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53《帝国从来没有神圣的》作者:诶呦喂 > 第四十八章 真·西班牙攻略

第四十八章 真·西班牙攻略

2025-03-27 20:18:53

当时,埃吉尔使用转移话题大法,并且假戏真做。

派遣使者,向着克拉科夫附近一众在兵营传递消息。

直接召集兵马,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尽管这一会儿功夫,距离比较远的英格兰,法兰西的征召部队还没有到达。

但是与之对应的。

帝国从它新征服的德意志领地,获取了数量更多的征召兵。

再加上斯堪的纳维亚和东欧所征募的军队,以及十万诺曼职业部队。

埃吉尔仍旧拥有超过七十万的大军。

这七十万大军,便散布在首都克拉科夫,以及克拉科夫附近的波兰行省的各个兵营内。

各种物资,补给从帝国各处源源不断运输而来。

端的是大军国主义的气象。

士兵们吃的是羊羔肉,喝的是烈酒。

每天拼了命的训练。

那些在军校念过书的贵族子弟们鼓励着,那些在大战场上见识过的老兵们一个个的炫耀着。

更显眼的是那些在君士坦丁堡抢了一票,如今都变成了财主的老兵。

那可是实打实的活招牌。

唬的一众新兵心里面痒痒的很。

恨不得大皇帝一声令下便上战场和鞑靼人拼个生死。

军官们指望着功名,士兵们则盼着抢出来的富贵。

这一票用诺曼金喂出来的精兵猛将,一个个都急吼吼的想要上战场去挣命。

日盼夜盼的。

有些人甚至睡觉做梦都梦到与之相关的事情。

大喊着杀敌的梦话。

结果差点造成营啸。

最后被军法办了的……但是他们也真的,实在是想不到。

诺曼皇帝竟然真的就在大半夜的。

凌晨了两三点钟的时候吹了集结号。

当时,闻讯赶来的玛丽娅作为机要秘书,写下了这样的话作为历史记录。

通篇不提埃吉尔被他老婆撵到军营里面的事儿。

好生给自家男人遮掩了一番:初。

克拉科夫城沸。

处处灯火,夜如白昼。

原因大皇帝结纳皇妃,普天同庆。

阖城笑颜。

然不过半日。

大皇帝闻听鞑靼人五十万军越乌拉尔山,寇喀山甚急。

大皇帝闻讯大急,于宴席间奔走,至禁卫军营中。

传达皇命。

召集大军。

即刻奔赴喀山作战。

左右劝谏皇帝,节日隆重,可暂缓。

喀山城坚,一时无碍。

然则大皇帝勃然作色,屏退左右。

击鼓传召。

登台晓谕三军。

曰:不忍见手足袍泽坐困城中,而独自一人享乐。

言毕,语气哽咽。

三军为之动容,山呼万岁。

遂连夜进发,奔赴喀山去也……就是这样,玛丽娅一篇文章,硬是把黑的说成白的。

把埃吉尔这个怕老婆躲在军营里的混蛋。

说成是爱兵如子的好领导。

这记录流传后世。

时间再过去个几百年。

有谁还能知道当年的真想?谁会不把埃吉尔,当成是个先公后私的伟大领袖?难怪了胡适博士说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这样,英明神武的诺曼大皇帝,带了九个老婆和七十几万大军前去喀山。

准备狠狠地揍蒙元一顿。

而与此同时。

在西班牙南方重镇格兰纳达附近。

帝国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的战役也达到了最高峰。

当埃吉尔的有力走狗,帝国元帅法尔按照皇帝的指令。

借助诺曼帝国西地中海舰队,出其不意的对西班牙领主,巴伦西亚的熙德发起进攻的时候。

世界为之震惊。

这座如同诗歌一般的城市。

长着棕榈树,有着无数海鸟海鱼。

物产丰富的滨海城市。

商贸发达而人文鼎盛。

在熙德的治理下逐渐变得富饶起来的城市。

被在地中海的风浪中挣命,晕船晕的失去了理智的法尔元帅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而熙德,这个征战半生的老兵,勇敢而坚强的战士。

