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57《元仙》作者:我在你身后 > 第291章 万法大会(九)

第291章 万法大会(九)

2025-03-28 04:37:13

至正帝微笑道:原来是兰陵道友,道友有何长生之法,便请细细道来,朕一样不吝重赏。

谢陛下。

兰陵道人躬身行礼。

罗信小声对许莫道:许兄,这兰陵道人是一名方士,专攻左道旁门,不知有什么长生之法。

许莫‘哦’了一声,留神倾听兰陵道人说话。

但听得兰陵道人道:陛下,人固有一死,一旦死亡到来,无人可以阻止,臣这长生之法,乃是阴阳调和之术。

阴阳调和之术?至正帝听了,不由有些惊讶,这阴阳调和之术,可从未听兰陵道人说起过。

殊不知这阴阳调和之术,乃是兰陵道人为了应付万法大会,翻遍道典,在最近才找出来的一种法门,能否长生还不知道,驻颜益容倒是轻而易举。

许莫听了,不由皱起眉来,这阴阳调和之术,他当然知道是什么,不过是找个鼎炉,双修罢了。

广陵道人驻颜有术,一百多岁了,却还没死,说不定便是用的这种方法。

但听得兰陵道人恭敬答道:是,陛下。

至正帝道:道友请细细说来。

兰陵道人便道:陛下,天地生人,虚实相补,阴阳相合,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欲求长生,必先阴阳调和。

至正帝道:具体怎么说?兰陵道人便诉说阴阳调和之法,在场绝大多数人听了,都不由暗暗摇头,心底很是不以为然。

至正帝却听得津津有味,接连询问。

这兰陵道人倾囊解答。

末了至正帝叹道:道友这法门,也算别劈蹊径了,只是能否长生,朕需试过才知,因此和那位长生子道友一样,朕先不赏赐。

道友放心,但得该法有效。

朕一定不吝重赏。

谢陛下。

兰陵道人道了声谢,退了回去。

至正帝又问:哪位道友还有长生之法,便请诉说出来。

话音刚落,便听得一人道:陛下,臣也有长生之法。

许莫向那人望了一眼,这人他也认得,原来是长生子的师弟长青子。

但见长青子越众而出,走到场地正中,朗声道:陛下,臣也有长生之法。

至正帝欢喜道:道友道号如何称呼?身属何门何派?来自哪处道观?有何长生妙法?长青子躬身道:陛下。

臣道号长青子。

来自兰鄞州长青观。

乃是一名丹士,臣这长生之法,也从炼丹上来。

至正帝想起了什么,问道:刚才那位长生子道友。

也是一名丹士,道友和他道号差不多,不知可有关系?长青子道:回陛下,长生子乃是臣的师兄。

至正帝点头道:原来是师兄弟,长青子道友,你这丹药,和长生子道友的丹药有何不同?长青子道:陛下,长生子师兄的丹药乃是长生丹,臣这丹药。

乃是长青丹,名字虽然不同,说到效果,却是一样,都为让人长生。

至正帝笑问:丹方呢?长青子道:丹方略有不同。

至正帝笑着道:道友的丹方。

莫非也和长生子道友的一样,乃属师门隐秘,不能向外诉说?长青子犹豫了一下,他这长青丹,乃是采集天下剧毒,鹤顶红、孔雀胆、砒霜、水银一类的毒药炼制而成。

他对自己关于长生的理论十足深信,听得至正帝询问,忍不住便想将丹方说出来,但想了一想,便又忍住,回答道:陛下赎罪。

至正帝微微有些失望,接着问道:道友的长青丹,也带来了么?长青子道:臣随身携带,该丹药臣费时七载,收集各种药材,却才炼制而成。

天下若有长生之药,则非臣的长青丹莫属。

至正帝还没说话,兰陵道人突然站了起来,大声道:陛下,臣有话说。

至正帝向他望了一眼,笑道:这是万法大会,万法云集,只为共研长生之道。

道友有什么话,但讲不妨,不必拘谨。

谢陛下。

兰陵道人道了声谢,接着伸手一指长青子,笑道陛下,刚才那位长生子道友献的是长生丹,这位长青子道友又献长青丹,两人丹方不同,名字也不一样,但都说自己的药物能够使人长生,却不知究竟哪一个的效果更好一些,抑或谁的能够真正使人长生。

这长青子不比他师兄沉得住气,这一点,从两人的丹方上就能看得出来,一个用的是天下污秽,吃了之后,不过是拉拉肚子生点病,另一个却是用的天下剧毒,吃了之后,极有可能就被毒死,选材方面要偏激极端的多。

他听了兰陵道人的话,不由有些恼怒,驳斥道:丹方虽然不同,道理却是一样,况且长生之道,未必只有一条。

兰陵道友自己不也提了一个长生之法么?至正帝道:两位道友不必争执,丹药是好是坏,一试便知。

接着吩咐侍卫,把人带上来。

那侍卫去了,不久之后,又将那群老人带了上来。

至正帝首先便问先前试药的老人,老丈,现在感觉怎么样?那老人摇了摇头,道:陛下,暂时还没有感觉。

至正帝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又道:朕又有一枚丹药,那位愿意一试?我来!我来!众老人又争执起来。

