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守着实没想到他爹会跟钱庄借一万两来与人对赌。
其实京都这些人, 暗地里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可永安侯府一直在走下坡路,这样的游戏, 极少有人带上永安侯。
再加上他自己也不是特别能支椤的人,性格高傲, 才学平平, 能力更是垫底。
可如今——陈念守道:这事你别管,只管好好学习便是了。
陈念云点头。
要不是永安侯借着他的由头跟人对赌, 他才懒得管这事,与永安侯这个亲爹, 还不如府里的车夫与他见面的次数多。
陈念守说这事他会处理, 陈念云就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接下来的时间努力研读陈念守和姜先生给他的书本。
也不知道有没有用,总之多看一本,心里便踏实一分,毕竟会试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 自打读书至今快十三年了。
一步步经过那么多场试,总算是走到了这一步。
陈念云努力学习, 天天向上!不知不觉就到了十月, 一场霜打下来, 地里原先已经开始凋零的叶子,一晚上掉了半数,余下的也没精打彩地蔫了下来。
杨庄头一直帮陈念云打理着种的两亩甜菜,如今霜一降,甜菜也蔫了一,杨庄头便让庄户将甜菜全给挖了出来, 而后一颗不剩的给陈念云送了过来。
陈念云回到家时, 许嬷嬷正领着小秋和小夏两人洗甜菜。
望着半院子的甜菜头, 他一时还有点懵逼,这也太多了吧!过来时杨庄头还让庄户把上头的叶子全给揪了,拿去喂鸡和猪了,饶是如此,也堆的得跟小山似的。
许嬷嬷笑道:姑爷,咱们这是怎么熬?陈念云稳了稳,等着我去找大锅。
为了熬糖,他先前还准备了两口大锅,口径足足有一米多,用的料也都是好料,光是两口锅就花了不少的钱子。
都是在上次刘大人介绍的铁匠那里打的。
陈念云这段时间学习紧,饶是如此,还时不时去刘大人那儿刷个脸,刘大人也不吝啬,有什么新鲜玩意也给他做一个。
两人至今都算得上友好往来,刘大人有时候做的东西卡壳时,还会征求陈念云的意见,陈念云再根据前世记忆里那些东西,提供一些思路。
是以,知道他要熬糖,刘大人还送了两个特制的勺子。
比寻常的勺子多了个豁口,这东西陈念云以前也在网上看到过,不过那个头都不大,刘大人给他的一勺子能放一斤油的样子。
用起来也挺方便,他有时候炸东西多余的油就是这么再倒回坛子里的。
用甜菜熬糖,他是在禾州那边学的。
先将甜菜尽量切得小一些再小一些,或者先捣烂,再用纱布将里面的汁水给拧出来,最后要熬的便是那汁水。
陈念云和周小海两人捣鼓了好一会才将一篮子的甜菜打烂,拧出小半锅的汁水。
周小海道:公子,我感觉你和刘大人一起做的那个什么和面机,再改进改进倒是可以用来做这个,比咱们省力多了。
陈念云囧,他怎么就没想到。
其实不管是和面机,还是搅碎机,事实上原理都一样,只是中用的东西改进一下就成了。
这么讨论着,两人已经开始熬糖了 。
他是根据小本本上的步骤一点点过的,直到两个时辰后,见锅里的水已经变得黏稠,这中间又稀释了两次,过滤了两次,争取把里头的杂质过滤得更多。
让糖浆看起来颜色变淡,这才小火慢慢熬搅拌,感觉再也搅不动了,才把锅里剩下不多的糖浆挖出来放到了准备好的盆里。
因为锅做的比较大,小半锅足足装了三盆子。
许嬷嬷道:这就成了?陈念云道:还没,等放凉了,再让它自然凉干,最后再捣碎,应该就是糖了。
至于白糖还是红糖,他就说不上来了。
饶是过滤了两遍,这浆的颜色看起来还挺深,不过现在这个度倒是有点像麦芽糖,陈念云用了根筷子蘸着糖浆缠了两圈,递给旁边眼巴巴看着的吴宝珠。
吴宝珠也没客气,舔了两下,点头道:味道挺好的,而且有股淡淡的香味,比起寻常吃的白糖好像更清香一些。
陈念云给每人都蘸了一点,见大家意见都差不多。
暗自松了口气,太不容易了,他自打想着要制糖开始,就琢磨着以后有机会了去南边任职,到时候用甘蔗制糖,直到后来到了禾州才知道,其实可以制糖的还有甜菜。
然而,下一秒,望着院里那一大堆的甜菜头,陈念云突然有点后悔。
他怎么就不知道甜菜头的产量这么高?两亩地,足足占了大半个院子,今天就用了两筐的甜菜,熬了三盆子的糖浆,这一院子的甜菜头……陈念云不敢想。
吴宝珠看他愁眉苦脸的,忍不住乐了,早就跟你说过了,想试验在家里种一些得了,现在好了吧。
她是感觉陈念云头一次就成功了,这才有点发愁剩下的甜菜,要是多失败几次,大概就要担心甜菜头不够用了。
陈念云默了一会道:再过两天若真能结成糖,那咱们就找人把这些甜菜,按照我的法子熬成糖,再想办法卖出去。
