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42章 朱元璋真的是慈父

第42章 朱元璋真的是慈父

2025-03-22 07:15:37

陈标走不动了。

他搬了把小凳子,坐在亲娘的产房前,双手托腮,呆呆地看着门口。

朱元璋也搬了一把小凳子,和陈标并排坐着。

陈标道:爹,女人生孩子太难了。

朱元璋一边点头,一边焦急地搓手,就像是想把手搓掉一层皮。

陈标道:女人生孩子是最需要大夫的时候,但因为男女有别,大部分人家不乐意让大夫进产房。

稳婆都是凭借经验接生,并没有多少医术。

朱元璋继续点头:是这样。

陈标又道:爹,你看大夫拿的那个钳子没?那是助产钳。

只要使用规范,就能大大增加产妇安全生产的概率。

朱元璋睁大眼睛:真的?!他没问儿子为什么知道,他只想知道这个叫助产钳的东西能不能救下他的秀英。

陈标身体一歪,靠在他爹身上:嗯。

娘肯定会没事。

朱元璋感到儿子的颤抖,把儿子抱到怀里紧紧搂着:当然,你娘洪福齐天,绝对没事!别怕,有爹在。

陈标想说,爹在有什么用?爹又不能帮娘接生。

但这时候他吐不出嘈,只紧紧地抱着他爹的脖子,汲取他爹身上的温度。

爹,助产钳需要懂医理、懂身体构造的人才能使用。

这样的人,肯定是名医了。

陈标小声道,但这个世间女子为医,不知为何会受人歧视,甚至被视作贱籍。

朱元璋仔细想了想:是有这一回事。

陈标黯然:爹,我想替娘积福。

我们花钱开个医学校好不好?让女子也能入学。

等女大夫多了,娘才会更健康、更安全。

朱元璋斩钉截铁道:好!咱们办个医学校,男女皆可入学!对了,标儿,咱们干脆在大帅登基后,提议大帅严格管理户籍,大夫为医籍,子女皆为大夫,这样就不怕没大夫了!陈标松开朱元璋的脖子,用看大傻子的眼神看着他的智障爹:爹,你是不是还要说当兵的为兵户,子孙后代只能当兵;种田的为农户,子孙后代只能种田;工匠为匠户,子孙后代只能当工匠?朱元璋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挠头:呃,不、不行吗?《礼记》中的大同理想社会不是这么说的吗?百姓们有各自的职位?陈标的眼神充满了怜惜。

他爹这是读的什么书啊?读书只理解字面意思吗?陈标有气无力道:爹,读书要多问,注解也不要全信。

你仔细想想,要是商人只能当商人,你子孙后代岂不是永远不能当官了?朱元璋皱眉。

他本想说,本来就不想让富商当官,他不信任富商能对百姓好。

但他现在的身份是富商,这话没法说出口。

陈标不知道他爹心中的纠结,道:《礼记》中‘男有分女有归’的意思不仅仅是表面的‘有’,还有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归宿的意思。

一个理想国,就是人如果有能力、有兴趣,他们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从事自己想从事的工作。

比如爹,咱们虽然是富商,但你有一颗济世救民的心,你就去当将军了。

我认为一个理想的世界,就是在合情合理合法合乎道德的前提下,有选择的权力。

比如同样是文人,我今天学儒,明天觉得学法也不错,后天又想学道学佛,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必有门户偏见和争端。

同样,武将厌倦了刀枪可以读书从文,文人想要保家卫国也可以一手毛笔一手刀枪;当官的人为了百姓民生会去研究工匠的技艺,做出有利于民生的好道具的匠人也可以做官;包括唱歌跳舞演戏,都可以是受人尊重的职业,而不是所谓下九流的贱籍。

我想未来就应该是这样才对。

陈标摇了摇脑袋,大夫的子孙只能是大夫,军士的子孙只能是军士,文人的子孙必须学文,匠人和农人也一辈子无法换职业……这样的国家,统治者可能会高枕无忧一段时间,但对于整个国家、民族来说,那不仅是束缚发展,更是可能开历史的倒车了。

陈标扯了扯他爹的胡子,道:爹,汉时种田种得好、发明出有用的工具的人,都可以得爵。

朱元璋垂着脑袋:这样啊。

陈标无奈:爹,现在大帅麾下已经有大文人了,你不懂就去问啊。

朱元璋稍稍搂紧了他的儿子,道:标儿,我不是很相信他们。

陈标疑惑:为什么?朱元璋道:因为他们虽然现在表现得很忧国忧民,但之前他们都为贼元效力。

人真的能突然发生这么大改变吗?陈标惊讶道:爹,你居然在想这个?朱元璋揉了揉陈标的脑袋:你惊讶什么?你爹思考这个你很不能理解?陈标蹭了蹭他爹的手心:没有没有。

我只是没想到,爹也有这么心细的时候。

爹,只有圣人才会无论遇到何种境地都能保持本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私?他们遇到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可能试探一番后就归隐;遇到一个理想中的明君,才会发挥自己所有才华。

为理想奋不顾身的人值得欣赏,但为了自己和家人暂时妥协的人也不能说就是坏人。

我们俩不也一样?遇到大帅前咱们只是普通富商,遇到大帅后我们倾尽家财帮大帅结束乱世。

不过爹,你抱有一定怀疑心也不错。

就像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兼听则明,再辅以自己的思索,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陈标道,但你刚才说的那种……嗯,如果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建议重新读书。

