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2025-03-22 07:18:56

当年杨氏一案, 就始于岭南道一位中州别驾冒死送出的一封血书,血书中状告杨大将军隐瞒本要上报朝廷的矿脉消息,私自开矿, 开炉炼钢,为其私兵铸器。

收到信的御史将此事上报,荣景帝大怒,即刻派刑部之人前去岭南调查此事。

等刑部的人到了岭南, 那中州别驾却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府兵与衙差们搜寻了七天七夜, 才在城外找到了破碎的血衣, 想来那别驾已然遭遇了不测,被人灭口了。

刑部的人在别驾书房的密格中找到地图,按照地图暗中寻到了矿场,发现那里确实有兵丁在开采矿石, 开炉冶炼, 当即证实了别驾血书所言。

荣景帝得知此事, 立即下令卸了杨氏兵权,下狱看押。

杨大将军拒不认罪, 只说其中仍有内情, 他要亲自面见圣上为自己辩驳, 对刑部的人却是不肯再开口了。

这时, 陆续又有岭南的官员暗中前来面见刑部的官员,举告杨氏及其一脉的武将, 自南诏与大周和谈之后, 仍不肯止息兵戈, 借剿匪之名索要军需, 牢牢掌控着兵权。

更有甚者,这南境的一些所谓山寨,就是他们杨氏豢养私兵的所在!无战而养兵,所图为何,不言而喻。

这样一来,除了杨氏一家,岭南道大半的武将都被牵扯了进来,荣景帝大发雷霆,一时间,朝野上下皆是噤若寒蝉。

而正是这时,北境霍老将军急报求援。

后来,在彻查杨氏所辖军队之时,其实并未找到什么私铸的兵器,只是那时杨氏父子已死,涉事的武将又都在喊冤。

刑部的人只以为兵器被藏在了岭南的深山老林之中,以此结论结案。

毕竟,岭南十万大山,去找寻被藏起来的兵器,也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被私开的矿场,已是铁证如山。

当时萧璃告知王放北狄人所用的兵器,与流落于南境山匪寨子中的兵器同出一处之时,王放立马便想到了那一批没有被找到的杨氏私铸兵器!这世间哪就有这么巧合的事?王放从来不相信巧合。

如今听了这些经验丰富的匠人们的评估,王放心中几乎已经可以确信,当年的南境,只怕确实有人在私开铁矿,私铸兵器,却不是杨氏,也不是这一处矿脉罢了。

还有一件事,大人。

那最年长的匠人思索了片刻,又说道:小的们也看了那废弃的炼铁炉,观其样式,那并不是冶钢的炉,只可炼生铁。

既然已有了结论,对于此刻的王放与军师来说,再听见什么都不会觉得奇怪了。

军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可否请几位师傅们写下对此处矿脉的评估?可以可以。

几人皆是剑南道极有经验的匠人,写下这些并不算难。

还请画出此处炼炉的样式,并注明其用处,我等好将其归录在案。

王放跟着说了一句。

匠人连声称是。

另一边,萧璃收到了两人探查所得到的消息,确认了心中的猜想,那就是这岭南十万大山中,怕是真的存在着一座矿场,在挖矿炼钢,私自买卖钢铁。

现如今他们不能大张旗鼓地调查,沿着山匪这一条路子暗中查探就是最好的方法。

这一查,就查到了今日,查到了现如今他们要攻打的山寨——千石寨。

千石寨与他们这两年以来打过的其他山寨都不一样,纪律很是严明。

像之前那些山寨,乌合之众更多,不论是打探还是攻打都不算难,有时甚至还能用一下离间之计,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这个千石寨,收买不得,挑拨不得,连探查地形都很难。

而且千石寨占了三个山头,三个山头呈三角之势,互为护卫,岗哨设计的也巧妙,几乎断绝了萧璃他们偷袭取巧的可能。

萧璃,霍毕,还有范烨商议了一夜,最终定下的计策,放弃强攻,但是却要不惜一切代价,切断三座山之间往来的通路,让这三座山各成孤岛。

这之后,便要耐下性子,以兵围之,看谁能耗得过谁了。

这一围,就围了近三个月。

范烨找到萧璃时,发现她正盘腿坐在一个树杈之上,嘴里咬着一根草杆儿,目光则直直地看着其中一座山头。

他们在这里一耗就是三个月,几乎不曾沐浴过,范烨猜测他们大约都是馊的。

之所以是猜测,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闻不出自己身上的味道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久居鲍市而不闻其臭吧。

范烨看着自己身上已看不出本色的铠甲和衣衫,不由得好笑,不明白他堂堂国公世子怎么就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范烨走到树下,仰头喊道:阿璃,用暮食了。

