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子妃娇养日常 作者:程鱼 > ◉ 第49章 豆腐皮包子

◉ 第49章 豆腐皮包子

2025-03-22 07:19:30

若说苏绵此前所做的是敲山震虎, 那皇后此举就是生生将恶虎爪牙拔尽。

宫中皆是灵省人,皇后如此行事,便是决意对太子妃一护到底。

连深得圣心的寿康公主都难逃重责, 旁的魑魅小人, 自然更要谨慎自守,藏牙收爪了。

苏绵深感皇后的用心,却也不由稍稍提起了神。

这宫中看似花团锦簇,目见人人和善,但究竟皮下藏骨,善恶难断。

她纵无害人之心, 却总要有防人之意。

宫人领命退下,皇后捧茶略抿了一抿, 方叹气道:合宫之人, 虽为骨肉, 可碍于国体, 却不得不分个尊卑长幼,也就不免有了远近亲疏。

她柔目望向苏绵:你们都是我的孩儿,有功当赏, 有过当罚,如此, 才是天家气派, 才是皇室气度。

儿臣领训。

苏绵起身福身一礼,见皇后略一点头, 才收了礼,颔首禀道:母后今日所闻半点不假, 若说在小家子, 二公主便是我的妹妹, 偶有冒犯这都不算什么,我这个做长嫂的还与她计较不成?可正如母后所言,皇室天家,骨肉最难相全,儿臣心里自是十分地怜惜疼爱妹妹们,可不管是为着她们的将来,还是为着皇家的规矩,儿臣都不敢以一己私情而有废国法。

苏绵伤感地轻轻一叹:儿臣今日责罚了妹妹,是想让她明白分寸和进退,这一时的不如意不过是自家儿女的一些磕碰,可一旦离了这皇宫,她所代表的便是天家气韵,儿臣不能不为父皇母后着想,不能不为大魏江山着想。

一国公主若骄纵成性,善恶不辨,分寸全无,进退不解,将来总是贻笑天下,让皇室蒙羞。

她轻摇了摇头:只是儿臣所为虽出自真心,到底总还是让二妹积了怨气,添了误会,还累得母后伤怀,这也着实是儿臣处事不周,行事不慎,还请母后责罚。

你这孩子,就是太过实心了。

皇后含笑看着她,开口却犹带了几分叹息:罢了,你二妹素日虽然不守规矩,但总还是能听得进话的,等过了这一阵,她心里的怨气息了,想必就能体会你的一片苦心,也不会再如此冒撞不敬,犯上无矩了。

婆媳俩一番往来,寿康公主的罪名也便妥然落定。

淑妃与德妃对视一眼,俱都是笑容淡淡,目中藏真。

苏绵笑眯眯地归了座,心中也稍稍松了口气。

这出戏好歹是唱完了,寿康公主这回总也得脱一层皮,既担了罪又受了苦,想必今后就能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了。

