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官道上,几辆马车在两排武道境甲士的护送下向着远处行处。
护送的甲士一声不吭,神情严肃,气氛一片肃穆。
杨纪坐在居中的一辆马车里,神情专注的翻阅着手中的书藉。
从平川城出发也有两个多月了,安排好梁伯的生活之后,杨纪什么都没带,几马车的书藉,全部都是史师送给自己的。
杨纪,真不明白?这一路大把的时间,你不好好练功,怎么尽看这些没用的书?难不成这些书还能让你增加功力不成?突然,一个粗犷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杨纪目光一顿,从书本上抬起头来,一张熟悉的脸庞立即映入眼帘。
段刚百无聊赖的坐在对面,一脸好奇的样子。
这一届七名武童生,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宗派。
只有段刚和杨纪选的是相同的。
本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马车的。
不过段刚自己一个人的马车不坐,偏偏喜欢往杨纪这堆满了经书的车厢里钻。
读书即可以明理,也可以明性。
而且,我本来就是文童生,花大量时间读书有什么错吗?杨纪道。
听到杨纪说自己是文童生,段刚只能翻了个白眼。
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
不过什么明理明性,他是一点都不信。
杨纪一看段刚的样子就知道他不相信,不过他也不辨驳。
有些东西自己知道就好,不用说出来的。
杨纪读书考文童生其实是有功利性目的的。
直到文师跟他说,读书和练功相辅相乘,相得益彰,不必喜武厌文。
杨纪开始是不相信的,直到从史师送自己的《星相》里面发现了剑宗的秘密。
若不是自己对于文道的经书、医卜、杂书稍有涉猎,就算得到那张羊皮纸,恐怕也什么都看不出来。
打发了段刚,杨纪继续翻看手中的经书。
这是一段文圣时代的典故,说的一位著名的文圣与一位千古名君在河边奏对的故事。
君子动口不动手,所以谈论的内容都是文道推崇的修身、治国、平天下。
不过那位千古明君站在河边,望着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商船,发出的一翻感慨却引起了杨纪的注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杨纪慢慢的合上了书本,心中若有所思。
说这句话的君王是文圣时代赫赫有名的大帝,他说这句话似乎大有深意,并不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已。
嘿嘿,杨纪,怎么不看书了。
看你念念叨叨的,在说什么呢?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段刚本来以为杨纪还要像平常一样看很久,没想到一会儿就合上了书本,立即大感兴趣道。
杨纪也不说话,直接把经书上的那句话亮给他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天下人谁不想要好东西?卖菜的想要钱,做皮货的想要钱,连我们参加武科举,还不是因为对我们有好处。
段刚哈哈大笑: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有什么好稀奇的。
不是这样子的。
杨纪摇了摇头,笑道:这道理故然人人都知道。
不过,我想的是。
即然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
那么只要驱之以利,诱之以益,只要方法得当,那是不是连敌人也可以一样利用呢?你是在想这个?段刚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杨纪居然读个经书,也能想出这种东西来。
难道不行吗?杨纪笑道。
怎么可能?段刚狠狠的摇了摇头:敌人就是敌人,朋友就是朋友。
如果能联合,那也就不是敌人了。
别的不说,石青那家伙你能让他和你联手吗?你怎么知道就不行呢?杨纪笑道:而且,我原来和你们不就是对手吗?还不是一样成了朋友。
那不一样好吧?段刚叫了起来:我们那是对手,是对手懂吗?那不是敌人!……段刚使劲的搔头,想要努力的将两者区分开来。
不过他本来不擅长这个,一时张口结舌,通得满脸通红,半晌说不清楚。
哈哈,别着急,我也就是有感而发,说说而已。
杨纪笑笑结束了这个话题,不过杨纪眼眸之中若有深意,似乎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轰隆隆!突然之间,一阵阵瀑布的轰鸣声隐隐从远处传来。
