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推理题,可用技巧瞬间得出。
就算不用技巧,也可自行完整推理,只是耗费的时间要长一些。
终于,Y大的男生长吁一口气,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费力地爬起身冲向答题区,点击了正确的C选项。
我能问问你为什么做得那么快吗?答案公布后,男生想一探究竟。
当然是有技巧的。
破题总要讲究切入点,我不知道你是从哪个人物先开始推,但我选的是在题干四个条件里只出现了一次的孙同学,而他恰好也是最终问题里出现的人。
从条件二的或或关系可得,赵同学不学游泳可推出孙同学学游泳。
……每一个条件都捋清楚后,逻辑链就非常清晰了,从吴同学学羽毛球推四步,就可以得出孙同学学游泳。
燕时思路清晰,一口气回答了男生的问题。
男生诚恳道谢,心服口服。
赛程继续。
本来一切都平平稳稳,但进行到第二轮第十七题时,韩明鹿败在了一道她拿不准的题目上。
运气没有站在她这一边,她蒙错了选项。
她轻轻叹了口气,朝台下一鞠躬,又朝自己的队友们二鞠躬,一言不发地走向休息区的祝潇吟,和她坐在一起。
自从韩明鹿下场后,蓝队颓势尽显。
第二轮在仅剩最后一道题时,温棠竟然算错了一道她比较拿手的高等代数题,尽管只是差之毫厘,但她仍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两轮结束,场上形成三比三的对峙局面。
蓝队之前积累下来的优势被消耗殆尽,风水似乎又要转回红队那边。
第三轮开场不久,Y大的男生就在一道考验记忆力的题上被苏蕴荷淘汰。
比分依然咬得很紧,目前蓝队比红队高三分。
然而,变故陡生,欧阳一暄败给了S大的男生。
她自嘲地笑着,对燕时和苏蕴荷说:多想了一步,没想到是我想太多了。
燕时和苏蕴荷安慰地拉着她的手。
不久后,下一个被安慰的人,就成了苏蕴荷。
苏蕴荷自己倒是没什么遗憾,她只是握着燕时的手,小声说:你一个人对他们两个,怎么办啊……没事,我尽力,要相信我。
燕时抬头看着苏蕴荷的眼睛,目光坚定。
嗯,别害怕,我们都支持你。
苏蕴荷搂着燕时的脖子,将她拉向自己,加油,加油。
现在,燕时一个人对抗红队的两个人。
目前红队比蓝队高四分,她必须撑住,把这四分一分一分地赶上来。
如果她在这之前答错了题,她们队就彻底输了。
前面那么久的努力,将要在此刻化作泡影。
她不甘心,她不甘心。
现在的分数正好趋于一个微妙的平衡。
在这种分差下,红队没有把握直接用自杀的方式结束比赛,必须坚持下去,抵御蓝队的追分。
蓝队也不能采用保守战术,若只求稳不求快,就只能看着比分逐渐拉大,给予红队一锤定音的机会。
双方都得拼。
燕时向来善于控制情绪,越紧张的时刻越冷静。
她紧紧盯着大屏,周围恍若无人,没有聒噪的主持人,没有蓄势待发的对手,没有看热闹的观众,只有她自己,和她身后不远处的队友。
她是一个人,也是六个人。
她的身上带着六个人的希望和荣耀。
她扬着头,骄傲得像一个孤勇的战士。
——必须速战速决!下一题出现在大屏上的瞬间,燕时就像当年在考场里做题一样,迅速一扫,秒出答案,一身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飒气。
追上一分。
再下一题,是燕时最擅长的语文阅读理解。
满满一屏的文字,在燕时眼中和脑中被折叠压缩,露出它的本来面目。
对手才看到一半,燕时就已经选出了正确答案。
再追一分。
接下来一题,考察超大数的除法和大小比较。
运用技巧估算,再使用排除法,很快就得出答案。
红队Y大的男生过于相信自己的计算能力,埋头苦算,力求精确,没想到竟然算错了。
红队出局一人,蓝队连追两分。
分数平了。
人数也平了。
红队S大的男生已经紧张得无法呼吸,燕时依旧神色如常,仿佛只是在考场上搏杀,做着她曾经最拿手的事情。
下一题考的是词语间的对应关系,但这样的对应关系很不好确定,稍一想歪,就会偏离题目原意。
四组词之间,和题干中词语逻辑关系相同的,到底是哪一项?似乎每个选项都和题干一样,词组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的。
燕时在瞬间想通关窍——不只是顺序,还有因果。
题干的词组间包含了因果关系,而选项中,只有C项也能用因果关系说明。
