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周围众偏将你一言,我一语,子缨脸色顿是一沉,斥道:放肆!众偏将们吓得一缩脖,急忙闭上嘴巴,再不敢多言半个字。
天子的仪仗过去之后,是皇廷朝臣们的队伍。
马车一辆接着一辆,有些是装人的,有些是装物件的,都数不清有几百还是几千辆。
再后面,才是邱真、宗元等风国大臣的队伍。
看到邱真的马车,子缨面色一正,立刻催马上前,插手施礼,说道:邱相!不管军中将领的军衔、品级有多高,左相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看到子缨,邱真脸上立刻浮现笑容,他从马车里探出头来,问道:子缨将军刚才可见到天子了?已经见过了!子缨含笑点点头。
天子看上去应该是很高兴吧?邱真乐呵呵地说道。
子缨看了看左右,翻身下马,随手把缰绳交给一旁的侍卫,而后向邱真的马车里瞧了瞧。
邱真多聪明,立刻会意,挥手说道:子缨将军进来坐。
邱真的马车足够大,容纳两个人绰绰有余。
子缨登上马车,在邱真的身边落座,而后低声问道:邱相,末将有一事不明。
可是大王为何要放天子回上京?正是!邱真一笑,说道:天子在我风国,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好像天子只是我风国的天子,待得越久,就会越损天子的威望,让天子回归上京,重树威望,那么天子还是天下人的天子,这对我国很有利。
这些道理子缨明白,他不无担忧地说道:只怕,天子回到上京之后,会不受我国的控制啊!以后,我风军会常驻上京,天子飞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可是上京毕竟是天子的地方,就算我军能常驻上京,也未必会像现在这样容易操控天子。
子缨正色说道:若是天子身边有小人挑拨,从中作梗,对我方将会很不利。
哦?这倒是个问题。
邱真吸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喃喃说道:所以,皇廷中的大臣必须得全是我们的人,拔光其羽翼,纵然放虎归山,也不足为虑了。
邱相的意思是……子缨小心翼翼地问道。
邱真慢悠悠地说道:镇江至上京,路途遥远,何止千里,期间也免不了会遇到豺狼虎豹、马匪山贼,发生那么几个意外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恩!子缨沉吟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他问道:不知,邱相会让意外发生在何人的头上?邱真仰面而笑,说道:这我还得再好好想一想,仔细琢磨琢磨。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上下打量子缨,正色问道:子缨啊,你身上的伤没事了吧?子缨做个深呼吸,握起拳头锤了锤胸甲,豪爽地大笑道:早就痊愈了,邱相不必担心。
那就好,路途遥远,颠簸劳顿,你可别伤了身子。
邱真说道:出城的时候我已令人准备好了马车,你可乘车而行。
邱相考虑周全,末将感激不尽。
子缨拱手施礼。
子缨的话还真让邱真上了心,天子在上京当然不同于在镇江,己方对天子的控制也不可能像在镇江这么严密,若是真有朝中大臣暗中蛊惑天子,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样的乱子呢。
现在皇廷的大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风人,这些人可以信任,而另一部分则是皇廷的老臣,他们当中有真心实意倾向于风国的,但也有貌合神离的,这些人则是对风国威胁最大的。
只是,谁是真心实意顺服风国的,谁又是对风国貌合神离的,邱真一时间也不好做出判断,此事他还需要仔细斟酌。
殷谆、殷柔以及皇廷大臣、风国大臣由天鹰军护送着,离开镇江,一路南下,直奔上京。
从镇江到上京,要穿过大半的莫地,整个的安地,路途确实很漫长。
本来在路上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邱真又特意传令子缨,让他不必着急,缓慢行进即可。
子缨不明白邱真这是何意,不过还是按照他的授意,传令全军将士,缓慢前行。
路上,天鹰军进行的速度奇慢无比,走走停停又停停走走,一天下来,往往连三十里都走不到,如此缓慢的龟行速度,即便半年都未必能走到上京。
只过了两天,殷谆就受不了了。
如果他是出来游玩的,那倒也没什么,他还能观赏沿途的风光,关键是他现在是要回家,归心似箭,恨不得背生双翅,一下子就飞回上京的皇宫里,哪里还能忍受得了这样的速度?他自己不敢找邱真和子缨,而是先把殷柔拉来壮胆。
