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了端午节, 吴宝珠与孙夫人领着几个孩子去周边狠狠地逛了大半个月,在孙夫人离开之前,两人家又一起吃了顿饭。
掌勺的依旧是陈念云, 孙大跟在旁边打下手。
陈念云道:你多少学点儿,等秋闱的时候还是有用处的。
不然只能啃干馒头、饼子, 好家伙, 到了后来要是牙口不好的,估计还得崩坏几颗牙。
孙大道:您说得对, 我爹也说了,别小瞧任何一件事情, 待你用到时总会出其不意的。
陈念云对他这态度特别喜欢, 孩子长得也蛮周正,一双眼睛又黑又亮,一看就是专心又认真的性子。
这段时间检查他的功课,陈念云就发现, 这孩子功课特别扎实,性子也不那种迂腐的人, 许多看法还挺好的。
于是, 认真教了他几样菜, 又推荐了他一些比较有用的书目。
孙家人一走,豆子还有点舍不得。
陈念云道:怎么,还没玩够?豆子叹息,可不是吗?娘这段时间又忙起来了,以后又没法出去了。
陈念云想了想道:你要不去张大人家找二姑娘玩呗,我瞧着那孩子不错。
关键是性子特别好, 自打端午节后, 陈念云对于这个办事不输男孩的女孩印象特别好, 要是豆子能跟对方多玩玩,肯定受益匪浅。
豆子开心道:好哒!那您跟我娘说说哦,我现在就去找二姐姐玩。
吴宝珠看完账本出来时,自家闺女早就跑得没影了,提着只绣了半个字的绷子,无语道:你把她放出去了?陈念云头也不抬:她去张大人家了。
吴宝珠把绷子拍到他跟前,你知道她为什么在家待不住?自打翻过年,根据豆子的年纪,先生给她增加了女红的课程,这孩子先前挺喜欢的,可到后来越绣越没耐心。
这段时间又跟着孙夫人到处游玩,对于女红越发的不想碰了。
可明日就要交作业了,吴宝珠只得让她绣个简单的帕子,结果绣了半个字,她就有些不乐意了。
陈念云见绷子上的草图都打好了,画得还是挺不错的。
针线也在旁边放好了,唯一就差动手了,刚想夸两句,结果一抬头见吴宝珠不高兴,忙道:要不我去把好找回来,晚上好好跟她谈谈。
吴宝珠对两人的谈话表示怀疑。
陈念云吸了口气道:要不,你坐旁听?行吧,在教育孩子方面,两人的意见总是有点儿不太一致。
他记得吴宝珠以前说过,她想让自家闺女像吴宝珍和陈念安那样。
可陈念云却觉得,像姜氏那样最好,若是养不成陈念宜那样的也蛮好,人傻呼呼的,最容易开开心心了。
好么,现在谁也没养成,倒像个假小子。
晚上,豆子回来。
一家三口坐在书房开了个小会。
陈念云的意思很明确,你绣得不需要多出类拔萃,但你也不能拖后腿,尤其这是重要的课程之一。
豆子快十岁了,所学的课程今年明显增加了不少。
女红、术数,甚至琴棋书画都已经在其中了,而吴宝珠也打听过了,像她这么大的孩子,学习管家理事和做女红,才是重中之重。
豆子点头表示明白。
陈念云道:那你这帕子什么时候绣?今天晚上能绣好吗?豆子:……吴宝珠道:你明日就要交上去了?你觉得绣不好会怎么样?小姑娘叹息一声,认命地拿起绷子在灯下绣了一个多时辰,在这其间眼睛都睁不开了,又被她爹给摇醒,一个多时辰下来,孩子清晰的眸子开始犯红,一边打哈欠一边道:可以了吗?陈念云道:我瞧着还行,你让你娘瞧瞧。
豆子拿给吴宝珠,吴宝珠望着歪歪扭扭的针线,想让她拆了重新绣吧,可一看时间确实不早,而且孩子眼睛都熬红了,便勉强让她给通过了。
好在,被两个家长盯着熬了一次作业,豆子往后的自觉性倒是好了起来。
没办法,功课做不完不能睡觉。
陈念云每天两点一线,除了工作就是在家做饭,养孩子,待收到陈念守的家信时,已是深秋。
吴宝珠道:时间过得可真快。
她那时候跟着哥哥姐姐一起去永安侯府时,陈念守还没成亲,那时候她才十岁。
一晃快二十年了。
陈念守和姜氏的闺女,已到了成亲的年纪。
再瞧自家闺女,个头也快追上自己了。
陈念云也是有些恍晃,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十了,最初的几年还一直觉得自己曾经是个妹子,现在是个男孩儿,多少有些不太习惯……可随着年纪越大,那种感觉越发的淡了,直到现在他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的身份。
豆子开心道:真的吗?大姐真的要成亲了吗?咱们这是要回京了吗?我可以看到外婆了哎!吴宝珠笑道:是呀,咱们收拾收拾回京去。
除了陈令芫成亲之外,陈令松也要定亲了,还有陈念宗与孙氏的二个儿子,也年纪到了,孙氏两年前就带着两个儿子回京住了。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孩子年纪到了,开始议亲了。
如果不出意外,吴宝珠带着豆子回京,一两年内肯定是离不开了。
与豆子欢天喜地不同,吴宝珠有点儿不放心陈念云。
