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53《帝国从来没有神圣的》作者:诶呦喂 > 第四十章 三面被包围的埃及行省

第四十章 三面被包围的埃及行省

2025-03-27 20:18:53

如果说正在被蒙古五十万大军集体围观的喀山地区,是热锅上的蚂蚁的话。

那么正在被阿尔斯兰率领的摩尔大军,被旭烈兀率领的伊尔汗国蒙古大军,被埃塞俄比亚勾结埃及残余势力组成的军队攻打。

被三面攻打的埃及行省就仿佛切菜板上的鲤鱼王了。

毕竟,温德将军那里能凑出十万大军。

而且是防守姿态。

因而勉强可以支撑下去。

然而在埃及地区,已经完全沦陷的上埃及暂且不规,而在下埃及,也全部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异教徒。

他们不给厄斯将军添乱就算不错了。

怎么还有可能会提供协助?而原本在这里的守备部队,一个膘骑兵军团和一个标准守备军团,经过连年累月的镇压当地异教徒暴乱,以及对抗埃塞俄比亚帝国的侵略,也都损失了许多兵马。

之前因为地中海的通讯,被黑死病所阻止所以一直得不到补充。

这一会儿通讯好歹算是恢复了。

因而补充进去了大量的新兵口虽然数量上没什么变化。

但是战斗力却下降了一些。

而且就算是这样,他们也只能提供一万军队而已。

尽管一万军队对于旧欧洲的封建领主们来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了。

但是对于战斗规模上升到了帝国级别的战争来就。

就不算是什么了。

厄斯将军所带来的军队数量也不是很多。

尽管埃吉尔知道他的任务艰巨,尽量照顾了他。

让他所获得的军队比其他三位将军的多了不少。

但是仔细算起来,也只有三万而已。

三个千人队的膘骑兵,一个千人队的诺曼骑士。

一万诺曼步兵和一万诺曼新式陆军。

长弓重弩三千左右。

突击步兵三千左右。

加起来三万人。

就多不多就少不少。

面对敌人的三面进攻,实在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这一天,苏伊士运河地区告急,厄斯将军带兵前去,在运河南岸的炮台指挥大军击垮了想要强渡过来的伊尔汗国部队。

又过了几天,有报告声称阿尔斯兰轻骑来犯。

上万峰骆驼和三万摩尔战士兵锋直逼亚历山大城下,厄斯将军又带兵过去。

一场鏖战杀退了摩尔人。

还没等他喘口气儿呢,便又有情报传来。

开罗城内居民听就大军开拔之后,便举行暴动,里应外合将上埃及和埃塞俄比亚联军放进城内,守备军团正在苦苦支撑。

请求支援……我勒个去的。

尽管厄斯将军能力卓著,更号称诺曼帝国第一擅长守备的将领。

但是在这样连续不停的战争中。

他仍旧感觉到身心俱疲。

忍不住这样抱怨了一声。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就算是怪物一样的厄斯将军能够忍受住这样高强度的作战。

但是其他的,一般的诺曼士兵却无法忍受下去了。

厄斯将军于是做出了决定。

他返回了开罗城。

镇压了城内穆斯林的第。

次叛乱。

然后便据城固守,再不出去。

只是分出部分兵力固守苏伊士运河沿岸炮台。

膘骑兵来回巡逻亚历山大与开罗之间,新造好的铺石路。

除此之外,便是请求东地中海舰队协防亚历山大城。

并且运输足够的物资和粮食进来因为在一片混乱和抵触情绪旺盛的埃及地区,他无法获得足够的补给。

在这样的情况下,厄斯将军只能保证亚历山大。

开罗和苏伊士运河。

这样一小块地区勉强的平稳。

至于下埃及的其余地区,则只能无奈的被那些暴动的伊斯兰教徒,还有摩尔人所占据。

这期间厄斯将军向诺曼皇帝写过几封求援信件。

详细的汇报了这里发生的情况。

并且希望皇帝能够给出个主意。

如果能给他一部分援军的话那就更好了。

不过那时候埃吉尔正在拼了命的攻打君士坦丁堡。

所以并没有兵力什么的给他。

只是给他回信。

勉励他的奋战。

并且同意了他现在固守下埃及重要城市的战略。

并且向他保证,在君士坦丁堡事情了结之后,便开始关照埃及地区。

于是时间再推移到一零一四年的十一月份。

诺曼大军得胜凯旋的时候。

埃吉尔大军折返克拉科夫。

那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雅典不战而降。

整个巴尔干半岛,以及爱琴海上无数岛屿。

包括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罗德岛在内。

全都成了诺曼帝国的新领土。

在征讨这些岛屿的时候,帝国还稍微遇到了一点阻碍那是来自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希腊人。

