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号这一天,埃吉尔盘算着距离那不勒斯已经不到六十公里了。
而前锋的斥候部队也传来了大量消息,开始与对方的轻步兵斥候交火,东罗马帝国的,使用投石索和标枪,弓箭的轻装步兵,虽然在正式的大战之中不过是聊胜于无的辅助兵种。
但是在这样小规模的斥候作战之中威力却还相当不错。
除了埃吉尔这一边舍伍德神射手配战场刺客,外加职业骠骑兵,这样的组合没吃什么亏之外,其他几家的轻步兵斥候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失利。
埃吉尔想了想,第二天便下令其他国家的军队不要派出斥候,侦查的活动由诺曼人包了。
就这样,第二天的交手天主教联军大获全胜。
除了埃吉尔之外的所有君主多非常高兴。
只是这一下子挂掉了将近两百精英兵种。
让埃吉尔肉痛的很。
标枪这玩意还真是方便呢,不用拉弓上弦,只要向后一仰,之后向前投掷就行了……嗯,对了。
于是第二天,斥候们便全都换成了诺曼王国最通用的职业维京战士。
这些手里面掂量着轻型飞斧的家伙在接下来的小规模冲突之中将东罗马轻步兵打的连他妈的都不认识了。
标枪的确能在近距离内对目标造成有效杀伤。
但是对于身穿重型链甲的职业维京战士来说,如果不是要害被击中的话最多不过是个中等程度的伤害,要不了性命。
然而飞斧的话,却是无论哪里被击中都能够造成大出血,被击中可就死定了。
因为没有护甲。
就这样,第一回合结束,埃吉尔获得了胜利。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接下来的第二回合,便是正规的作战了。
双方总共二十万大军聚集在了那不勒斯,郊区,这方圆数十公里的土地上。
紧接着相互递交了战书。
约定第二天出战。
当然,因为双方所拥有的人数实在太多,一场会战便决出胜负,这样的情况并不太可能。
所以双方都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东罗马一方不提,天主教联军却是在将法兰西,神圣罗马,北意大利的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最前线。
堪称以整个欧洲的力量来供养这一支联军。
因此完全不需要担心补给的问题。
西元一零零三年,五月,八日,天气晴朗,风向是强劲的西风。
因此会对投射武器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因此,对于拥有大量长弓手,弩兵的天主教联军来说并不是个很好的消息。
特别对于最近一段时间,已经相当习惯了在长弓箭雨的抛射掩护之下冲锋的诺曼人来说。
当然,比起诺曼人更加悲哀的是北意大利的军队,这样的风向一味着巨大多数的弩兵都丧失了战斗力。
尽管这群家伙装备着最好的鳞甲或者重型链甲,即使作为重装步兵来使用也是合适的。
但是,意大利人,很怕死。
就是这样。
无形中,这一场战役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向着对于希腊人有利的方向前进了。
然而这样的事情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为上一次的神迹降雪事件造成的故障,现在想要借助系统改变局部气候的话,就需要至少一百亿点券,按照一秒钟一点点券来换算的话,一年才只有三千多万点券,十年三亿,百年三十亿……好了,计算到这里已经不用再算下去了。
埃吉尔只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肯定付不起这笔钱。
