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朱元璋并不知道,在江河中行事的大船,和在海上行事的大船是两回事。
但这其实也并不重要。
若打垮了陈友谅,就能掠夺陈友谅麾下的造船工匠、造船材料,陈标想要海船的梦想就好实现了。
朱元璋抓着陈标的信就往大帅府跑,把刚回家的智囊们又叫了回来。
朱元璋:新大陆!大船!智囊团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了朱元璋手中绝密军事情报,才知道陈友谅已经在秘密准备攻打应天了。
但这和新大陆什么关系?朱元璋冷静下来,把陈标的信递给智囊团。
他本以为,智囊团们都会与他一样,先质疑一下那个传说中的新大陆是否存在,新大陆上又是否真的有那些好东西。
再次重审,朱元璋的地盘挺狭窄,财力很有限。
现在陈家虽然有海船,但都是在南洋一带做中转贸易,偶尔去一下中欧海岸。
不止他们的船只能沿着海岸开,他们的财力也不能支撑他们来一次前路不明的远航。
朱元璋要供养那么多军队,已经捉襟见肘,就算有心想帮陈标实现发现新大陆的梦想,也无能为力。
如果打败陈友谅,俘虏了陈友谅的工匠和水手,俘获了陈友谅的大船,虽有了远航的最基础条件,朱元璋要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支撑一次远航探索,也非常冒险。
朱元璋已经准备好和智囊团们舌战三百回合,捍卫标儿的梦想了。
结果,智囊团确实非常愤怒地和朱元璋吵了起来,但吵的不是不该去,而是为什么现在才告诉他们。
年纪最大、一直表现得成竹在胸、平时总带着一副高深莫测表情的叶铮居然伏地大哭。
最注重文人形象的宋濂更是站都站不稳,差点直接晕了过去。
平时最谨慎保守的李善长眼睛都红了,大逆不道地拽住朱元璋的衣襟吼道:大帅!我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朱元璋被吓得了一跳:李先生,冷静,冷静。
我我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李善长咬牙切齿:你刚不是说去新大陆是标儿的梦想吗!朱元璋解释道:标儿以前只说要去新大陆,可没说得这么清楚!徐达:不对啊,老大,标儿以前也绝对提过新大陆有高产的粮食。
汤和:对,还有很多矿。
周德兴:虽然我和标儿见面少,但我也听标儿嘀咕过什么红薯土豆玉米很好吃。
朱元璋:……他决定,回去就把这三个发小揍一顿。
见几个大文人都急眼了,朱元璋连连告饶:是是是,标儿早就说了,我也早就想去了。
无奈咱们这里很穷,也没有能造大海船的工匠,我也没办法。
这件事很重要,我怕泄露出去,被别人抢了先,才瞒着。
都怪我没用,唉。
文人们这才冷静下来。
叶铮和宋濂冷静了下来,他们道:我们愿意捐出所有家产,支持主公探索新大陆。
朱元璋惊讶:何至于此!两人沉默了许久,各自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大同小异,在乱世中时常发生的故事。
这故事,不过就是在饥荒年间,看到人活活饿死、易子而食、吃土撑死罢了。
只是这样的故事罢了。
朱元璋沉默了。
饿死啊。
他一家都饿死了。
他对饥荒的感受才最深刻。
所以他才不敢相信陈标所说的话。
如果真的有那种高产的作物,为何不在我们华夏大地?!是我们不配拥有这样的宝物吗?!朱元璋闭上眼。
他虽没有故意拖延,但心中确实在逃避。
他很害怕如果新大陆真的有这些东西,他会愤怒老天不公,做出不理智的事。
朱元璋自己很清楚,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他性子里就带着暴戾和狠毒。
主公?李善长担忧道。
徐达和汤和赶紧凑上前,小声道:老大,怎么了?你身体不舒服?周德兴从怀里掏出半个馒头:该不会是饿了吗?我中午没吃完的,给你?朱元璋推开周德兴的馒头:滚,自己吃。
我不饿。
周德兴鄙视:你该不会是嫌弃这馒头我吃过吧?咱们以前可没白面馒头吃。