这些悲哀的亡国者的反抗。

在诺曼帝国完全占领君士坦丁堡前夕,一批绝望的希腊人用吊绳将小船从君士坦丁堡东便的城墙上吊了下去。

历经艰难险阻逃到了安纳托利亚地区。

在尼西亚,这座东罗马帝国亚洲领土最重要的城市。

他们中的一位皇亲,东罗马前代皇帝巴西尔的妹婿提奥多雷·拉斯卡利斯被拥立称帝。

他们,还有东罗马在亚洲部分的兵力和民众拒绝承认莉莉安奴如今的皇帝位置。

宣布他们才是罗马的正统继承者。

提奥多雷一世加冕为尼西亚帝国皇帝。

并且宣布要与诺曼人斗争到底。

只是,暂时的,诺曼皇帝并没有将安纳托利亚纳入他的战略之中。

在攻占了爱琴海,地中海上大批量的岛屿。

完成了对新生的尼西亚帝国,又或者残存的东罗马的包围,将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埃吉尔便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了。

因此,首先,尼西亚帝国所面对的对手并非与他们有着血海深仇的诺曼人。

而是,恢复了元气,准备继续向西方扩张的土耳其人。

苏莱曼到底是一代雄主。

在迅速摆平了国内的叛乱之后。

他又据理力争,以政治,军事和外交手段休正了他与蒙古人或者就伊尔汗国之间的关系。

使得原本的附庸国地位得到提升。

而伊尔汗国如今正忙着攻略埃及的事情。

所以暂时管不到他们。

所以权衡利弊过后,旭烈兀便免除了对方高昂的贡金。

于是,经过了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土耳其逐渐的是复了力量。

于是又一轮向西方扩张的战争开始了。

当然这些和埃吉尔都没什么关系。

埃吉尔现在当注的是喀山地区。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克拉科夫稍微休整一段时间之后,便再来一次全国总动员。

亲率大军前往喀山。

与蒙古人再分一次胜负。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许诺给厄斯将军的援军自然无法到达。

不过皇帝也不会亏将广了这位将军的。

大批量的火炮通过地中海,黑海舰队源源不断的向着埃及地区运输过去。

以巩固在当地的防御。

既然暂时无法抽调足够兵力进攻的话。

至少在防御问题上不能有半点漏洞。

补给物资也是一样。

有了充足的物资,以及大批量的火炮,还有诺曼皇帝的指令守备好苏批士运河一线。

无过便是有功。

厄斯将军便也安心下来。

每天查岗放哨,巩固防御,安抚军心。

一时间,那三路大军也奈何不了他。

埃及行省便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衡状态出来。

伊尔汗国兵将秉承蒙古人战术,彪悍异常。

更兼之旭烈兀木承丛了大批穆斯林的狂热战士。

阿拉伯部落的精锐骑兵。

所以战斗力极为强劲。

然而一道苏伊士运河却让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

运河南岸诺曼大军筑起炮台严密守护。

运河两端更有着东地中海的两处军港。

必要时候,诺曼帝国东地中海舰队能够直接驶入运河内作战。

海军一直是蒙古人的短板东方的,继承了中原遗产的元帝国还稍微好一点方但是在中东的伊尔汗国海军能力却基本为零。

他们继承的中东穆斯林造舰技术虽然还算不差。

但是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到现在,近东地区早已繁荣不再。

在诺曼人完全控制地中海的情况下。

想要建立强大海军实在困难得很。

再就阿尔斯兰麾下的摩尔大军。

这些骑乘着骆驼,蒙着面纱的凶恶沙漠牧民战斗力的确也不错。

只是北非地区荒芜一片。

他们又没有海运的能力,只能通过荒芜的北非陆路运输补给,以及就地征募。

所以日子过得也很苦。

缺乏攻城手段的摩尔人,在面对亚历山大港的城堡,以及沿海巡逻的诺曼战舰的时候,顿时感觉压力很大。

至于埃塞俄比亚的军队更不用提,一群黑非洲的土著而己。

土的掉渣。

无论装备,训练程度还是战斗力都落伍世界一百年。

凭借人数和地理上的优势吞并了上埃及,就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至于下埃及,他们则是有心无力。

那里的穆斯林暴民们打出来的旗号是埃及法蒂玛王朝。

根本不鸟这些黑非洲来的渣滓……就这样,时间到了西元一零一四年的十二月。

当诺曼皇帝,以及他的大军返回克拉科夫的时候。

埃及地区的形势仍旧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