这样就可以了。
投机取巧的不行,那就用实力来说话吧。
本来埃吉尔还想着要在两军阵前,要己方十万大军一起大喊:戴绿帽的死太监以此来打击对方士气来着。
但是这个提议在军议的时候被彻底的否决了。
理由是这实在太不像话。
我们是秉承正义的十字军(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怎么能做出如此不要脸的举动来呢?于是埃吉尔想出的这条绝妙的计策就此搁浅。
埃吉尔仍旧是站在临时堆起来的高塔上面指挥的。
这样登高望远,外加单筒望远镜加成。
比起普通指挥官的指挥能力要高不少。
而站在这里的除了埃吉尔之外,还有他最宠爱的修女贞德,诺曼大主教伯多禄,死亡骑士队长阿尔法——除此之外,还有教皇国参与此次战役的代表希尔德·布兰德,以及博洛尼亚市长马费奥。
这两个家伙虽然各自代表自己势力在联军中的利益。
但是说到指挥打仗,却是两个废物。
上战场什么的完全不可能。
因而就随着埃吉尔来到了这个整个战场最安全的地方。
之后是惯例的叫阵。
大致情况如下:我们是代表正义的我们才是代表正义的我们的信仰是正确的,你们是异端我们的信仰才是正确的你们才是异端这样子。
而趁着这一段时间,双方的指挥官们也开始对自己的下属进行最后的士气鼓舞。
通常是这样的:金钱,美女,荣耀与信仰。
以上。
如果还觉得太麻烦的话,还可以再简化一下,变成两个字,名,利。
这样就显得清楚又明白了。
随后,战争正式开始。
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方圆数十公里之内的所有野生动物全都被吓得瑟瑟发抖。
双方冲的最前面的两支骑兵部队开始了绞杀。
在这之前,纳尔西斯研究过西方的重装骑兵战术,也听说,并且仔细推演过埃吉尔所使用的波段式冲锋方法。
心里面明白碰上这种使用骑兵的行家。
己方步兵阵列根本就不够看的。
唯一可以与之对抗的方法,便是以骑兵对抗骑兵。
然而,此次作战之中,却并不只有诺曼军队一家。
十万联军被埃吉尔以如下的阵型排列开来:最中间的,是埃吉尔本部,总共四万诺曼精锐,而埃吉尔左翼是两万勃艮第军队。
右翼是一万法兰西军队以及一万教皇国军队,勃艮第军队左翼是热哪亚的五千兵马,教皇国右翼是威尼斯和博洛尼亚的七千军队。
而余下的,以个人名义参与此次十字军的无业游民,游侠骑士之类的,则部署在最边缘。
就是这样,以最精锐部队守备中央,中央强大而两翼较弱的策略。
而对面纳尔西斯的阵势,却是与埃吉尔所布置的并不一样。
总共五个罗马正规军团一字排开,仍旧是三阵二十五列的标准方阵。
而两个日耳曼军团,以及一个瓦兰吉军团则是被部署在了最前方,呈品字形。
两翼则是两个守备军团,各自几千人。
这样看起来却是一个略有些改进的锥形阵。
而之前说过,纳尔西斯知道,想要对抗诺曼铁骑,便是要同样使用骑兵,以骑兵对抗骑兵。
这样才能获胜。
因此纳尔西斯集中了五个罗马军团,总共两千五百罗马枪骑兵,以及两个日耳曼军团的一千蛮族骑兵。
总共三千五百轻量化的重装骑兵。
以此作为这个庞大的,将近十万大军的锥形阵的锥子尖。
埃吉尔眼看着对面大军如此布阵,轻轻叹了口气,紧接着便皱起了眉。
站在他旁边,穿着一身宽厚的修女服,带着连襟帽几乎遮住了双眼的贞德同样轻轻叹了口气,之后走过去,握住了埃吉尔略微有点冰冷的双手。
他们是为了耶稣基督而死的。
贞德这样安慰。
放屁——他们是为了余战死了埃吉尔差点没忍住将这句话说出来。
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缓缓地拔出了指挥刀,双眼中爆发出了如同在茫茫密林之中饿了几天的瘸腿老狼遇到了猎物一样的恐怖光芒。
