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41《九州牧云录》作者:管平潮 > 第19章 月圆天路近,云梦迷心鬼

第19章 月圆天路近,云梦迷心鬼

2025-03-28 01:45:13

草海之南的小小风波,牧云并没有放在心上。

相比世俗的官府衙门,对他而言并不怕这些教派的弟子。

经历了风波,那位孤高冷傲的屈才女反而对他变得亲近。

作为才女,沉溺书堆,足不出户,自然变得寡言冷漠。

新结识张牧云这样看似没心没肺的陌生少年,屈才女身上的女子天性猛然萌发,性情也变得渐渐开朗。

之后的日子里,每逢牧云去藏幽阁蹭书看,屈梦湄便会亲自替他挑选合适的书籍。

态度依旧委婉而矜持,但落在另外两个看阁的女弟子晴雪和晚云的眼里,已值得十分惊奇。

不过读书之事,牧云只是偶尔为之。

来自洞庭湖畔的乡村,牧云性本自然,自然不可能整日流连书堆。

他常常一连好几天只带着绿漪和幽萝,漫山遍野地去疯玩。

登山、入谷,攀岩、投石,采花、捉鸟,扑蝶、捕鱼,看涧边的幽草,山巅的白云,清溪的流水,晨昏的烟霞。

而游玩归来,回到草堂,有时也能在门边避风的地方,发现一只书匣,其中放着一两本经书典籍。

满腹锦绣的才女善解人意,张牧云不免也常常回礼。

有时会请屈梦湄来不语崖无定草堂,一则还书,二来吃饭,一起品尝绿漪的手艺。

无定草堂中,有辛绿漪在,牧云从此便与厨房隔离。

美丽的主厨,已历经人间七百年的风风雨雨,七百年的岁月芳华足以让人去学会人世间任何一门生活技艺。

君子远庖厨,既修炼成女儿身,辛绿漪第一项练成的生活绝技,便是烹饪。

厨艺已然通神,再加上就从山野就地取材的山珍和野蔬,最鲜美、最翠嫩的食材荟萃于一手,从无定草堂的七星灶上流水端出,则每一回都让书痴才女吃得满颊留香,流连忘返。

屈梦湄从此得知,书中有况味,那厨中却更是有滋味。

山中岁月不知年,日子很快朝六月滑去。

随着夏日的到来,不语崖对面山野中的斑斓花彩渐渐地隐逝,代之以大片的纯粹的绿色。

放眼望去,山峦碧秀,大块青苍,浩阔的山场中若硬要分出颜色的不同,便是浅翠和苍青的分别。

从崖上吹过的风息,也从溢满清香的春日清风变成了暖烘烘轻薄薄的初夏热气。

到了六月十五,这天傍晚,月上于东山之上,那月轮又大又圆,如一面银盆扣在苍蓝的天幕上。

此时已用过晚饭,牧云悠悠闲闲地走出草堂,想去附近兜转消食。

一抬头,却看见辛绿漪立在不语崖的顶上,朝着天边的圆月眺看,神态悠然。

三五之夜,明月莹然。

身姿绰约的女子立于高崖,裙带飘风,衣袖翩然。

剪影如仙,明月的光华随着玲珑有致的娇躯展开,幻作了流霞;眉目如画,山岚和云雾在鬓角眉边流连,似飞起香雪,似隐却梅花。

清致高洁,娉婷妩曼。

神思渺渺,弱态销魂。

偶有轻风吹衣,便恐疑她一时乘着山风和月光飘然而起,飞入那万里云天。

于是平日欢声笑语,颇多殷勤,忽然幽冷清渺,超凡脱俗,一时竟把牧云给看得呆了。

这正是:云埋香雾三千界,月照灵根第一株。

片时脱尽尘凡梦,冷骨冰心对玉壶。

是嫌山中岁月清冷?是嫌我兄妹二人无趣?还是嫌堂中俗务操劳?见绿漪颇有些幽怀,牧云心中思忖再三,不知不觉已移步上崖,转眼来到她身边。

