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海外修神

2025-03-28 01:59:45

但说无妨。

安伯尘朝向善歧君拱了拱手。

说起来也简单。

善歧君看向安伯尘,露出难得的笑意:就是你之前一直不肯答应的那件的事。

闻言,一旁的方伯抚掌而笑:大妙,大妙。

善歧君所言极是,想要在短时间里提升修为,冲击玄关,也就只有这个法子。

瞽翁也频频点头。

安伯尘沉默。

他自然知道三人指的是什么,第一次和这几人喝酒时,他们便曾力邀安伯尘入主海外,成为一国神祇。

海外神祇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吸收国民的信仰之力,和三朝吸收信仰之力的仙神妖魔不同,海外诸神算是极为开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国民结成互惠互利的联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可安伯尘既不想受限于海外岛国,也不想卷入海外纷争,一直没肯答应。

海外百国表面上是蓬莱仙境的门户,可暗中却藏有诸多玄机、秘密,如今的安伯尘已不像少年时候总喜欢对那些秘密穷追不舍,知道的秘密越多,所需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

安兄弟不知,成为一国神祇其实是很惬意的事。

一国百姓自由他们的国主照看,神祇所要做的不过是成为他们的信仰。

既是信仰,那便是高高在上,神秘而又遥远,一百年现身一次足矣。

善歧君说道,言下之意百国神祇也是甩手掌柜的活,不需要安伯尘常年呆在海外。

可海外神祇不都出身蓬莱?我非蓬莱中人,何以有资格做神祇?安伯尘问道。

哈哈哈,谁说你不是蓬莱的人?方伯笑了起来。

安伯尘一怔,不解其意。

无华、霍穿云和典魁如今皆以在蓬莱结庐而居,你是他们的好友,莫逆之交,凭此关系你绝对有资格立足海外百国。

方伯说道。

这样也行……他们如今可好?听到故友的音讯,安伯尘脸上浮起笑意。

好得很。

只是不太合群,成天就知道修炼。

方伯撇了撇嘴。

安伯尘没有接话,心底深处安伯尘或多或少都希望无华他们能够安于现状,在蓬莱逍遥自在下去,别再卷入三朝纷争。

然而安伯尘心知肚明,他们到蓬莱只是为了避祸,隐居修行,迟早有一天会走出蓬莱,再度举旗杀向三朝。

那一天虽遥远,却注定了无可避免。

他们还能逍遥自在一段日子,安伯尘可没这么好命,两个多月的修行算是他此生最轻松的岁月,还没缓过神他又得前往胤京挑战那个高深莫测的胤太子,前提是修为达到六重天巅峰。

善歧君等人的提议让安伯尘有些心动,动心之余安伯尘又有些疑惑,这伙惫懒的神祇千方百计拉自己去做神祇,似乎有所隐瞒。

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安伯尘想要睡觉,他们便送上枕头。

想了想,安伯尘道:不知当神祇,除了保护国民外,还需做什么?神战。

瞽翁开口道:我等守护蓬莱门户,闲来无事总需找些事打发打发时间,偶尔挑起一两场战斗,诸国厮杀,如此而已。

只是因为闲来无事?安伯尘苦笑道。

正是。

三神祇齐声答道,都是一脸肃然。

安伯尘好生无奈,暗叹一声道:可你们同出蓬莱,按理说应该关系不错才对。

只因无聊便相互厮杀,坏了对方性命,这似乎有些过了?厮杀是真,可我们从不会伤害任何一方神祇的根本。

方伯冷笑道:输的一方除了国民任凭处置外,只需献上肉身。

吞食肉身,却留其元神,哪会坏了他们的性命。

国民开化,所信仰的神祇却茹毛饮血,当真荒谬。

安伯尘心中道,看了眼面露期待的瞽翁,点了点头道:如此,全由几位安排。

哈哈哈,大妙,大妙,从今往后又多出一个盟国。

安小友潜力出众,等吸收完信仰之力,轻而易举的便能突破真仙,我们五真仙联手,哪会怕他睚眦。

方伯笑容满面,兴冲冲的说道。

明灵童子主掌小人国,方伯是劳民国神祇,瞽翁是周饶国神祇,无忧君是黑齿国神祇,日后再多一个安伯尘,或许真可以取代睚眦那伙人,成为海外百国第一大势力。

就这么定下。

我去知会一声各方神祇,方伯、善歧,你们陪安小友挑选国度。