陛下,这次试药,请让草民来吧。

一名老者突然越众而出,向至正帝拜了下去。

咦!许莫看到这名老人,不由轻轻‘咦’了一声,这老者他认识,就是在太华县县城荆娘子失踪的时候,他向人打听那家院子的主人,所见到的和老太爷,这位和老太爷九十七岁,来孙都有了,儿子早死,孙子辈以下的不孝顺,将他一个人扔在院子里,便不管了。

全靠着街坊邻居周济。

许莫询问问到那儿,曾经给了他三四两银子,不想也被至正帝接到了京城。

至正帝道:老丈请起,这么大年纪,就不必拜了,侍卫,将这位老丈扶起来。

便有侍卫上前,搀扶这位和老太爷。

和老太爷深深拜伏于地,陛下不肯答应,草民便一跪不起。

至正帝奇道:老丈。

为什么非要试药不可?那位和老太爷道:草民活了九十七岁。

儿子都死了。

孙子辈又不孝顺。

一个人孤零零的,是生是死,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陛下需要人试药,万一药物无效。

草民试药死了,为陛下尽忠,也算死得其所。

万一托陛下洪福,侥幸不死,便是草民之福。

请陛下恩准,这一次允许草民试药。

至正帝想了一想,便答应了,既然如此,朕便答应了你。

老丈。

你既肯为朕试药,朕便封你为耄耋公,这耄耋公等同子爵,享受国家奉养,每月都可在县里领取俸禄。

俸禄亦同子爵一样。

老丈,试药之后,朕允你回乡。

谢陛下。

和老太爷大喜,深深磕下头去。

至正帝封他耄耋公,倒也罢了,若是只能留在京里,有没有这个封号其实并无多大区别,若是能得还乡,则能荣耀乡里,结果大大不同,由不得他心里不感激。

至正帝转向长青子,长青子道友,你的丹药在哪?丹药在此。

长青子从身上取出一只小瓷瓶,双手呈上。

一个宦官下来,将小瓷瓶接过,转呈至正帝。

至正帝接过小瓷瓶,向手心里倒了一下,倒出几枚小指肚般大小的青色丹丸。

他拈起一枚,翻来覆去的看了片刻,倒是没有看出太大的异常。

又问:长青子道友,你这丹药如何服用?长青子道:口服便可,一次一枚。

至正帝将其中一枚丹药给了那宦官,吩咐道:你拿给那位老丈。

是。

那宦官答应一声,手拿丹药,从高台上下来,走到和老太爷跟前,陛下赐你丹药。

谢陛下。

那和老太爷脸露喜色,大声道谢,接过丹药,一口吞服了下去。

许莫看了,不由得为这位和老太爷担忧。

这长青子的丹药药方,他曾听长生子提到过,知道所用的乃是天下剧毒,心想:长青子炼制丹药时,所用的毒药分量虽然极微,但这位和老太爷这么大年纪了,身体怎能比得上年轻人的身体?只怕承受不住。