陪她望了一会儿山月,他便轻轻地问道:在想什么呢?噢……听得牧云相问,绿漪如梦初醒,忙转身,展了笑颜,说道:没想什么吧……只是望着这今夜月圆,有些出神。

哦。

张牧云察言观色,觉得这辛绿漪辛碧奴一定有什么心事。

出身寒微的少年向来也善解人意,现在猜想着绿漪心中可能含了委屈,他便打定主意,一定要问清此事原委。

于是,此后他再三盘诘,辛绿漪拗不过,只好将心中所想说出来。

公子,若是碧奴说了实话,可不许责罚于我……美鱼妖神态怯怯,似乎有些畏惧。

哈,我最喜欢实话实说,又怎会责罚于你?牧云笑道:有什么话就说出来,我张牧云也非拘泥之人,定当如你所愿。

好,那我便跟公子说了。

辛绿漪略略低头,面有赧色,轻声轻语地道:奴家本为妖身,所幸公子并不嫌弃。

今晚月圆,不免想起旧事。

以往每到这时,我便要吐纳内丹,汲取日精月华。

辛绿漪此言,声音越说越低;说完月华二字,她便抬起头来,神态却与方才迥异,面带欣然,欢声说道:现在既逢仙缘,追随了仙……师,随时能聆无上大道,这些不堪妖法,自然弃之不用啦!呃……牧云一听,愣了一下,竟有些失望。

内丹?妖法?日精月华?牧云却在心中懊恼道:这等神奇之事,以前只是听说,无论如何得亲见一回才好。

可惜绿漪她竟似再也不会施展了!心中哀叹,却是不甘。

牧云转念一想,眼珠一转,顿时计上心来。

他忙正色跟如花似玉的妖灵说道:绿漪此言差矣。

乾坤混元,大道归一,修行唯求‘本真’二理。

似你如此执着皮相,已入下乘矣。

啊……请闻仙师示下!忽听牧云怪责,辛绿漪不但丝毫没有生气,相反却大喜过望。

她心说,追随仙师两月有余,百般侍奉,今夜终于机缘巧合,能听他正式传训仙道了!喜出望外的美鱼妖赶忙低俯扶风摇柳的纤柔腰肢,拜伏于地,一动不敢动地听牧云传授。

哈!见女子中计,牧云大喜,心道这些时日藏幽阁之书果然没白读,连这修炼数百年的美貌鱼妖也没听出他胡扯。

得此鼓励,牧云勇气大增,忙再接再厉,浑厚了嗓音,专挑典籍中最玄乎的词句说道:日者,太阳之精;月者,太阴之精。

成象光明,布照四方,出则天下明,入则天下晦。

日为太阳,外阳而内阴;月为太阴,外阴而内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风雨晦明之道,实阴阳之造化也。

天地之间,阴阳生杀之机,日精月华之事尤贯通诸法也……牧云立于高崖,倒也宝相庄严;搜肠刮肚,口若悬河,种种玄妙之句迸涌而出,严格依照往日市井蒙人之理,三分假中必有七分真,总之无非不离日精月华二事。

到最后,终于到了理屈词穷之时,他便学着那些装神弄鬼做法事的道士,吒地大喝一声,然后高声叫道:日精月华,就是大道本源!汲取日精月华之事,你不仅不能搁下,反而还得再接再厉!是!原来如此!多谢仙师教诲!早已深信不疑的美鱼妖,听得这番话后,便觉得犹如醍醐灌顶,今是而昨非,自己真是受益匪浅。

而优雅如仙的辛绿漪,口中一边大声称是,心中一边深刻检讨,只觉得此前见识实在粗浅,但却不敢说破,怕被少年更加轻视。

于是在此之后,被牧云轻易蛊惑的鱼妖,便在这不语高崖之上,对着云天上的明月光华,吐出了深纳神海丹田的内丹。

而修真之事,有俗世闲人,凭着想象,将其分为旋照、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度劫、大乘诸多阶段。