今日你头一回来宫里请安,咱们就不说这些没兴头的事。

皇后侧首瞧了瞧女官验后重新呈来的点心,目中满是疼爱的笑意:听说这里有不少都是太子妃亲手做的,那母后倒要好好尝尝。

皇后头一个看到的就是苏绵亲自捧来的一碟儿皮澄如晶,内馅莹绿的点心。

这是儿臣与人学来的一道点心,叫腐皮包子,这有荤素两样馅儿,请母后品尝。

皇后点着头,自己夹过一口,一尝之后,她难免颇有诧异:果然新鲜,入口清鲜,软韧香甜......从前倒是从未见过。

这里究竟还有两位宫嫔一位皇子,纵然皇后仍存不足,却也不能尽揽着吃独食。

她搁了筷,随即便教人呈给淑妃德妃和六皇子品尝。

苏绵见她慢慢啜茶仍有回味,便接着呈了旁的点心一填此意。

这也好......当真是极好。

皇后尝了两道便不教苏绵再来侍奉,只嘱她安稳坐了,她这里自有安顿。

这......锋儿,好没有规矩!苏绵方才坐定,便闻淑妃低斥了一声。

她循声看去,正见六皇子眼泪汪汪地捧着那白玉小盘,这么会儿光景,盘中本就不多的腐皮包子也已经几乎要见了底儿。

妹妹何必这样,不过一道点心,孩子爱吃就吃了,你这样,我便是吃在了口,心里就安当了吗?德妃见淑妃虽然斥责,眉眼间却难掩心疼犹豫,心里也颇有几分明了。

宫中近年生出的孩儿俱都孱弱,这么小小年岁,平素里便已是汤药不断。

被那些苦汤恶药日日地灌着,人坏了胃口,又还怎么能吃得进饭?不过是寻常敷衍,日渐虚弱。

德妃素日与淑妃交好,也见过六皇子用饭的光景,那是艰难得不能再艰难,即便是吃了,回头也都不好克化,何尝见过这样主动地多用饭食?德妃招招手,将六皇子揽在自己身边,慢慢喂着他又吃了两个,见他还有不足,却也不敢再喂。

毕竟汤药伤身,就算能用得进去,也总不敢给他们吃杂了,吃多了。

把这枣泥糕给锋儿吃。

皇后见陆锋进得香,自己心里也高兴。

究竟是日日看在眼前的孩子,又是乖巧懂事,纵然不是她所出,她也对这孩子有颇多的怜惜和疼爱。

这是怎么说,让太子妃见笑了。

淑妃见儿子胃口这样好,心里又高兴,又有些尴尬,却还是不忍阻止太过:倒也怨不得锋儿,太子妃带来的这些点心,有些是我们素日见也没见过的,就比如说这个腐皮包子,莫说我们了,就是二三岁的孩子,七八十岁的老人大约也能用得了,真是难为了太子妃的一番孝心。

这有什么见笑,就像母后说的,都是自家骨肉,锋儿若喜欢,回头我再教人送去。

苏绵见这六七岁的小孩儿香香用饭的乖巧模样,心里也是一阵阵发软:说来也不怕娘娘们笑话,我自来就好读食书,也爱钻研这个,又看了旁人所制,所以才来借花献佛,若是喜欢,回头我写了方子送去,这也不算什么烦事。

谢谢嫂嫂。

陆锋搁了筷,两只瘦仃仃的胳膊抬起一抱,很有礼貌地与她道了谢。

苏绵看着他一张瘦削脸上两只晶莹澄澈的眼,也是微微一笑,学着他的模样抱了回去:不客气,小六喜欢就好。

这一番相会也算是宾主尽欢,纵然有了先头儿那些事,可后来苏绵所制的点心和陆锋的天真单纯都教这场会面显得颇是温馨。

淑妃德妃告退后,皇后便带了苏绵往她日常起居的地方去说话。

这两日的事,我都听说了,你做得很是妥帖,却是难为了你这孩子。

皇后与苏绵隔桌而坐,显得很是家常亲近:你才到这里来,今日就遇上了这样一件事,告诉母后,你心里可害怕恐惧?恐惧倒是没有,就是觉着......今日我才出了东宫大门,二公主就这么急着寻上了门来,她......苏绵想了想,还是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她究竟是单纯地对儿臣有颇多意见,特意寻事,还是为人指使,别有图谋?还有......苏绵索性将自己心中的疑虑一股脑儿说了出来:今日在御花园外儿臣见到了薛贵妃,我责罚了她的女儿,还以为今日难以善了,谁知道她居然像是毫不在意,连问都没有教人问一声,这......没事。

皇后含笑拂了拂苏绵柔软的额发,看着她这副乖巧得格外惹人疼的模样,倒也明白了苏家众人对她的一切呵护偏爱:你很聪明,做事也很得体,二公主......二公主心计不算浅,却并非是个聪明人,不管是她本心所愿还是为人指使,你今日所做的都再对也没有了。

