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54《帝御山河》作者:皇甫奇 > 第六十一章 武科举临近

第六十一章 武科举临近

2025-03-27 01:34:03

十八年前的孟珣,还只是一名资质尚浅的文吏秘书,满脸青稚,没有参与文科举批阅的权利。

当时因为一名主考官的提拔,在一旁辅佐,做些琐碎的事情。

因为这个,孟珣当年才目睹了那惊人的一幕。

时隔多年,孟珣还清楚的记得大殿中的众人无比震惊的神情。

这件事情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事后孟珣才知道,这一切都和一个出自晋安城的杨姓考生有关。

时光荏苒,相同的一幕再次重演。

哗啦啦!大风袭袭,试卷哗哗的作响。

十几处桌案上的试卷也渐渐支持不住,一张张的从桌上飘飞起来,被大风卷走。

眨眼之间,大殿中就只剩下两三处而已,而且看样子也抵挡不了多久。

唯一纹丝不动的,也就只有那一沓试卷而已!好了,把大门关上吧!孟珣挥了挥手道。

众皂吏如梦初醒,纷纷回过神来,七手八脚的把大门关上。

那些卷子都记住了吧?孟珣转过身,望着身后的一众文官文吏道。

记得,记得……众人纷纷道。

这大风这么一吹,大殿里的试卷已经完全乱了。

不过,那十几处桌案上的试卷太过特殊,太多人盯着,虽然最后还是被人吹走,便飘落的地方众人却记得清清楚楚。

只要花点时间,就能很快找出来。

那就赶快行动吧。

孟珣衣袖一拂,立即大步走向那一沓醒目的试卷,手掌一抄,拿在手中。

杨纪!!看到卷首的名字,孟珣悚然一惊,目光恍惚了一下。

这仅仅只是一个巧合,还是有什么其他自己不知道的隐情?就在孟珣沉思的时候,一个细细的声音,小心翼翼在耳边响起:大,大人……刚刚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大风怎么连一张卷子都吹不起来?孟珣摇了摇头,回过神来。

一转身,就看到一名年轻的文吏躬着身,站在桌案边,满脸的诚惶诚恐,却又压不住心底的好奇。

这种事情,你以后就知道了。

孟珣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

这样啊……年轻的文吏满眼掩饰不住的失望。

孟珣笑而不语,脑海却是思绪翩翩,此起彼伏。

读书成圣的文圣时代早已消逝,现在就连读书人自己都差不多淡忘了。

传说中的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一字千金!那些才华横溢、文气浩荡的读书人,不只胸中的文气冲出头顶,形成浩气长河,而且写出来的字字字珠玑、价值连城。

一字千金指的不止是读书的人文章价值连城,而且说出来的话份量极重,有千金之重,所以又有惜字如金的说法,——又何止是大风吹不动而已?当今的世界尊武道抑文道,却哪里又知道,文圣们的笔墨水火不侵,刀斧难加,扔到海里,能使海水分开,扔到火里,能使大火熄灭。

那些传说中的圣篇可以与日月同辉,可以与天地不朽,可以退妖魔邪祟,可以稳国运江山!——又何逊于那些武道强者?只可惜,这一切都成为了传说,曾经的璀璨的文圣世纪如今也只留下了只鳞半爪,供后人凭吊和追忆!如果没有意外,这次的文试魁首就落在这沓试卷里了。

