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章 新婚

2025-03-22 07:19:30

前一夜心绪百结, 第二日被母亲强行从被窝里挖出来时,苏绵但觉自己的脑袋里盛满了浆糊。

姑娘别睡,当心呛了水。

孙嬷嬷和陈嬷嬷作为苏绵今日的引驾嬷嬷, 因得了皇后的话, 自无需同木槿双福一样先入东宫学习一应礼数规矩,这也是皇后体贴的地方,她担心苏绵本就是冲喜入宫,身边再无一人可诉知心,就更加心灰意懒,无所排解了。

遂寻了个正大光明的借口, 让她的教养嬷嬷随侍身边。

照大魏宫规,即便是皇后, 出嫁时也不得携贴身女婢、教养嬷嬷一并入宫。

只是规矩是死的, 人却是活的, 深宫寂寥, 禁庭多艰,宫中的众位贵主儿也总要往身边留一二亲信之人,方才能慢慢熬过宫中的漫漫长路。

凡有门路的, 自可钻了这宫规的空子,先将家中陪嫁的嬷嬷丫鬟送入宫中, 充为宫人, 站住了一个名正,余下的事自然也就甚好调停了。

苏绵只觉自己的上下眼皮子不住地打架, 此刻她什么伤春悲秋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想立刻卧倒大睡一场。

等沐浴过后, 苏绵昏沉沉的脑袋总算清醒了些, 她仰着头任由一众女侍为她更衣整妆, 并满心怨念地瞧着外间蒙蒙亮的天色。

有必要吗!有必要起得这么早吗!她内心疯狂咆哮,脸上却还是得保持微笑。

这一身皇太子妃的婚服重重裹覆,苏绵僵着手脚约略一算,估摸着这一身加上脑袋顶上那冠子,至少也得有小几十斤。

成婚的整个过程简直是在考验她的体力和耐力,这已经不是成婚了,这是让她进行为期一日的负重训练,不管到底是被这一身压得有多么受不了,面上都得保持着端庄温娴,都得假装一身轻松,绝不能堕了半分皇家威仪。

待一切整理毕,外间的天色已然大亮,苏绵一身盛装,不能倚也无处靠,头顶儿上的那顶礼冠更是坠得她头皮发疼。

她只觉自个儿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尊泥塑的躯壳,哪哪都是僵的,处处都是桎梏,就算今日这场婚事当真是她与心爱之人的婚仪,她只怕一时间也难笑得出来。

奉迎的使臣一入了府,府上便开始依制奏乐,苏绵搭着女史的手起身缓缓踱至门边,一眼望去,只能看到一片俯身跪拜的头顶,耳中所闻,皆是冷冰冰得没有一丝儿暖和气的册文。

直到木着脑袋登上了花车,苏绵方才忍不住地回首一望。

皇后娘娘承诺会完璧归赵,太子殿下又绝非耽于儿女情长之人,总有一日,她还会回到这个地方,只是到了那时,也不知一切人事都已经成了如何模样。

此时虽是皇太子纳妃,可这到底不过是冲喜之礼,因此在礼数上,这场婚事的礼制便已先减了五六分,此刻街道两旁满是前来观送的百姓,目之所及,皆是喜气的灯彩,洋洋的笑意。

花车一路抬入宫门,身后不时传来一阵阵山呼千岁的叩拜声,苏绵端坐舆上,心里却不由生出些许的担忧和无奈。

皇太子领兵护国,宽仁爱下,京都百姓提起这位国之储君,无不敬服爱戴,钦佩臣服。

可这对于如今仍旧在位的皇帝来说,的确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父弱子强,君弱臣壮,皇太子所获的每一分拥戴,对他而言都是莫大的威胁和羞辱。

苏绵这几日在家,外头的事也没少往耳朵里听。

太子成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本是寻常,可偏偏百姓深念太子往日恩德,有些银钱的,竟自发在酒楼饭庄叫了席,凡是真心为皇太子祈福贺喜的,都能携家带口入席一座,更莫提此刻百姓们自发的敬服叩拜,简直桩桩件件都刺在了皇帝的心尖儿上。