瞽翁说着,和安伯尘道别,驭风而去。

安兄弟,我们先好好吃上一顿,随后便出发。

走上前,善歧君对安伯尘说道。

安伯尘点了点头,看向善歧君:不知善歧君可是葵朝之人?那日为救霍穿云截杀三朝高手,安伯尘听那老魔称张布施为无忧君,后来和司马槿聊到此事,得知葵朝厉害的魔修都会冠以君号。

和善歧君结交时间并不长,却也发现他的功法有些古怪,不似正道,今日安伯尘和几人的关系再度拉近,便趁机问了出来。

那都是陈年旧事了,日后有机会再说。

善歧君并没隐瞒,轻描淡写的揭过。

一朝入魔,生生世世只能成魔,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方伯叹声道,似乎是在说善歧君,又似乎另有所指。

风卷残云,三人将带来的吃食消灭了大半,剩下的堆放在李小官身前,随后御风而起,向远处飞去。

御风之术算是最节省元气的飞行法术,缺点是没有驾云来得快。

三人到达的第一个国度是穿胸国,但见国中子民胸前空空,前后能见,安伯尘心中不喜,方伯和善歧君也不勉强,别过穿胸国继续向前飞去。

正午时分,三人来到豕喙国,国中子民身形普通,却都生着一张猪嘴。

安伯尘微微皱眉,方伯和善歧君知道安伯尘仍旧不满,遂离开豕喙国。

两日时间,三人前前后后共经过五国,都是暂无神祇的国度。

其中国民要么身体残缺,要么形貌怪异,安伯尘无一看中。

我说安小友,先前的五国哪里不好,你要的是国民信仰,又不是谈婚论嫁,那么看重外表做什么。

停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方伯没好气的说道。

两位休要瞒我。

睚眦能做犬头国的神祇,是因他的本形像豺狼。

明灵能做小人国的神祇,是因他貌如童子。

别以为我看不出来,想要取得一国子民的信仰,首先要让他们从外貌上认同,两位是想见我剖开胸膛,还是变出一副猪脸?安伯尘一语道破玄机,方伯尴尬的转过头,干笑两声。

海外之地说起来是百国,实则远远不止百国,难道就没有正常人呆的国度?安伯尘叹了口气道。

有是有一处,只不过,安兄弟不一定能驾驭得了。

沉吟片刻,善歧君说道。

第492章 君子国邦,一气镇,化三清(上)哪一国?君子国。

此国子民可是人身人面,没有怪异之相?正是。

人身人面,衣冠楚楚。

那就它了。

安兄弟勿急,且听我说完。

善歧君叹了口气道。

方伯一直在沉默,此时终于按捺不住:善歧,你这样下去会害了他。

善歧君耸了耸肩:我知道,可他不知道。

海外百国之中,也就君子国符合他的要求。

这么多年过去,君子国从未有过神祇,说不定就是留给他的。

可是……方伯眉头紧锁。

见到两人这番模样,安伯尘也知那君子国定有古怪,遂问道:两位所说的君子国究竟是怎样的国度?安兄弟可曾想过海外百国的子民为何生得奇形怪状?善歧君道。

天地万物,各有其态,人类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有些不一样的生命也不为奇。

安伯尘道。

话虽如此。

善歧君点了点头:然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类生存于天地洲地,妖物行于山泽大渊,鬼怪藏于地府黄泉,仙神出入云霄,总而言之,非一类无以相聚。

安伯尘闻之甚以为然,物以类聚也是天地秩序之一。

安兄弟,你看海外百国的子民像什么?似人不是人,似妖不是妖,以我一个人类的眼光看,倒像是怪物。

安伯尘如实答道。

的确,他们都是怪物。

善歧君道:他们是从远古时期便一直存在至今的怪物,远古时候他们并不生活在这,而是在另一方天地中。

他们所在的那方天地和如今这片天地开战,最终导致天地界域混乱,其后的上古时期亦是战乱不断,而他们也因此流落于此。

安伯尘静静听着,他只知道上古时期的历史,那段历史以中央大洲和天宫的仙神妖魔迁徙到九渊洲告终。

而关于远古时候的历史,安伯尘知道的只有龙九子,以及远古第一世家,再加上一个剑斋,都是只闻其名。

一百八十载的长眠所压制的好奇心再度泛滥,安伯尘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君子国的国民和其余诸国并非同源?正是。

