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陈念云和孟姨娘是一道出的门。
他翻过年就要参加会试了,如今也已经九月了,再不努力怕是真晚了。
事实上姜先生比他还要紧张, 他手把手教的这几个学生,小三元倒是不少, 但是□□却没有一个。
陈念守按理说也是他的学生, 可陈念守当时是在书院读的书。
他只是陈念守众多先生中的一个,要是出去跟人说这是他教出来的学生, 他多少有些亏心。
是以,他就把希望压在了这几人身上, 结果倒好, 周振、成林、姜伯三人,过了院试没读两年直接下场考了秋试。
成绩出来多少让人有点意外。
姜先生一直觉得这三人就是太着急了。
不过三人还好,稳扎稳打地顺利进了翰林院,教了几个学生, 个个都能入朝为官,说出来面上也有光。
可姜先生是个较真的人。
是以, 如今把希望都压在了陈念云的身上。
倒是先前被抓得最紧的姜代, 这段时间有点松了下来, 可饶是如此,姜先生也没任由他自我发挥。
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待陈念云来了,他也读了两三页书了。
饶是如此,姜先生觉得还不够,主要是他没陈念云背书速度快, 是以, 姜先生对姜代的要求, 那就是笨鸟先飞,而对于他娶媳妇的事,姜先生早就发话了,亲可以定,但一日未过会试,一日便不能成亲。
姜代自打上次见了小表妹之后,整个人都陷进去了。
自打祖父这话放出之后,他就比以前用功许多了,这会儿顶着黑眼圈在灯下努力背书。
见陈念云来了,姜代只是看了一眼,而后又继续背了起来。
陈念云也不敢怠慢,把书翻出来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开始背书,其实他的压力不比姜代小,姜代生怕娶不上媳妇,他是被师兄们以及先生寄予厚望。
简直压力山大!由孟姨娘的帮忙,陈念云这里也不用担心吴宝珠每日的吃食问题,是以中午和下午能尽量晚回去便晚回去一些。
若是下雨或者天气不好,直接住到了姜代这儿。
兄弟两人还能互相探讨,若是姜先生精神不错,三人围在茶炉前,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上个大半夜也不是什么问题。
直到照顾姜先生的书童催了又催,这才散了。
因为所有心思都在读书上,陈念云的文章进步极大。
直到成林成亲的前一天,他和姜代才恍恍惚惚地望着喜气洋洋的成林道:师兄,日子到了?成林好笑道:读书读傻了吧。
陈念云还真有这种感觉,他仔细一想可不是怎么的。
前两日吴宝珠特意差人给他说了一声,虽说陈念宜成亲,她回去什么事都帮不上忙,但做为嫂子,她必须出现这是正常的。
是以由许嬷嬷陪着回了侯府,这段时间让他不要担心她,只管好好读书便成。
陈念云还琢磨着,待成亲的前两天他也得回去,结果这一晃就到了正日子了。
成林是来邀请姜先生和姜代的。
虽说帖子早就下了,不过姜先生身份特殊,姜代明日要跟他一道去迎亲的,到时候还得挡酒什么的。
不料,这一进门居然看到了陈念云。
成林有点无语。
陈念云这会儿也知道事情不对味了,赶紧收拾东西往家跑了。
到了家里,只有孟姨娘在。
孟姨娘见他回来,忙迎了上来,我还想着你要是再不回来,就得让人去请了。
陈念云挺不好意思地,回屋随意换了身衣裳,与孟姨娘说了一声便急吼吼地回去了,原本打算去租个马车,好在到巷口的时候瞧见周小海驾着马车过来接他了。
从西城到永安侯府小说也得大半个时辰。
周小海便将孟姨娘已经盘了一家酒楼的事给说了一下。
公子,您说巧不巧,姨娘瞧上的酒楼,正是咱们头一次合作的樊老板的那一家。
不过不是西城这边的,而是另一个更大一些,更繁华一些的南城区。
三层的小楼,光是一楼就能坐个二十来桌,二楼和三楼的包间就有十六间,更别说过道上能放的桌子了。
这酒楼比西城这边的要上差不多一倍。
陈念云自打与樊家的生意断了之后,就没打听过樊家的事。
当时只听说樊老板自己不做了,让给了侄子还是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对方在他们契约到期之后就没再续过约。
如今六七年过去了,他都快忘记这么一回事了。
现在听周小海一提,随口便道:怎么回事?我记得樊家的生意一向不错的,他们家的大厨可是花钱都请不来的那种。
光是一年的工钱,就有上百两之多。
更别说每年年底时,老板给的奖金,反正他感觉比那些贫困县的县令到手的银子都多。
周小海道:还不是接樊老板班的那位,先是断了与咱们的约,想着自己来做卤蛋、卤味什么的应该更赚钱。
谁知道,他没搞成功。
这个陈念云知道,那时候的卤蛋刚开始他们用的是自家的鸡蛋,肯定与普通鸡蛋不一样,后来签约后,人家给的钱也多。
他索性就在卤的时候加了几滴灵泉水,味道自然更好了。
樊老板也不是没让大厨做过,没成功这才一直跟着陈念云订的,怎么说呢,只能说樊老板这个人做事更沉稳一些吧。
