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的第二天, 两人便分道扬镳了。
陈刚是回家订亲。
陈念云是回京成亲……嗯,两个小伙伴都有喜事。
陈念云回到京都刚好快过中秋节了,杨大娘在打手工月饼。
跟前两年一样, 小院里把什么东西都准备好,邀请新老顾客一起来打月饼, 如果有喜欢特殊馅料的, 大家可以提前说出来,到时候杨大娘他们再准备。
这是三年前陈念云见杨大娘手工打月饼时提出来的, 重在参与,至于赚不赚钱, 那是另一回事了, 毕竟他们家做的是长久生意。
除了中秋,端午包粽子,除夕包饺子都是他们的特色活动之一。
因为他们的顾客都是远在他乡求学的举子,像这种有意义的活动, 基本上都会来参加,到了九月菊花开时, 杨大娘还会带着大家一起泡菊花酒什么的。
像这种打出来的月饼, 除了大家一起吃外, 每人还能带回去两个,虽然这一天都是赔钱的,但陈念云觉得这是回馈老顾客的一种方式。
反正他们家,这几年的客源一直都是增加的。
至于减少的那一部分,除了高中之后,谋了个外放的, 和去六部工作, 没什么时间过来吃的, 余下的只要有时间都会过来。
甚至还会介绍自己的朋友过来。
陈念云觉得这就够了。
这一次他回来大家刚好打好了一部分月饼。
白茉和大虎夫妻两人,正在厨房忙活,见陈念云回来了,大虎开心道:公子,你可算回来了!院试考得怎么样?是不是还是头名?陈念云笑道:大虎哥,嫂子,院试还没出来呢。
大虎恍然,瞧我都糊涂了,不过你县试和府试都考得那么好,院试肯定没问题的,到时候来个小三元,那可是……锦上添花!白茉见他急得直挠头,忙补充道。
陈念云笑道:借你们吉言,对了我能帮什么忙吗?大虎道:这里没什么忙的,您要是真想帮忙,就去外头和大家一起打月饼吧,你们都是读书人,肯定有许多话要聊的。
陈念云被他推了出来,一琢磨可不是,自己在里头跟个大电灯泡似的。
周小海要进去,果断被陈念云给揪了出来,让他帮着杨大娘给大家分面皮儿。
陈念云一共打了六个月饼,每个馅都包了一个,图案做的是六六大顺。
他打算明天给吴宝珠送过去。
除此之外,月饼的模具还有五福临门,八方来财,四四如意,系列倒是挺多,边角上都刻有可爱的表情云纹。
算是他们小院的标识。
月饼烤好,时间已经很晚了,邻居们陆陆续续的回家去了。
陈念云和大家一起把院里的东西收拾好。
他又找了自家的盒子,把晾凉的月饼放进去,上面用红丝带打了个蝴蝶结。
周小海见他手指特别灵活,打的蝴蝶结特别好看,手艺一点也不输女孩子,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陈念云觉得还不够,提笔在纸盒的右下角画了一只可爱的胖兔子。
他感觉小姑娘嘛,应该会喜欢萌萌哒的东西。
嗯,反正他也喜欢。
吃过早饭,陈念云就提着自己亲手打的月饼,以及从宁县带回来的一些特产,去了常家。
这是昨天他回府时,陈念守告诉他的。
常家在京都是老宅,常启君和吴宝珠小夫妻,就住在里头。
吴宝珠也跟在姐姐身边,据说吴夫人也快到了,大概在这个月的下旬。
陈念云初听的时候,有点惊讶。
毕竟,自家孩子成亲,旁人都是提前大半年开始准备的,可吴夫人倒好,眼看快到时间了才进京,不过转念一想,吴宝珠和他的身份在那儿摆着,想像陈念安成亲时那样,应该是不可能的。
陈念云到时,吴宝珠正和姐姐一起在给未出生的宝宝做衣裳。
听下人说陈念云来了,小姑娘还愣了一下。
直到看到手里提着礼盒,笑盈盈的陈念云时,吴宝珠才忍不住咦了一声,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成绩还没出来吧!陈念云把东西递过去,笑道:是还没出来,我考完先回来了。
吴宝珠轻轻点头,你肯定能过的,在那边等不等都一样。
陈念云道了声谢,两人随意的聊了几句,吴宝珠道:你等我一下。
她给陈念云做了双鞋,也不知道合不合脚。
本来打算成亲之后给他的,可今日陈念云给她送了自己亲做打的月饼,她便琢磨着送点东西。
吴宝珠把鞋子拿过来,让陈念云坐在旁这试了一下。
左脚刚好,右脚有点松。
陈念云道:这鞋上头的花边真好看。
黑色的鞋子,在两边用黑线加金线绣了云纹,看起来蛮高级的。
一定很费时间吧!陈念云不禁感慨,吴宝珠的耐心真好,一针一线的,要是他早就摞挑子不干了。
吴宝珠被他说得脸上发烫,呐呐道:我平时没事,练练手而已,你喜欢就好。
陈念云点头,喜欢的。
要是上头没花纹更完美了!陈念云在常家吃完饭,与未来婚夫聊了一些读书方面的东西,便回家去了。
自打姜氏进门后,李氏真成了甩手整柜。
又因为成林去年中了举人,去家里提亲,李氏把陈念宜的婚事给定了下来。
这一年来她在张罗给小女儿陪嫁些什么,婚礼要怎么样,成家到时候给准备不准备宅子什么的,这些全在李氏的考量范围。
于是,陈念云的婚事,就由姜氏一手操办。
姜氏早就给他重新择了个院子,距离陈念守的小院不远,屋子也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整修了,去年吴家把家具都送了进来。
如今一切准备就续,只等着成亲了。
请柬是由陈念守亲自写的,陈念云这边也没什么朋友,除了姜先生与先前教过他的黄先生之外,还有私塾的几位师兄。
人际关系相当简单……家里没什么事需要他帮忙,陈念云便一边等院试的消息,一边继续回私塾读书。