无论是什么,熊也好,老虎也好,人也好,对于饿狼来说都是一样的。
全体骑兵,冲锋埃吉尔狂吼。
沉重的号角声响起,紧接着,诺曼四千三百精锐骑兵向着东罗马骑兵冲了过去……这个,埃吉尔陛下是怎么了?为什么刚开战就发了这么大的脾气?站在埃吉尔斜后方的希尔德枢机主教拉住了一个卫队骑士,之后这样小声问道。
这个……我们也不太清楚。
卫队骑士面色古怪的回答道。
最终还是枢机主教身边的一个圣骑士小声的给他解了惑:您看,现在敌人布置的是锥形阵,更是将大批量精锐重骑兵拿了出来。
看这架势就是要猛攻我军中间。
而中间正是诺曼国王埃吉尔陛下的军队。
因此此次战役无论胜负,埃吉尔陛下的军队都会损失惨重。
之前贞德修女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想要让埃吉尔陛下稍微宽心一些。
不过看起来没有什么效果。
埃吉尔陛下仍旧非常气愤。
原来如此。
希尔德枢机主教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理解了。
埃吉尔的耳朵倒是挺灵敏的。
希尔德主教这样的嘀咕虽然已经很小声了。
但仍旧被国王陛下听了去。
于是头也不回,直接冷哼了一声。
希尔德枢机主教稍显尴尬的摸摸鼻子,不说话了……第四十八章 那不勒斯之战其三,要有骨气啊!尽管埃吉尔颇多不愿却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患得患失,而是尽快的调整起来,将对方击败才是。
锥矢阵型,或者说楔形阵所追求的,便是以强力军队中央突破。
无论是重装骑兵,还是瓦兰吉军队,乃至日耳曼军团,这些步兵都是突击能力极强的部队。
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埃吉尔生气过后又觉得有些安心。
因为部署在中间的乃是自己麾下的四万精锐。
而不是另外的其他国家的垃圾。
否则的话,说不定还真的会被对方给突破了。
而现在呢,埃吉尔盘算了一下。
只要自己,还有自己两列的法兰西,勃艮第,三国的军队能够抵抗住敌人的几轮冲锋。
那么正面阵列要比敌人更加宽大的联军就可以从侧翼,对敌人形成半包围的姿态。
在几次冲锋没有成功,并且冲锋失利之后,再被敌人包围。
那么这场战役八成就能赢了。
尽量的平复心情之后,埃吉尔举起单筒望远镜,向着战场中央看了过去。
双方的骑兵集群,便如同一蓝一紫只巨大的,张牙舞爪的怪兽一般,向着对方扑了过去,想要用自己的尖牙利爪将对方杀死,撕碎,扯烂,之后彻底吞进肚子里面去。
在双方即将碰面的一刹那,便是刷拉拉的一阵箭雨交接。
职业骠骑兵手中短复合弓虽然因为风向的关系攻击力损失了不少,不过聊胜于无。
第一箭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射中。
但是第二箭的时候却好了很多。
而让埃吉尔稍微有点没有料到的是,对方那两个所谓的日耳曼军团派出的蛮族骑兵中,竟然也有不少的骑射手。
这却是让埃吉尔吓了一跳。
之前埃吉尔顾名思义,认为对方日耳曼军团基本上就应该是从中欧北欧乃至西欧英伦这一代招募的职业雇佣兵。
然而令埃吉尔没想到的是,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人家从这些地方招募的佣兵,是在另外一个职业佣兵军团,拉丁军团里面的。
而这个所谓的日耳曼军团,却是包括了在小亚细亚,克里米亚,保加利亚,乃至北非等地招募的蛮族士兵。
