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云用一顿鱼火锅送走了四个学生。
一扭头就见自家大闺女站在门口唉声叹气, 伸手撸了一把她的大脑门,陈念云好笑道:怎么了?舍不得师兄们走?他有时候感觉,豆子长得挺喜感, 可惜这年头戏子身份极低,不然他家孩子可以去学学唱戏, 演个丑角。
豆子又叹了一声, 师兄们把鱼都吃完了,过年咱们吃什么呀?陈念云微微一愣, 随后笑道:要不,明日咱们去钓鱼吧!他好像还没怎么带过豆子出门玩过。
念头才一形成, 他的脑中就快速闪过了这年头姑娘们规矩又悲惨的一生。
就拿陈念安来说吧。
在陈念云十岁之前, 别说他不出门了,陈念安这些小姑娘们更是如此。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年到头也就那么几个日子,要么是有人宴请, 一家人去吃席,要么就是正月十五的花灯节。
出门逛街那样的日子一两个月也不知道能否碰到一次。
一年到头去外头的日子少的可怜。
有许多人穷其一生, 怕是都没走出自己出生的一亩三分地。
想到此, 陈念云摸着豆子的手突然有点抖, 孩子的一生就这么定了,这种感觉一点都不好。
吴宝珠喊两人吃烤地瓜时,就见父女两人均愁眉不展的。
疑惑道:怎么了?舍不得你那几个弟子?陈念云实话实说,他觉得豆子这样一直待在京都不好,他想着趁孩子年纪小,能多带她出去见识见识, 就该多她去见识见识, 免得以后嫁人生子了, 连大门都出不去。
吴宝珠倒是小时候跟着吴大人走过几个地方,后来成亲后还与陈念云一道游玩过半年,每次参加那些夫人太太的聚会时,大家都挺羡慕她的。
知道她有见识,许多人都乐意与她结交。
她原先还担心因为庶出的身份,又不是在京都长大,大人不乐意带她玩,后来是她想多了,也有可能她交友的圈子并非姜氏和陈念安那种大富大贵的。
大家相处起来极其舒适,豆子在小朋友中也挺受欢迎,还有不少人因为豆子能说会道,话里话外想与他们结亲呢。
吴宝珠道:那下次你谋个外放的位置,咱们也带孩子出去。
陈念云倒是想呢,可惜由不得他,而且他自打调到户部后,工作量与日俱增。
原先还觉得翰林院要进宫值夜,到了户部才知道,加班加点那就是常事,陪孩子的时间都少了。
两人边聊边吃着烤红薯。
一旁的豆子啃得满嘴黑,粉嫩嫩的小脸上也蹭了不少,看起来倒更可爱了,陈念云给她递了杯水,小丫头端起来就喝了下去,直到一滴不剩才把杯子递给父亲,拍拍圆滚滚的小肚皮,笑道:娘,我饱了。
说完就去一旁玩了。
陈念云道:这么可爱的闺女,可不能让她一辈子都见不着外面的世界。
吴宝珠撇撇嘴,我还以为你会说,这么可爱的闺女,就该再给她找个伴。
陈念云:……他算是发现了,吴宝珠这妹子思想不坚定。
当时生豆子时,痛得死去活来,晚上拉着他的手一个劲道:以后再也不生了。
陈念云也觉得一个孩子足够了。
岂知,这才过了多久呀,出去参加几次宴会之后,就时不时与他念叨一句,要不咱们再生个儿子吧,我可是听人说了,没儿子以后没人给闺女撑腰。
陈念云不为所动。
脸是自己拾起来的,跟旁人没关系。
这年头确实是娘家厉害了,姑娘到了婆家日子也好过一些,可你若自己是个包子,娘家再厉害也没什么用,所以他感觉把孩子培养好了比什么都强。
见陈念云不搭理她,吴宝珠又叨咕了一遍。
陈念云望天,我觉得吧,一个孩子挺好,咱们努力赚钱,带孩子见识更多更好的东西,将来到哪都不受欺负。
而且你也瞧见了,咱们俩平时都是你欺负我,我从来没欺负过你好吧。
他们家所有事都女主人说了算。
吴宝珠一琢磨,这话确实没毛病,可再一想忍不住道: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呀。
陈念云道:起码我认识的人里头,就没有欺负老婆的。
像吴宝珍嫁到常家,常家先前与吴家家世不相上下,可这几年随着常启君他们这一小辈开始入朝为官开始,常家就越来越好了。
吴宝贵因为同进士的问题,饶是比陈念云早入朝三年,现在依旧是个七品的县令。
吴大人也年纪渐长,马上到了退休的年纪了,不出意外,这两年应该就能回京,找个养老的衙门养老,这辈子的官运也到头了。
可吴宝珍也在常家过得风生水起,上次常家一个姑奶奶刁难吴宝珍,常启君还与对方吵了一架,态度摆的极正,谁欺负我老婆我就揍谁的样子。
使得吴宝珍在常家现在根本没人敢找她的刺。
两人正说着,玩了一会的豆子跑过来道:娘,爹说明日带我去金鱼。
陈念云道:明日咱们一起去吧。
吴宝珠摇头,我明日请杨庄头他们在酒楼吃饭,年底了,按你说的该奖励的都奖励,该总结的都总结,来年又是新的开始,也让大家好好过个年。
陈念云一拍脑门道:我都把这事给忘了,那明日我不去成不成?吴宝珠道:那你带豆子去钓鱼吧,你去了大家可能也不太自在。
既然决定去钓鱼,陈念云感觉还是多找两个人比较好。
