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2025-03-22 07:18:56

阿爹, 你果然总是狞笑!小小的萧璃坐在御案之上,砚台旁边,抱着膝盖看永淳帝对着奏折笑得可怕。

永淳帝立刻收敛表情, 一瞬间从狰狞变成了温柔,他柔声问:谁跟我们小阿璃说阿爹狞笑了?他跟阿昭可不曾对小阿璃说过这个词,所以这一定是她从别处听来的。

霍师父啊。

萧璃小手握拳,沾了沾砚台里的墨, 然后在白纸上印出个小猫爪,随意道:霍师父说阿爹看奏折时总是面目狰狞,很可怕。

永淳帝:……紫宸殿宫人:总觉得霍大统领可能又要被罚倒立了。

萧政拉过萧璃的手, 给她细细地擦着墨迹, 还轻声细气地说:阿爹不是狰狞,只是不悦。

为什么不悦?因为下面总有人觉得阿爹老眼昏花,能被他们愚弄。

想起奏折上的内容,永淳帝没忍住面上又露出了些许狰狞, 但这一次他还记得闺女看着自己, 所以很快就平复了心情。

那阿爹为什么不把他们革职查办?萧璃见手手被阿爹擦干净了, 高兴地收回手,然后啪唧一声又把手掌按在了砚台里, 继续印手掌印。

被崩了一脸墨点子的永淳帝:……革职查办又是打哪里听来的?女儿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日子仿佛还是昨天, 怎得没几日连‘面目狰狞’和‘革职查办’这种词都学会了?太傅昨日讲了前朝戾帝将我萧氏先祖革职查办的故事, 告诉我当亲君子, 远小人。

原来如此。

永淳帝这回倒是没生气,革职萧氏, 重用奸臣, 那是前朝败落的起点。

想到这里, 永淳帝摸摸萧璃的小脑瓜, 温声说道:阿璃当知道,人无完人。

既入了尘世,那就都有执念弱点,阿璃虽要洞察明知,对人对己却又不必太过苛责,苛求尽善尽美。

且君子小人又哪里是一成不变的,不然哪来的误入歧途,又哪来的迷途知返呢?阿璃一边印手印一边点头。

说罢,永淳帝看着手中奏折,又道:治世即治人,为君为帝,自是君子用得,小人也用得。

只是,小人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当小惩而大诫,甚而重之。

阿璃继续点头。

知其志,察其能,尽其才……哎,我跟你说这么多做什么,你又听不懂。

永淳帝蓦地停住,看着专心印手印玩的女儿,笑自己也开始行揠苗助长之事。

我听懂了!萧璃抽空抬头瞪了自家阿爹一眼,为自己辩解。

你听懂什么了?永淳帝好笑得点点萧璃的额头,问。

秦叔好武,霍师父想了解军中事,我习武时就带着秦叔,让他俩聊得开心,就没人管我啦!阿晏习字,我骗他抄《麟史》,正好给我抄功课咯。

唔,君子小人那里我不是很懂,但是阿爹你刚说了对人对己不必苛求尽善尽美……我觉得我以后肯定会懂,现在不懂就不懂叭。

萧璃说完,又低头去以手作画。

永淳帝第一个想法:你这哪里是不懂,你这分明是很懂了。

永淳帝第二个想法:不愧是我的崽,天纵奇才!永淳帝第三个想法:什么?你竟然让阿晏给你抄功课?可是我都背下来了啊,为什么还要抄?萧璃抬头,委屈巴巴。

永淳帝心顿时软成一片,一把抱起女儿,道:说得也是,都是太傅的错。

紫宸殿宫人:虽然我们都是奴才,但也快听不下去了,陛下您清醒一点!不对,阿璃,你最近白日里都不总来寻阿爹了,是不是去找阿晏了?!萧璃点头,阿晏好看,又好玩。

阿晏比阿爹还好看吗?萧璃眨眨眼,没吭声。

被女儿打击到的永淳帝开始进谗言,道:阿璃,你可是我大周唯一的公主,全长安好看的少年郎都任你挑选,想选几个选几个,阿爹听说王家那小子也生得很好看,还有吕家的儿郎,那素来有……咳咳!阿娘的声音在殿门处响起。