陈念云倒是无所谓,你们走了,我一个人也蛮好,想吃什么自己做点,不想吃了可以让去外头馆子吃。
自打来了顺郡,他就寻摸着街边的小摊,哪家好吃,哪家的料足,他已经摸得门清了,回头也在家里自己做,不过相比起在外头吃的,总感觉少点什么。
大概因为还得自己洗碗吧。
吴宝珠白了他一眼,我担心的不是这个。
这年头像陈念云这样没通房没小妾的少之又少,而且他自打来了顺郡之外,有人明里暗里地要给他送女人。
陈念云都假装没听懂给搪塞过去了。
这会子吴宝珠一走,她估摸着,她还没出顺郡的城门呢,人就给你堵到门口了。
被她这么一点拔,陈念云瞬间睁大了眼睛,直呼,真没想到,咱们成亲十五六年了,认识也快二十年了……自打成亲后,两人就没分开过。
吴宝珠:……居然还没理解她说话的点。
于是,抬手在陈念云的胳膊上拧了一把。
陈念云吸了口气道:你不用担心,我晓得的。
保障不给你和豆子丢人。
吴宝珠还是挺相信陈念云的,不过旁人到底怎么送,她是真管不着了。
进入九月越往北天气越冷,为了防止路上不好走,吴宝珠在接到信后的第三天,便领着女儿回京了。
陈念云这次已经给两人规划好了。
陈令芫是腊月成亲,做为婶子,吴宝珠只要冬月回到京里就成了,到时候帮姜氏忙活一个月,再送侄女出嫁。
所以,她和豆子在路上的时间很充足。
两人完全可以走另一条路回去,走走停停,该玩玩,该吃吃,只恨这信来的有点晚,不然还能在路上多瞧瞧看看,对豆子的成长会有更多好处。
吴宝珠听得暗暗咋舌,只听陈念云拍拍自家闺女的脑袋道:放心大胆的吃吧,到时候你就是你爹的嘴替,有什么好吃的多吃一些,把我那份也吃回来。
豆子用力点头,爹,你真是太好了!说完给她爹一个大大的拥抱,而后豪不留情地催着车夫走人,不然到天黑进不了城得在外头留宿了。
老婆孩子一走,家里只剩下陈念云和几个下人了。
厨娘、门房大爷,还有帮忙扫洒的两个婆子。
作为一个年轻、多金,长得还蛮周正的中年大叔,吴宝珠刚走没两日,便有人请陈念云出去喝酒。
陈念云拒绝了两次,对方仍不气馁,第三次时只得唤了张大人和孔大人一道,并且邀请对方来家里吃饭。
陈念云早早让人准备了各种食材,打算在家里涮锅子。
为了吃得应影,他还特意让人打造了小锅,就是家里不方便做旋转小火锅,不过自助餐还是可以哒。
王大人是新调来的。
原先想着给上峰送点什么礼物,结果一打听,人家什么都不缺。
光是每年卖种子都好几万两的收入,夫妻两人在京都也有别的生意,总之,陈念云不缺钱,再一打听,府里连个通房都没有。
现在老婆孩子都走了,他的机会就来了……岂知,请了三次没把对方请去喝酒,倒是被请到陈念云家里来吃饭了。
王大人和张大人他们在门口相遇。
王大人琢磨了许久,咬牙带了一幅画过来,结果见张大人和孔大人两手空空。
张大人笑道:老王来得正好,咱们一道进去吧。
王大人笑着应了一声,三人边往里走,那股在门外就闻到的香味越发浓郁。
王大人道:陈大人这是做的什么?是锅子。
张大人搓着手脚下生风,一溜烟就进了花厅。
果然看到大桌上的东西已经备好了,各种蔬菜、水果、肉类,还有鱼虾应有尽有,小小的炉子上头放着一个不大的鸳鸯锅。
陈念云见三人来了,笑道:我今日准备了酸菜、番茄、菌菇,还有香辣味的,你们自己选两个。
张大人道:我要菌菇和香辣。
孔大人口味淡,要了酸菜和番茄,陈念云自己全要的辣的。
王大人头一次这么吃,懵逼了一会,选了和陈念云一样的。
而后陈念云便招呼大家坐下来开始边涮菜边聊天,气氛特别好。
王大人刚开始还有点放不开,直到吃了一口涮羊肉后,整个人都惊喜地瞪大眼睛了,陈大人是从哪家酒楼弄的菜,味道真好。
张大人道:这是老陈自己做的,老陈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做饭。
他以前也吃过锅子,可是和陈念云吃过几次饭之后,他才知道锅子还能这么吃,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同的口味。
每样菜在不同的汤底里涮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上次陈念云做的春饼卷烤鸭,味道简直绝了,只可惜烤鸭时间太长,陈念云一般不做。
一顿饭吃完,王大人发现他对上峰的了解实在太少了……明明一顿饭可以解决的事,他还想着送个美女吧,送幅古画吧。
几个人把桌上的东西扫荡一空。
陈念云吃得特别满足。
张大人抱着肚子道:老陈啊,你们家现在就剩你一个了,以后吃饭也太寂寞了。
孔大人认同地点点头,不如这样吧,以后我和老张天天来陪你吃饭。
陈念云黑线,交伙食费。
王大人:……有个爱做饭的上峰肿么办?难道我也得天天来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