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54《帝御山河》作者:皇甫奇 > 第九十五章 武略(四)

第九十五章 武略(四)

2025-03-27 01:34:04

至于放弃城池……那无异于承认朝廷的软弱,向蛮族屈膝。

这种事情朝廷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

而且,苍墟城位置特殊,属于西部的前哨,军事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旦未来朝廷准备对西部蛮族发动全面的进攻,这就是一个很前好的前线岗哨。

是绝对不容许轻易放弃的。

更别说,朝廷和蛮族签订停火协议,开放边贸之初,苍墟城一度是繁荣的,并因为边贸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平民。

经过近百年的时间,那里已经繁衍了不少的人。

很多人土生土长已经定居下来。

朝廷是万万不可能放弃这些人的。

所以一来二去,苍墟城的问题拖着尾大不掉,始终没有解决办法。

杨纪听那里行商回来的人说,苍墟城到现在都还是都尉主政。

而就算这都尉也换了好几个了。

现在到了晚上,苍墟城人人大门紧闭,听见惨叫声也不敢出去。

这种情况简直匪夷所思,在大汉皇朝各个边陲,也算是独一无二。

小小的苍墟城甚至一度摆到了皇帝陛下的面前。

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解决问题。

而在西部太上洲,苍墟城几乎代表了各个城池面临的典型困境。

这并不只是边患问题,折射出来的更是朝廷的政策问题。

在对待蛮族的问题上,朝廷始终犹豫不决。

战也不是,和也不是。

而每次问责,蛮族九部也是互相推诿。

以致于整个西部边陲,面对这种困难居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只有被动的防守。

只是城池太大,蛮族又有飞禽飞兽,又是趁着晚上袭击。

被动防守的效果可想而知。

欲定六合,先定蛮族。

欲定蛮族,先定苍墟,这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杨纪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叶落而知秋意,苍墟城的问题并不只是一座城池而已。

他牵涉到的方面太多太多。

是和整个朝廷的大政策联系在一起的。

杨纪笔下不停,脑海中浮现出生平所读的种种经典,以及《武经》、《武略》,所有种种融会贯通,全部联系在一起。

在杨纪看来,朝廷的政策不论是战是和,其实都有问题。

包括王泰的《武略》,虽然他极力陈述蛮族的危害,也主张全力进攻剿灭蛮族。

但是武将终归是武将,单纯的统领千军,战场杀伐还可以。

但是涉及到具体的政策,这就不止是战争那么简单了。

在杨纪看来,对边荒的策略,除了兵强马壮,除了强势的进攻,还包括战后的经营跟进。

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战后的农业、后勤,城池建筑合理布局,先期警戒、布防……凡此种种,这绝不仅仅只是一场两军对垒的战场而已。

战争的胜负故然重要,但是战果的巩固更加重要!王泰只侧重进攻,进攻进攻再进攻!越凶猛越好,却从没有想过战果的巩固问题。

在杨纪看来,这就是他的失败之处。

要想巩固胜利的果实,仅仅靠朝廷,靠军队那是远远不够的。

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天时、地利、人和,不可不察。

愚下以为,蛮族边境,所惧者无非丛林而已。

欲平蛮族,必除丛林。

而欲除丛林——杨纪笔锋顿了顿,写先下了最重要的几个字:必先——‘屯田’。

这两个字一落,考场上方,空气轰鸣,一股紊乱的气流席卷当场。

聿聿聿!——冥冥之中,似有战马嘶鸣,又似有擂鼓喧天,铠甲相振。

一股沙场浓烈的煞气,伴随着席卷血腥味道,席卷当场。

嗡!天字号房中,白头山七师兄本来突然心神一乱,被这股铺天盖地的煞气弄得心神不宁,连文章都写不下去。

是那小子!他一个宗派弟子怎么可能做出这样文章来?白头山七师兄惊心不已。

武略的文章做的好,或者如金铁锐鸣,或者如白虎长啸。

很少有像杨纪这样,字里行间居然透出千军万马的惨烈气息。

这是匹夫与千军的区别。

放眼天下,也只有朝廷的那些军神在年轻的时候才会做出来。

对于这些军神,朝廷的评语只有一行字:目中涵有日月,胸中藏有乾坤!这可是极高的评价!这些人物后来也无一不是手握重器,做到了主宰朝廷国策的地步。

但是琅琊郡只是一个小小边陲,白头山七师兄很难相信,杨纪做出的文章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可以定鼎朝廷国策的地步。

战马嘶鸣,擂鼓喧天,杨纪并非嗜杀之人,但是这篇文章针对的却是蛮族的百年之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丛林,蛮族便是拔了毛的凤凰,去了爪牙的老虎,就算人数再多,也敌不过朝廷。

只要集中优势兵力,一战之后,可解千年忧患。

而杨纪的政策,正是针对蛮族丛林之中茫茫那茫茫无尽,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一山不容二虎,一潭难纳双龙,只要不断的砍伐森林,然后派农民屯田种地,派军队戊守。

蛮荒丛林的植物就算有再大的能耐,所有的养份都被庄稼吸收,也掀不起浪花来。

一年,两年,三年,只要不断的砍伐森林,扩大农田的面积。

蛮荒丛林的面积就会不断的萎缩,没有丛林的掩护,蛮族只是无依的野草而已。

杨纪此计若行,针对的就不只是一个苍墟城,而是针对蛮族九部的绝户之计。

十年,百年,千年……只要依计而行。

不但可以为西部边陲竖立缓冲地带,而且可以不废一兵一卒,从根本上消灭蛮族。

如此绝户计,杀伐之惨烈,煞气之浓稠,可想知死。

一旦成功,那死的确不是十万、百万之数,而是茫茫无尽的枯骨。

杨纪笔走龙蛇,文章之中杀伐之气越来越重。

就连化名曹甸的黑衣俊美青年,也是神色微变,被杨纪压了下去。

嗡!考场南端,感觉到这股气息,王泰霍的睁开眼来,双眸之中迸射出夺目亮光来。

小小琅琊,居然有这等人物?!王泰卧蚕般的眉毛抖开,骤的望向杨纪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