其中包括塞尔柱族裔,突厥族裔,塔塔尔族裔,匈族和马扎尔族裔的骑射手,斯拉夫族裔的手持战斧圆盾的轻装步兵,来自北非柏柏尔的长矛步兵,来自巴尔干山区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族裔的装备了标枪,圆盾和弯刀的山地步兵等等等等……埃吉尔感觉,自己作为日耳曼人的分支之一,貌似是遭到别人鄙视了——就算日耳曼是蛮子没错。
但不是所有蛮子都是日耳曼啊这算怎么回事?全地球第三世界的人都在哭泣啊还有你们这些蛮族雇佣兵,罗马就那么好吗?好的让你们连祖宗都忘掉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同样装备了短复合弓的蛮族骑射手们这一轮箭雨,也和职业骠骑兵差不多,完全没起到什么作用。
最终双方还是要靠着肉搏近战决定胜负……在第一轮的重骑兵冲撞,近乎两败俱伤的下场之后。
双方后续士兵开始了近战肉搏,挥舞着长剑,战斧,狼牙棒的诺曼骑兵部队在战地教团大声吟诵的圣歌加持之下战意大盛,很快的便在对抗东罗马枪骑兵的战斗之中占据了上风。
无论是战斧还是狼牙棒,在对抗装备了轻型链甲的枪骑兵的时候,都能够占据上风。
而对方手中的长剑却难以对诺曼重骑兵的重型链甲以及诺曼皇家骑士的板链复合甲造成有效伤害。
在一阵激战过后,诺曼骑兵很快占据了上风。
倒是一些蛮族骑兵使用的钉头锤,链枷和斧头,对于诺曼骑兵的杀伤更大一点。
同时,在埃吉尔左右两翼,法兰西和勃艮第的封建骑士,以及骑士扈从和其他非正规骑兵也凑起了热闹。
同样有一千多轻重骑兵的两个国家从两翼包抄夹击加快了东罗马骑兵的败退速度。
只是,同样拥有六百名全副武装的意大利重骑兵的教皇国军队却没有在同一时间出动这支部队。
这让埃吉尔稍微有点生气。
希尔德主教大人。
请命令您麾下的骑兵参战。
埃吉尔转过身去,用略显生硬的声音向希尔德主教说道。
这,这个……希尔德·布兰德呵呵一笑,却是没有答应,当然,也没有反对。
我们的军队正在与异端作战流血您的军队既然站在这个战场上,就应该与友军团结合作埃吉尔的语气又加重了少许:否则的话,余作为此次联军的主帅,对于违抗军令的指挥官有当场格杀的权利话说到这份上,希尔德枢机主教再没法拒绝,眼看着埃吉尔令人生畏的双眼,他却是不敢试一试埃吉尔所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明白了,马上。
希尔德枢机主教说完之后对着他的一个护卫骑士使了个眼色,那个骑士点了点头,从瞭望塔上跑了下去。
之后跨上马背,对着教皇国的军阵跑了过去。
再之后,很快的,教皇国的六百名意大利重骑兵也向着战场中央的骑兵集群冲了过去。
与此同时,在两翼,联军之中的那些不值一提的小国家(威尼斯,热哪亚,博洛尼亚),还有自愿参与此次圣战,希望以此洗刷罪业来上天堂的乌合之众们,倒是稍微取得了一点战果。
因为东罗马统帅纳尔西斯将他麾下的全部骑兵都集中在了中间,导致两翼并没有骑兵护卫。
这样一来,那些小国家和乌合之众的骑兵们便能够全力投入到对对方侧翼的打击之中。
不过东罗马的重装步兵方阵,虽然近战缠斗稍微差了一点。
但是也是有着他的优势的——那些意大利重骑兵,以及游侠骑兵冲过去之后愣是没能占多大的便宜。
在被对方的弩兵,投石兵和标枪兵削弱了一层之后,又在第一层的重装步兵上面撞死了不少。
紧接着拔剑肉搏,却让对方依仗着数量优势给打的节节败退。
当然我说的战果,并不是指冲击最侧翼,同时是最后阵列的东罗马方阵的骑兵。
而是说,冲击第二阵列的日耳曼军团——那些阵型凌乱,同时装备轻装化,并没有太多的对抗骑兵手段的步兵们,在一刹那间遭到了极为严重的打击,东罗马军团第二阵列因一片混乱。
第十七,十八,二十,二十一军团前进,阵型展开。
掩护日耳曼第一,第二军团。
纳尔西斯如此下令道。
