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54《帝御山河》作者:皇甫奇 > 第九十四章 武略(三)

第九十四章 武略(三)

2025-03-27 01:34:04

天字号考房里,杨纪提着毛笔,目光注视着身前的试卷,神情专注。

周围的气氛隐隐有些异样,不过杨纪并没有去留意。

地形、风欲、排兵布阵……这些东西杨纪和其他人比并不占优势。

能进入最后八十人名单的,基本上个个都是天赋过人,背景非凡,实力远超他人。

杨纪和他们比,占不了多少优势。

相当,因为字体更加刚劲、工整的原因。

杨纪答题的速度甚至比其他人还要稍微慢上一些。

差不多了。

杨纪审视着笔下的文章,心中暗暗道。

和其他人不同,杨纪答完前面的部分之后,并没有急着去做最后的策论。

武科举对杨纪来说,关系重大。

这并不仅仅是答题而已,还关系到以后人生命运和仕途。

杨纪显得很谨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所有的题目答完之后,杨纪都要仔细的检查一遍。

以防出现任何的一点疏漏。

这也是杨纪和隋一丘这些人比,下笔的时间要慢上不少的原因了。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题了。

杨纪左手放在桌面上,手指头下意识的敲了敲精铁的桌面,发出一阵铿铿的声音。

真正到了最后一决胜负的时候,杨纪心中也禁不住有些紧张。

王泰是这次的主考官,希望这次的题目是他出的。

杨纪心中暗暗道。

朝廷每年的策论题目都是不同的,想要押宝押中是很难的。

如果什么都读,什么都用心思去钻研,基本很大的可能是徒劳无功。

杨纪只能赌的这次题目是王泰出的。

唰!手指抓住试卷的边角,猛的翻了过去。

这一刻,对于杨纪来说,时间仿佛静止下来。

简简单单一个翻页的动静,在感觉中变得无比的漫长。

杨纪看着雪白的试卷边角高高翻起,心中也跟着提了起来,似乎连呼吸都要停止了。

嗤!当最后一页翻过去,如霜如雪的空白试卷上,两个橡木印象的工整字体印入眼帘:定边!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似乎有千钧之重。

杨纪盯着这两个字,连呼吸都停止了。

电光石火间,无数个念头划过脑海。

良久,杨纪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心中放松下来。

赌对了!仿佛千斤的重担放下来,杨纪心中一片喜悦。

这一届武科举最后的时事策论题目和杨纪想像的不太一样。

但是定边两个字,涵盖的范围极广极广。

杨纪钻研西部边陲花的那些功夫,依然可以派上用场。

所谓定边,就是定鼎边隆。

这里面即包括了西部的蛮族,也包括了妖族,以及生活在大洋之底,神出鬼没,无穷无尽的海族,甚至异度空间的其他文明。

王泰大人是武科举的主考官,虽然这次的题目并没有提到蛮族,但是定边二字,恐怕依然有他的影响在里面。

杨纪脑海中此起彼伏,一个个念头闪电般的划过脑海。

定边二字,虽然看似范围很大,几乎什么都可以写。

但是一个边字,其实已经限定了他的范围。

国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察。

定边涉及到的是朝廷的边陲,这么多的将帅王候,朝廷巨头,统领着数百万的雄师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一个武童生又何德何能,可以解决这等国之大事?杨纪心知肚明。

这最后的时事策论,题目太大,很不好答。

一个回答不好,反倒是徒惹笑柄。

过于宽泛的题目,反而使得这个题目棘手无比。

朝廷立国到现在,什么人物没有出现过?什么方法没有试验过?冒冒然,若是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

尽写些大而空的道理,被刷下去是毫无疑问的。

杨纪两撇眉毛皱起,手里的笔杆子抓着,沉吟不语。

朝廷大大小小的边患不少,冒冒然的提什么平妖、平蛮,平定海族,说的再好,也只是无知者无畏,徒惹笑柄。

要想得朝廷的承认,就必须得言之有物。

平妖、平蛮、平海族,那是半个字都不能占。

只能把题目化大为小,往小了去说。

但是一个劲的小,是毫无用处的。

又必须得以小见大。

从小处,显出大的道理,点晴点题。

这个文章倒是不容易做。

杨纪仰起头,脑海中此起彼伏。

他脑海中虽然有些策略,但是题目不同,答题自然也就不能一样。

要想呼应定边这个题目,还必须得做一翻计较才行。

杨纪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做的,但这个题目毫无疑问非常的考验智慧和个人在武略上的天赋。