永淳帝当即就表演了一个掉转马头,改口道:但弱水三千,我们还是只取一瓢饮。

看来我这个皇后耽误您广开后宫了,是不是啊,陛下?阿娘迈开步子走过来,难掩大步流星之态。

没有没有,阿昭,我就这么随口一提。

不是说无心之语才为真心之话吗?见永淳帝讷讷不敢言,林皇后一笑,放过了夫君,对他怀里的萧璃招招手,阿璃过来,该去习武了。

萧璃乖乖跳下来,牵住阿娘的手。

阿娘,什么叫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萧璃一边跟着林昭走远,一边问。

意思是相伴余生之人,一个足以。

相伴余生之人……是如阿爹阿娘这般吗?……对。

那就阿晏吧,他能帮我做功课,又好看。

……倒也不必这么早决断,你阿爹说得对,长安好儿郎众多,再挑挑也无妨。

昂~……萧璃睁开眼睛,听着驿站里厨子下人还有侍从们走动的声音,坐起身摸着颈间的玉坠,轻笑了一声。

噩梦如今愈发的少了,定是阿爹在保护她们。

另一个房间里,霍毕如往常一般洗漱完毕,走下楼与其他人汇合。

如今天光刚起,以他们的脚程午前便可进城。

进城后他们三人要直接入皇城拜见荣景帝,想到这里,霍毕叹了口气,只希望萧璃能把她那惹人生气的气质收一收。

不过这一次那个很会拱火的裴晏不在,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霍毕暗暗对自己说。

自从萧璃接到圣旨,三人就即刻启程返回长安。

裴晏因还有后续事宜需要处理,暂且留在了虔州。

徐都尉和南境军已经回到南境,等待封赏。

这两年他们跟着萧璃三人如同狂风过境一般横扫了南境各大山寨,将南境的匪贼杀得七零八落。

匪患骤减,各地官员也都纷纷上书为这些骁勇的南境军请功。

毕竟,行事张狂的说来说去也就萧璃一个,搞得诸位地方官疲惫不堪发量巨减的也是萧璃,跟着她的南境军还是军纪严明的。

只是,这两年请功的折子虽然如同雪花一般送入长安,却都被留中不发。

也不难理解,萧璃本就算是因为犯了错而被发配至南境,且她所行之事虽于民有益,细究起来却是无旨调兵。

照理来说黎州别驾早就可以上奏参萧璃一本。

但吴勉刚一照面就被萧璃那随时可能拔刀砍人的疯批模样吓破了胆,后面跟着萧璃剿匪剿上了头,全然记不起这事儿。

长安那边也直接被几百穷凶极恶的人犯炸翻了锅,等御史台反应过来萧璃乃是无旨调兵时,萧璃剿匪救人的故事早就已经传开,长安的夫人小姐们每日都守在茶寮酒肆听最新的进展。

若是这时再参她,御史们也怕回家被夫人女儿薅头发揪胡子,于是只能遗憾作罢。

之后,南诏送来国书,南诏王令羽不惜以国君身份允诺,有生之年,绝不主动开战。

这是打前朝以来就不曾有过的事!一日之内,萧璃身上所负污名尽除,细究起来甚至有功。

也是那一日,兵部尚书终于于大朝会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为那些跟随萧璃的南境军请功。

荣景帝那天心情不错,稍加思索,也就同意了。

封赏的旨意一下,全长安的夫人小姐们皆是举手相庆。

公主殿下她,就要回长安了!又能看公主殿下策马风流了!又能看公主殿下倜傥姿态了!又能看公主殿下暴打浪荡子了!门外传来了不知是婢女还是歌姬的两人低语声。

安阳王世子萧燕和范炟:……手里的酒瞬间就没味儿了。

跪坐在一旁抚琴的嫣娘看着两人食不下咽的模样,没忍住轻笑出声,险些错了音。

范炟回过神,不高兴地抱怨道:她要回来了,嫣娘肯定也特别高兴吧?自然,毕竟我也不是会被暴打之人。

嫣娘手指按住琴弦,停住琴音,道。

萧燕和范炟:……总觉得你在意有所指些什么。

这两年没有萧璃从中作梗,嫣娘对两人的态度好上了不少。

半年前显国公府设宴,嫣娘还破例应了范炟请求,前往显国公府奏了一曲,让范炟特别有面子,那之后他们两人往清音阁跑得越发的勤。

见两人低眉丧眼,嫣娘笑了笑,安慰道:不仅公主殿下,世子不是同样要回来了?是哎!范炟一下子高兴起来了,阿兄回来了,他就不必再守着说书先生,可以听阿兄给他讲第一手的实况!他相信,于剿匪一事上,阿兄出的力一定不比萧璃那家伙少!等他听完就叫几个说书先生来把故事好好传扬出去,定不能叫萧璃独自抢了风头!没有兄长回来又可能要继续被揍的萧燕:……就,不太笑得出来。

驿站萧璃三人一起用朝食,霍毕手里拿着胡饼,瞅一眼范烨,又看一眼萧璃,面色逐渐带上狐疑。

你到底在看什么?萧璃放下羹匙,无语问道。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你们二人今日虽仍是原来的模样,但又好像好看了许多。

霍毕终于问出了困扰他一早晨的疑惑。

人还是那个人,但发髻平整,发丝顺滑,仔细看去,这两人发辫里还编了彩绳进去,颜色刚好跟今日所穿服色相配,萧璃戴了个彩珠冠,范烨配了玉簪。

接着,霍毕又发现他们两个每一片铠甲都擦得干干净净甚至反着光,身侧佩剑也换了嵌了宝石的剑鞘,光芒万丈。

霍毕眯起眼睛,凑近两人,对着萧璃惊声道:你是不是修了眉毛?还涂了唇脂?说完又转向范烨,提起声音:你还敷了粉?!霍毕这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让萧璃叹了口气,她正了正珠冠,说:你可知今日从城门到皇城一路会有多少小娘子等着看我们三人英姿?为我们投花掷果?范烨点头,跟着说:合该一丝不苟,全无破绽。

最后,两人异口同声:霍将军,你这般粗糙又不修边幅,可是会叫崇拜者失望的。

崇……崇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