之后,除了纳尔西斯所在的第十九军团之外,其余四个东罗马重装军团开始有条不紊的向两翼西北和东北方向移动,展开阵型的同时帮助两个日耳曼军团重整阵型。
阵型展开了啊……眼看着对方军队开始前进,阵线也一下子拉长了不少,虽然和联军的一字长蛇还有所差距。
但是也查不了多少了。
这样的发展,倒是与埃吉尔之前所想象的稍微有点不一样。
军队,前进。
于是埃吉尔也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伴随着沉重的号角声响起,近十万大军喊声震天,联军也开始一点点的向着战场中央前进。
瓦兰吉军团,前进。
换下最前线的枪骑兵,枪骑兵后撤。
纳尔西斯眼看着对方全线逼近,马上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早已等不及的,祖籍同样是斯堪的纳维亚办到的瓦兰吉人在得到命令之后,马上狂呼着想着战场中央冲了过去。
这些身披鳞甲又或者重型链甲,背负着圆盾,腰间挎着备用的手斧,手中拿着双手长柄斧的战士们对于失去了冲击力的骑兵来说杀伤力巨大。
最前线,维京决死战士冲锋骑兵后撤于是,埃吉尔也做出了近乎相同的调整。
原本来说,纠缠在一起的骑兵部队实际上是很难分开的。
但是双方主帅却下达了同样的后撤的命令,而且双方骑兵同样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部队——然而,诺曼与东罗马的骑兵能够很快分开。
但是法兰西与勃艮第还有教皇国的骑兵们,却没有那么容易接受撤退的命令了。
我们已经快要将他们打垮了正应该趁胜追击才是为什么要我们后撤?封建制度下骄横惯了的骑士们这样子大声抗议着,这群完全没有大局观的家伙,似乎认为将对面的枪骑兵击败了这场战役就算是胜利了一样。
埃吉尔在得到己方传令兵递交的这样的消息之后翻了个白眼,再没有管这些渣渣死活——结果就在对方枪骑兵快要撤退完了,骑士们准备追击的时候,却发现他们面前多出了一堆凶悍的,留着大胡子,拿着双手长柄斧的新的敌人——他们不由分说的挥舞战斧,以全身的力气一顿狂砍,无论是使用武器招架,还是使用盾牌格挡,对于他们来说都完全没有效果,那沉重的战斧,以及彪悍的瓦兰吉战士集中浑身上下力气的劈砍,剑来剑折,盾来盾碎,上砍骑兵下砍马腿,异常的凶悍。
就这样,其他几个国家的骑兵吃了大亏。
一个照面遍扑街了数百骑……第四十九章 那不勒斯之战其四,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样的情况在维京决死战士进入战场之后得到了好转。
说起来,双方几乎是同样一种,非常类似的兵种来着。
同样的人种,同样的武器,同样的攻击方式。
语言,相貌和习惯都极为类似。
事实上瓦兰吉人也的确是诺曼族裔的一支来着——但是。
现在是在之战场之上,双方将士奋勇搏杀,都没有好好地坐下来认认亲戚的想法。
随着两支中世纪步兵中的奇葩,堪称中世纪冲锋步兵之中的极致的部队相互碰撞,整个战役进入了一个小高潮。
维京决死冲锋战士,以及瓦兰吉战士同样挥舞着沉重的双手战斧,同样高声呐喊,一往无前。
同样舍去性命,完全不顾防守,一味的进攻。
在这样凶悍的攻击之下,瓦兰吉人身上的重型链甲又或者鳞甲便显得有些不够看了——当然,决死冲锋战士身上的板链复合甲也很难抵消对方的攻击。
双方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抱在一起同归于尽的。
然而,这样疯狂的,野蛮而残暴的战斗,却让这两支军队越战越勇——双方原本奋战的战场不同,分属欧罗巴两极,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罕逢敌手。