善歧君点头,仰望天空,目光放得深远:说来也怪。

那君子国也是自古就有,可谁也不知它到底是何时出现,也不知它来自何方。

很久很久以前,它在百国中并不起眼,直到被发现后,突然间变成海外诸国中最璀璨的明珠。

前前后后共有六名强大的神祇驾临君子国,修为至少真仙,甚至还有初入玄仙的存在。

除了那名玄仙,其余五名神祇全都在君子国消失不见,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

至于侥幸逃离的那名玄仙,他放弃了海外百国的霸业,重回蓬莱,竟然老老实实的做起逍遥仙人来。

要知道,从蓬莱出来做神祇的,如我等,都是骨子里不安分的家伙,一经入世享尽奢华,几乎没人愿意再回蓬莱。

好一个神秘的君子国,连真仙也陷入其中!安伯尘心中暗叹,善歧君的这番话在他本已心动的君子国之行上蒙上一层阴霾。

从那以后再没有神祇去尝试收拢君子国国民的信仰。

至于君子国的秘密,海外神祇也无人知晓,不过,在瞽翁还没出来做神祇时,曾在蓬莱遇上过那名玄仙,其间也谈到过君子国。

说道最后,善歧君微微一笑,笑得有些古怪。

瞽翁遇到过他?我怎么不知道。

方伯不悦的问道。

哈!让你心里藏个秘密比什么都难,瞽翁岂会告诉你。

善歧君瞥了眼闷闷不乐的方伯道,随后又转向安伯尘:你还想不想听下去?自然想。

安伯尘道。

看来你对君子国是真感兴趣了。

你就不怕像那些真仙一样,陷入君子国?善歧君笑道。

至少让我先听完,再做决定。

安伯尘对于卖关子的人向来深恶痛绝,司马槿除外。

也好。

善歧君点了点头,继续道:君子者,当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在没见到君子国之前,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可那位玄仙前辈却说,君子国有三邦,其民性情也分三种,或是正直,或是好斗,又或阴险,三邦间互有争斗,从不点到为止。