等他见到殷柔之后,满脸愁容地说道:皇妹啊,现在这样行进的速度是不是太慢了些,照这样走下去,恐怕得等个一年半载才能回到上京啊!殷柔点点头,她也觉得现在进行的速度慢得出奇,天鹰军不像是行军赶路,更像是出来散步的。
她说道:皇兄何不把邱大人请来,让他督促一下将士们,加快行军速度。
殷谆连忙说道:皇妹所言极是,朕这就派人去请邱相过来一趟。
说着话,他向一旁的侍女点点头。
侍女福身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时间不长,侍女把邱真带了过来。
见殷谆和殷柔都在,邱真整了整身上的官服,上前施礼,拱手说道:微臣参见陛下、王妃娘娘!邱爱卿平身!殷谆身子下意识地前倾,向邱真连连摆手。
他对邱真的态度简直比对皇廷丞相的态度还要客气。
不知陛下找微臣前来有何贵干?邱真满脸不解地问道。
哦……这个嘛……殷谆正琢磨该如何开口的时候,一旁的殷柔忍不住抢先说道:邱大人,现在我们一天能走多少里?邱真回道:回禀王妃,现在一天的行程为三十里。
也就是说,我们离开镇江这些天,还没有走出百里?殷柔瞪大眼睛问道。
是的,王妃。
那我们又要什么时候才能走到上京?殷柔沉声质问道。
邱真认真算了算,小心翼翼地回道:按照一天三十里的行程来算的话,需要二百二十五天方可抵上京。
殷柔闻言差点气笑了,她要听的哪些是这些,邱真还给真自己算出一个具体的日期来。
她说道:邱大人,难道就不能加快行进的速度吗?非要拖那么久才能抵达上京吗?邱真满脸的无奈,说道:王妃有所不知,并非微臣不想快点抵达上京,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啊!殷柔不解地问道:为何这么说?邱真说道:这次返京,皇廷的大人们都是举家迁移,个个都带有大批的家眷和大量的物件,单单是装货的马车就有成百上千辆,而且其中还大多都是金贵又沉重之物,微臣想加快行军也快不起来啊!这一点倒是殷谆和殷柔没想过的。
回想一下,也正如邱真所说,皇廷大臣们拖家带口的,确实是个大累赘,很大程度上拖累了行进的速度。
殷谆眼珠转了转,清清喉咙,说道:邱相,你看这样行不行,把护送朕的将士们分成两波,一波护送朕和皇妹先行,另一波护送诸位爱卿缓行,如此一来,众爱卿的家眷们也就不会再拖累朕回京的时间了。
说着话,他又生怕邱真会反对,特意转头看向殷柔,笑问道:皇妹,你说呢?殷柔点点头,觉得皇兄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她应道:就按照皇兄的意思办吧!殷谆的意思正是邱真想要的。
后者还故作为难,沉吟了好一会,方勉为其难地说道:既然是陛下和王妃娘娘的意思,微臣照办就是了。
如此就烦劳邱爱卿了。
见邱真答应了,殷谆喜出望外。
邱真忙躬身说道:陛下折杀微臣。
按照殷谆的‘意图’,邱真把天鹰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保护天子先行,另一部分则负责保护朝中的大臣及其家眷。
天鹰军的十万将士他可不是对半分的,而是一波为九万,一波为一万,九万的将士保护天子和王妃,一万的老弱病残则负责护送皇廷大臣。
他这么安排当然也有他的道理,天子和王妃才是重中之重,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半点闪失,自然要派重兵保护,与其相比,皇廷的大臣们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留一万将士随行已算是照顾有加。
当然,如果以后发生了什么意外,那也没人能找到他的头上,埋怨他的不是。
邱真等风国大臣随殷谆和殷柔一道,先行一步去往上京。
没有那些大臣及其家眷做拖累,天鹰军的行进速度像是突然爆发了似的,由原本的日行三十变成了日行三百,全军上下做急行军。
路上,邱真的马车里。
此时,马车里有两个人,一位是邱真,另一位则是一身黑衣、面无表情的汉子。
此时,邱真盘膝而坐,那人则是垂首跪坐于一旁。
邱真拿起茶杯,同时看着那人,慢悠悠地问道:本相交代你的事情,可都记清楚了吗?相爷放心,属下都牢记于心!恩!暗箭做事,从没让大王失望过,希望这次,你们也不要让本相失望。
邱真端着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里面滚烫的茶水,而后抽出一只手,从怀中掏出一张信封,递给那名表情阴冷的汉子,淡漠地说道:这是名单,凡是名单里的人,断不可留,连其家眷,斩尽杀绝,守军那边,本相已打过招呼,他们自会配合你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