杨纪和段刚都是一顿,立即侧耳细听。
从平川城离开,一路上人烟稀少,很少看到人家。
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听到瀑布的声音。
马厢外马蹄声乱,隐隐传来朝廷护送甲士的声音:……铁冠派……到了……地头……朝廷……杨纪和段刚面面相觑,都感觉到了不一样。
蹄哒哒!马蹄声接近,只一会儿两人的车厢外响起一阵咚咚的敲门。
杨纪随手卷起车帘,只见行动的朝廷领队出现车窗外,一张刚毅的脸庞隐隐眨着疲惫:两位公子,再有一点路程就到铁冠派的地头了!按照朝廷的规矩,再有一会儿,我们就得回去了。
嗯。
麻烦你们了。
杨纪诚声道。
公子客气。
中年领队道。
等中年领队一走,段刚立即叫了起来:这么快就到了?——太好了!段刚的兴奋溢于言表。
杨纪笑了笑,没有说话。
不过心中也是同样的兴奋,作为边陲之地出生的人,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是宗派是什么样。
杨纪也是一样。
在兴奋之余暗暗生出了一份期待,不知道这名高手如云,武者汇萃的圣地到底是什么样子。
马车行出三四里,远远的可以看到群山之中,一座山峰屹立,雄伟险峻。
山峰中,无数大大小小的宫殿宝塔、飞檐流阁、角楼钟楼散布在群峰之中,黄金的屋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起来雄伟大气,气派非凡。
成百上千,密密麻麻的细小黑点隐隐闪烁着血色光华,在群峰之间行走。
就在群峰最左面,石桥水涧之间,一条匹练般的瀑布从青山之间直泄而下,杨纪和段刚听到瀑布轰鸣声,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这个地方好浓烈的精气啊,比我们平川城强太多了!一个声音从耳边传来,段刚啧啧称叹,即然立即就开始修练,吸纳虚空中的天地精气。
杨纪没有说话,他也感觉到了,这里除了因为瀑布的原因,空气也非常的浓郁。
这里的精气浓郁的不正常的。
看来应该是一处‘灵山’。
杨纪心中道。
他曾经在父亲的练功笔记中看到过关于灵山的记叙,虽然寥寥数言,给杨纪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天下的奇峰险岳何止万计,所谓灵山就是其中一种特殊的山峰,因为地形地理的原因,便于汇聚天地之间的精气。
这道理就像是不同的溪流都会流入江海一样!宗派开宗立派选择的必定不是普通的山峰,而是灵山,这样对于培养杰出的弟子,增进宗派实力有莫大的好处。
走吧,宗派里的人已经到了。
杨纪推了推段刚道。
他看得仔细,就在前方不远处,几道欣长的身影已经走了过来。
杨纪心中暗暗揣测,应该就是铁冠派派来接应的人。
两人走下马车,和朝廷的人分别之后,立即就往铁冠派的人走去。
除了左光斗之外,这是正是杨纪第一次在宗派的地界,见到这些宗派弟子。
三名铁冠派的弟子神色平静,身材欣长,衣着简朴大方,一袭青色布衣,一顶标志性的铁冠,就是铁冠派弟子的标志了。
几位师兄,打扰了。
杨纪上前一步,微微一礼道。
客气。
居中的青年瞥了杨纪一眼,神色微微好看了一些:两位远道而来,辛苦了。
我是宗内派来接待的,两位第一次加入宗派,如果有什么不懂,直接问我就行了。
段刚看到朝廷的人马离开,马车却停在那里,立即叫了起来:那个,我们的马车怎么办啊?另外两名青年听到段刚一脸粗鲁的样子,微微皱了皱眉。
马车放在这里就可以了。
一会儿,自然有人来接受这些马车,把行李替你们送到住处。
——跟我们来吧。
从辕门到山上还有一段距离,三人在前面一边走一边介绍宗内的情况:你们初来乍到,还有很多东西不懂。
琅琊郡有四十多个县,十多个宗派。
除了宗派自己招收的弟子,每一年都有大量像你们一样的武童生被加入宗派。
除了武童生,宗内还有不少的武秀才。
……所以千万不要恃才傲物,无谓的得罪师兄,否则的话在宗内会寸步难行。
这是我对你们最大的告诫。
所有特招进入宗派的弟子每个月还需要交纳在山上的住宿、衣食费用。
毕竟宗内的日常开销也是要用钱的。
不过,你们不一样。
宗派和朝廷有协议。
所以有功名在身的武童生,衣食住行,全部有宗派负责,不用你们担心。
甚至你们出行的时候,宗派还会有补帖。
在这里,你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练功,练功……再练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实力。
除此之外,你们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上一炷香……一炷香?杨纪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