可他侄子不这么想,认为不就是个卤蛋吗?他是也推出了自家的卤蛋,但价格也没便宜,刚开始顾客还没理会,毕竟谁也有失手的时候,可连着几天味道都差些,大家买卤蛋的热情就淡了。
再后来这门生意就慢慢黄了,而陈念云这边依旧有卤菜,虽然知道得人不多,可慢慢的也吸了不少客户。
姜氏和陈念守的帮忙,小院的卤菜和当时樊氏的味道一样的话题就传开了。
樊公子自小养尊处优的,这点小钱可真看不上眼,结果到年底算账时,樊公子傻眼了,今年的盈利比樊老板在时少了三层。
这三层怎么来?他起初也想过弄些新菜品,但渐渐的发现还是不怎么行。
再后来便开始裁减大厨的工钱,上到大厨下到小二,就连掌柜也被裁了,他态度又不如樊老板,总之,原先的大厨以年纪大了,要回家养身体为由不干了。
掌柜也被人挖走了!他又撑了两年,大厨换了好几波,跟地里的韭菜似的一茬不如一茬,樊公子实在撑不下去了,再加上他最近又捅了个事,自己平不了,便想着把酒楼卖掉折现。
可惜那酒楼实在太大,挂出来大半年了,也没人肯接手。
孟姨娘什么人,要做就做最好的。
转到南城的时候,瞧着那里挂着出售的牌子,一跟人打听便拍板了。
这酒楼她花了二万两给盘了下来。
如今孟姨娘正找人修整着酒楼呢,说是一个月后就开业。
陈念云:……果然是干大事的,来京都到现在不过才十来天,然后她就花了二万多两出去。
陈念云感慨姨娘好魄力的时候才想起周小海与牛小燕的亲事。
周小海嘿嘿笑道:世子夫人都帮咱说好了,待五姑娘成亲后,便让他们自己选个日子成亲。
牛家是府里的老人,周小海也是打小就进来的。
不过像周小海这些下人成亲,也没多热闹,该走的手续走一下。
选个吉日就成,陈念云早先就与吴宝珠说好了,周小海跟了他这么多年,待成亲后就把身契放了,牛小燕那边他去找陈念守说。
想来也不成什么问题。
有个自由身,将来有孩子什么的也能考科举。
就像刘正一样,刘总管虽然还是府里的总管,可如今的刘正却有进士的身份,谋了个县令的位置。
大家不知道多羡慕刘总管呢,可刘总管也并不因为儿子有了官身,就拍拍屁股走了。
陈念云感觉这样蛮好,永安侯府和刘家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只要船上的人能量越强,船就走得更稳更远。
所以,周小海这事也同理。
不过这话陈念云没告诉周小海,打算待他成亲后给他一个惊喜。
同样,刚才孟姨娘也与他提了一句,待酒楼开张后,想让周小海过去帮忙当掌柜,孟姨娘和周小海搭档着在京都逛了七八天。
对于周小海的能力孟姨娘是门清的。
陈念云觉得不成什么问题,小院这边由杨家三人管着,问题不大。
若是实在缺人了,他还能再找。
陈念宜成亲,永安侯府足足热闹了三天。
比起陈念守那会可是一点都不差。
李氏这些年倒是越活越年轻了,永安侯现在也是万事都很知足。
儿子、女儿都有很好的前程,于是,在回门这一日,一家人吃饭时,永安侯难得看向陈念云,道:小四啊,你马上要下场会试了,可有准备好了?陈念云着实没想到老爹会跟他说话,愣了一下,道:都准备好了,父亲放心。
永安侯道:你大哥二哥,可是正儿八经的文武状元,你就算是拿不到状元,也得拿个头甲回来。
这话陈念云都不想接。
吸了口气道:儿子尽力。
永安侯面色微微一沉,尽力可不行,而是必须。
陈念云拧眉,这货是真喝多了吧,正不知如何开口,就听陈念守道:父亲今日高兴多喝了两杯,你别听他的,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照我说,只要能过得了会试,入得了二甲的那都是人中龙凤。
你那几位师兄,甭管家世如何,如今在翰林院那是深得上峰的喜欢,所以,尽量而为,量力而行,只要能中比什么都强,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陈念守一开口,永安侯就闭嘴了。
陈念云回去后的第三天,才听来给他送饭的周小海道:公子,我打听出来了,侯爷让您必须进前三,那是因为他与旁人对赌了。
而且花了足足一万两银子,若是您进不了前三,这钱子……陈念云拧眉,他哪来的银子?姜氏自打嫁进来,李氏便把整个侯府都交了出去,永安侯手里的时候,府上其实是连年亏空的,李氏还会用嫁妆填。
再加上陈念守娶媳妇,家里早就没余粮了。
若不是这几年陈念守和陈念宗一文一武,深得圣心,永安侯府早就没落了。
如今也多亏了姜氏理家,日子才一天好过一天,可若是说永安侯有一万两,打死他都不信,永安侯这个人屁事不管一个,能力也不怎么行。
唯一能拿得出手,四五十岁的人了,看起来像三十来岁的,身材也保养的极好。
周小海道:听说是向钱庄借的。
陈念云倒吸了口气,他好大的胆子。
周小海道:您要不要跟世子说一声?陈念云点头,你跑一趟就说我准备了烤全羊,待大哥到小院一起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