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的皇宫并不适合游逛,里面的结构太复杂,面积也太广,即便只想走遍第一层,也得花费一整天的工夫。
唐寅在舞英、阿三阿四、尹兰、程锦等人的陪伴下向山上行去,路上,常能遇见穿梭而过的宫女,唐寅问舞英道:现在皇宫里还有多少人?舞英愣了愣,急忙拿出一本小册子,翻看了好一会才说道:大王,现在皇宫里宫女有两千三百多人,以前还有近万人的侍卫,不过那些都是川人,现已随着川军撤走了。
唐寅点点头,要打理这么大一座的皇宫,宫女的数量必然少不了。
他说道:直属军分出一个兵团,暂时担任皇宫侍卫,我们刚刚接收上京,皇宫无论如何也不能出乱子。
是,大王,末将一定办好此事。
舞英拱手说道。
唐寅一行人从皇宫的一层一直走到皇宫的最顶层。
在顶层的制高点还建有一座高大的平台,名为擎天台。
登上擎天台向下观望,几乎整个上京都能尽收眼底。
唐寅也是第一次站到擎天台上,不由得一阵心潮澎湃,自言自语道:这里当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舞英见他心情不错,走上前来,低声问道:大王,风国当真又要迁都于上京?唐寅点点头,说道:当然!既然天子要回归上京,风国的都城自然也要跟着迁到上京。
这里是帝国的都城,以后,也将是我风国的都城。
听闻这话,众人不约而同地在心里吸了口气。
不是因为要迁都,而是因为唐寅的这番话,其中显然有取而代之的意味。
舞英皱着眉头说道:可是我国刚刚迁都镇江不久,已经是劳民伤财,直到现在还没完全稳定,这时候再迁都上京,会不会……发生什么乱子啊?再者说,上京以南就是川国领地,与川国相邻,把都城定在这里,只怕,不太妥当吧,还请大王三思。
唐寅淡然一笑,说道:正是因为上京位于风川边境,我才考虑迁都于上京。
都城所在,国之重地,必然会囤积重兵,如此一来,即可阻止川军北上,又方便于我军随时攻入川国,可谓一举两得。
稍顿,他又含笑道:当然,风险与机会并存,定都于上京,也会造成一股紧张的气氛,让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不至于太倦怠。
舞英隐隐担忧,不过见唐寅坚持,她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见两人的谈话告一段落,尹兰立刻上前,笑呵呵地说道:大王,今天不如我们就不要回驿站了,在皇宫里下榻吧。
说完话,看周围众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尹兰急忙解释道:这么大的皇宫,空着也是空着,何况,这里可比驿站的环境好多了,大王理应住在这里嘛。
众人闻言皆感哭笑不得,皇宫哪是你想住就能住的地方,就算它是空着的,就算己方现在已经接收了上京,但最起码的避嫌还是需要遵守的。
唐寅淡然说道:驿站的条件再差,也强过军营,在军营里都能住得,难道还住不得驿站吗?尹兰被训斥的一缩脖,不敢再多言。
在皇宫里逛至傍晚,唐寅一行人离开皇宫,返回驿站。
在回驿站的路上,唐寅特意挑起马车的窗帘,向外观瞧。
现在的上京和他第一次来的时候几乎没什么变化,依旧是那么多的繁华热闹,依旧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虽说最近几年上京接连易主,战乱不断,但它毕竟是国都,不管当初的贞军还是后来的川军,统治上京的时候都会收敛许多,上京的百姓也没太受到战祸的殃及。
一路无话,唐寅乘车回到驿站,于上京暂时住下来。
刚刚接管上京,要处理的事务很多,唐寅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他令人给镇江传书,急调上官元吉来上京。
在唐寅入住上京的第三天,一个惊天的消息突然传来。
这天中午,唐寅吃过午饭后在驿站的花园里散步,这时候,乐天和艾嘉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
唐寅依旧是满脸的平静,等他二人来到近前后,慢条斯理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么慌张?大王,出大事了!艾嘉抢先说道。
何事?唐寅的目光在乐天和艾嘉二人的脸上转来转去。
刚刚收到的消息,川王在回国的路上……病故了。