这并不是读几天《武经》,或者看几本《武略》就行的。

肚里没有货,不管怎么努力,也写不出应景的文章来。

我们都不过是武童生而已,很多人以前连琅琊郡都没有离开过。

更别说是太一洲了。

能够进入边陲地带的,千中无一。

不知道这次的题目为什么考的这么难?杨纪心中暗暗道。

把定鼎边陲这样的国事托付给武童生这样刚刚踏进科举仕途的学子,就好像将神器交给嗷嗷待哺的婴儿,未免显得有些草率。

也有些超出众人的眼界和实力了。

杨纪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

但是眼下能做的,也仅仅是应战而已。

杨纪心念一动,脑海中浮现出那张西部太上洲地形图,无穷的山河大地、草木森林,城池市镇一一浮现。

杨纪的视线沿着边界线上一座座犬牙交错的城池上来回,最后定格在了西北部最突起,深入蛮荒地带最深的一座城池上。

咝!深吸了一口气,杨纪提起笔,在素色的砚台里醮了醮浓墨,随后写下了第一行字:书生胸有平天策,雏凤也敢试啼音。

这两行字洋洋洒洒,刚劲雄浑。

这两行字一写出来,一股磅礴大气的味道透纸而出。

而杨纪身上的气息也骤然一变,犹如一柄宝剑出鞘,金铁之音穿入云里,显露出一股谁与争锋的味道。

边陲重地,干系生灵千万,非雄兵,无以张其重,以重典,无以慑敌心。

有道一山不容二虎,一潭难纳双龙,故能战则不与之和,能胜则不轻言之弃……杨纪笔锋一转,大半月以来,钻研的边陲策略,国家兵政的心得,犹如泄闸之水,随着笔锋龙蛇,悉数倾泄纸上。

嗡!当杨纪胸中所得,倾泄纸端。

刹那之间,铮的一声,仿佛一声剑鸣划过虚空,又仿佛一道雷霆掠过虚空。

冥冥之中,一股浓烈的杀伐之音从天字号考房中迸射而出。

这股杀伐纯粹浓烈,刚一出现,几乎就压下了隋一邱、张党、周群之流的声音。

然而丛林无界,妖森无垠,茫茫的海洋更是无边无际。

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射人先射马,擒贼必擒王。

四海之中,当以蛮族为重。

蛮族九道,西方边患,又以‘苍墟城’为首。

苍墟城定,则西方定。

西方定则蛮族定,蛮族定则天下定!杨纪笔落纸上,犹如万马奔腾。

当最后一句蛮族定则天下定一出来,大地震动,冥冥之中,虚空中居然响起阵阵嘶喊之音,仿佛千军万马咆哮杀敌一般。

嗡!地字号考房中,隋一丘骤然一惊,一团墨汁差点污在试卷上。

张党、周群之流眼皮连跳,被杨纪影响的连字都写不下去。

杨纪此时心随笔走,物我两忘,完全忘记了外界,沉入了这大半月来的所思所想之中。

苍墟城是西部太上洲边患最重的地方,也是受到蛮族袭扰最严重的代表性地方之一。

杨纪查看过地图,苍墟城深入蛮族的势力区域,距离它最近的城池也在两百里开外。

这意味着苍墟城一旦受到攻击,短时间内,想要从其他城池得到援助几乎是不可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在那里镇守了远比其他城池都要多的军力。

但是这些根本没有用处。

源源不断的蛮族侵扰,使得这里的军力耗损,远超其他城池。

军力补充的速度也要超出其他城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曾经派过三位老将军和七位年少有为的年轻将军前去解决这件事情。

但结果,三位老将军中有两位老将军死在任上,剩下一名因为办事不力被撤换。

现在还关在天牢里。

而七名年少有为的将军,虽然来的时候都是意气风发,怀抱治国定边的抱负。

但最后还是一一死在那里。

而这里面,甚至不泛武道七重武宗境的高阶将军。

连实力强大的武宗境都被人无声无息的干掉,苍墟城面临的危险可想而知。

朝廷里面曾经一度考虑放弃这座城池,或者派谴更加厉害的王候,或者干脆是武圣前去坐镇。

但是武圣级别的强者极其敏感,一旦出现在边陲,就被会认为是朝廷大规矩行动的前兆,易引起蛮族方面的强烈反弹,继而引发双边的大规模战争。

那样反而是失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