此时在场上千双眼睛全都落在这位和老太爷身上。

至正帝紧张的问:老丈,感觉怎样?和老太爷摇了摇头,正想说没什么感觉,身子却突然晃了一下。

他拄着拐杖,四肢突然一软,他衰迈的身体,终究无法承受长青丹中蕴含的剧毒,脸色发青,鼻子里开始流出血来。

四肢一软之下,握不住拐杖,顿时摔倒在地。

在场众人见此,无不大惊声色。

那兰陵道人越众而出,低头向和老太爷看了一眼,大声道:陛下,这是中毒之兆,长青子所献丹药中含有剧毒,想要对陛下不利,陛下,请速速将起拿下。

至正帝在御座上看的分明,那和老太爷脸色青紫,的确是中毒之兆,勃然大怒,伸手向长青子一指,拿下了。

万法大会中的全是精英侍卫,听得至正帝吩咐,立时便有几个侍卫冲上前去,将长青子按住,上了锁链。

长青子空有一身手段,却没有机会施展。

况且那和老太爷突然毒发倒地,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浑没想过反抗。

他深深拜伏于地,陛下,请勿听信小人谗言,臣一片拳拳之心,忠君爱国,怎敢对陛下不利。

兰陵道人冷笑道:还敢狡辩,这分明是中毒之兆,陛下,这长青子丹药中蕴有剧毒。

至正帝脸色难看,铁青着脸望了长青子一眼,吩咐道:宣御医来。

侍卫传话下去,不久便有御医到来,跪下行礼,见过陛下。

至正帝道:刘御医,你验一验,这人可是中毒。

说着向地上的和老太爷一指,和老太爷鼻中流血,口吐白沫。

暂时还没死去,身子却有些轻微抽搐。

是,陛下。

刘御医答应一声,取出一枚银针,便去检验和老太爷。

将银针向和老太爷鼻翼一侧刺了进去,接着拔出银针,那银针已经变成了黑色。

刘御医道:陛下,的确是中毒。

至正帝又问:是什么毒,可还有救么?刘御医将银针放到鼻子下方一闻,有孔雀胆、丹砂、鹤顶红……种类太多了。

一时无法全部辨别出来。

接着再次望了和老太爷一眼。

虽是剧毒。

用量极低,毒性倒是不重,如果是年轻人中毒,倒还容易医治。

说到这儿。

突然叹息一声,这人如此老迈,只怕当不住药性,救不活了。

至正帝神色恼怒,大喝道:长青子,你还有何话说?长青子道:陛下,臣并无害陛下之心。

至正帝抓住小瓷瓶,一把掷了下来,大喝道:再验一验他的丹药。

是。

刘御医捡起丹药。

便去检验。

兰陵道人道:陛下,这长青子和长生子乃是师兄弟,两人所献都是丹药,长青子的丹药有毒,难保长生子的不是一样。

至正帝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道友所言极是,幸好朕不曾服过他的丹药。

说着又将长生子所献丹药也掷了下来,对刘御医吩咐道:这份丹药,也验一验,看是否有毒。

刘御医将长生丹捡了起来,一起检验。

但听得至正帝又道;来人,将长生子也抓起来。

冤枉啊,陛下。

长生子受此无妄之灾,大叫冤枉,却又不敢反抗。

至正帝冷笑道:如果你丹药真有长生之效,朕自然不会冤枉于你。

此时便叫冤枉,未免太早了些,等刘御医验过再说吧。

长生子无奈,只好束手就擒。

和长青子一样,被侍卫上了锁链。

兰陵道人道:陛下,这人?说着伸手向地上的和老太爷一指。

至正帝道:既然没有办法医治,那就抬出去吧。

丹药有毒,与他无关,这人试药有功,依旧封为耄耋公,免除子孙三代徭役赋税,侍卫,抬他出去,等断气了,找个地方好好安葬。

两个侍卫上前去,抬起和老太爷,向外就走。

那和老太爷中毒不轻,虽然还没断气,睁着眼睛,却说不出话了。

且慢!许莫身在人群之中,终于忍不住了,喝斥一声,站了起来。

至正帝向他望了一眼,神色不喜,道友有何话说?许莫笑道:陛下,在下略通医术,这位和老太爷刚中毒不久,毒性也不算重,在下自信还有办法医治,请陛下将其交给在下,为他医治一番。

哦!至正帝神色略现缓和,接着问道:道友姓谁名谁?身属何门何派?可有长生之法?上次许莫已经介绍过自己,不过人数太多,许莫又没有什么惊人表现,至正帝早就把他忘了。

许莫笑道:在下通明县杏花村许莫,无门无派。

一个宦官小声在至正帝耳边说了几句。

许莫耳力灵敏,听出是在诉说自己来历,这宦官倒是记得许莫。

那兰陵道人突然插话道:陛下,这人和长生子、长青子乃是素识,主动施治,只怕别有用心。

臣恳请陛下将此人和长生子、长青子一起抓起来,待刘御医验出丹药有毒,一并处置。

他在许莫手下吃了亏,一直怀恨在心,此时得了这个机会,怎肯轻易放过。

许莫笑道:国师一力阻挠在下救人,是何用意?至正帝不悦的挥了挥手,两位不用争执,许道友既通医术,便先救过人再说。

是,陛下。

许莫答应一声,走到和老天爷身边,对两个侍卫道:好了,两位,将这位和老太爷放下吧。

那两个侍卫便将和老太爷放在地下,退在一边。

许莫伸手扶起向和老太爷看了一眼,问道:和老太爷,可还记得我么?那和老太爷早就说不出话了,听到许莫的声音,嘴唇哆嗦了几下,却没发出任何声音,一双昏花老眼望着许莫,也不知有没有认出他来。

此时现场上千人的目光都落在许莫身上。

许莫微笑道:老太爷不用担心,在下这就为你医治。

说着第六感的精神意识延伸出去,落在和老太爷的身上,细细感应对方的身体意识。

他解毒救人,本用不着这么麻烦,只需将长青子炼制的长青丹要过来,尝上一尝,立时便知药性,配制药物,解毒救人。

只是此时长青子被抓,自己试尝他的丹药,只怕又生事端。

只好选择最复杂的救人之法,利用第六感感应来的对方的身体意识,治病救人。

但这种方法他还并不熟练,一旦使用出来,治好的却不仅仅是对方身体里面的剧毒,而是整个身体的完美平衡。

这种完美平衡达到之后,会是什么结果,许莫还不知道。

他将一股精神意识延伸到和老太爷身上,很快就从对方身体上传来一个意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