价格方面他想好了,京都的白糖如今的价格是150文,红糖是100文。
他这个自己留一些足够小院和家里用的,看能否全部便宜处理掉,至于价格,看成色再说,他估摸着120文差不多。
这可比他卖鸡蛋赚钱多了。
吴宝珠没意见,孟姨娘一直觉得陈念云是个行动比脑子跑得快的人。
经常说干就干,这到会儿弄了一院子的甜菜头,想来熬不出糖来他也不甘心。
陈念云笑道:好。
对了,还有饭吗?我现在饿得不行了。
许嬷嬷让小秋把饭菜端上来。
周小海今日就不回小院了,他刚才和陈念云熬了一锅的糖,打算明日继续,争取熬出上好的白糖。
京都卖不上价格,他就拿到旁的地方去,反正这是个一本万利的东西。
两人都挺有雄心壮志的。
过了两天,陈念云发现第一天制出来的糖浆已经变得硬绑绑地了,挖下来一小块,轻轻捣烂,还真成了一粒粒的类似白砂糖一样的结晶。
周小海开心道:这还真成了?陈念云用手拈了一点放到嘴里,入口即化,吃起来与京都买的白糖没什么区别,只可惜他们过滤的法子可能还不太正,总之,单个看挺晶莹剔透,但一大堆放一起,颜色还是有些深,不过这样已经很好了。
孟姨娘这会也在家,凑过来尝了一口,道:真不错,比起我在禾州那边老乡家里买的要好吃多了。
陈念云疲乏:那娘觉得这样能卖出去吗?与京都高门大户用的白糖是有差别,可比起寻常的红糖,或者麦芽糖之类的倒是好上不少,孟姨娘挺看他这糖的。
想了想道:要是真卖不出去,我感觉我那酒楼开张后,会慢慢消耗掉,再加上你那小院,应该不成问题的,这才多少甜菜呀,制出来应该没多少。
陈念云双眼一亮,对哦,那今年的就不卖了。
孟姨娘:……昨天才刚夸了女婿是个好样的。
现在突然就怂了!!!陈念云这边的制糖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孟姨娘的酒楼也总算是修整好了,就连大厨她都找好了。
是原先樊家那位,陈念云扶着吴宝珠从楼下转下来,笑道:您可真厉害。
孟姨娘笑道: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这酒楼呀,将来就是给孩子的,你们可没份。
陈念云道:这话可不能当着他的面说,万一将来他不想努力了怎么办!在他初穿过来时,就有那种错觉,是否可以混吃等死呀,毕竟是侯府的公子,结果现实啪啪啪打脸。
日子过得还不如得脸的下人。
不过他家孩子的境遇肯定不是这样的。
反正比自己强,投胎果然是个技术活。
孟姨娘的酒楼选在十月初九正式开张。
在此之间,她还试营业了几日,在开张的前一天,悄眯眯地问陈念云,能不能请你家老大夫妻两人过来捧捧场。
陈念云道:娘放心吧,大哥大嫂已经知道了,明日一定会来的。
孟姨娘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想让你大哥帮忙剪个彩。
陈念云默了一会道:那我明日与大哥说一声,您知道的我大哥这个人比较低调。
陈念守和姜氏也有自己的铺子的,不过开张的时候,两人均没到场,就算是如今,京都知道那是他的生意的也没几个人。
不过明日他邀请了几位师兄,还有寻常与他关系交好的几位小院附近的邻居。
孟姨娘在京都是真没什么人脉,好在她手里有银子,再加上吴宝珠与姜氏和陈念安提了一句,这两人顺嘴一传,明日打算去捧场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且,孟姨娘把原先的掌厨给请了回来,这又有是一个宣传点。
孟姨娘准备的挺充足,第二天,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好。
陈念云把孟姨娘的话转达了一下,陈念守当场就同意了。
陈念云道:谢谢大哥。
谢什么呀,你明年好好考比什么都强。
说起这个,陈念云想起他爹来,顺嘴问了一句,陈念守道:应该很快就有结果了。
多余的话他也不说,只让陈念云好好读书其余的都与他无关。
尤其是永安侯,他不管说什么话都不需要放在心上,陈念云看着他家风光霁月的哥哥,突然想起一句——歹竹出好笋。
孟姨娘的酒楼一开张就吸引了不少人,关键是档次够高,大厨的手艺也极好,陈念云偷偷打听了一下,孟姨娘给他的与先前樊家给的一样。
而且大厨这两年回家后也过得不好,因为先前大手大脚惯了,这两年突然拮据,再加上他在樊氏的时候工钱高,在旁的地方也不好找活干,关键是他手艺太好,去了别家酒楼,被其余大厨排挤什么的,总之,孟姨娘找过去的时候大厨一口应了。
双方算是一拍即合!是以,生意特别红火。
在半个月总账的时候,孟姨娘发现这段时间赚了小一千了。
开开心心地在家里做好吃的给女儿婿。
然而,此刻的京都却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