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第三批重骑兵

2025-03-27 20:18:54

战争进入了白热化。

当双方的步兵序列加入战斗之后,整个耶路撒冷城郊,方圆百里的地面都沸腾了起来。

那些沙漠隔壁中的动物,鸟雀。

在听到如此恐怖,巨大的声音之后全都四散逃窜。

再不敢回来。

双方投入的兵力,毕竟高达四十万。

是四十万呐。

即使是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与大帝国之间交战的时代,这个数字也足够令人为之侧目了。

厄斯将军非常幸运。

他也感觉到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场战役或许会使他今生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之后。

整个近东地区,直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都会被纳入诺曼帝国的领土。

蒙古人对于西方的攻势彻底瓦解。

而帝国开疆拓土也达到了一个极限。

接下来。

恐怕将是数十年的休养生息。

兵戈不起了。

他和他的同僚们,今后恐怕很难有机会,再指挥这样大规模的战役了。

说起来,虽然稍微有些令人惋惜。

但是这的确是谢幕的战役了呢。

在北方,陛下将会彻底击垮蒙古人的主力部队。

而在这里,我将会击垮他们最大的分支。

值得纪念。

只要将这场战役引向胜利。

我这一辈子就算是值得了。

厄斯将军一边这么说,一边观察着战场。

在步兵们加入战场之后。

战场上士兵的密度陡然间增加了许多。

双方的骑兵一下子沦为了陪衬的角色。

在大批大批的步兵的洪流中,显得那么的不起眼。

最前线,诺曼人的超长枪方阵转守为攻,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以及坚固的阵型。

在纷乱的战场上坚定不移的前进。

将一批又一批攻上来的敌人射杀,捅成筛子。

而在两翼,大批量的意大利盾矛手,法兰西盾矛手,与那些阿拉伯人之间的战斗则稍显得枯燥一些。

这两支军队,说起来都是受到了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步兵战术都是经典的罗马方阵阵型。

只是诺曼人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他们的士兵的训练方式也更加科学和规范化。

因此。

诺曼征召兵所排列的盾矛阵列,甚至要比真正的,传统的罗马方阵还要严整。

那更不是阿拉伯人,这些只是学会了一些半吊子的士兵能够媲美的。

除此之外,征召兵之中还有少量的手持长柄钩斧,步兵戟这些重武器的战士。

他们也同样组成密集阵列,用他们手中的重武器构成冰冷的钢铁墙壁,以此发动进攻。

说起来。

这样的长柄戟阵列,其稳固性虽然不如盾矛手组成的步兵方阵。

但是攻击性与杀伤性却更好。

并且训练起来更加简单一些。

与诺曼人精锐的征召部队比起来。

阿拉伯人的部队显得乏善可陈。

少数较为精锐的阿拉伯部队,尚且能够排列成较为严密的阵型,与诺曼人的阵列相互推挤。

盾牌对着盾牌,然后用手中长矛相互刺杀。

以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然而更多的,则是被诺曼民兵的密集阵列击垮,推散。

被他们连续不断,整齐划一的刺出的长矛捅成筛子。

在步兵与步兵的较量中诺曼人获得了绝对的胜利。

打的阿拉伯人丢盔卸甲,连连败退。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

这样的占据。

尽管诺曼人获取了非常大的优势。

但是想要将这些优势一口气转化成胜利,却非常困难。

阿拉伯人尽管吃力,却仍旧能够坚持下去。

他们依靠着大批量的复合弓箭手,标枪手援护攻击。

艰难的守备着他们的每一道阵线。

而旭烈兀,以及他麾下身经百战的蒙古那颜们,也指挥的相当出色。

在这些精明强干的将领的指挥下,阿拉伯人的阵型就好像是一个四处漏水,却总是能维持不会沉没的船只那样。

艰难的在诺曼人的暴风雨之中前进着。

他们眼疾手快的发现那一个个的漏洞,紧接着便马上派遣大批的预备部队冲过去,堵住这些缺口。

就如同用木板和塞子堵住船只的窟窿那样。

阿拉伯的军队足有十几二十万。

预备部队充足。

诺曼军队无法在一时间给他们造成太大的伤亡的话。

那么这种填补漏洞的游戏,便会一直持续下去。

尽管这个持续肯定不会是无限制的。

但是旭烈兀有这个信心。

他能够维持他不败的局面。

一直到今天晚上。

这样,双方便不得不收手。

停止战斗了。

真是可恶。

对面,厄斯元帅也能看得出旭烈兀可汗的想法。

他轻哼了一声,对于这个刚刚还气势汹汹,现在却连试探性的攻击都不敢,而全面转向防御的混蛋报以鄙视。

不过心里面却认同:这可能是技术含量略低的阿拉伯军队,唯一能够支撑下去的方法了。

不过。

一场不胜不败的战役,对于伊尔汗来说或许不错。

但是对于诺曼元帅来说,却是不可接受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厄斯元帅才在预留了这么一手。