陆瑄亲自促成了这样一桩婚事,想要一石数鸟,坐收渔利,那就看看这局棋到了最后,究竟是谁会损兵折将,一败涂地。

苏绵闭了闭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来。

苏绵本身有些转向的毛病,到了宫里不能四处乱看乱瞧,她就更是不知脚下何方。

幸得有一种女侍嬷嬷拥着她缓缓向里而行,这一路上虽则规矩繁琐,叩拜不止,但到底还是见着了休息的曙光。

一日奔忙,等苏绵安安生生地坐在了婚床之上,外间便已见暮色了。

苏绵昏头昏脑地强强支撑,几乎是身边的教引嬷嬷一个口令她便一个动作,至于旁的人,旁的事,她是实在没有气力多看一眼,多听片刻。

这一天简直要比她从前大学军训还要累上几倍,更别提此刻她身上层层华服,叠叠衣饰,坠得她动弹不得,周身酸痛。

尤其是脸上的妆容糊了一层又一层,只怕这会儿对镜,她自己都不敢认得自己了。

娘娘万福,婚仪已毕,龙凤花烛须彻夜明亮,以喜气为殿下集福,自今日往后十二日,娘娘须与殿下同宿婚房,十二日后,娘娘可移往凤仪堂居住。

愿殿下娘娘白首永偕,长乐同心。

那女官语毕,便恭敬行了跪叩之礼,而后垂首合身退了出去。

屋中气氛倏然一松,早已绷了多时的双福往前凑了几步,小心翼翼唤了苏绵一声。

娘娘安心,此刻已无外人,老奴侍奉娘娘更衣。

龙凤婚床上还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太子爷,是以纵然此刻屋中已无外人,孙嬷嬷等还是不敢贸然上前搀扶。

苏绵撑起眼皮往屋中一望,然后再也顾不得什么,侧身就要往床上倒去。

娘娘......孙嬷嬷看得眼皮一跳,也着实是没有法子,只得上前一步,小声提醒苏绵勿要不慎冒犯了太子殿下。

苏绵这会儿是谁也顾不上,听了孙嬷嬷的话,她倒是迷迷糊糊往陆钺身影处瞧了一眼,然后耍赖地踢了踢腿:嬷嬷,我要睡一会儿,就一会儿,我脖子都要断了。

姑娘!孙嬷嬷连连叹气:过会儿东宫里的徐嬷嬷就要带人来给您请安了,您现在这样,让人瞧了成什么样子?这要是传了出去,明儿就有人要胡乱地嚼这舌根子了,说姑娘不顾君臣之礼,不顾夫妻之义,不好生侍候太子殿下,反倒欺殿下昏迷不醒,百般轻忽折磨......嗯......苏绵委屈地吸了吸鼻子,扶着自己的礼冠挣扎着往床边儿挪:那我什么时候能睡觉啊,脖子都要断了,嬷嬷......嬷嬷......苏绵这撒娇声儿猫儿似的惹人怜,孙嬷嬷忍不住地心软,简直就想不顾规矩,侍候着姑娘在床上洗漱了便罢。

这一日着实的熬人,身子骨儿弱些的,累病了也是有的。

我的姑娘哎......孙嬷嬷叹着气儿,一步一挪到了床边儿:我们把这冠子先卸了,您歪上一时,过会儿老奴再来侍候您起身,咱们这是刚到了东宫,您可不能总这样没规没矩的。

苏绵嗯嗯嗯地答应着,扭股儿糖似的将脑袋伸到床边儿,由着几人来卸。

孙嬷嬷没让双福和木槿靠近,自个儿小心地伸上手去摘冠,孙嬷嬷是老成人,为着苏绵的安危,她的规矩都是吃进了骨子里的,是以此刻哪怕她一抬眼就能瞧清太子的脸,她也没有起心去望上一望。