S大的男生心理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他看着已经选出答案的燕时,混乱而自暴自弃地用点兵点将的方法随机选择了一个选项提交,祈求命运之神能站在他的身后。
但,命运之神的选择,不是他。
答案公布,燕时答对,S大男生错误,直接出局,红队再无可战之人。
最终分数,定格在72:74。
无论是人数,还是分数,蓝队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力挽狂澜这个词,仿佛为燕时而生。
礼花爆出的一瞬间,灯光全部聚焦在燕时身上,休息区的队友们跳起来,冲上来,团团围着她,抱着她,观众的欢呼声持续蒸腾着,又好像被队友们说话的声音隔绝在远处。
燕时的耳朵只能听到抱着她的苏蕴荷在她耳边一遍一遍地说:你赢了,你赢了,我们赢了……温棠从背后抱着燕时,笑着说:今天我不跟你吵架,不跟你斗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想当我爸也可以。
还有祝潇吟、韩明鹿、欧阳一暄,她们也喊着燕时的名字。
燕时的眼泪唰地一下掉下来,大颗大颗地砸在苏蕴荷的肩膀上。
自从熬过高中,她已经很久没有放肆地哭过了。
但她完全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和喉咙间不断逸出的呜咽声。
刚才以一敌二的时候,她感觉到拆题解题的自己仿佛与高一那个还没跌落云端的意气风发的自己重叠。
即便后来考上N大,但在高手如云的校园里,她也很难有那样一骑绝尘的时候。
她虽然已经接受了现在的自己,但偶尔仍会怀念当时那刻骨铭心的骄傲。
终于,在此时此刻,她再次成为了队友们、粉丝们和自己的骄傲。
就连红队的六个大学生,也跑过来祝贺她们。
我们之前是真的没想到会输,但我们输得心服口服。
在主持人为蓝队颁奖的时候,燕时接过奖杯,微笑着说:我之前说过,一个因为校园霸凌而留下不能继续学习的遗憾的人,绝不会因为失去机会,就停止学习的脚步。
只要想学,处处都是渠道。
要相信曾经的学霸之心,永远不会改变。
节目播出的那一天,燕时和225女团再次霸占热搜前列。
但这回,她们不再是被人唾骂的对象,而是受到追捧的偶像。
都说学霸人设是最容易翻车的人设,225女团却将学霸人设稳稳地立了起来。
也有部分网友质疑节目的真实性,认为节目组将答案事先告诉225女团,她们胜出的结果只是一场戏罢了。
很快,这些人就遭到节目粉的回怼:[《才智大比拼》从不作假!你作假了它都不会作假!]也有225女团的粉丝上前回复:[但凡你看了节目,都不会说出这种话。
]渐渐地,这些质疑声也消弭于无形了。
另一种质疑声来自某网红教授。
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某些艺人明明学历低下,却偏偏用学霸人设为自己镀金,帮助自己炒高身价。
学霸不是帮助她们赚钱的工具,她们弄脏了知识的神圣性。
我谨代表学术圈,向某学霸女团提出质疑:学霸是什么香饽饽,人人都想要?娱乐圈的门槛已经这么低了吗?]温棠刷到这条微博,转到群里给大家看。
大家都不屑一顾。
让他嫉妒去吧,再嫉妒也得不到想要的流量,祝他越来越糊。
祝潇吟翻了个白眼。
事情又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过去。
N大一位教过她们思政课的教授在微博上反击了某网红教授:[虽不了解偶像圈,但偶像愿意激励粉丝学习,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好事。
相比起某些大言不惭代表学术圈的话语,我更愿意支持新兴偶像的向学之心。
]我的天,张教授竟然支持我们。
苏蕴荷惊喜万分,不愧是我们当年最喜欢的思政课老师。
现在的张教授和她们六人并无半点联系,但这次发声,又将她们冥冥之中连在一起,仿佛老师只是简单而坚定地为学生撑腰。
《一起去远方》节目组在燕时风评逆转后,又伸回了橄榄枝,邀请她和韩明鹿共同上节目。
燕时并不介意节目组之前急于撇清关系的操作,不管是为了薪酬还是为了追星,她都必须去这一期综艺。
很快,她就可以见到李景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