至于薛贵妃......皇后收回手,吩咐人给苏绵上了一碗甜羹:薛贵妃并不算是个难相处的人,她育有一儿一女,却......许她本就是淡漠人,这些事,她从来都不管的。

苏绵听得满头雾水,一时颇有些拿不准,可皇后面色犹豫,似有难言,她便接过叶容递来的红枣汤慢慢喝着,将这话给岔了开去。

皇后虽有一子,却因着种种谋算间隔而与儿子几乎分隔了十数载,平素不觉如何,今日看着这一个甜得暖人心的小姑娘,她方才觉着一个孩儿,一个女儿该有多么贴心。

只可惜......皇后遗憾地伸手擦了擦苏绵嘴角沾到的一点糖粉,笑道:真是个孩子,我听说你在家时最爱赖床,每日只恨起得早,天色暗,是不是?苏绵一下窘得满脸通红。

今日过了,母后会发旨,你就安心留在东宫照应那里的事,我会尽量使人护着你,让你过得顺遂安稳一些,如此,也算是母后给你们家的交代了。

我......母后,我没有那么懒......我知道。

皇后见她吃得香甜,自己也动了胃口,遂拿了果子闲闲吃着,还不忘逗逗这傻乎乎的丫头:这次到底是为难你了,一动不如一静,你初到宫中,很多事还没有理清,身边人还没有识明,母后这里烦事不少,你来了,少不得就得掺和进来,那不是好事。

所以,母后要你在东宫安稳待着,待你慢慢理清了根底,扎稳了根基,到那时候,便是一静不如一动了。

皇后吃着手里的点心,无意地便回想起了苏绵适才带来的那些果点。

真是不能比,许是今日心中宽慰,她倒也颇动了些口腹之欲。

只可惜方才苏绵所带来的那些点心都给小六带着走了。

我听母后的话,会好好守住东宫,看清人心的。

皇后笑着摇了摇头:真是乖巧,若你是我的女儿,我定也不舍得将你嫁到旁家。

苏绵面上微红,却知道皇后全是一番疼爱之心。

她素来得长辈偏爱,也不觉有什么,便说说笑笑,将皇后逗得更加开怀。

婆媳俩说了好一阵子的话,苏绵正殷勤地给皇后捏着肩膀,便见门外叶容欲进不进地为难犹豫。

她停了停,低声与皇后说了,叶容这才束手躬身地走了进来。

没事,有话就回罢。

皇后在宫中蹉跎了这大半生,自认识人还是清的,玥儿这丫头纯善仁厚,天真无垢,很多话都不必避着她说。

且能让叶容犹豫着该不该此时来禀的话定也不会是什么了不得的机密。

叶容应了是,腹中转了几转,方将这时的事回明。

人既已进了冷宫,那也与死无异了,何必再要折辱她们?不必理会,依旧照我的话,该疗治的疗治,当安顿的安顿,只消她们没有吞天噬地的恶行,那谁也不许轻易地糟践人。

苏绵在旁静静听着,心中不免为宫中残酷而心惊胆寒。

若是往昔,这不过是一些让人唏嘘的故事,如今却是身边活生生的人命,风水轮流转,听了这样的惨事谁人能不心惊?她正皱着脸肃肃地想心思,却见柳嬷嬷满脸匆惶愤怒地走到门边上,径禀道:皇后娘娘,太子妃娘娘,东宫传了话来,说是皇上差了国师的徒弟和几位御医来为太子疗治,亲侍服药,这会儿人已经到了,宫人传话,说宫中没个主子坐镇不像话,想请太子妃娘娘回去主持大局。

柳嬷嬷话还没落,苏绵便急急地起了身,皇后亦是面色大变,惊怒不已。

好,好,好啊!她咬着牙,点头慢慢笑了笑:皇上真是一片慈爱,让人动容啊。

既如此,本宫也随同去看一看,瞧瞧是何方神仙,能疗治得了太子的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