以及伊比利亚最擅长战争的将军和统治者。

也随同他的城市一起化成了灰烬。

这一场战役并没有太多新意。

只是诺曼大军跨海作战,伊比利亚的乡巴佬们从来没听说过。

所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罢了。

伊比利亚半岛这个地形寸的很。

三面环海一面临山。

历来都相当封闭。

侵略者或者渡过直布罗陀海峡,从北非进攻。

又或者从北面比利牛斯山脉翻越过来。

这一南一北两个地方。

将伊比利亚人的眼光,见识给限制住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有如此庞大的军队。

可以一下子运输数万大军登陆的。

就算是当年的东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占据了大半个伊比利亚半岛的时候。

也必须要以巴利阿里群岛作为中转站。

这才勉强能走海路,运输军队和物资补给。

而这一次,伊比利亚列国也知道诺曼人对与自己的野心。

然而他们通常都认为,诺曼人会从北方,比利牛斯山脉翻越过来进攻。

因此最先被攻击的应该是阿拉贡王国才对。

而不断有消息传来。

诺曼人在南法兰德斯行省调兵遣将。

积蓄物资。

也间接证明了这个猜测。

人们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比利牛斯山脉北方。

法尔元帅的那支佯攻部队的身上去了。

就这样,攻陷,焚毁了巴伦西亚城池之后。

诺曼元帅轻骑出动,在伊比利亚高原上四处劫掠。

攻城略地。

而随着熙德的死。

他所维系的巴伦西亚公国也随之烟消云散。

在诺曼骠骑兵恐怖的攻势之下,骑乘着安达卢西亚战马,手持标枪骑兵弩。

号称是来去如风的伊比利亚骑兵们纷纷战死。

伊比利亚领主们引以为傲的精锐轻骑兵,在遇到了诺曼骠骑兵之后,便如同雪狮子进了桑拿房一般。

一个照面便溃不成军了。

就这样,稍微花费了一点点时间。

整个巴伦西亚公国——包括伊比利亚中部重镇托莱多,统统纳入了诺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伊比利亚四分之一的领地被征服了。

在这之后,伊比利亚南方的摩尔人领地。

因为苏丹阿尔斯兰远征埃及去了。

所以群龙无首。

处于防御姿态因而不会发动进攻。

而在伊比利亚北方。

狡猾的莱昂-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

则想出了一个计谋来——他派遣说客,想要游说法尔元帅独立。

自立为巴伦西亚公爵——又或者国王也可以。

您手握雄兵盘踞一方。

英雄盖世。

怎么会甘心在诺曼皇帝那个暴君的手下做事呢?只要您愿意自立。

那么我家陛下便愿意与您结为盟友。

守望相助。

您也可以在伊比利亚称王称霸。

这该有多好?我家陛下还有个年方十四的女儿未曾嫁人……使者说到一半之后,便听见法尔元帅哈哈大笑起来。

然后也就陪着笑了起来。

然后笑完了。

法尔元帅便将那个使者给砍了。

劝诱宣告失败。

于是阿方索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准备与法尔元帅决一死战。

北伊比利亚三国。

莱昂-卡斯提尔的阿方索国王,阿拉贡的拉米罗国王和葡萄牙的卡洛斯国王三个,将他们的直属部队以及封臣全部动员了起来。

再加上一部分残存的佣兵部队一起,组成了一支五万人规模的大军。

这在偏僻的伊比利亚地区,可以说是一件旷古烁今,前无古人的事情了。

就算是恢复失地运动最激烈的那几年。

这几位国王也不曾动员过如此多的兵力。

看起来法尔元帅是真的把他们打怕了。

于是,在六月份的时候,诺曼帝国的两万大军与伊比利亚北部联合军队在托莱多附近展开了激战。

出乎预料之外的是——当双方爆发激战的时候。

一个消息,让联军的乌合之众士气全无!又一支诺曼军队,趁着联军南下,国土内部空虚的时机翻越了比利牛斯山脉!并且将联军的三个国家大半领土都占据了!在老家被占领的情况下。

联军的乌合之众被诺曼军队的探子们稍微撩拨了一下,就作鸟兽散。

不战自溃了。

随即。

诺曼大军主动出击。

轻松地击垮了三个国王和他们仅存的一点亲卫扈从部队。

就这样,诺曼帝国又占据了伊比利亚北部的大片天主教领土。

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三都占领了。

之后,法尔元帅再度领军南下伊斯兰人的领土。

连战连捷。

攻陷了半岛中南部重镇科尔多瓦。

兵锋直逼摩尔人在半岛上最后的一个要塞格兰纳达。

倘若,这座只有两三千人的要塞被诺曼人占领的话。

那么摩尔人在整个半岛,便再没有一处足够坚固的据点,他们便不得不乖乖的退出这个半岛。

滚回到他们的老家的北非去。

这对于国力蒸蒸日上的摩尔多瓦苏丹国来说,可以说是一场无法形容的重大打击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

得到了消息,急匆匆的放弃了对于埃及的进攻的阿尔斯兰,带着他麾下的三万精锐摩尔大军回到了北非……一场旷世大战即将开始——才怪。

事实上,阿尔斯兰的确想要继续北上,回到他位于格兰纳达的领地,与诺曼人拼个你死我活——然而他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诺曼人的西地中海舰队,将他征召的巴巴里海盗,最后的一点家底打沉在地中海里,并且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

他没有船。

就算有船也无法打破诺曼人的封锁。

就这样被困死在北非,无法继续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