姜代今年去了工部,前两天就已经放假了,沈元初九月与太子一道去了趟边关,这个月回来之后都约了陈念云好几次了,可惜双方的时间一直对不上。
是以,陈念云这会儿放假了,便想着和师兄们一起聚聚,让人去送帖子,还好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陈念云便开始准备明日金鱼带的东西。
到了晚上,吴宝珠把这几日整理好的账目给他,让他扫上几眼。
陈念云还真是扫了几眼,后知后觉道:哎呀妈嘛,今年赚了这么多么?光是小院就破了三千了。
种子这一方面,由于陈念守的牵线搭桥,他们卖的几乎都是官方,价格方面都挺不错的,是以这几年来的收入连年增加,今年更堪破了一万八。
至于西瓜、蔬菜这些,倒是收入与先前持平,也就是说家里这一年的收入,除去投入和人工之,还有给周小海他们的分红之外,已经破两万了。
比去年多了三千多……吴宝珠道:这还没带娘给咱们的分红。
陈念云听得不禁恍惚,他以前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饭时能在厨房随便点两道菜,多少有点新鲜感。
现在看来,这个梦想早就能实现了。
吴宝珠道:今日姐姐来找我,想与我一起开银楼。
宝珍姐?念安姐。
陈念云:……我说回来与你商量商量,你也知道咱们一直做的是吃食方面的买卖,像银楼这种从来没有涉及过,我心里没底。
京都的银楼孟姨娘那里有数,几个百年老字号卖的最好。
同时那几家后头都有后台,根本不是明面上的那样,这其中有一家是镇国公府的,这其中皇后也有参与。
听周振说现在皇后交给太子打理了。
其余的几家也各有各的门路,至于新开的几家,要么是从外地来的,要么就像陈念安这样想做买卖的新手。
事实上整个银楼运作下来,与酒楼的模式完全不同。
隔行如隔山,她是不乐意参与这事,他们现在种田卖菜,日子并不比旁的差。
陈念云道:她若是缺银子,咱们可以借她点,但合伙开银楼,这事就算了。
吴宝珠点头,我也这么想的。
两人达成一致,这事就翻过去了,陈念云在睡觉之前,又去后头的小屋看了一眼自家大闺女,回来后乐道:我过去时,她居然还打呼。
简直太可爱了!吴宝珠已经对这话免疫了,想当初他家闺女三天没拉,后来终于在各方努力下拉了粑粑,陈念云那个高兴呀。
第二天,陈念云一大早就带着大闺女出门钓鱼去了。
知道陈念云带孩子了,姜代也把自家毛头给带上了,沈元初带了两个,一儿一女,四个孩子玩得挺开心。
陈念云一边金鱼,一边听自家大闺女在那儿给大家叨叨,我爹做的鱼火锅可好吃了,你们一会到我家去吃哦。
毛头两岁口齿不清,点着大脑袋道:好!沈若兰今年七岁了,挺照顾弟弟妹妹,笑道:我知道陈师叔做的菜最好吃了。
沈若羽最爱吃烤肉,连连点头,我也要去。
姜代听得直乐,你家闺女跟你一样爱得瑟。
陈念云反驳,这不叫得瑟,这叫好客,乐于分享,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分享给小伙伴,这样的孩子热心。
姜代撇撇嘴,他是头一次发现,陈念云这货夸自家闺女时脸不红心不跳的。
尽管江边风大,不过他们有临时搭建的小亭子,倒是吹不到,钓了三个时辰,大鱼七八个,小鱼全给放生了。
足足几十斤,回到家陈念云又马不停蹄地准备杀鱼做火锅,今日人多,他一共做了三种口味,番茄鱼、酸菜鱼、金汤鱼。
吃完饭还能涮菜,几个小朋友吃得满脸通红。
豆子拉着沈若兰道:姐姐,我爹做的饭好吃吧!你下次还来哦。
沈若兰轻轻点头,确实超级好吃。
陈念守不在家,陈念云第二天,便开始带着和自家闺女去给大家送年礼,一个人忙不过来,索性让周小海和大虎都帮忙送,饶是如此也忙到了年三十下午贴春联的时候。
带着大闺女贴完了春联,一起做饭守岁,接下来的便是每日兵分三路的去拜年吃席,一晃到了正月十五。
陈念云已经去衙里好几日了。
望着自家体重三十来斤,身高早就超过一米的小朋友,他掰着手指头仔细算了算,豆子马上就满五岁了。
平时都是夫妻两人在家教她读书识字。
陈念云道:你问好了吗?那边去读书的话有什么要求没?他先前还想着待女学建好了,他们可以去女学读书,可自打两年前女学建好之后,人家收的孩子最少也有十岁了。
豆子完全不够格,还得在外头读几年。
吴宝珠道:安姐帮忙问了,看在永安侯府的面子上,对方倒是乐意收豆子……可她听着这话总感觉怪怪的,你上个学还看谁的面子做什么?所以,吴宝珠就不怎么想去了,她又问了吴宝珍那边,吴宝珍家的大闺女就在自家附近读书,先生是从外地来的,在京都没什么名气,但是教的确实还不错,周边的女孩都在那里读书。
而且女孩子将来又不用考科举,读书识字完全够用了。
陈念云道:那就去常家那边吧。
两人都是行动派,事情一敲定,第二日便带着豆子去了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