你的小学办得火热,也想办……也想向秀英夫人提议办个女子小学。

女子就算不能做官,也该识字识数,才能打理好家务,教导好孩子。

陈标仰头道:娘怎么不直接来找我?朱元璋道:你娘那个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心疼你年幼事多,能自己摸索的事,不到最后时刻就不会来找你。

我是背着她来告诉你。

陈标无奈道:我的事一点都不多。

已经上手的事就是每日水磨工夫,签到打卡,一点趣味都没有。

我巴不得有新鲜的事给我玩。

这个时代没什么能玩的东西,连话本故事都老掉牙,陈标就只能从经营游戏养成游戏中获得乐趣。

可惜现在他资本不够,还不能玩基建游戏。

基建游戏最好玩,连历代帝王都喜欢。

奇观误国啊陛下(狗头)!朱元璋自动忽视陈标话中听不懂的词,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才告诉你。

女学的事,你有什么想法?陈标道:我想法很多,但不敢做。

朱元璋好奇:有什么不敢?陈标叹气,道:以前贵族也有女学,但学的都是些老旧的教材。

那些书适合当时的朝代,但不适合现在。

比如以前让女子逆来顺受,不可忤逆家人。

如果在这个乱世,家人要女子自卖筹钱或者卖孩子筹钱,她也要逆来顺受吗?女子也是人啊。

爹你看看她们在田地里干活,为朱家的兵运粮和缝制盔甲,你能说出女子不是人的话吗?朱元璋沉默。

陈标摇摇头,道:我的思想不合当世大流,不合时宜。

我想以秀英夫人的性子,不会再用前人的教材,希望她能自己编写出一本适合当下的女学教材。

朱元璋道:你不提点提点她?陈标失笑:我的思想不合时宜,不适合当下,看上去是对女性好,说不定最后反而为女性招祸。

还是让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女性马皇后来思考吧。

陈标牢记自己是个穿越者,他能影响当下人,但不能为当下人搭建空中楼阁。

马皇后思考后的女学教材,肯定难免充满封建时代的糟粕,放到后世,恐怕会被人不断批判。

但陈标相信,马皇后经过自己思考和实践出来的女学教材,才能成为女性思想向前走的坚实阶梯。

实践出真理,莫过于此。

听完陈标的话,朱元璋坐在陈标面前,帮陈标清理赚来的铜钱、宝钞和银角子:我们只需要在你娘求助的时候,再尽全力支持你娘?陈标点头:嗯。

朱元璋咧嘴笑:那我每天都去烦她,问她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事。

陈标道:小心娘掐你。

对了,朱元帅都给秀英夫人取字了,娘呢?还是说你早取了,没告诉我?朱元璋道:当然早取了,不告诉你。

你想知道,问你娘去。

他其实想再给夫人再取一个假名,但他思来想去都想不出好的。

最后他十分光棍地告诉夫人,让夫人自己给自己取个号。

古代女子除了父亲、丈夫取的字,也会自己取号。

朱元璋不想把给夫人取名号的事都包揽了,他想夫人应该也会有自己想取的名号。

陈标道:嗷。

陈标头疼。

这个时代儿子问母亲闺名是不是不太好?以后找个其他机会打探?赚的银钱太多太杂,朱元璋理得头大,叫来仆人们一起理,终于把钱币分好类。

元末的钱币非常混乱。

元朝在至正年间发行了至正通宝铜钱,并兼用宝钞;各大称王的起义军首领都发行了自家的铜钱,比如韩宋的龙凤通宝、张士诚的天佑通宝、徐寿辉的天启通宝。

朱元璋因为没称王,所以还没有铸造铜钱,导致应天城中钱币混乱。

大部分时候,百姓都以物易物;遇到大宗生意,商人多以银代钱;但一些小物件,百姓难免用些细碎铜钱或者宝钞,商家也会收。

总的来说,元朝的统治虽然已经摇摇欲坠,但至正通宝仍旧是民间最流行的铜钱,其次是宝钞。

龙凤通宝、天佑通宝、天启通宝基本成了各大起义军势力收割百姓手中财富的工具。

他们用劣质的钱币换走百姓手中的元朝铜钱,但是这些钱在自家领地都很难流通。

朱元璋没有铸造自己的铜钱,除了没称王之外,也是为百姓着想。

他现在地盘不稳固,铸造了钱百姓也没信心用。

他如果强制兑换百姓手中的钱币,恐怕会激起民怨。

等他有实力称王,露出獠牙的时候,肯定百姓就会主动兑换他铸造的铜钱了。

朱元璋看着满桌子的钱币,开始畅享未来:你说大帅之后是铸造铜钱好,还是和元朝一样发行宝钞好?其实宝钞更好吧?想用钱的就使劲印!陈标难得白了他爹一眼:爹,你做了这么久的生意,都成豪商了,怎么还不懂货币?朱元璋:啊?假豪商朱元璋有点心虚。