虽然如此,三邦子民却从未减少过。

这有什么奇怪的,只能说明君子国的妇人很能生。

方伯插口道。

非也非也。

这正是君子国中最大的秘密,也是让那五个真仙甘心留于君子国的秘密……君子国其实是一个不死国。

善歧君看了眼二人,神秘的说道。

方伯噗哧一笑,尖声尖气道:不死国……你别告我君子国的百姓们都是真人。

非也。

君子国大部分子民都不通修炼。

君子国不死的秘密是……他们有自己的轮回。

眼见安伯尘和方伯都愣在当场,善歧君有些得意的说道:六道轮回为天地法则,便是我辈身死也会魂飞地府,由六道轮回转世投胎。

可君子国中却有他们自己的轮回,国民死后不经地府,直接投胎于君子国中。

那五个真仙正是发现了这点,生出心魔,只能留在君子国,一朝心魔不解,一朝不敢走出君子国。

海外子民有信仰,而我等神祇也有信仰,我们的信仰便是天地规则,君子国中的一切已然颠覆了天地规则,见之自然陷入。

那名玄仙前辈侥幸逃离君子国,却从此对天地规则产生怀疑,索性抛下世间荣华,逍遥蓬莱。

一席话说完,半晌都没有回音。

善歧,你信吗?许久,方伯深吸口气,脸上红潮退散。

自然不信,只要我不踏足君子国,看不到玄仙前辈所说的那些,自然不会相信。

我若信了,岂不是会和那几个倒霉真仙一样生出心魔。

善歧君玩味的说道。

好啊。

你故意说出这些,害我险些生出心魔……咦,安小友你没事?看向一脸平静的安伯尘,方伯有些诧异。

听了善歧君所言,饶是修为真仙的他也差点生出心魔,可转眼看到镇静如初的安伯尘,方伯只觉很奇怪。

看来安小友还不知道这代表了什么,这样也好。

方伯心里道。

安伯尘笑了笑,并没说话。

他又怎会不知道君子国拥有自己的轮回代表了什么,那是对周天秩序的颠覆。

仙神妖魔的法力都来源于周天秩序,从另一种层面上来说,也算是他们的信仰。

一旦对天地秩序,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轻则走火入魔,重则法力全失,沦为凡人。

可不知为什么,听了善歧君所言,安伯尘心中只有些许触动,没有方伯那么大的反应,更别说生出心魔。

或许因为这些日子里,安伯尘一直沉迷于对秩序的探索,又或许,安伯尘其实已经拥有颠覆秩序的力量,虽然还很弱小。

放眼天地,真仙境已能称之为强者,玄仙境便是至强者……在君子国中建立轮回的那个人,拥有颠覆秩序的力量,莫非他便是传说中的无上?心头一阵狂跳,安伯尘尤记得他第一次听说无上这个词,还是在琉京墨云楼,少年第一王风传授秘术时所言。

而早在那时起,始入修行之道的安伯尘,便将无上当成此生修行的目标。

那年墨云楼上,安伯尘不知修行难,后来渐渐知晓,就连创造秘术的白帝也只是至强者,遂也没再生出企及无上的念头。

而现如今,安伯尘突然发现,他离一个无上强者是那么的近,少年轻狂时的热血又重新流向胸膛。

说是少年轻狂,可也不过是短短的一两年,金戈铁马早已是昨日烟云,每每回想起,安伯尘总会下意识的摸向无邪。

安兄弟,你在笑?还一边抚摸大腿?善歧君皱了皱眉毛。

你看错了。

安伯尘立马绷紧脸,看向善歧君和方伯,就见两人正狐疑的看向他,严重怀疑安伯尘是不是已经走火入魔到神志不清。

如此,你还要去君子国吗?善歧君问道。

安小友,你可要小心,那可是连真仙都折损的鬼地方。

去哪不好吸收信仰之力,你可别为了一时心痒,把自己陷进去。

方伯阴阳怪气的说道,看向安伯尘的目光怪怪的,显然对于安伯尘刚才一脸温柔抚摸大腿的动作心有余悸。

是啊,我可不能因为好奇,而把自己的前途给丢了。

李小官还没能坐稳掌门,红拂还在那等着我。

安伯尘心中道,聚满胸膛的热血渐渐冷却。

正是,方伯总算说了一句好话。

善歧君今日笑得格外频繁:据那玄仙前辈说,他怀疑那个君子国是远古第一世家留于尘世的遗迹。

安伯尘本已打算放弃君子国,可听到善歧君最后一句话,他的心脏突然狂跳起来。

远古第一世家……轰!耳边响起惊涛骇浪,将安伯尘淹没。

海水中传来女子的歌声,婉转悦耳,如珍珠坠玉盘,轻盈跳动,却在安伯尘还未回过神来时,陡然变得哀怨忧伤,如泣如诉。

安伯尘终于知道听到远古第一世家,他的心为何跳得那么快。

不是他的心在跳,而是珠链中,那个在唱歌的女子心在跳。

这一曲离别安伯尘曾经听过,是一百多年前,他和司马槿在潭底龙宫,第一次带上珠链时。

离别而相思,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相思到头,仙人亦归尘。

说是离别,却从未真正在一起过。

就像自己和红拂…………海外某国,高高在上的神宫中。

男子睁开双眼,神色愠怒。

这已经是睚眦短短三个月的闭关中,第二次被逼出关。

不知死活,竟敢去那!猛地掀起披风,睚眦在神宫中来回踱着脚步,带着面具的神使们颤巍巍的匍匐于地,大气不敢喘一声。

半晌,有名新晋升的神使按耐不住,小心翼翼抬起头,偷偷打量向神祇大人的脸色。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睚眦脸上的怒意不知何时消散一空,向来冷冰冰的睚眦大人,手臂微颤,眼中竟流露出一抹哀恸。