然而在今天却碰上了几乎如同自己翻版一般强悍的敌人。
这对于这些嗜战如狂的战士来说,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的礼物!真他奶奶的够劲瓦兰吉军团的军团长,同样是这一群总数六千人的瓦兰吉佣兵的佣兵头子,哈罗德哈德拉达在砍翻了第三个决死冲锋战士之后,这样哈哈大笑着,说出了这样的话。
紧接着又扑向了第四个,也是一个身上佩戴着士官勋章的决死战士队长。
在这之前,这个队长对于哈罗德的表现全都看在了眼里,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敌人。
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便完全没有留手,用同归于尽的架势挥动战斧,向着哈罗德反扑过去。
然而完全没用,在哈罗德手中,那沉重的大斧子仿佛一根稻草一样轻微,而身上比其他瓦兰吉战士更加厚重的链甲也轻的好像丝绸衬衫一样——他的速度比那个决死战士队长要快上数十倍。
而勇气与战斗意志更是分毫不差。
只见哈罗德毫不犹豫的迎面冲了上去,面对那个队长迎面砍过来的斧子一歪身子便躲了过去,紧接着回收一拳打在了他的脸上,又一斧头将那个队长的双手砍断。
那个队长瞬间失去了平衡,倒在了地上。
小子,告诉我,你是谁的军队?哈罗德一脚踩在了他的后背上,之后弯下腰,用自己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的丹麦话问道。
我是诺曼王国的,伟大的埃吉尔·斯卡德拉格里姆松陛下的士兵虽然受伤严重,虽然被打翻在地。
但是那个决死战士仍旧大声怒吼着,回答了哈罗德的问题。
啊哈哈哈哈埃吉尔埃吉尔国王?我记住他了哈罗德这样大笑着,之后挥起斧头砍掉了那个决死战士的头颅。
首领不太对劲只是,当哈罗德挥舞着战斧,想要去寻找第五个对手的时候,他身旁的一个瓦兰吉佣兵用略微慌张的语气这样提醒道。
不对劲?有什么不对劲的?哈罗德不满的大声嚷嚷着,紧接着放眼一看,也发现了不对劲了。
当然,其实这种发展状态并不应该用不对劲而应该用正常来形容才对。
决死战士的数量是七千,决死战士的装备是板链复合甲,决死战士的战斧是系统出品的精良货色,决死战士们的训练程度和纪律性都很高。
所以,决死战士们胜出了。
尽管伤痕累累,损失惨重。
但是赢了就是赢了——哈罗德一眼看过去,竟然发现己方的决死战士们落入了下风之中。
刚才那个属下所说的不对劲也正是来源于此。
妈的,邪了门了哈罗德骂了一声:叫弟兄们收缩阵线不要太拼命了留着命赚钱才是正经的随着哈罗德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总共六千——现在已经只剩下四千多的瓦兰吉战士迅速抱成了一团,摆出了防守的姿态来。
再没有试探着进攻。
而与此同时,在瓦兰吉军团两翼,两个日耳曼——或者说蛮族军团也杀了过来。
而诺曼大军的主力,职业维京战士也冲了上去,后面,大批量的长弓手在满头大汗的罗宾汉的指挥之下,尽可能的将风力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为前线友军进行力所能及的援护攻击。
说起来,在之前的战争之中,罗宾汉所属长弓兵绝大多数时候都会立下不小的功勋,而罗宾汉本人也积功受封男爵。
只是,踌躇满志的前任绿林好汉却无论如何也没想到。
自己所属的部队竟然会在如此重要的战役之中掉链子。
一想到今后吟游诗人们传唱此次经典会战,说到其他人的时候都是赞美至极,然而说到自己的时候评价如下:那个从舍伍德森林出来的罗宾汉,一直在打酱油~罗宾汉就着急的要死。