待收到院试成绩时,已是八月二十九。
陈念云算着时间也快到了,于是特意让周小海这两天留意着,到了中午,周小海来送饭时,开开心心道:公子,院试成绩出来了!您依旧是这个!他伸了大拇指,乐哈哈地把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发给大家。
这糖是前两天才新做的,这会儿天气已经转凉,汲取上次的教训,这次他他糖放得少,里面的坚果放得多,再加上里面还加了炒米。
糖和蜂蜜倒成了次要的了。
用刀切成小块,吃起来又香又脆。
周振边吃边道:比起上次的好看多了,果然上次是残次品。
陈念云奇怪道:怎么回事?周振把上次寄回来,已经化成一坨的糖果给他突突了,我想着你都是第一次做,没把握好度。
陈念云道:我们在家放的那些,倒是没坨。
也有可能他们一直放在阴凉的地方,不像在路上一路走一路晒的。
不过次的米花和坚果就不会了。
因为里面的糖特别少,主要起到粘连的作用,不过温度若是高了,肯定会变软,这倒是真的。
到了下午,姜代的成绩也出来了。
私塾里就数他和陈念云同一年考。
姜伯笑道:姜代院试第三名,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
自然,如果不与师兄弟们比较的话。
远在家乡的姜代:……完犊子啊,这次又是被嘲笑原对象。
进入九月,陈念云就没再来私塾。
没办法,初六成亲,他再在外头晃着,感觉有点不像话。
而且自从吴夫人进京之后,陈念云就被禁止与吴宝珠见面了,就算是平时有什么好吃的给她送过去,也属于王不见王的境界。
杨大娘道:风俗就是这样,正经要成亲的两人,在一个月前就不允许见面了。
陈念云道:还有什么风俗吗?虽然有些事听起来纯属扯蛋,但他还是感觉,尽量避开的好。
能流传来下来,并被人总结,都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能避免就避免。
于是,杨大娘给他讲了小半天,陈念云的小本子上记了满满两页,后来一琢磨又抄了一份,让周小海给吴宝珠送了过去。
周小海回来后道:今日接东西的是位三十来岁的姨娘,小的瞧着与吴姑娘长得有些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吴姑娘的姨娘。
陈念云也没见过。
他是听说吴夫人这次来的时候把李姨娘也带来了。
于是,第二次让周小海送吃食时,都多备一份,今日送的是烤鱼和玉米甜汤,杨大娘最近用山楂做了糖雪球。
也一并给吴宝珠送了一些。
陈念云算算日子,这怕是最后一次送了。
还有两天就成亲了!哎呀妈呀,他居然有些紧张,是抓心挠肺的紧张。
先前一直觉得,既然换了性别,无法逃避的肯定是结婚生子,于是,在陈念守告诉他,吴宝珠就是他未来老婆时。
他也没觉得别扭,毕竟这种事情,在知道自己穿成男的之后,就已经开始有心理建设了,结果,临到跟前了,他心头有些突突。
啊!成亲啊!哎呀,总之别扭,恐慌,还有点不安和小害怕。
顶着这种奇葩的思绪,陈念云终于迎来了正日子,参加过几次婚礼的他,流程别提多熟悉了,一应下来倒是应付的游刃有余,直到晚上入了洞房——望着画着大白脸的吴宝珠,他那一丁点的酒劲全散了。
双方一对眼,居然还有点儿尴尬。
陈念云咽了咽口水,有些手足无措道:你饿不饿,大嫂刚才让人送了点吃的,说是你饿了可以吃一些。
吴宝珠还真饿了,点了点头道:有什么好吃的?看陈念云紧张,她瞬间就淡定了。
心里琢磨着,大家都一个样,谁怕谁呀。
陈念云立马去小厨房把吃食端了过来,看吴宝珠吃完,他才道:那个,咱们以后就正式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了。
吴宝珠:……虽然听起来怪怪的,但是确实没错儿。
于是,陈念云把自打订亲后,就准备坦白的事情给抖了出来。
一叠面额均在一百两的银票。
统共八十张,因为今年的账还没算。
吴宝珠:……这画风有点不对呀!可对上陈念云亮晶晶的眸子,小姑娘立马福至心灵道:这是你的私房钱?是我这些年做生意赚得钱。
有一半是与樊掌柜合作时赚的,另一半是小院经营这几年赚来的。
如今少了樊掌柜那边的生意,不过他们自己倒是可以卖卤肉和卤蛋了,再加上现在小院里一共四个人忙活。
杨大娘和白茉这对婆媳把家里的事都给办了。
大虎平日里帮忙打打杂,周小海现在回来了,继续去外头卖卤肉了。
所以,收入还会不断增加的。
以后,这些都归吴宝珠管。
吴宝珠满意地点点头,嘴角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住。
随后从陪嫁的大箱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而后用两重钥匙打开,里头整整齐齐码了不少东西,有地契、珠宝、银票。
银票只有两千两,不过地契却足足有三张。
一张是京效的一处庄子,有八百亩地,每年收益在一千至两千两。
一张是京都的一个二层小铺子,和姜氏陪嫁的大小差不多,但地理位置要更好一些,据说每年租金有二千两左右。
最后一张是一处二进的小院。
吴宝珠道:这些是我姨娘给的,我姨娘就我一个闺女,只要你好好表现,将来还会有好东西给咱们的。
陈念云:……媳妇超有钱肿么办?要不要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