第493章 君子国邦,一气镇,化三清(中)水流湍急的大江上,十来艘战船冲击在一块,不时有修士从船中跃出,厮杀惨烈。

夕阳西斜,重重树影倒映上江中血泊,黑暗和血腥相互交织,随着黯沉的天色向远方流去。

安伯尘立于远坡,静静看着。

风声渐止,两邦的战斗也进入尾声。

这是三天游历中,安伯尘所看到的第七场战斗,交战的两邦一邦穷武好斗,一邦阴险狡诈。

不到君子国安伯尘真的想象不出,天地间竟会有这样的国度,国民的性格只分三种,正直、好斗、狡诈,聚邦而居,时常挑起战事,不争国土,只争名正言顺。

这三邦国民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君子,互相不服,年年征战,死了一批又一批修士,至今未分出高下。

安伯尘来到君子国,只为了获得国民的信仰,成就君子国神祇。

然而三邦的国民本就不是一条心,安伯尘若相助其中一邦,定会得罪其余两邦,就算将其余两邦的国民全部杀死,他们也会经由君子国本国的轮回重生。

换而言之,安伯尘按照寻常的方法,永远无法收获君子国三邦的共同信仰,除非能够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和仇怨。

民族之仇,根深蒂固,千万年如一,又岂是这么好化解的。

安伯尘低声喃喃道,心中暗叹。

在君子国中度日如年,短短三日过得就像三年,安伯尘苦思冥想、搜肠刮肚,至今毫无头绪。

要是红拂在就好了,她的主意可比我多得多。

苦笑着摇了摇头,安伯尘从山坡上踱步而下,脚步迈入风中,向远方的都城飘去。

从天头向下看,君子国三邦就好像绽放着的三瓣花朵,彼此相依相抵,一如性情迥异的三邦子民。

互相依赖,缺一邦而不成君子国,又互相看不顺眼,生生世世欲将对方置于死地。

安伯尘前往的那邦都城战气如云,即便在漆黑的夜色下,那战云依旧猩红如血,触目惊心。

不消说,自然是穷武好斗的那邦。

飘然入城,安伯尘只觉城中气氛有些古怪,凝神静气,安伯尘就听从街道两侧的屋舍中传来幽幽啜泣,且不止是一家一户,满城万户人家齐批孝服,痛哭流涕。

安伯尘心头一动,身形消失,再出现时已在都城王宫前。

全城举丧,只有一种可能,都城中某个大人物死了。

安伯尘并不觉得巧合,这一邦穷兵黩武,好斗之极,就连国主也时常披挂上阵,亲自冲锋。

隐于宫门前,安伯尘就见一个个医官行色匆匆,面露疲态,不时还有民间郎中被传召入宫,来得快,去得也快,无不一脸惋惜。

看来那个大人物还没死,还在苟延残喘。

安伯尘微微一喜,事到如今,他只能用最笨的办法,逐一向三邦国主施恩,以求收获他们的信仰。

夜风中,安伯尘缓缓现出身形,戍守宫门的武士见到安伯尘神色大变,不由分说举刀刺来。

这些武士每一个都有天品的实力,好斗之邦的实力可见一斑。

刀锋在安伯尘身前一丈处停下,不得寸进。

安伯尘此时头戴高冠,穿着一身流云道袍,左手还抄着把拂尘,看上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哼了一声,安伯尘悬浮于半空,那些武士见状一惊,为首的那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安伯尘,收起腰刀,拱了拱手:敢问阁下可是仙人?正是,贫道云游至此,见宫中愁云密布,死气流转,故而前来一看。

安伯尘一脸道貌岸然的说道。

武士头领犹豫片刻,向安伯尘拱手道:仙长请稍候片刻,在下这便去请国主。

安伯尘点了点头。

武士头领走得匆促,不一会儿功夫,安伯尘只见一道人影从宫苑深处飞出。

来者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修为在一重天真人境,头戴冕冠,身着龙袍,落于地面龙行虎步,气度威严,只不过眉宇间略含凶煞之气。

