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标接到朱元璋长长的回信时,已经九月了。
几日前,他接到了陈国瑞的来信。
自家老爹的来信除了儿子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爹爹全力支持你,以及收燕乾当弟子啊!让他给你磕头!一定要收!,什么有营养的话都没有。
朱元璋的书信,则是先非常感性地感慨先辈的付出,再非常理性地分析了木牛流马出现后世界将会到来的改变,然后以一个我华夏本就屹立于世界之巅,当变革到来,我华夏引领变革,永远屹立于世界之巅的豪迈话语结束。
陈标看得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爹!你看看人家朱大帅,啊不,看看我们主公!这胸襟!这眼界!这睥睨一切的气魄!经过与朱元璋多次通信,陈标唾弃那个曾经想要让自家爹替代朱元璋的历史地位的自己。
爹不配!没人配!人杰就是人杰,我等穿越者怀揣着现代人的知识回来就可以替代人杰?有这种本事,在现代社会的时候,早就成为人杰了!几百上千年出现的一个天命所归的历史人物,是我等穿越想篡夺就能篡夺的吗?陈标服气了。
原本历史中的朱元璋是什么样的人陈标已经不在乎了。
但他现在认识的朱元璋,是一个绝对值得跟随的人物。
怪不得许多穿越者穿越后面对历史名人纳头就拜,只想着辅佐他们,不会想取代他们。
实在是人格魅力不分古今中外,抵挡不住啊!陈标当即给老爹写信。
学着点,哪怕学了主公一成的气魄,就够老爹你吹一辈子!陈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从对主公的敬仰钦佩中回过神,恢复了冷静。
陈标吹干纸上墨迹,叠好后交给送信的陈家下人,甩甩手去找娘玩。
好了,今日份对主公敬仰钦佩额度用完,陈标又继续站在自家角度和现代陈标角度,继续警惕朱元璋,以及……给封建王朝挖坑。
陈标到书房的时候,马秀英正在练字。
马秀英用来练字的字帖,是陈标亲手写的大白话版本的历史课本。
陈标没有打扰马秀英。
他径直搬了个椅子坐到马秀英身边,双手撑在椅子上,仰着头看娘亲练字。
马秀英偏过脸对陈标笑了一下,继续聚精会神练字。
待一张字帖练完之后,马秀英将字帖收起来。
娘,这是给女校的课本?陈标问道。
马秀英道:不是课本,是字帖。
季先生说我的字还不错,可以给女子临摹。
陈标疑惑:有无数书法大家字帖,为何需要娘亲你来写字帖?马秀英叹气:有些女童家里比较注重这个,不肯临摹男子的字。
陈标愣了一下,抬起手轻轻拍了拍马秀英的手臂:娘,辛苦了。
越底层的妇女,在走到上层社会之后,就越趋于保守。
因为她们自卑,希望能够通过更严苛地遵守礼教,获得上层社会的认可。
她们并不明白,礼教都是约束底层人的鬼话。
世家贵女们很少将礼教当回事。
比如对女性礼教约束最重要的一条,嫁出去的女性就是夫家的人,只应该为夫家利益考虑。
世家贵女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可都是娘家才是本家,夫家是为娘家和自己牟取利益的地方。
马秀英现在没看得这么透彻,也没想得这么远。
她只是单纯又懵懂地认为女子应该多读书,这一定很有好处。
朱元璋的心腹将领们大多是底层百姓,他们的结发妻子自然也以乡野村妇居多。
为了说服那些披上绫罗绸缎,戴上华丽首饰,战战兢兢模仿别人口中贵族女眷的将领夫人们,马秀英便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做出了许多妥协。
比如不让书院中的女子接触道陌生男人的东西。
马秀英笑道:不过你可不算不上陌生男人。
若是你的墨宝,书院的女学生们就争相传抄,很是喜欢。
她们不知道听谁说,多沾染你的气息,将来说不准能生个和你一样聪明的孩子。