倒是苏绵这会儿莫名地存了些精神出来。

她毫无形象地将自己摊成了一张饼,伸手揉了揉疲涩不已的眼睛,等她再哼哼唧唧地睁开眼,无意识地冲着陆钺看过去的时候,却正对上了一双要笑不笑的的沉黑眼眸。

苏绵霎时只觉一股凉意从心底蹿起,直冲天灵盖,让她登时就清醒了过来。

完了,被抓包了......苏绵呆愣愣地看了他片时的工夫,手上却还不忘配合着孙嬷嬷将礼冠卸下。

头皮陡然一松,苏绵这才觉着自己的脖子回到了肩膀上。

陆钺难言难行,即便是醒来也是静静的。

苏绵先回头看了一眼犹自垂首捧着冠带的孙嬷嬷,又瞧了一眼鹌鹑似的,规矩守礼的木槿双福,然后硬着头皮开口将她们都先打发了出去。

她方才累极,浑身每一块骨头都简直像是要就此抛下她各自零落,是以一时间便没有思虑那许多。

她进来时太子还没有醒,她便在心里以为他今夜大约都不会醒来,她并不是有意冒犯,即便是她方才累极倒头休息,也距他尚有一臂之遥。

可若照着礼节规矩,她方才那样的确是十分无礼的,尤其是对上这样一个冷得叫人心里发寒的主儿,就更让她心里没底了。

她已经做好了请罪的准备,却不想让孙嬷嬷她们也跟着心内不安,赔礼跪叩。

这会儿帐中只剩了他们两人,苏绵心里不愿动辄叩拜,膝盖更是有些弯不下去,想了想,她先试探着露出了一个友好和善的笑容:殿下可还记得我,那日我乔装来此为殿下尝药,多时不见,殿下气色好了很多。

陆钺仍旧静静地看着她,今日究竟是二人婚仪,他身上不再是那日所见的月白中衣,而是一身绣金勒银的玄色礼服。

他的面容俊美得有些凌厉,一个清冷得像是山尖雪剑的人着了这样偏于暧昧的重·色,猛一瞧去,无端便让人生出一阵难抑的心悸。

你什么时候醒来的?要我叫东宫侍候的人来吗?苏绵见他的目光已经不复方才那般沉暗,便也慢慢地大胆了一些:若是要,你就眨一下眼,若是不要,就眨两下。

她说罢认真地望向陆钺的眼,等着他的回应提示。

苏绵长得太乖了,那一双眼尤其蕴着秋水之神,楚楚地动人心魄。

陆钺眸光一动,合上双目略一摇头,也没有再一直盯着她瞧。

这就是不生气了?苏绵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他的神色,自己慢吞吞地往床边挪:你放心,我就在此处暂居几日,我奉了皇后娘娘的命,仔细照料殿下的身体康健,您不必有何顾虑,只将我当作臣属就好。

今日我着实是太累了,才一时没有注意到君臣之别,我在家时规矩都是学好了的,今后定不会再来冒犯您了。

好话说了一箩筐,等觉着差不离了,苏绵就撑手下了床。

大约是这副身子骨当真柔弱,今日又不吃不喝多时,苏绵脚尖才一沾地,就腿一软,结结实实倒在了床边。

丢人......才一嫁入东宫,她就在陆钺跟前儿社死了两回。

苏绵都有些不敢去看陆钺的神情,若换个身份,她敢让这么不靠谱儿的人就近照料自己吗?答案绝对是显而易见的。

苏绵自暴自弃地坐在脚踏上揉着腿,忽地仿佛听到了一阵的叹气声。

她竖着耳朵猛地转回了头去,就见陆钺微微抬眉,目含笑意地看着她。

呵呵......苏绵在心里对他笑了回去,索性就地一坐:殿下用过晚饭了吗?用过眨一下,没用过眨两下。

苏绵说罢就笑吟吟地垫着下巴趴在床沿,一双眼亮晶晶地盯着陆钺瞧:人是铁饭是钢,殿下可千万莫要强撑,我也还没用饭,可以陪殿下用一点。

苏绵以为这一回这位矜冷淡漠的太子爷又要干脆闭眼来躲过她的捉弄,谁知他竟然当真眨了两次眼,还外加微微挑了眉。

入宫之前,苏绵已经与赵云涛和谢元几番谈过,陆钺的饮食宜忌她都是记在心里的。

且备嫁的那段日子,她没少寻空往厨房里钻。

宫中处处都是机心险境,入口之物更是样样不安,苏绵便在家中备了许多成菜和用水,备好之后统统藏到了空间仓库之中,随取随用,只防备着宫中这些不虞之危。

眼下在宫中取用诸物,自得仔细小心,免得落了人目,招来口实,是以这会儿苏绵绞尽脑汁地想着晚间的菜谱,忖着一旦菜饭有异,又该如何调换。

正想着,孙嬷嬷在屋外报,说东宫掌事嬷嬷徐嬷嬷来给太子妃请安。

苏绵下意识与陆钺对视一眼,待见他轻轻点了点头,方沉下了心,起身唤了徐嬷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