在这之前,他为了引出两翼的阿拉伯骑兵和蒙古骑兵,使用了三分之一的骑兵部队。

然后。

他为了引出伊尔汗的禁卫重骑兵,又使用了三分之一的骑兵部队。

而伊尔汗还有的一支重骑兵,那些阿拉伯族裔的重骑兵,则在诺曼人的长枪劲弩面前损失殆尽。

也就是说,这位元帅在全军压上,将对方的骑兵全部吸引,而步兵也全部吸引的情况下。

仍旧保留了三分之一的骑兵部队。

这,便是厄斯元帅制胜的关键!两翼骑兵出动,绕过去,攻击对方的侧翼。

厄斯元帅的这个命令,残忍的斩断了伊尔汗国的最后一丝期望。

当他们艰难的,鼓起最后一丝勇气,抵挡着正面的诺曼军队强大的攻势的时候。

在侧翼,却传来了这样的惨叫声:骑兵!总共三千五百余骑兵,包括三百名诺曼骑士,两个整编千人队的骠骑兵,以及一千余名来自地方行省的征召兵。

这些骑兵分成一千七百左右的两组,一西一东。

以最快的速度绕到了战场的侧翼。

紧接着便在阿拉伯人的惊呼中,发动了猛烈地攻击。

这些早已经等待了半天,眼看着他们的战友和敌人,杀的血肉横飞尸横遍野。

自己却只能够呆在旁边等着元帅的命令。

这让他们几乎按耐不住心中凶性了。

于是,在接到了厄斯元帅的命令之后,这些忍耐了很久的诺曼骑士,骑兵们总算开心起来了。

他们一边大声呐喊着,宣泄他们的不满。

一边纵身一跃,跨上马背。

在最短的时间内策马冲到伊尔汗国军队侧翼,也是以最短的时间整备好阵型。

之后便发动了冲锋。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

快的让伊尔汗旭烈兀无法做出什么措施来反制。

事实上就算他能反应过来也没有办法。

他的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投入到前线,在疯狂的绞肉机一样的战场上。

特别是骑兵。

伊尔汗受伤,再没有一支机动兵力,可以用来阻挡那些如狼似虎的诺曼骑兵了。

他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令两翼的阿拉伯征召兵转过身去,重新列成密集阵列,以防御诺曼骑兵的冲锋。

然而这根本就是螳臂当车,无济于事。

连续不断的骑兵冲锋,便如同打在盐巴上的浪潮一样。

前者瞬间便被冲刷的消失无踪。

在诺曼人波段式的冲锋下,阿拉伯人的部队一排一排,一片一片的倒下去。

惨叫着再爬不起来。

这可以说是伊尔汗国的军队在开战以来,吃的最大的亏了。

转眼间,两翼的两、三万大军便被诺曼骑兵冲垮。

由此带来的,是雪崩一样的连锁反应。

阿拉伯部队开始哭号着转身逃窜。

一个人逃跑的行为,能够感染十个人,十个人就能感染一百个……这样呈现出几何级的溃逃行为,最终的结果便是伊尔汗国军队的全面崩溃。

该死!该死!!从天堂到地狱只有短短的一刹那。

旭烈兀感觉自己快要疯了。

甚至连应该说什么话都不知道。

无法下达命令,也无法做出任何行动。

因为他身经百战。

所以他知道现在这种状况究竟有多么的糟糕……他的汗国,他的野心,还有他的梦中情人。

都随着诺曼军队的这一轮进攻灰飞烟灭了。

前线的军队崩溃,崩溃,崩溃……不断地崩溃,雪崩一样崩溃。

好像神经网路一样的迅速。

士兵们,即使是那些最强悍的蒙古战士,也没有了继续作战下去的想法。

他们好像是他们一贯嘲笑的阿拉伯懦夫那样,丢弃了武器和盾牌。

策马之转身逃跑。

大,大汗?!即使是他身边的随从,那些对他最为忠诚的蒙古卫兵,以及蒙古那颜们,在如此糟糕的状况下也无法保持平静了。

他们眼巴巴的看着旭烈兀,其中意义不言自明。

看着这些蒙古那颜,旭烈兀反而笑了。

他用嘲弄的语气对他们说:你们,还想要让我逃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