仙长来得正好,小女病危,无一人能看好,仙长今日能来君子国,实乃小女机缘,还请仙长移步一看。

那国主开门见山说道,似乎极为肯定安伯尘会出手相助。

常年杀伐征战,中年国主说话间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言千钧的气度。

安伯尘也不以为怪,稍稍颔首,随着国主走进宫殿,身后的武士们无不面露喜色。

宫苑深处没有重伤的病人,只有一桌丰盛的筵席。

安伯尘一怔,还没开口,那国主已道:仙长若不嫌怠慢,便在此进食,小女还等得了。

察言观色,那国主已猜到安伯尘在想什么,笑了笑道:本王从前并没见过仙长,仙长非是海外神祇,那便是外来仙人。

行于海外极耗元气,仙长赶紧饱餐一顿,好为小女治病。

这国主看起来凶勇好斗,心思倒是很细。

安伯尘心中评价道,也不客气,分卷残云,少时便将席上酒肉吞食殆尽。

仙长,请。

眼见安伯尘完事,那国主引着安伯尘进入后宫的一所大殿。

推开殿门,安伯尘缓步走入,只见床榻上卧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少女,被衾染满鲜血,安伯尘细细望去只见那少女的下腹已被重物砸穿,露出一个巴掌大血洞。

那里正好是下丹田,下丹田被毁,元神奄奄一息,那少女修为约莫在元婴期,也就是神师实力,能拖到现在实属不易。

前天一场恶战中,小女被那帮小人暗害,至今昏迷不醒,医官们都说小女保不住了。

中年国主此时才显露出悲恸。

君子国虽能轮回,可轮回之后,谁知道自家女儿会投胎到那家,国主爱女心切,明知其女难逃一死,却仍不肯轻易放弃。

不知仙长可能相救,若能救回小女,本王定会重谢。

见到安伯尘沉吟不语,那国主面露焦急。

半晌,安伯尘长叹一口气:贫道有一颗神丹,能够医白骨,起死回生,却是贫道花了近千年时间采药炼制,只有一颗……话未说完,那国主已长揖到底,虎目湿润:仙长若是肯出手相救,本王连同君子国都不会忘记仙长的大恩大德。

闻言,安伯尘心中暗喜。

沉吟许久,安伯尘似乎下了极大的决心,一拍大腿:罢了,贫道今日能到此处,便是和你有缘。

在中年国主欣喜若狂的目光中,安伯尘取出玉创丹。

除了玉创丹外,安伯尘还有张七用来收买他的续魂丹,少女的伤势虽重,却也不被安伯尘放在眼里。

难得有机会试一试玉创丹的疗效,还能让这国主感恩戴德,安伯尘自然不会浪费仅剩两颗的续魂丹。

给少女服下玉创丹,安伯尘默默看着。

不多时,一旁的国主脸上露出喜色,以他的修为自然能够看出,少女破碎的皮肉骨骼正以极为缓慢的速度渐渐修复着,而元神也重焕生机。

贫道再耗费点元气,助她迅速恢复。

安伯尘笑了笑,伸手抵住少女的下丹田,那国主自然是千恩万谢。

可就在这时,安伯尘眉头一皱。

突然之间,一股强大的力量从王宫外传来,硬生生的扯起少女的元神卷向远方。

安伯尘哪容元神跑掉,冷哼一声,周天源力从手臂间涌出,想要留下少女的元神。

可令安伯尘万万没想到的是,那股吸力陡然增强百倍,不仅轻而易举的卷走少女元神,还让安伯尘打了个趔趄。

铛!丧钟从宫殿某处响起,少女的气息再度衰弱下去,仿佛风中摇摇欲坠的残花。

中年国主呆呆的看着,由喜转辈,大起大落之下,他身形猛震,吐出口鲜血,瘫坐于地。

楚儿的命运早已注定了,是天意。

惨笑一声,国主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那是什么力量?君子国还有真仙?安伯尘皱眉问道。