孟珣深吸了一口气,回过神来。

他心中了然,就凭刚刚的表现,这个叫杨纪的学子绝对是所有人中灵气最重的。

这样程度的文章在读书成圣的文圣时代算不得什么,但是在文道没落的现在,却是异常的惊人。

所以大家看到风吹不动试卷,才会这么的惊人。

史师要挑选衣钵继承人,恐怕极大的可能,就是落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了。

如果连他都不能合格的话,恐怕整个平川城都找不出第二个合格的人选了。

来人,把这里的试卷封装起来。

召集所有的主考官、文吏一起审阅!孟珣一拍桌案,当机立断道。

朝廷有朝廷的规矩,文试也有文试的形制。

虽然孟珣几乎可以肯定,这次的文试魁首大半就落在了这个叫杨纪的身上,不过这还需要最终的比较和印证…………山中不知日月,杨纪在深潭中修练,每日进境都是一日千里。

修为达武道一重的巅峰,已经臻至一个极限,每天修练的效果本来应该极为微弱,但杨纪却借助瀑布冲刷,依然稳步的前进着。

轰轰轰!杨纪在瀑布下修练,全身血光涌动,力量刚猛无比,每一拳打出都气势无俦,威力惊天动地。

从高处冲刷而下的瀑布,被杨纪一拳打穿,渗出的拳劲透出一丈多远。

在瀑布下锻炼二十多天,杨纪精神饱满,筋肉扎实,全身的力量就像麻绳一样,拧成一股,而且越拧越紧。

和文科举结束时相比,杨纪的力量明显增加不少。

吼!——瀑布下,魔虎的咆哮声层出不穷,这是杨纪的太合魔虎拳练到了巅峰的征兆。

二十多天的修练,杨纪废寝忘食,对于这门拳法的理解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杨纪就这样在瀑布下修练,足足三个时辰后,血光耗尽,疲筋力尽,杨纪才爬上了岸边。

累死了!……杨纪翻了个身,躺倒在地上,累得舌头都要伸出来了。

武者虽然厉害,但也还没有脱离人的范畴。

这么不眠不休的打上三个时辰的拳法,所有的体力都耗光了,杨纪只感觉额头上全是滚荡的汗浆,一层层不停的涌出来。

力量的增长差不多达到极限,到底还差点什么……杨纪盯着湛蓝透明的天空,百无聊赖的想道。

这段时间的修练,杨纪的身体已经锤炼的坚韧无比,虽然力量还没有超出其他一重巅峰的武者那么远,但是抗击打能力绝对远远超出的同级高手!按照原本的估计,杨纪现在的力量应该已经达到了武道境第二重,然而力量确实增加了,但杨纪却并没有踏入武道第二重。

还是缺乏经验啊……杨纪蹙着眉,望着天空叹息道。

他虽然自问不乏努力,也不乏天赋,但是对于武道境的了解还是太少太少,还是缺少一个合格的武道引路人。

这种角色,本来应该是每个武者身后的宗族,以及各自的长辈来扮演的。

但是杨纪在宗族中的行殊处境,却使得这一块几乎空白。

瀑布这里的锤炼可以暂时结束了。

杨纪心中暗自啄磨,眼中闪过一道睿智的光芒:或许,我应该先回趟平川城,多观察观察那些武道二重的强者,从他们身上找一找进入武道二重的方法。

杨纪原本以为,只要力量够了,就会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个境界。

但是如今看来,武道显然并不只是力量,显然还讲究方法。

这般想着,杨纪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半个时辰后,杨纪恢复体力,砰的一声,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

可以回去了。

杨纪脑海中电光一闪,随即心念一动,全身血光涌动,一股庞大的热力散发出来,将身上湿淋淋的衣服瞬间蒸干。

呼!风声一荡,杨纪犹如脑弦之箭般,迅速离开了水潭边…………杨纪回到平川城,街上人流汹涌,参加文科考的学子大部分消失了,现在城里到处都是准备参加武科举的学子,到处议论纷纷,一片紧张的气氛。

还有几天就是武科举的日子,大街、酒楼、酒肆、茶楼、客栈……到处都是高谈阔论的学子,这些人甚至还有说到兴头,直接下来比划切磋的。

呼吸八段、九段、十段,武道境……街道上什么层次的人都有,到处一片浓郁的武风。

因为这个原因,朝廷里也明显加强了守备程度,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披坚执锐,盔甲里血光涌动的甲士,只要有人闹事,立即就有甲士过去。

武科举和文科举不同,不是动笔杆子,更多是要动拳脚的。

年轻人血气方刚,一时意气,提前在大街上打起来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武科举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借此买本《武典》来看看。

杨纪心中暗道。

武科举和文科举不同,文科举一开始就考得很深,会考三经五典的涵义,也会考策论。

但是武科举不同,在童生试的级别,策论是直接取消的。

只考《三经》《五典》的内容,而且也不会考得很偏。

不过在取消策论的同时,内容也极大的扩殿了,增加了《武典》的考核内容。

对于武科举的文字部分,朝廷一向是浅尝辄止的,只要保证朝廷的武童生识字,而且不笨,不糊涂就可以了。

但这并不是说武科举就很容易了,恰恰相反,武科举越往上要求越高!武秀才的级别需要精通《三经》《五典》和《武典》,同时也重新增加了策论的内容,但却不是词诗歌赋,而是和武道相关的排兵布阵!到了武举人的级别,不止要文采华章,而且精通山川地理,同时还会考问到大军征战,治国策略…………总之,武科举的等级越高,涉及到的学问、知识越高深,要求也就越高。

文道只有童生、秀才两个级别,但武科举却在秀才之后还有举人、贡生、进士、状元几个级别。

其中的艰难不足为外人道也,也难怪很多武者对于武科举的要求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