萧璃没有立刻应声,而是继续盯着那座山头,不觉间险些把草杆儿吃下去。

徐都尉只说这种草杆儿嚼起来有甜味儿,可是并没说能整根吃下去!眼看着萧璃都快把草杆儿咽下去了,范烨连忙提高声音。

呸,呸呸呸。

回过神来的萧璃也发现了嘴里的不同寻常,连忙把已经没有味道的草杆儿吐了出去。

你想什么想得这么出神?范烨好奇问道。

大范你说,他们寨子里还能有多少存粮?萧璃摸着下巴,低头看向树下的范烨,问。

这两年三人并肩作战,已经很熟了,故而也不再以殿下世子将军相称。

萧璃喊霍毕老霍,到了范烨这里,就也想叫他老范,却被范烨严词拒绝。

他上面还有个阿爹范国公,他怎么也轮不到被叫做老范。

若是叫小范呢,可他下面还有个比他还小的弟弟范,同样不合适。

两个称呼都被拒绝,萧璃怒了,直接决定叫他大范,在老范和小范之间,有理有据,按照范烨之前拒绝的逻辑来讲,大范正好适合他,无可反驳。

范烨张了张嘴,最后无奈闭上,那句‘你可以唤我阿烨’的话,到底还是没有说出口。

你是觉得他们存粮已尽?范烨不再纠结称呼,听到萧璃的问题,也严肃起来,反问。

那边儿两个我不是很清楚。

萧璃往另外两个山头的方向指了指,然后又指向她刚才死盯着的山头,说:自五日之前,这座山里每日便只燃一次炊烟了。

老霍他们盯着另一边,一会儿问问他们那边如何。

有没有可能,他们只开一次火,造一日的饭食?范烨提出一种可能。

为了什么?迷惑我们?萧璃不太赞同,道:而且米量加倍,燃炊烟的时间却短了,饭能烧熟吗?范烨愣了,君子远庖厨,这问题的答案他还真的不清楚。

萧璃跳了下来,拍拍身上的枯枝碎叶,然后说:走吧,回去商议一下。

弓箭手把天上飞的都射了下来,他们不可能用飞鸽传讯,也无人可以通过我们哨卡,除非他们能靠旗语沟通定出一套计策,不然,这三山就只能各自为政了。

萧璃和范烨回到营地的时候,霍毕也正好回来,他手里提着几个飞禽,正是今天射下来的。

雁?萧璃看着霍毕手里的飞禽,眼睛微微瞪大。

怎么了?霍毕看着手里的加餐,不知萧璃为何作此表情。

雁不可驯服,不会做传讯之用。

萧璃说。

霍毕:不是你说的把天上飞的都打下来吗?且雁为忠贞之鸟,你打死了这个,它的配偶怕也活不成了……萧璃继续说。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一对鸟儿的夫妻之情呢?他现在只想吃肉。

……我的意思是说,你不如把它们夫妻都打下来,也好叫他们团圆。

一家人还是整整齐齐的好。

萧璃继续说着刚才没说完的话。

霍毕和范烨:……不知道为什么,萧璃总是能说出一些让人听了很想打她的话。

霍毕送了萧璃一个大大的白眼,然后提着手里的加餐往篝火那边走了。

霍毕身后,萧璃的目光逐渐下移,沉默地落在那只死雁上,久久没有移开。

*江南道,洪州刺史府赵念和洪州军一路护送裴晏到了洪州府城,接风宴早就已经准备好,裴晏盛情难却,只好随赵念去了他的府邸,由他为自己接风。

宴会上作陪的,除了刺史夫人范式,还有洪州的几个别驾。

水患天灾之时,一切从简,薄酒陋席,还请裴大人不要见怪。

宴会上,赵念举杯,对裴晏说,接着,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有食有水足矣,赵大人客气了。

裴晏亦喝光了婢女所斟之酒。

裴大人豪爽!一个别驾称赞道。

如今天下谁人不知裴大人去岁在山南道防治旱灾的壮举,陛下还下旨让大周十道的官员参考裴大人在山南的举措,依样画葫芦呢。

一个中州别驾说:我敬裴大人一杯。

裴晏眼中微微闪过一丝得意之色,又很快掩去,他微微勾唇,又饮了一杯酒。

酒杯一空,他身边跪坐的美艳婢女便马上将酒杯填满。

就怕我等愚笨,画虎不成反类犬啊。

另一个官员叹气,道:如今赈灾治灾有了裴大人坐镇,我们心中也更安然了些,来,我也敬裴大人一杯。

又是一杯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