如果是谁误导你,建议你疏远他。

朱元璋轻轻嗯了一声。

他把下巴放在陈标的头顶,心想,如果没有标儿拉着他,他不知道要犯多少次错误。

毕竟他真的没经验,只能自己一步一步的试。

呼,以后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做决定之前,一定都要先问过标儿。

父子二人守在产房外,从助产钳说到女大夫,从医学院开始讨论户籍,然后议论了一番哲学。

日头从正当中到西斜,再到灯笼亮起。

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大夫终于出门:老爷,夫人平安,只是精力耗尽,睡过去了。

生了两个儿子,但有点问题……朱元璋激动地打断道:夫人没事?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能进去看看夫人吗?!大夫继续没说完的话:老爷,你两个儿子……朱元璋再次打断:唉,没关系,不用在意,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埋了吧。

大夫:不是,老爷,你两个儿子……朱元璋道:我已经给他们选好了小棺材和墓地。

早夭的孩子不能立碑,但我还是想给他们一个好一点的葬礼。

唉,我那两个没缘分的儿子啊。

大夫忍不了了,提高声音道:老爷!你两个儿子还没死呢!朱元璋惊讶:还没死?命这么大?旁听的陈标已经翻了很久白眼了。

他看到大夫出产房时的表情较为轻松,就猜到不仅他娘没事,大概率娘生的那两个孩子也活了下来。

结果他爹一门心思想着埋儿子,还说什么棺材和墓地都已经准备妥当。

他爹什么时候准备的棺材和墓地?!娘还没生孩子,他已经把墓坑都挖好,就等着埋孩子了?!这什么爹啊!这种爹,放到现代,老了是会被儿子拔管的!朱元璋终于没再次打断大夫。

大夫擦了擦脸上的汗,道:都活下来了,先着床的孩子很健康,后着床的孩子需要好好养。

只是用产钳的时候……有点、有点用力过猛。

先夹出来的那个孩子,脑袋后面有条杠,我怕将来他脑子会出问题。

大夫本来有些担心,听朱元璋已经把坟都挖好后,他淡定了。

就算那个孩子将来是个傻子,活着总比埋了好。

大帅家大业大,养得起一个傻子儿子。

陈标倒吸一口气:傻了?朱元璋很平静:傻了就傻了。

大夫道:不一定,只是有这个可能。

但他以后脑袋后面一条杠,可能不太美观。

陈标双手紧紧按住脸颊:脑袋后面一条杠?!朱元璋仍旧很平静:有条杠就有条杠。

陈标气得踹了他爹一脚:爹!你是不是过于平静了!那是你儿子!朱元璋皱眉:他们那么折腾你娘,我没讨厌他们就算好的。

再说了,我都提前给他们准备好棺材和墓地了,对他们还不好吗?就算你娘在这,我也敢拍着胸脯说我对他们很好!陈标又踹了他爹一脚:我求你别和娘说!唐大夫,你千万别和我娘说爹刚说的混账话!大夫又抹了一把汗,道:我什么都没听到。

夫人流了血,你们身上不干净,最好等明日再看望。

两个孩子可以看,要进去看吗?陈标拉着他爹的手往里拖:当然要看!朱元璋满脸不乐意。

陈标都气得想跳起来踹朱元璋的膝盖了!他以为丈夫因孩子差点令妻子难产而厌恶孩子,只是文学作品里的描写。

没想到,现实中真的会有这种蠢蛋吗!陈标板着脸道:爹,我劝你赶紧端正思想!这是我娘用命生下来的孩子,你冷漠对待他们,娘得多难过。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扬起嘴角:标儿,你看我这个表情不冷漠吧?陈标看着他爹的僵硬假笑,一拳头捶他爹腰上。

嘎你腰子!不准敷衍我!朱元璋垮着脸道:好了好了,我会对他们好。

你看老二那家伙这么忤逆,我不也没打死他?陈标想着陈樉,收回拳头:不要这么说樉儿,樉儿已经变得很乖了。

朱元璋狠狠翻白眼。

嗯嗯嗯,乖乖乖,呵呵。

父子俩听到马秀英没有危险后,心情轻松不少,终于又有心思打闹了。

朱元璋虽然刚嫌弃过两个小儿子,当见到小儿子的时候,脸上还是出现了慈父的笑容:让我来看看杠在哪里?哈哈哈哈,真的后脑勺正中间一条杠,好丑!陈标单手扶额。

嗯,慈父的笑容。

这笑容可是太慈祥了。

朱元璋把两个孩子翻来覆去看:先着床的定为老四,正好他身子骨最壮;这个瘦猴子的一样的定为老五,老五比老四足足小一圈呢。

陈标踮起脚尖:是啊。

别玩了,给我抱抱。

爹帮我托着。

朱元璋把瘦弱的五儿子递给陈标:给。

二弟和三弟出生的时候,陈标也还小,没能第一时间看到弟弟。

他第一次看到刚出生的弟弟,欢喜极了:爹,四弟长得像你,五弟长得像娘!朱元璋疑惑:标儿,你不用为了帮你弟弟讨好我胡说八道。

你仔细看看这两个红皮猴子一样的丑孩儿,哪里像我和你娘?陈标:……孩子刚出生时都这样。

朱元璋摇头:不,你出生的时候就白白胖胖,可好看!陈标:……这时候我该骄傲吗?他非常庆幸,自己两个弟弟不是生而知之,否则这两个弟弟未来一定会造自家亲爹的反。

陈标转移话题:爹,你给四弟和五弟取什么名字?朱元璋想了想,道:暂时叫狗儿和猫儿,贱名好养活。

等他们活过周岁再取名,免得你娘伤心。

棺材和墓地也留着,免得到时候临时找,找不到好的。

陈标:……爹,你真是太慈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