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1《劫修传》作者:真邪 > 第1415章 莫待花落空折枝

第1415章 莫待花落空折枝

2025-03-28 05:36:14

灵幽禅师缓缓道:鬼修遭天地所限,世人怨恨,固然是咎由自取,但此事需得缓缓图之,且三王之尊,绝不可犯。

原承天道:三王挟百万鬼修,来夺飞龙谷定魂造化神幡,那是要将昊天百万无辜仙修之士尽化鬼修,到时天下之大,已无仙修之士容身之地,莫非亦是禅师所愿?灵幽禅师不由皱眉,道:造化神幡自然绝不容落于三王之手。

此言一出,屋中情形略见缓和,只因原承天与灵幽禅师总算是找到一处共识了。

九珑笑道:承天率众来此小冥界,其目的亦是阻止三王夺幡罢了,如此说来,此事唯一难解之处,就在于如何处置三王了。

灵幽禅师道:仙子所言极是。

九珑道:冥界法则松驰,三王肆无忌惮,是以需得严惩,此承天之意也。

而三王虽有大过,但王位天授,怎可轻废?且若废三王,鬼修无人约束,为祸更烈,此禅师之忧也。

原承天与灵幽禅师齐齐点头不语。

九珑举目瞧向窗外白梅,道:禅师,你从死中求生,悟鬼禅之道,当知天地无处不慈悲,便是那朽骨枯梅,亦蕴无限生机。

灵幽禅师微笑道:却不知仙子何意。

九珑道:天地慈悲如此,禅师可信天道?灵幽禅师肃容道:若不信天道,本禅子怎有今日成就。

九珑道:既是如此,此事何不由天道来决?承天设谕天台将此事告之天地,想来那三王是天地所设,封神印亦是天地之意,如今三王挟众问罪,问的也是天地之罪,若解此事,则天地不可,此之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灵幽禅师笑道:原来仙子所持,亦与承天相同。

九珑嫣然笑道:禅师不肯谕天降劫,不过是担心那天地惩得重了,看来禅师亦是信不过天道了。

只因诸事皆由天地而起,天地想来亦如我凡夫俗子一般,知错而不改,一意孤行。

灵幽禅师哈哈大笑道:仙子巧言善变,本禅子终究辩你不过。

此言已是自承信不过天地处事公平了。

九珑道:三王挟众问罪仙庭,不知那最终定夺的是天道还是仙庭神执?灵幽禅师沉思半晌道:便是仙庭神执,亦要禀天道而行。

九珑道:这就是了,既然问来问去,问的都是天地之意,如今承天谕天告罪,反倒是替三王寻一个捷径,岂不是免去无数风波?若那三王将昊天仙修之士尽化鬼修,清平世界化成修罗地狱,挟千万亿万鬼修之众问罪仙庭,却不知此举是在问罪,还是要颠覆天道?灵幽禅师闻听此言,心中好不惶恐。

三王挟众威胁,的确是行事过于偏激。

九珑道:天道纵有不公,万事也皆要由天道定夺,正如三王纵是失德,亦不可轻废,两者道理本是一般。

还请禅师深思。

灵幽禅师长身笑道:既是如此,便请承天谕天问罪。

原承天知道灵幽禅师心中仍是偏向三王,只因九珑语中机锋无数,处处以天道压他,灵幽禅师自然辩她不过,且九珑身份地位,着实不可轻视,纵是灵幽禅师道法造化,亦不敢将她得罪了。

因此今日之事,就算有所缓解,自己与灵幽禅师之间,却是结下了死结。

此次三王行事,的确有挟众威胁仙庭之意,纵是灵幽禅师一味偏袒,只怕也是欲辩无词。

原承天缓缓道:鬼修之道,虽是逆天而行,但鬼修之中若无大能,难免要受诸修所欺,好比此次三王要一统小冥界,绕御小冥界诸修,自然使得诸大仙族震动,只因小冥界之中诸多元魂皆是当年仙族弟子,是那仙族的根基,若是小冥界元魂见欺,仙族如何在昊天立足。