然而,无论罗宾汉如何的着急,他也没本事改变此次战役的风向。
不过是凭借一个出色地神射手的经验,让射出去的箭矢尽量的不要偏离轨道太多罢了。
尽管如此,这也是个非常困难的活计,罗宾汉满头的大汗,一半是为了今后的名声,另一半却是因为这个工作辛苦累出来的。
再看正面战场,此时此刻,两翼的微不足道的两支军队却是杀的难分难解。
东罗马的两个守备军团虽然装备稍微差一点,人数也稍微少一点。
但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
而乌合之众和微不足道的北意大利城邦,虽然人数占据上风。
但是北意大利城邦军队都是不敢拼命的孬种。
乌合之众则是……是乌合之众。
诺曼大军两翼,四个罗马军团已经与各自的对手开始了交锋。
左翼的罗马重步兵方阵对抗瑞士超长枪方阵,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双方兵种各有特色,虽然说近距离作战的确是瑞士人强一些。
特别是之前他们缴获了不少威尼斯的板链复合甲,在改装了一下之后就给自己装备上了。
这一下子一万八千左右的瑞士佣兵里面多出了四五千重装步兵,战斗力进一步增加了。
当年罗马军队在与马其顿超长枪方阵对抗的时候,就败在过这种防守严密,无懈可击的攻势之下。
最后还是在对方追击的过程中因为阵型散漫所以才转败为胜的。
而这一回遇上了更强悍的瑞士超长枪方阵,罗马军队就有些抓瞎了……而在另一侧,法兰西军队所作所为却是稍微有点处于下风了。
虽然拥有着当年贞德亲训的四千精锐士兵——这些花了腓力二世大价钱,装备了全套的链甲,罩衣,头盔,长剑和盾牌的职业部队。
这些部队的战斗力的确能和东罗马的重装步兵相媲美,但是余下的几千兵力都只是临时征召的农兵而已。
虽然在圣战的号召下,这些征召农兵也试着奋勇拼杀——但是,就好像鞋匠不能去修汽车轮胎一样,拿惯了锄头的手拿起杀人用的短矛怎么感觉都不合适。
因此实际上除了能很好的起到人形盾牌,以及消耗对方体力的任务之外。
其余的便只剩下摇旗呐喊还有添乱了。
友军各种不给力,埃吉尔轻哼了一声,知道最后还是得靠自己。
此时此刻对方最锋利的矛头,瓦兰吉部队已经失去了进攻的欲望。
那么接下来要对付的便是那两个日耳曼——或者说蛮族军团了。
此时此刻,埃吉尔麾下主力,精锐的重装步兵,全副武装的职业维京战士们已经冲了上去。
最前排的职业维京战士们掂量着手中的飞斧,已经向着最前排的敌人投掷了过去——而敌人却也似乎是心有灵犀一般,最前排的来自巴尔干半岛的山民轻步兵们也拿着标枪,投掷了过来。
又一轮飞行道具的相互赠送。
双方军队便向着对面猛冲了过去。
只是飞斧很好的破坏了敌人的阵型。
而敌人的标枪,对于防护良好的职业维京战士杀伤力却是有限。
诺曼军队先胜一筹。
在之后的战斗之中,巴尔干山地步兵在对抗诺曼重步兵的战斗之中也是同样的悲剧。
山民们的弯刀盾牌组合,对于身披重型链甲的职业维京战士很难造成有效杀伤——事实上弯刀的砍杀杀伤一般情况下,也的确是针对轻装步兵的——大马士革弯刀那种犯规的东西不算。
以彻底碾压的姿态,埃吉尔麾下重装步兵在与东罗马的日耳曼蛮族军团对抗之中彻底占据了上风成为了联军之中最先压倒对手的军队!因为地理方面的原因,实际上这些巴尔干地区的蛮族佣兵便是构成日耳曼军团的主体。
其余的,便是从罗斯招募过来的少量使用战斧的士兵,以及从信仰伊斯兰教的异教徒那里征召的使用钉锤和斧头的塞尔柱士兵了。
倒是这些兵种能够给诺曼人造成一点伤害。
但是也仅仅是一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