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2025-03-22 07:18:58

陈念云发现这次会议主题严重偏离。

不过最后还是确定了下来了, 待买到羊之后,就开始上双皮奶、羊奶鸡蛋羹、奶香馒头、奶香山药羹,放了奶的红豆饼等等。

至于酸奶, 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做,这年头也不知道从哪里搞那个菌去。

T_T不过将就着吃吧, 应该不差事儿。

至于养狗还是养猪, 陈念云已经没法发表意见了。

周小海还是那句话,反正也不需要你养。

陈念云生生被怼了回来, 于是默默地回屋睡觉去了。

夏天天气越来越热,大家点的菜也从原先生的重肉、重油炸类的, 变得清爽起来, 小黄瓜、泡菜一经推出,立马受到好评。

因为价格也不贵,且都是自己看得见的,大家更乐意吃这个。

还有许多邻居, 瞧着陈念云在自家院里种菜,也在自个儿院子里种了起来, 这段时间也陆陆续续有人的菜熟了。

也有人向杨大娘请教, 如何炒青菜、拍黄瓜等等……杨大娘均不藏私, 该怎么教就怎么教,至于回去了能不能做成,就不是她的事了。

反正这段时间,她感觉家里的客人只增不减。

尤其是他们家的羊回来之后,按陈念云说的做了双皮奶和奶香馒头之后,大家除了吃之外, 还会买几个带回去当早餐或者宵夜。

到了四月底总账时, 陈念云发现, 这个月光卖小零嘴这些,居然比三月份又增加了几两银子。

马上就要月入破百了,争取下个月能成功破百。

杨大娘道:这段时间卖的菜基本上都是凉拼之类的,活计比先前轻松,价格也便宜,但需求量却只增不减。

周小海现在已经不敢去街头吆喝了,家里的东西完全不够卖的,杨大娘琢磨着,要不要再找个帮手。

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目前她还是能忙得过来。

周小海每天卤菜之余,也会帮他做点别的,大虎现在也上手了,打打下手,处理处理菜什么的,就连揉面的活也归他了,大虎力气大,揉出来的面又细又滑,而且特别有弹性,烙出来的饼子,要比杨大娘做的更有嚼劲。

杨大娘想着,像每个月十五的大日子,联话会、诗会这种,可以请人来帮忙。

至于旁的时间,就不需要了!陈念云笑道:这样也行,忙不过来一定不能勉强,咱们卖的是口碑。

他们本来就是打算将生意做长久的。

量变等于质变嘛!五月初,府试成绩陆陆续续传回来。

周振三人,依旧头名。

陈念云和姜代两人听到这个消息时,互相对视了一会,而后齐齐叹了口气。

头顶又压了一座大山啊!姜代现在被姜先生盯得,都快早秃了,没办法,兄长太优秀,他再拉垮下去,日后只能棍棒侍候了。

如今再闻噩耗,姜代差点失声痛哭!太难了!做为老二真是太难了。

其实陈念云压力比姜代还要大。

陈念守、陈念守两人,一个文,一个武,好家伙哥俩全程头名。

如今的文武状元均出在永安侯府,李氏在京都的人气持续爆长,梁国公夫人临在成前夕,又给陈念安的聘礼加码了。

对于这样的儿媳妇,满意得不得了。

陈念宗这边的有意结亲的虽比不上陈念守,但也绝对不差事的。

于是,李氏千挑万选,最后与陈念守夫妇商量后,给陈念宗定了大理寺卿孙大人的二闺女。

孙家也是武将出身,孙大人却走的文官的路子,后来办了栗州私盐案,至此出名,从此便被圣上调回了京都,一直在大理寺任职。

去年正式升任大理寺卿,虽然与想孙家结亲的不少。

不过孙大人对于那些文邹邹的读书人多少有些不喜欢,在上个月陈念宗回家办酒席时,孙大人见了他一面,觉得这孩子不错,便找到陈念守表示了自己的想法。

陈念守立马回家找李氏和永安侯说了。

他对孙大人的印象极好,这位不畏强权,刚正不阿,比起李氏自己相中的那些勋贵不知道好了多少。

再加上孙家本就是武将,陈念宗与之结亲,倒不显得特别突兀。

这事就这么定了。

陈念宗还悄眯眯去看了一眼孙二姑娘,谁料到,孙二姑娘也打算翻墙偷偷看他一眼,要是不成这事就拉倒。

于是,两人就在孙家的狗洞前碰了个正着。

陈念宗这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哥哥、姐姐们全都订亲了,家里唯一还剩下的陈念宜就成了香饽饽。

