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陈孤鸿表情淡淡,但是卓婕昭还是觉得十分快乐。
随即她看了一眼陈孤鸿收拾的十分干净的床铺书柜,再看看自己这边还多是灰尘,便卷起袖子干了起来。
不过她是正宗大小姐,不似陈孤鸿是半路出家的大少爷,动起手来笨手笨脚的,片刻后那雪白的手臂上,精致的脸蛋上便涂满了灰尘。
因为脚边放着木盆,失足踩着木盆差点摔倒在地,险些没破相了。
自此卓婕昭便知道自己是大小姐,便抬起头来巴巴的看着陈孤鸿,希望这贤兄能帮助一二。
陈孤鸿自然看见了,但男子要穷养。
以后要一起生活,总不至于什么都帮他。
便装作没看见,然后拿起书卷躺在床上看书。
见陈孤鸿装作没看见,卓婕昭十分无奈,便只得自己继续动手。
不过人习惯了,动手便麻里了不少,不久后卓婕昭便不那么笨手笨脚的了。
很快把自己的小天地收拾的干干净净,然后叠好被褥,放好衣物行礼等等。
再低头一看自己身上的衣服也脏了,便想宽衣解带。
但很快醒悟过来,这是什么地方。
卓婕昭一张脸蛋微红,看了一眼陈孤鸿,虽然冬天的衣服,里外好几层,但是她还是决定来到屏风后边宽衣。
我真碰到了一个伪娘?陈孤鸿见此不无吐槽,其实那个未知虽然有屏风遮挡,但还是依稀能看见的,但是陈孤鸿见这小弟这么伪娘,便也折过头去,避免她尴尬了。
卓婕昭当然也发现了陈孤鸿能看见,便为以后的洗澡沐浴而发愁,但见陈孤鸿折过头去,便生出感激之心。
这贤兄真是七巧玲珑心,能体察别人之心情。
没多久。
卓婕昭便换下了外边的脏衣服出来了,一时间没事干,便学着陈孤鸿一样儿躺在床上看书。
心里边十分亢奋,我终于来府学学习了。
二人来的时候是早上,此刻已经是下午过了一半。
终于进入府学的心情,让卓婕昭兴奋难平,往日很喜欢看书的她,便觉得眼前这书看着十分别扭,实在看不进去。
卓婕昭想了想,便起身从行礼中。
取出了一个棋盘,两个棋盒,打开盒盖露出了满满的黑白子。
然后巴巴的看着陈孤鸿,巴巴看着脖子都酸了,也没见陈孤鸿看她。
她便费劲的搬了案几来到陈孤鸿床边,然后棋盘,棋盒放好,邀请道:陈兄,对弈一局可否?陈孤鸿耳聪目明。
卓婕昭搬动的声音自然听见了。
但却当没看见,他已经久不与人下棋了,因为他元神玄妙,棋下无一合之敌。
下棋就是虐待人。
但是卓婕昭自己这般送上门来了。
陈孤鸿便不好拒绝了。
唉。
叹了一口气,陈孤鸿从床上起身,然后拿起白子道:你先行。
卓婕昭露出了笑容,拿起黑子落下。
陈孤鸿放下白子。
二人落子如飞。
下了片刻,陈孤鸿不得不否认,这个小伪娘的棋力确实不俗。
还要在吴正纯之上。
但是卓婕昭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她觉得贤兄的智力,谋略远非常人可及。
在家里边我下棋可是第一,杀的父兄丢盔卸甲。
本想着要让让贤兄,不想居然被杀的丢盔卸甲。
卓婕昭也有争强之心,但也不是输不起,没多久便投子认输。
我输了。
她乖乖道。
以后还是别找我下棋了。
陈孤鸿看了一眼她,说道。
为什么?卓婕昭有些不解。
因为有人被我虐哭过。
陈孤鸿耸了耸肩,便又拿起了书卷,继续看书去了。
这是大实话,吴正纯那小子便不止一次哭过。
卓婕昭听了也不觉得贤兄是说大话,但却也激起了她的争胜之心,想着,待我苦心专研,杀的贤兄甘拜下风。
想着,卓婕昭便扔了书卷,一双眸子紧盯着棋盘看,看陈孤鸿的棋路,以及想应对的办法。
这一看便是天黑了。
陈孤鸿落得个清闲,卓婕昭的眼睛却红了,仿佛一夜没睡。
陈孤鸿看了一眼她,没意外的,因为吴正纯当初便是这样的。
见天色黑了,又感觉肚腹在闹脾气,陈孤鸿便放下书卷,呼道:晚间了,该去吃饭了。
好的。
卓婕昭这才从棋盘上抽出了心神,顿时觉得十分疲累,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
这时陈孤鸿已经往外走了,她便只能小步跟上。
没多久,二人便来到了食堂。
这时候便能看出廪膳生与增广生地位的差距了。
陈孤鸿与卓婕昭来打饭,获得的晚餐有一尾鱼,一碟青菜,一碟肉片炒大蒜,一碗浓汤。
可谓丰富。
不仅如此他们每月可以获得一份俸禄,分作银子和米,可以补贴家用。
这便是廪膳生的妙处。
而增广生便只有两蝶蔬菜,一碗浓汤而已,也没有俸禄。
不过可千万不要以为廪膳生好得,这府学内生员足足二百人左右,而廪膳生只有小小的十位。
每年有两次考试,一是入学,二是期中,成绩好的可以成为廪膳生,反之则还原成为增广生。
正是非才高之人,不可得之。
享受的到的待遇与才学同比,十分公平。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小小的府学内,便有了争锋。
陈孤鸿,卓婕昭先入学,便得了两份名额。
陈孤鸿名扬梁州,才富于人。
号称必中进士之人,而且看他神色从容自若,眸光有神步履稳健,看着便是不好惹的人。
反之,卓婕昭虽然故作男子姿态,但还是有种扭捏气,便显得好欺负。
不少自认为可以得廪膳生资格,却被人抢去的人。
便把眸光看向了卓婕昭,一时间起码有十道之多,其中不乏恶意。
卓婕昭便觉得仿佛被群狼盯上一般,打了一个哆嗦,端着餐盘的手便险些扔了餐盘,好险才稳住,却把身子往陈孤鸿身边凑的更近了。
她疑惑道:陈兄,他们盯着我干什么?陈孤鸿对于这里边的歪歪,早已经有所研究。
不过还是抱着男子要穷养,不可能帮一辈子这样的忙,便淡淡道:人在高峰,便得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