可见鬼修之道纵有逆天之处,亦不可废。

灵幽微微点头。

原承天又道:若那冥界元魂不受保护,被心怀鬼胎之士肆意灭了,自然是轮回中绝,天道不存。

这也是鬼修存在的唯一理由了。

但鬼修禀性贪顽,其修行之道残忍之极,若容那鬼修坐大,则亿万生灵皆遭劫难。

天地因此设限,不让鬼修超越鬼尊境界,其中可见天地的良苦用心。

灵幽禅师叹道:承天之言是也。

原承天道:我此次谕天告罪,正要一试那天地的态度,想来禅师亦想知天地如何处置了。

若那天道不公,别说禅师,便是承天亦要与他讨个说法。

灵幽禅师不答,便走到另一间草屋去,片刻后回转过来,手中已多了一卷画。

禅师便在案上将此画展开,就见那画中物事正是小冥界之景,原承天这才知道灵幽禅师已允所请,不由与九珑相视一笑。

灵幽禅师就指着画中一处道:若要设谕天台,非此处不可。

原承天道:若设谕天台,需得择一处清气精纯之地,才可使谕天之人的心意不受浊气所摭,直达仙庭。

莫非禅师所指之处便是如此?那冥界之所以无法设谕天台,便是冥界之中,清气皆无,而小冥界与冥界不同,此界因是借混沌残境一处形成,故而天地精纯清气犹存,只是以小冥界之大,一时难以寻到罢了。

灵幽禅师道:此处本为小冥界的源头,那小冥界形成之初,也不过是数丈大小罢了,其后借天地造化之妙,这才扩大地域,形成今日之小冥界,承天若设谕天台,非在此处不可。

原承天心中暗道:此修究竟是禀公无私,还是心存图谋,只需去那所指之处便可知道了。

只因谕天台所设之处清气若是不存,则难以将此间之事明达仙庭,到时仙庭既受蒙弊,所惩必是轻了。

在原承天心中,只盼着这位灵幽禅师莫要因由着这份偏袒之心与天道背道而驰,只因若是连这位禅修高士,也无法禀公无私,受那鬼修之道的影响,则鬼修改造更是困难重重了。

那鬼修之道,毕竟已存在千万年,若是一朝废弃,必然引起轩然大波,此之谓欲速而不达。

落伽无那所行之道,便是如此。

但原承天行事,却不肯这般决绝,那世间万事万物既然存在,就必然有他的道理,凭一时的好恶轻易的去否之灭之,不过是徒乱天下而已。

于是心中先存了疑问,对灵幽禅师揖手道:既得禅师指路,承天这便前去,承天的三位部属同伴,还请禅师放出阴沌才是。

灵幽禅师笑道:我既允你设谕天台,怎能再扣你部属,只怕这三人先你而去了。

原承天这才欢喜,再向灵幽禅师行礼。

九珑道:我也随承天去走一遭。

灵幽禅师哈哈大笑道:自然是要随他去的,难不成留在此处,陪着我这个无趣的鬼修不成。

原承天听他自承鬼修,心中微微一动,灵幽禅师虽修成无上神通,却仍是一名鬼修罢了。

当下与九珑并肩出了草屋,九珑将原承天手掌轻轻握住,将那衣袖垂将下来,盖住了二人手掌,此之为欲盖而弥障了,又怎能瞒过灵幽禅师的眼睛。

不过那灵幽禅师自然只作不知。

原承天暗道:不想此番又能和珑儿并肩行事。

心中无限欢喜。

二人走到院中,九珑拉着原承天走到那梅树前,转首嗔道:承天,自你与我相识相遇,你也不曾替我摘一朵花儿。

原承天听九珑此言,心中大窘,这等私情的话儿怎好在他人面前说出,说来他诸法皆修,且又无一不精,偏偏于男女相处一事蒙昧无知之极,又怎知道如何去讨女子的欢心?但九珑既然开了口,别说一枝梅花,便是那天上的日月,也要替她摘下来才是。

就忍着心中羞愧,将那株梅花瞧了又瞧,终于选中一枝开得最盛的梅枝,轻轻折了下来。

九珑接过梅枝,刹那间玉容绽放,也不知有多少欢喜。

原承天心中不解,忖道:一枝梅花而已,怎的就令她如此欢喜?这世间女子的心思,当真揣摩不透。

就见九珑持花在手,瞧了又瞧,那梅花衬着九珑无双骄容,真个儿是美不胜收,只是梅花虽好,又怎及九珑。

人比花骄四字,说的最恰当不过了。

九珑忽道:承天,你可知此花的来历?原承天心道,此花本是灵幽禅师好友所赠,当初只是枯梅一朵,后经灵幽禅师妙法,这才重现生机,这花的来历,刚才灵幽禅师可是说的明明白白,以九珑灵慧,又何必再问?想来其中必有缘故了。

于是道:正要请教。

九珑道:你也不必问我,你只需将这枝梅花送给一人,便知端底了。

原承天道:却要送给谁?九珑笑容之中,就透着几丝神秘了,她将那枝梅花交在原承天手中,道:此花送给猎风,当可结下偌大善缘。

原承天摇头道:此枝花既是赠你,怎好又赠猎风?九珑嫣然笑道:万事皆有缘法,承天只管依着我便是。

原承天将信将疑,还是将那枝梅花收了起来,拢在袖中,当下与灵幽禅师告辞,径直向小冥界发源之地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