陈标嘴角微抽。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女性读书的原因只是为了找一个更好的婆家,养育出更优秀的孩子。
这种迷信能在女子书院中流传开来,也情有可原了。
陈标问道:娘,这事让秀英夫人操心就成了,你不过是女夫子中的一员,何必如此劳心劳力?马秀英轻轻揉了揉陈标的脑袋,微笑道:因为娘喜欢啊。
陈标偏了偏头,脚无意识地踢了两下:哦。
马秀英休息了一下,继续练字抄书。
陈标看着马秀英专注的神情,心中不由想起了前几个月娘亲和老爹相拥而泣的场景。
他很少见到娘亲情绪因为爹失控,而娘亲在那一次失控后,很快就回到了原本的生活步调,无论是对爹还是对爹后院的女人,行为都没有任何改变。
倒是爹有些过分黏着娘了,和自己传递书信的时候,总有一封肉麻的书信给娘。
娘也会回以温言细语的唠叨。
但陈标看着娘写信的神情,没有甜蜜,没有思念,有的只是一如既往的淡然。
娘这情绪波动,还不如提起书院女学生时来得多。
这个封建家庭啊……陈标想,自己家应该算是封建家庭中难得幸福温馨了。
但每个人关系中扭曲的一面,仍旧不断提醒陈标,不要沉迷于虚幻的幸福中,不要报虚幻的期待,这是一个封建时代。
在这个封建时代,爹和娘都已经很不错了。
而他,可以让爹娘更幸福。
娘的幸福,显然不在爹的后院。
陈标终于确定了。
娘,书院的事,我有个主意,让女子蜂拥上学,不用你一家一家敲门去说服。
陈标道。
马秀英眼睛一亮,脸上果然迸发出鲜活的喜悦。
她将陈标抱到怀里,用未涂抹脂粉的脸蹭了蹭陈标的小脸:标儿有什么好主意?陈标道:我是个商人。
我认为世间人皆是庸俗的人居多,都是利字当头,无利不起早。
指望其他女子像娘一样,因为读书明智本身而读书不现实,所以我们当诱之以利。
马秀英道:娘明白。
所以娘告诉她们,若她们大字不识,就无法与家中丈夫好好交流。
将来生了孩子,也无法教导孩子启蒙,辅导孩子功课,历代先贤的童年都是母亲教导启蒙。
陈标点头:这已经足以让她们进入学校,但不足以让她们认真学习。
因为为了他人而学习的事,虽然在这个世道是事实,她们也认可这个事实,但她们内心的动力仍旧不足。
马秀英道:标儿的意思是,娘该给她们奖励?陈标没有直接回答,问道:娘,你知道我正在研究燕肃的手稿吗?马秀英道:娘知道。
陈标道:娘看过天书吗?马秀英再次点头。
陈标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决定科学的发展。
但咱们这个时代,并不重视科学技术。
因为科举只考四书五经,他们就只学四书五经。
马秀英略有所思。
陈标继续描述读书人的现状。
以前的读书人都是全才,别说文武双全,科学技术方面,他们也都很擅长。
翻看史书,有名的文人天文地理数学理工都是全面发展,著名的科学家也都是著名的大文人。
比如宋朝。
虽然宋朝皇帝废物居多,但宋朝的文化真的非常兴盛,不仅涌现出许多语文必备文人,历史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也有许多。
宋时可以说是封建文化趋于保守的时代,也是文化思想最为开阔的时代。
那时候的文人为了救国图存,什么都能学,什么都能用。
事功学派是其一,如燕肃那样将希望寄托在科学身上也是其一。
经略安抚使沈括、龙图阁直学士燕肃、丞相苏颂……这些青史留名的著名科学家皆是高官。
只是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庸俗的人,因理想和抱负让他们学习什么,那是痴人说梦。
当官要考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其实为了让全民开始学习理科,唯一的途径就是把理科和科举绑定。
但这不可能。
就算是屠刀锋利如朱元璋也做不到。
