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9章

2025-03-21 14:19:53

三个人开开心心回了家里, 当天晚上,收音机就少了三台。

虞宁:?她就在家里磨个贝壳的功夫,收音机就卖完了?见虞宁疑惑,池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厂里那边有好几个之前就来问过了, 我这不是一直没得了空去市里嘛, 这东西不太好弄, 供销社那边有, 但是得要票, 咱们手里这些不要票, 但是想弄回来也不容易。

邹大山能弄回来这么多, 也是好一通折腾,中间不知道要怎么样藏着掖着的带呢。

毕竟经济没完全放开,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

虞宁觉得他们很厉害,然后冲池远竖了竖大拇指。

两个人收拾好之后,池远把卖的钱给了虞宁。

但是虞宁没要:说了要给你留点零花的。

虞宁一边推, 一边打趣池远。

池远倒是还想给, 不过想着不给也行,回头倒腾多点再给,会更有成就感。

再加上, 春宵苦短的,何必折腾在这些没必要的事情上面。

反正他的身家都是虞宁的。

池明很快就呼呼大睡, 小孩子精力被折腾光了, 吃饭的时候, 眼睛都是半眯着的。

如果不是虞宁盯着,他甚至啥也不想洗, 滚到床上就睡。

只不过, 小婶在他心中的形象过于威武, 就是那种如果他不照做,怕自己直接就活不到第二天的那种。

所以,老实的去把脸手脚都洗了,还仔细的打了香皂,然后才爬回床上。

见此,虞宁满意了不少。

该讲卫生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的。

第二天,虞宁起的很早,这让只比早起来不到十分钟的池远开始认真反思:是他体力下降了吗?以前小媳妇明明可以睡到中午的!所以,是他不够努力!虞宁一早纯粹是饿醒的,整个人如今还是迷糊的状态,所以并没有看到池远坚定自己信心的眼神。

更不知道,她今天晚上要面对什么~池远早起煮了粥,虞宁去切了黄瓜咸菜。

一家三口吃完,上班的上班,去托儿所的去托儿所。

虞宁在家里接着磨贝壳。

中午的时候,看着还没到池远下班的点,虞宁原本是想起来看看,家里有什么,她能做的先做上。

结果刚起身,就听着楼道里传来了吵闹声,她忙凑过去听了听。

怎么就不行?昨天明明都说好了!一阵尖叫起,这声音听着还有些耳熟。

虞宁仔细想了想……嘿!这不巧了吗?这不是罗老太的声音吗?听到这个声音,虞宁就更来精神了,直接抱着椅子坐在门边,把耳朵贴到门上去听。

罗老太尖叫之后,还有应和声,应该是跟她关系不错的那两个婶子,还有自家的两个儿媳妇。

罗四丫在不在的,虞宁暂时没听出来。

应和声结束之后,虞宁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那你们家要是不愿意,那就算了,大不了我坐大牢嘛,无所谓啦。

这声音是车海生的。

虞宁过来,一共没看到过他几次,听过两次他的声音,是训孩子的。

他家一共三个孩子,两个大的是女儿,小的是儿子。

据说前头那个媳妇,就是为了拼这个儿子,生产的时候伤了身体,生完孩子没多久就死了。

虽然跟车海生没怎么接触过,但是通过观察,还有池远的讲述,能知道对方十分重男轻女,两个女儿养得猫憎狗嫌,像是流浪儿似的。

儿子虽然没好多少,但是至少衣服还是穿好了,两个女儿,大的都7岁多了,还经常光着屁股满楼跑。

车海生直接就是流氓言论,这一点之前池远说的,虞宁就知道。

不过真正听到的时候,还是有些生气的。

再一想,对方应付的是罗家人,虞宁心里居然生出了一丝诡异的微妙感。

倒是不同情罗家人,就罗四丫那个脑子……虞宁觉得,同情她的人,怕是也跟她脑子一样了。

只不过,虞宁心里觉得,虽然罗家人不是好货,但是这个车海生,也不是什么好人。

所以,听了他这不要脸的话,才会这样生气。

罗老太显然也被车海生气得够呛,最后直接吼道:那你到底能给多少?楼道里,车海生摊摊手:反正我没钱,你们爱嫁不嫁的。

听听这人渣言论的,虞宁听了都很生气的。

偏偏罗老太没办法,罗四丫的名声如今已经烂透了。

对池远死缠烂打,之前去虞宁家里去闹的事情,回来就传遍半个县城,然后罗四丫被人说想男人想疯了。

和车海生的事情之后,又被人暗中叫骂。

各种不好的词汇都堆在她身上,罗老太如今就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给甩出去!车海生不愿意给彩礼,连身衣服也不愿意给罗四丫添,摆明了就是你们求着我娶,那就得按着我的规矩来。