若勉强依此照搬,辛绿漪已臻灵寂之期,那内丹圆如鸡卵,红彤如火,晶润有光。

又因本体特异,化龙有期,尤其得了牧云西湖密语,领悟灵机,已是半龙之体。

因此红丹之中,又渗入丝丝金光,赤气金华交缠在一起,犹如金红艳艳的日彩朝霞,竟有大罗金丹之相。

辛绿漪对月吞吐内丹,得了满月菁华之力,那红丸周围华光蒸腾,如绕锦霞。

而被她奉为圭臬的少年,其实并未经过任何正经的拜师学道。

因此,可以称得上无法无天。

妖灵炼化内丹,汲取日月精华,向来都被正道之人认为是妖精的专属,正是妖孽的特征;人类的修仙羽士,从没有采用这样修炼途径。

而被辛碧奴奉为仙师的张牧云,却没经过任何合法正规的修仙训练,也就没有丝毫这样的执念。

于是,在今晚这月圆之夜,牧云轻轻松松地便做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他编了个瞎话,跟美鱼妖详细了解了妖精炼化内丹、吸取日精月华之法,然后便不知天高地厚地也开始尝试修炼起属于自己的内丹来!他十分期待,到时候他与辛绿漪一起对着明月艳阳吐纳汲取日精月华的情景!当然,若要练成承纳汲取日月精华灵力的内丹,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甚至,往往绵延数百年。

时间跨度之大,恐怕这也是寿命短暂的人间修炼者不识此途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管如何,六月十五这天晚上,牧云随便赏月看姑娘,便凑巧开始无法无天地修炼妖灵之法,意图日后也和天底下的妖精一样,汲取日月精华!不提少年异想天开。

就当辛绿漪在牧云的鼓励下,正开始在高峨山崖上对月吐纳丹丸之时,南方委羽山中一座低矮的山岭上,却有一位身穿繁复残月火焰之袍的高大老者,正立在岭头赏月幽思。

眺望明月苍穹之时,面目威猛的黑袍老者冥冥中似嗅到什么气息,猛然间一回头,脸朝着北方夜色中连绵群山的方向眺望,一时间若有所思。

按下天南之事不表,再说那朔北关外的白山黑水和大漠荒烟。

就在牧云遁入委羽山中避难的两个多月里,那遥远的北方已发生了许多事情。

细节无须冗述,这两月的史册如此记载:春四月末,北蛮豕韦族盗边。

五月初,豕韦兵密行涿邪径,越涿邪山,渡龙勒水,涉大泽,奇袭范夫人城。

城守董歆告急。

关外侯方自江南归,暂避居延不出。

五月中,调黑石城屯兵两千,会居延守军两千,合步骑四千余人,往救董歆。

十二日,居延军过居延泽,屯于范夫人城西南五十里之鞮汗山,扎营三日乃行。

关外侯素性类雷霆,此番裹足,皆谓用计焉。

五月十五,关外侯部急击范夫人城,于城东南二十里夫羊句山峡遇伏。

半日鏖战,损伤千五百余。

日暮,强突至城,已破城,豕韦兵杀掠军民夺资而去。

城守武威校尉董歆自刭,合城四百军民死国难。

王师追击四十里,不得寇迹,乃返居延城。

五月二十一日,寇情报于廷尉,上闻,不责,慰之曰:‘蛮夷背义妄行,狡行类枭,偶有小胜,明镜微尘。

’帝诏宽宏,惟朝廷上下略有微词。

皆谓夏侯逡巡失机于前,轻敌冒进于后,焉能不败焉。

六月夏,初三,豕韦兵再掠天务涂谷城,关外侯领兵进击,兵至则贼兵已退。

回师居延,于城西南六十里冥泽中伏,再损三百步骑。

六月初八,邸报至京,物议沸腾。

圣上故宽厚,仍不责,反加封‘靖北将军’,以励其志。

惟谏议大夫太叔用奏曰:‘江南行,逞威草莽,不得胜。

百胜将军故此失胆焉?’正是: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塚荒台。

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第九卷 白云乡里惊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