大刀阔斧改革科举内容,就真的是和全天下读书人作对,朱元璋一定会被赶下台。
步子太大会摔跟头,从古至今的教训太多了。
朱元璋唯一能做的事,是在尊古,将古代科举中本就会考试的一些科目,比如算术,重新纳入科举,然后再加大官员就职再培训,教导官员一些便于做官的浅显的天文地理等科学常识。
朱元璋是皇帝,他能做的就是改革吏治和官场。
科学本就是和吏治官场平行共存的一条线,强行将其纳入官场体系,不仅会被天下读书人反对,效果也不好。
陈标道:我的想法是,现在要研究科学,就要从有钱有闲,且不需要科举晋升的人中着手。
勋贵子弟是其一,贵族女子也是其一。
但勋贵子弟将来也要为官做宰,着重教导他们为官做宰应该学的知识,对他们、对百姓都更有利。
我会给他们开放选修课程,若有勋贵子弟不喜官场,喜爱科学,也可继续学习。
而贵族女子,则可以施以小利,将研究自然科学这一条路,成为她们的晋升渠道。
马秀英思索了一会儿,道:贵族女子在科学中做出的贡献,和诰命联系起来?陈标笑着点头:对!现在诰命只能依靠丈夫和孩子。
但若诰命能依靠自己努力获取,女子能不努力争夺吗?女子有个诰命不仅能得到朝廷钱粮补贴,还能跻身贵族圈子,丈夫和孩子都能获利,家人能不支持吗?马秀英小小的倒吸一口气,忍不住揉搓了陈标的脑袋。
陈标抱怨:娘!你怎么和爹学坏了!马秀英道:我只是想摸摸看,标儿这小脑袋瓜子怎么能长得这么优秀?陈标叹气道:那娘你搓把,我忍着。
马秀英又轻轻揉了揉陈标的脑袋:标儿这主意太厉害了,娘这就和秀英夫人说去,秀英夫人一定会支持。
陈标点头:既能解决大明将来需要自然科学人才的事,还能督促女子读书,提高女子地位,一举两得。
秀英夫人满意,也解了主公燃眉之急。
不过娘亲你说服秀英夫人的时候,只说解决主公燃眉之急,可千万不能往深了说。
马秀英眼眸闪了闪,脸上浮现无奈的笑容:嗯,娘明白。
陈标问道:娘,你真的明白吗?马秀英轻轻捏了捏陈标的脸:娘真的明白。
标儿,谢谢你。
陈标道:这有什么可谢的?我说过,娘你是我心中第一重要的人。
娘开心,哪怕爹不开心,我也开心得哈哈大笑。
马秀英忍俊不禁。
马秀英又向陈标请教了一番,如何以利驱使女子读书。
陈标引导马秀英举一反三,自己思索。
马秀英想到在朱元璋提出想在民间开办启蒙书院,教导孩童识字算数常识。
将来孩童若有钱有出息,就自己去更高一等的官学学习科举相关的之事;若没钱没本事,从启蒙书院中学到的知识也能让他们将来受益无穷。
马秀英提出,或许可以将启蒙书院教书先生的性别,固定为女性。
第一,有本事的男性读书人,肯定都想出人头地,拼一拼科举。
在乡间启蒙小学读书的男人,要么没本事,要么没盘缠。
这导致他们要么流动性极大,有点机会就会离开启蒙学校,去追寻自己的前程;要么就自怨自艾,对孩童不上心。
若是换做女子。
女子不能科举,无法做官,可能启蒙书院就是她们能接触到的最好的事业。
她们肯定会倾尽所能当好这个教书先生。
第二,启蒙书院会规定孩童们的年纪,朱元璋暂时设想为十岁以下。
这十岁是虚岁,周岁就八九岁。
女子更擅长照顾和教育孩童,和这种年纪的孩童经常接触也不会伤害女子的清白名声。
若女子当好了这个启蒙学校的老师,就证明她很会教养孩子,也很有学问。
将来她教导过的孩子还可能承她的情。
这样的女子,不仅能得到钱粮补贴,还能得到极大声望,家里人肯定都很乐意她出来教书。
一个启蒙书院不止一个女先生。
为了当这个女先生,是不是能促进民间女子读书?马秀英眼睛亮闪闪,居然有些小女儿羞涩和憧憬之态。
只是比起天真烂漫的小女儿脑海中想着的可能是某个优秀的男人,马秀英脑海中出现的是一副女子正在读书教书的画面。
陈标一听自家娘的想法,就立刻清楚,娘亲是真的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也是真的懂得他的言下之意。
人都会有野心。
女人也是人。
当她们开始抛头露面,在事业上取得成果的时候,她们会自然而然地萌发野心。