陈标道:元朝激起民怨的缘由之一就是元宝钞贬值,爹你知道为什么宝钞会贬值吗?朱元璋挠挠头,用他多年来被迫装豪商的经验,道:发的太多?陈标怜惜地看着他爹:你能想到这一点,还算不错。

朱元璋:……他立刻把陈标捉到怀里使劲挠痒痒:叫你笑话爹!叫你笑话爹!陈标笑得眼泪都飞出来了,大喊救命。

朱元璋实施完惩罚后,抱着笑得奄奄一息地陈标道:快说,宝钞有什么不好?陈标先气呼呼地给了他爹下巴一个上勾拳,才开始和他爹解释元朝宝钞发行过程中的问题。

历史什么的陈标一知半解,但论经济制度,陈标可就太了解了。

元朝的铜币发行很少,从忽必烈时期开始,就印发纸钞,经历了中统宝钞、至元宝钞、至大宝钞、至正宝钞四个时期。

中统、至元、至大、至正是元朝年号。

网络上经常有吹元朝宝钞来贬低大明宝钞,骂朱元璋用宝钞收割百姓财富。

大明宝钞二十多年贬值十倍。

中统宝钞从中统元年(1260年)发行,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贬值十倍,也是二十多年贬值十倍。

贬值速度和大明宝钞没区别。

大哥不说二哥,都一样的烂,都建议从零学习货币学。

中统宝钞可与金银兑换,贬值后元朝又发行了三次宝钞,后面三种宝钞都不能与金银兑换,一次比一次通货膨胀得厉害,是元末民不聊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标给朱元璋讲解元朝宝钞发行历史,中途喝了三杯热牛奶,跑了一趟厕所,终于粗略讲完了。

陈标睁大着眼睛,期待道:听懂了吗?朱元璋十分老实:没懂!陈标眼皮子耷拉下来,垂着脑袋拿朱元璋的胸口当沙袋练拳击。

但朱元璋的胸口显然比陈标的小拳头结实太多,朱元璋没感到疼,陈标甩着手嗷嗷直叫,朱元璋还得帮陈标吹手。

陈标气鼓鼓道:不懂就算了。

反正你跟大帅说,元朝发行纸钞就出事了,咱们别发行,就够了。

不管大帅听不听,我们尽力了。

如果他非要发行纸钞,反正后果也是朱家承担,和咱们没关系。

你别多说。

朱元璋急了。

咱家就是朱家啊,怎么能不懂就算了。

他把儿子拎起来晃了晃:儿啊,这不是和咱们有没有关系的问题,要是真出事,百姓多惨啊!我我怎么能不多说呢?陈标道:你怎么知道发行纸钞时的朱大帅还是那个心系百姓的朱大帅?纸钞的弊端在元朝就已经显现出来,他就算不懂,也该知道后果。

如果他还选择用纸钞,自有他的考量,比如什么要摊派军费啊、供养宗室啊、建大宫殿啊,总之就是打算抢百姓的钱了。

他心里明白却装不明白,你揭穿他,咱们陈家就完蛋啰。

朱元璋被陈标气得吹胡子瞪眼:胡说八道,大帅不是这种人!不行,儿子,你一定要好好和我说说这钱币发行的道理!纸币是这样,铜币呢?其他材质的钱币呢?我记得史书上说,铜币也有贬值啊!就没个办法让老百姓手中的钱不贬值吗!陈标:哪有那么好的事?缓慢通货膨胀其实也是经济发展的体现……唉,别晃啦!再晃吐你身上啊!放我下来,我去书房给你拿书,你自己慢慢琢磨,我懒得说了,我要睡午觉。

陈标刚摸鱼写完马氏经济学概论,虽然只有大纲和干瘪瘪的理论概念,不到一万字,但敷衍什么都不懂的陈国瑞同志应该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