乐天上前一步,在唐寅的耳边低声说道。
什么?唐寅闻言身子顿是一震,肖轩病故了?这是真的吗?肖轩真的死了吗?他皱着眉头问道:消息可靠吗?大王,绝对可靠。
艾嘉接道:现在川军皆以披麻带孝,军营里也都打起了白旗,据报,川军的哭声在营外都能听到。
乐天连连点头,表示艾嘉说得没错。
肖轩竟然真的死了……唐寅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他紧锁着眉头,倒退两步,背着手,来回踱步。
他不说话,现场寂静得鸦雀无声,人们都在眼巴巴地看着他。
也不知过了多久,唐寅突然停下脚步,沉声说道:查!立刻再派人去查,必须要查清楚肖轩是真死还是诈死!乐天和艾嘉对视一眼,紧接着,两人双双拱手施礼,道:是!大王!说完话,两人一溜烟似的跑出驿站。
唐寅的眼珠转动个不停,恍然想起什么,抬手说道:阿三!属下在!你现在就派人去传令慕青,让他不要再回镇江了,立刻率军赶来上京!唐寅正色说道:还有,三水军和飞羽军也要随平原军一同前来。
是!大王!阿三答应一声,也飞快地跑了出去。
这时候,唐寅的心情不由得一阵阵的悸动,如果肖轩真的死了,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川国必将大乱,这对于己方而言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出兵机会,怕就怕肖轩是诈死,故意设计引己方上钩。
接下来的几日,风国的探报如走马灯似的传到上京。
每一条消息都是称肖轩确实病故,乃千真万确之事,就连风国潜伏于川国都城昭阳的探子都传回消息,称昭阳方面已经收到川王病故的急书,现在朝野上下正处于一片慌乱之中。
通过这些接二连三的消息,唐寅已基本可以确定,肖轩确实已经病故,若是做戏,不可能举国做戏,这成本也太高了。
唐寅打定了主意,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数日后,以萧慕青、梁启、青羽为首的平原军、三水军、飞羽军连夜兼程,抵达上京。
目前三军的兵力加到一起有接近三十万人,再加上唐寅麾下的直属军,总兵力达四十万众。
在驿站的大堂里见到萧慕青、梁启和青羽后,唐寅首先开口问道:你们可听说肖轩病故的消息吗?三人相互看看,一同点头,说道:回禀大王,末将已经听说了。
你们怎么看?末将……还无法确定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萧慕青满露狐疑之色,说道:川王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会突然病故呢?大王,末将以为,其中可能有诈。
旁人或许看不出来,但唐寅可能看出肖轩的身体并不好,早已处于透支状态,这次又长途跋涉的到神池,还被自己设计骗走了上京,心中憋火,怒极攻心,突然暴毙也不是没有可能。
心里明镜似的,他嘴上可没有说,他问道:慕青,如果肖轩是在用诈,你说说看,他目的又何在?这……萧慕青苦笑着摇摇头,说道:这正是最蹊跷的地方,末将还真找不到川王诈死对川国能有什么好处。
按理说,川王若是诈死,其目的就应该是为了引我国出兵进犯,川国事先做好埋伏,好给予我军迎头痛击,但现在神池可是站在我们风国这边的,肖轩应该打心眼里不愿意与我国开战才对,他又怎会以诈死来引我军去攻呢?末将实在想不明白。
唐寅打个响指,笑道:你说得没错,以现在的局势,川国避战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主动引我军去攻?所以,我判断,肖轩是真的病故了,现在对于我国而言,正是个绝佳的出兵机会!萧慕青吸了口气,下意识地看向梁启和青羽,无声地询问他二人的意思。
事关重大,梁启和青羽亦是紧紧皱着眉头。
过了片刻,青羽开口问道:大王打算何时出兵?又调动多少的兵马?是直捣黄龙进取川都或是要蚕食掠地?唐寅一笑,挺身站起,而后向左右的阿三阿四扬下头。
二人立刻取来一卷长长的帆布,铺在地上,将其展开,人们低头定睛一看,原来是川国北方的地图。
环视了众人一眼,唐寅直接走到地图上,顺手抽出肋下的佩剑,向地图上一点,说道:这里!我要的是川国的双棠郡!萧慕青、梁启、青羽下意识地跟着站起身,低头看向唐寅所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