最后这场吵架,不欢而散。

池远回来的时候,匆匆做了饭,坐回屋吃的时候,虞宁跟他说了这件事情。

听田家嫂子说,昨天他们就来闹了,还敲了咱家的门,想想就恶心,别管他们,恶人自人恶人磨,你听着点动静,别管他们,也别开门,我回来自己带钥匙。

池远生怕这事儿,再误伤到了虞宁,还特意多嘱咐了几句。

他平时上班不在家里,就算是听说了消息,从厂里跑回来,怕是也来不及。

虞宁自然是点头,热闹嘛,听听就行,真上去了,保不齐罗家人又讹上了。

那一家人,虞宁只想想就头疼。

池远说的没错,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罗家人不停的上门,车海生就流氓式的两手一摊,没钱爱嫁不嫁。

每次罗老太都气个半死,但是就是不甘心,往反来回的。

虞宁听到后来都累了,每次都是搬着椅子,坐在那里一边干活一边听。

虞宁手头挺快,再加上这周也没别的活计,所以帆船直接搞出来了!她的胶水用的特别好,粘的很结实,也没把胶挤到外面,所以看着很干净,并没有那种被胶水来回涂抹的恶心感。

虞宁后来又给贝壳稍稍上了点颜色,又在上面写了字。

整个帆船的造型,一下子就高大上起来了。

周六下班回家,池远一看到这个帆船就惊住了!宁宁,这太神奇了!池远是真的没想到,只用贝壳还能做出来这种东西!虞宁也挺骄傲的,虽然过程中也有比较难的地方,但是她都靠着耐心一点一点克服了。

其实这东西成本不高,胶水用量并不算多,颜料一共也没涂多少。

但是费在功夫。

远哥,你说这东西咱们定价多少合适?虞宁觉得,这东西定价便宜,还真不值得。

因为自己用了一周时间,除了几条手链,别的什么也没干。

这一周的功夫钱,也得几块了吧?池远看了大半天,然后说了一个数:这东西不卖个十块八块的,都对不起它的造型了吧?这东西,面对的算是比较高端的客户。

毕竟一般人家谁没事儿花十块钱买个摆件的?两三块钱买一对,还是为了结婚的时候撑场面好看。

既然这东西的定位就是高端客户,那么他们可以把格局打开,定价高一点嘛。

虞宁也觉得,定价十块钱应该可以。

但是还需要看看情况,主要还是看邹大山那边的风铃卖的怎么样了。

他探过市场之后,再来看这个,应该可以给出大概的估价。

说邹大山,邹大山第二天就到了。

虞宁和池远的想法是,上周刚去找的人,这周再去,显得他们很急切似的。

东西反正已经结过钱了,他们下周再去看也行。

结果,邹大山等不及,直接上门了。

对方提着市里新到的香蕉,一小袋的苹果,看着品相不错,应该是不便宜。

之前他和张河送的结婚礼物,就已经不算便宜了,一人送的是一块的确良布,足够做一件长袖的衬衫了,一人送的是卡叽布,做条裤子绰绰有余了。

如今对方上门又提了东西,池远还有些不好意思:大哥这样就太见外了。

进去说,进去说。

邹大山笑容满面,一看就知道是有好事儿。

所以,示意池远进去。

池明去隔壁找田松家的几个小朋友玩了,家里如今就剩下三个大人。

进了门之后,虞宁给对方倒了白糖水。

邹大山喝了一口热乎乎的糖水,觉得身上暖了些,这才长叹一声:这天可是越来越冷了啊。

眼看着十一月已经过半了,可不是冷嘛。

邹大山喝了水,也没再卖关子,很快就开口了:弟妹那风铃好啊。

感叹一声之后,便说起了其中缘由。

风铃卖的不错这是肯定的,毕竟新鲜东西,总有人好奇。

而且叮铃铃的响,确实十分少女心。

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邹大山利用风铃,结识了一个运输队的兄弟。

当然是通过对方的妹子,妹子家对她十分宠爱,她来买风铃的时候已经没有货了,小姑娘不怎么高兴,然后就一直在问邹大山还有没有的,什么时候能来。

一开始是小姑娘问,后来是小姑娘她哥带着来问,然后她爸妈都来问了。

邹大山压力很大,然后就说了这周肯定会有。

聊着聊着,邹大山就跟对方的哥哥聊的投缘。

对方平时也会帮着捎带点东西,赚点外快。

邹大山一听就懂了,让他赚一层,自己当个二倒手,再倒给其他人,少赚一点是真的。

但是吧,相比自己亲自过去,还是少了很多风险和辛苦。

所以,细算下来,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