姜代道:成师兄不知道这个月回不回来。

昨天陈念宜来了。

因为李氏一直追着她要给她找婆家。

小姑娘不堪其扰离家出走了,到了陈念云这儿,瞧着他又养了几只动物,愣是想下手捏捏,幸好被大虎给阻止了。

不然陈念云感觉自家的鸡又要遭殃了。

兴许不回来了吧!成林老家离京都有半个月的路程,说实话若是想回来,怕是考完府试就回来了,现在五月了他还没到京都,可见回京的希望渺茫。

再说了,他如今只是一个童生,瞧着成绩院试的时候定然不会差,可就这样的身份去永安侯府提亲分量着实轻了些。

如今的永安侯府早已和两年前不一样了。

以成林的性子,就这么去提亲,怕是不太可能。

三人又扯了一会,上课时间就悄然而至。

反正陈念云觉得,哥哥们都那么优秀,他以后要是进不了头甲,那就丢人丢大发了!必须头悬梁锥刺股。

进入五月份,天气越发炎热了,好在院里树多、花多,倒是挺凉快的。

陈念云的小院里,也陆陆续续开始上夏季的水果。

各种果子切成丁或块,用羊奶、蜂蜜搅拌在一起淋到上面,虽然不是酸奶,但奶和果子全都有了,他很不要脸的把这个叫水果捞。

水果捞做为一道小甜品,因为新鲜、新奇,颇受大家喜欢。

尤其是怀孕后的姜氏,自打前段时间吃过一次之后,每日都得让人过来取一碗。

姜氏身份在那儿摆着,再加上这段时间永安侯府势头正好,与姜氏来往的人又特别多,拖她的福,水果捞在京都速度传播开来。

陈念云:……果然需要一个带货的。

这一日趁着休沐,姜氏跟陈念守一道过来。

陈念守领陈念云、姜代和沈元初,以及慕名而来请教的几个学生读书。

姜氏便坐在小厨房,挑挑捡捡给自己兑了一大碗。

杨大娘道:夫人少吃点,一会这丸子好了,您多吃几个丸子,里头的菜都是咱们自己种的,肉也是在家里养了好些日子的鱼。

不怕夫人笑话,老奴觉得自家养的东西吃了就是好。

她感觉自己最近眼神贼好,先前到了晚上就有些瞧不清楚,可现在不一样了,穿针引线一点不碍事的。

姜氏笑道:好!嘴上应着,但动作却一点不慢,在丸子煮熟之前,一大碗的水果捞已经下肚了。

杨大娘怕她吃不下,结果姜氏愣是吃了七八个肉丸子,喝了小半碗的汤,鱼肉又鲜又嫩,煮出来的丸子鲜香十足还弹牙。

姜氏直打嗝,但却意忧未尽,最后一咬牙道:杨大娘,要不剩下的我给带走吧,晚上还能吃一顿。

杨大娘笑道:好呀,只要夫人不嫌弃。

她做的馅料多,还有小半碗没煮,索性把余下的料也给她带上了。

姜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这是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杨大娘道:夫人说得哪里话,您是世子夫人,是咱们公子的大嫂,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您来吃点东西怎么了?姜氏觉得这话有道理,不应该客气的时候就别客气。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时不时过来蹭顿饭,坐在厨房与杨大娘聊聊天。

不知不觉就到了八月份。

姜氏的肚子已经六个月了,圆圆滚滚的像个大西瓜。

她这段时间天天来报道,也没旁的事,就坐在旁边看杨大娘做饭。

杨大娘起初还有点不习惯,后来一边做一边跟她聊天,倒是手脚更利爽了,知道姜氏喜欢吃肉丸子,她每次炸了新鲜的之后,就给她尝两个。

要么就特意给她炸点茄盒、藕盒之类的。

姜氏吃得贼带感,自己吃不下了就带回去给陈念守吃。

于是,这几个月来,陈念云发现自家大哥的肚子日渐显怀!陈念云默默地吃着碗里的馄饨,望着陈念守粗了一圈的腰,迅速吸了下气,嗯以后他得忍住,不然这就是未来!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飞快。

待周振三人回京时,已是八月底了。

周振这次回来不止长高了,还长了小胡子,甚至长了青春痘,陈念云望着狼吞虎咽的师兄,小心肝砰砰跳,师兄居然长残了。

他都不想长大了,嘤嘤嘤!以前周振明明长得挺水灵的,现在完全向糙老爷们发展了。

周振对上自家师弟越来越奇怪的眸子,伸手给了他一下,想啥呢?嫌我丑?陈念云摇头,没有的事,就是想着师兄中了小三元,是不是府上得好好庆贺庆贺,到时候不知道给师兄送什么礼好。

周振鄙视道:别乱扯话题,你明年下场吗?陈念云摇头。

他和姜先生讨论过,他和姜代同年,两人年纪都不大。

再跟着先生读两年下场也不迟,到时候连着考也不是事儿,中间还不用年年回去岁试了,中途省了不少麻烦,待中举之后再努力两年,想着会试应该不成问题。

他现在的成绩,姜先生觉得要下场也行,至于名次不敢保障,但肯定能过去就是了。

可不管师兄还是兄长,哪一个不是风风光光的头名,到了他们这儿要是拿个别的数字,极其不协调,是以,他决定先不下场,继续苦读。

周振:……想他年前还得回去岁试,突然感觉手里的炸鸡腿不香了。

师兄们回归,私塾又热闹了起来。

小胡子师兄准备明年的秋试,已经不帮他们检查背诵内容了。

不过周振三人现在都有功名在身,于是检查师弟们的功课,就成了三人分内的事。

于是,三人通过排班的法子,每天乐哈哈地给两人当小先生,因为这事,周振还以权谋私,翘过陈念云碗里的烤鱼。

待陈念云脱离这种苦闷时,已是大雪纷飞的腊月二十三了。

衙门封印,私塾学放,陈念云去年被陈念守说过之后,今年早早就把东西收拾好了,一放假就等着王叔来接他回去。

没办法,陈念守初次当爹,满心满眼都是自家老婆孩子,今年的送年礼一事,全耐到陈念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