不是真仙,是轮回。

国主摆了摆手,不再理会安伯尘,踉跄着的走出大殿。

君子国中的轮回,看来还是避免不了……身形消失在王宫中,安伯尘驭风而起,顺着那股力量向远方飞去。

飞出都城,飞出国邦,安伯尘来到三邦的交汇处。

面前是一片漆黑的汪洋,汪洋中央岛屿矗立。

缓缓飞向岛屿,安伯尘心跳加快,透过深邃而幽暗的夜幕,安伯尘看见了那股轮回力量的来源。

那是一双猩红中填满暴虐的眼睛……不是一双,而是三双。

当安伯尘着陆于岛屿,抬起头,他看到了三条庞大的怪物。

来自远古时候威漠绝伦的气息向他压来,安伯尘深吸口气,稳稳站定。

珠链中的歌吟在这时响起,回荡在岛屿上下,那三条铜铸的蛇人在歌声中恢复宁静,势压天地的气息也荡然无存,仿佛从没出现过一般。

打量着三条高达百丈的蛇人雕像,安伯尘目光落向它们的手心,只见在那里各有一股气旋飞速流淌着,光影流转,半黑半白,不时有元神、魂魄从远处飘来,落入漩涡,随后消失不见。

轮回?安伯尘自言自语道。

第494章 君子国邦,一气镇,化三清(下)贵客远道而来,何不进来一叙。

爽朗的笑声从巨蛇塑像下传来。

安伯尘精神一振,可当他看到从蛇尾神庙中走出的白袍男子时,心中的期盼隐隐落空。

来者一身纯白如雪不沾轻尘的长袍,年纪不大,修为却有二重天真人境,比之前那个国主还高出一筹,却非安伯尘以为的那个人。

想来也是,远古第一世家即便对于善歧君他们来说,也是传说中的存在,怎会轻易现身海外。

阁下是?安伯尘拱了拱手问道。

在下负责监守轮回,贵客来此,可是想成为君子国的神祇。

白袍男子笑吟吟的问道。

正是。

安伯尘没有隐瞒。

好,好,君子国已经千年无人问津,难得还有仙人愿意来。

白袍男子大笑,向安伯尘做了个请的手势,似乎很欣慰。

向神庙走去,安伯尘甩落那身可笑的道袍,暗暗警惕。

轮回的力量他已见识过,绝非区区真人能够掌握,这人自称监守轮回,定有其它手段。

神庙建于三蛇尾部,其形如山,庙前立着一块碑牌,上面刻着三个字,夜色朦胧,那字也似古篆,不是流传于今日的任何一种字体,安伯尘看在眼中,忘于心底。

越接近神庙,安伯尘身体绷得越紧,在神庙旁隐隐散发着几道深厚如渊的气息,仿佛匍匐在夜幕下的凶猛异兽,也不知何时会暴起发难。

脚步猛地一滞,安伯尘惊讶的看向盘坐于神庙前,面目狰狞的那五个仙人。

耳边渐渐回响起善歧君和他说的那件往事,安伯尘转向白袍男子:他们都是之前被困于君子国的真仙?白袍男子笑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只能说他们不自量力,想要成为君子国的神祇,事败之后只能自吞苦果。

和他脸上的笑容以及轻松的神色不同,这句话说得冷漠而无情,弦外之意再清楚不过。

安伯尘面无表情,心中也渐渐恢复无忧无喜,事已至此,他也别无选择。

那五个真仙是看不破秩序,说服不了自己,方才走火入魔,陷于君子国。

安伯尘自问他不会受到轮回影响,毫不担心。

在白袍男子异样的目光中,安伯尘举步上前,转眼迈过庙门。

你可知轮回?身后传来白袍男子的声音,安伯尘停下脚步,转过身:知道,如何?君子国有自己的轮回,你就不感到奇怪?白袍男子死死盯着安伯尘。

安伯尘点头:是奇怪。

那你怎么……白袍男子难以置信的看向安伯尘。

哈哈哈,总算有人能过了第一关。

老三,你快让贵客进来。

神庙中传来大笑声,有些苍老。

随我来。

白袍男子看了眼安伯尘,向神庙深处走去。

神庙不大,至少没有安伯尘想象中大。

甬道尽头是朴实无华的大厅,摇曳的灯火下站着两个白袍男子,一个略显老态,一个正值中年,修为和年轻的白袍男子一样,都是二重天真人境。

君子国开创至今,你还是第一个闯过第一关的仙人。

白袍老者打量了一番安伯尘道。

请问几位高姓大名?安伯尘拱了拱手。

我们都是轮回监守者,没有姓名。

白袍中年人道。

那又是谁创立了那三方轮回?安伯尘问道。

只要你再过了第二关,自然能知道答案,关于君子国的一切,关于你想知道的一切。

白袍老者笑着道。

第一关便让五名真仙强者沦陷,我侥幸过了第一关,可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第二关。