老大你变矫情了。
朱元璋踹了周德兴一脚,恢复冷静:没有造船的工匠,新大陆再丰饶也没用。
我们先商量打败陈友谅的事。
朱元璋脸皮扯了扯,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他千里迢迢给咱们送大船和工匠,我们可要好好谢谢他。
刘基上前一步,拱手道:请主公放心,陈友谅,小人尔。
基有一计离间,可断他手脚臂膀!朱元璋道:先生请说。
他说完后,东张西望,把陈标写给他的信从文人手中抢回来,仔细叠好,放进怀里,继续道:先生请说!刘基:……他刚觉得朱元璋有了一点主公的模样,现在朱元璋又…………陈标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家。
陈家家丁们玩嗨了,小学生们也玩嗨了,他自己也不小心被情绪感染,又叫又跳,小胳膊小腿小嗓子都有些受不了。
明明樉儿闹得更厉害,怎么和没事人似的?陈标捶了捶自己的小腰,坚信自己必须得习武了。
徐叔教他站桩,结果从春节后,他就借口过年放假,再也没站桩过。
这样不行啊,乱世中还是得要点亮武力技能自保,不能老指望护卫。
陈标回家后问道:我爹呢?陈家家丁道:老爷回来后拿着大少爷的信去找大帅,现在还没回来。
陈标点了点头,心知朱大帅肯定拉着自家爹加班。
他吩咐厨房留好饭,自己随意吃了一顿,洗澡泡澡,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去找亲娘撒娇,随便玩弟弟。
陈樉今日住校,没有和他一起回家。
陈标原本定下让小学生们住校,是想纠正他们的坏习惯,免得他们每日一回家就被家里人宠得白日所教的全部作废。
陈樉住校的时候,他一直陪着,以防弟弟害怕难过。
过了春节,这群小学生的面貌得到极大改善,陈标就开放了走读的申请。
不过各家家长似乎发现孩子在小学校过得非常好,除了偶尔把孩子接回来团聚,平日里都让孩子住学校。
陈樉之前闹着不愿意去学校,现在大概是觉得有同龄人陪着很好玩,也乐意住校。
陈标很欣喜弟弟的改变。
以前陈樉只黏着他,对其他人都很不友善。
上学后,陈樉的坏脾气改善了许多,和小伙伴们处得挺好,尖叫的坏习惯也改掉了。
马秀英正哄陈棡睡觉,见陈标满脸疲惫地走进来,脸色一沉:谁找你麻烦了?陈标笑道:没人。
娘,我今天做了篮球,和小学生们一起玩,玩得太尽心……唉。
陈标像个老年人一样扶住自己的腰:还是得好好习武,不能偷懒。
马秀英冰冷的脸色转暖:玩累了?难得见你玩累。
你性子太老成,确实该多玩玩。
陈标道:我准备在这学期办个篮球赛,到时候娘也去看?马秀英微笑道:好。
只要做足了准备,马秀英相信自己不会暴露身份。
只要努力能做到的事,马秀英不会拒绝孩子。
陈标看着马秀英过于隆起的肚子,有些担忧:快到月份了吧?马秀英轻轻抚摸着肚子,点头:快到了。
孙氏刚生了一个健康的闺女,不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
想起孙氏,马秀英不由叹了一声气。
朱元璋对妾室都挺抠门,以为有吃有穿有住就行。
就算是朱元璋很喜欢的孙氏,得的奖赏居然多是元宝钞,可见朱元璋有多抠门。
马秀英可怜那些身份地位原本可以给将领们当正妻,却因为笼络朱元璋,被送来当妾室的女子。
家里不缺东西。
衣服首饰,补品书籍,马秀英有的,她就会多备一份给朱元璋的妾室们。
这些话她不好和陈标说。
她看得出来,陈标有些排斥提起朱元璋的妾室。
所以照顾朱元璋妾室的事,她自己默默做了。
只是孙氏那个女儿……即使是庶女也是标儿的妹妹,不知道该如何介绍给标儿。
哎,罢了,再等两三年,孙氏的女儿能走路能说话时,她再探探标儿口风。
若标儿实在是不喜,也不勉强他们见面。
马秀英虽贤惠善良,但人皆有私心,儿子的心情,比贤惠善良更重要。
马秀英担忧陈标和朱元璋的庶子庶女之间的关系时,陈标也在担忧马秀英。
肚子这么大,难道是双胎?网络营销号仿佛说古代双胎是噩兆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