女子未必不如男。
她们会想方设法地攥紧自己手中的权力,延续自己手中的事业。
这就是历朝历代盯紧了宫廷女性,生怕她们沾染权力的原因。
只要她们尝到了权力和事业带来的满足感,她们就会与男人争抢。
可这个世代掌握权力的毕竟是男人。
她们一点点异动就会被反扑。
所以封建时代聪明的女人在掌握了权力之后,很难做出提高女性地位的事。
单独一两个女性掌权不会改善女性的地位,她们不会让女性参与科举,不敢让女子做真正的官。
如武则天时期,她的女官都没有正式的身份,而是以后宫女官和贵族女眷的身份成为她的智囊团。
从历史地位来看,武则天让有才干的女性知道女性也能当皇帝、当好皇帝,她们的视野被开阔。
这有利于女性争夺应有的权力。
女帝的地位毋庸置疑。
历史中必须要有这么一位女帝。
但在当时,武则天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
马秀英不想当皇帝。
她的想法保守温和,论影响力来说,却又激进和疯狂。
她居然想试着做出一些奠基的事,让女性地位缓慢提高,等待陈标口中那个千百年后的未来。
或许只有看了天书,听了陈标对千百年后未来的描述,马秀英才会萌生这种想法。
女帝让女性们知道女性也能身居高位,站在男人头上;她则缓和地提升整体女性的势力,让更多的女性意识到这一点。
相辅相成了。
陈标缓缓吐出一口气,然后转身抱住马秀英的脖子蹭了蹭:娘,你真厉害,这个主意太好了!即便有少数的男人同情女人,愿意让渡自己的权力。
但性别斗争也是阶级斗争的一种,一个阶级总体上不会让下面的阶级轻松顺利往上攀爬。
而少数几个人的阶级跃升,就像是贫寒学子考得状元一样,对整个阶层的跃升也没有多大用处。
马秀英若想女性的地位都提高,就得先让女性自己拥有想要地位变高的意识。
读书,是唯一的途径。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马秀英可以让渡其他一切权力,减少外界对这个目的的警戒心。
围绕着女子不能做官这件事,陈标让贵族女性组建科学院,马秀英让民间女子担任启蒙书院的老师,都是一样的手段和打算。
这既有利于当下,也不会抢夺男性的权力,还会给男性利益,更容易获得男性的支持。
女性看似在相夫教子之外还要承担科教的责任,肩上担子更重了。
但这就和赚外快一样,只要她们能咬牙维持住赚外快的渠道,就能让自己的小金库充盈,攒下第一桶金。
万事开头难。
所有创业都是攒第一桶金最困难。
陈标撒娇道:娘,你为何总不肯告诉我你的名字?我就不信爹没有给你取名字。
若他没有,你就自己取个名字。
青史留名的人,怎么能叫马氏呢?你一定得有一个自己的名字!马秀英护着怀里一把年纪还要在娘亲怀里撒娇的儿子,轻声笑道:娘有名字,但娘不告诉你。
陈标不断偏头,用头顶轻轻撞击马秀英的脸颊,耍赖道:为什么?为什么?难道对我,你还要讲什么礼教约束吗?我不管,你一定要告诉我!马秀英扣住陈标的后脑勺,制止住陈标的撒娇,道:娘等事情做成之后,再告诉标儿名字。
这是娘给自己的奖励。
陈标拉长语调:啊?~~~~~娘你能不能换个奖励?标儿想知道娘亲的名字!现在就想!马秀英笑道:不行,不换!标儿是娘最重要的人。
告诉标儿娘亲的名字,就是娘最大的奖励!陈标装委屈:哦。
那娘你快一些。
别弟弟们都知道了娘亲的名字,我还不知道,我会生气!马秀英道:嗯,那如果标儿生气了,会责怪娘吗?陈标扬起茶杯口大的拳头,气鼓鼓道:不责怪娘,我去揍臭爹!马秀英:啊?哈哈哈哈……好,好,标儿去揍臭爹!母子俩笑了许久,才忍住。
在千里之外,某个臭爹狂打喷嚏,一边打一边说一定是秀英和标儿在想念他。
他身边的心腹们并不以为然,并叮嘱主公多穿一件衣服。
应天中,想念朱元璋的母子二人还在对话。
标儿,这件事……我知道,不告诉爹,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