安伯尘以退为进,淡淡说道。

这么说,你放弃成为君子国神祇了?成为君子国的神祇,你所能获得的好处,可比你想象中要多得多。

白袍老者眯起眼睛,笑道:不过,你现在离去也没人会拦你,当然,想拦也拦不住。

这三个轮回监守者似乎很想自己去闯第二关,也并不反对自己成为君子国神祇,这又是为什么?轮回监守者们注视着安伯尘,面露期待,安伯尘也在看向他们,想要从他们的神色间寻找出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秘密。

许久,安伯尘放弃打探。

第二关是什么?轮回监守者们同时舒了口气,白袍老者道:想要成为君子国的神祇,只有一个方法,同时获得三邦子民的信仰。

然则三邦心志各异,彼此间的矛盾仇怨由来已久,你想过第二关只需做一件事,那便是化解他们的矛盾,让三邦不再仇杀,从此和睦相处。

我要能做到,又何必来此。

闻言,安伯尘腹诽道。

就听白袍老者接着道:只要你想到化解三邦矛盾的方法,但有任何条件,都可以向我们提出。

是一间密室,还是天地间顶级功法,又或者灵丹妙药。

给一间密室好了。

安伯尘随口道,心中暗暗奇怪,化解三邦仇怨,为何需要功法秘籍和灵丹妙药,又不是修道。

如此,老三你带贵客去密室。

每日我们都会提供三顿酒肉,直到贵客想出来为止。

说完,白袍青年自带着安伯尘拐出大厅,留下老者和中年人面面相觑。

老大,这一回你又失望了。

白袍中年人冷笑道。

是啊,本以为他能走过第一关,是因为悟通轮回,看破君子三邦其中的玄机。

白袍老者惋惜的叹道:大人昔日创下君子三道,玄道真君子,武道恶君子,诡道伪君子,在离去前丢下君子国,分三邦而立,又随口呼出一气,化成三道蛇人。

每一邦代表一种道意,只有将三道齐齐悟通,融会贯通,才能够化解君子三邦的仇怨。

可惜那个娃娃连君子三邦代表了什么都没看出,更别说悟出君子三道意。

老大,你还是太过理想。

中年人摆了摆手:就算看出君子三邦代表了什么又如何?早在上古时候,海外百国还没形成,有多少天纵奇才,天地间一等一的强者前来,想要继承大人衣钵,却都铩羽而归。

大人乃是公认的万古第一,所创功法何等玄妙,门徒后裔中,又有谁曾把君子三道修满?更别说如今道法式微的天地。

大人这一手可真是让人难以捉摸。

按理说,大人携众归隐,不欲让天地陷入混乱,又为何要留下足以颠覆天地秩序的君子道意。

白袍老者唏嘘道。

他们三人都是当年那位大人麾下,却因舍不得尘世,自愿留守君子国。

君子国中有三方轮回,他们身为轮回监守者,闲来无趣也经由轮回投胎转世,表面看来修为只有真人境,实则在许多年前他们便已拥有极强的修为。

不多时,白袍青年走了回来。

如何?中年人问道。

他还真的在那想起办法来,愚不可及,老大,你这一回又看走眼了。

白袍青年哂笑道。

也罢。

或许大人创立君子国,只为留下个念想。

摆了摆手,老者不再说话。

清冷的密室中,安伯尘盘膝而坐,苦苦思索着解决之法。

他之前已想了三天,一无所获,就算再给他三年也不一定能想得出来。

看着金炉中袅袅升腾的青烟,安伯尘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自讨苦吃。

正在这时,安伯尘目光垂落于珠链,心中一动,何不问一问红拂,或许她会有办法。

将君子国的情形,和轮回监守者之事写入琉璃瓶,安伯尘静静等待着。

两柱香的功夫,司马槿的回信到了。

那三个什么监守者说过可以让他们帮忙?是。

我有个法子,你只需…………看着司马槿的回信,安伯尘拍了拍脑袋,心道果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用红拂说的方法,何愁恩怨不解。

长夜未过,安伯尘整了整衣衫,起身走出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