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艘战船护送着许老的商船往君子国驶去。
在途中时,许老为答谢救命之恩,要送唐小峰和颜紫绡一些金银珠玉,颜紫绡眉头一挑,说她既然出手救人,那自然是不求回报,若是为了钱财,那何不学那些海盗,直接将船劫走?唐小峰更是自豪地挺着腰杆,说我辈中人,济世救人、惩奸锄恶那是份所当然,你给我们钱,那就是看不起我们。
颜紫绡见唐小峰跟自己想的一样,不禁眉开眼笑。
等她跟优优玩去时,唐小峰却跟许老勾肩搭背地进入舱中,出来时怀里多了一个袋子,至于袋子里藏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摇起来琳琳琅琅,清脆悦耳。
下午时,商船来到了君子国港口。
唐小峰见岛上被城墙围了一圈,城门出用古篆写着惟善是宝四个大字,城外有楼亭市集,人烟辏集,作买作卖,一切都井然有序。
许老在城外包了间客栈,将运来的珠宝搬了进去,又请唐、颜二人一同住进。
唐小峰不解地问:既然要住,为什么不在城里找家客栈,却要住在城外?许老苦笑道:君子国民风纯朴,外邦都喜欢来这里作生意,只是外邦之人,各色各类都有,有的只是单纯来做生意,还有不少却是偷鸡摸狗的窃贼或是奸商,后来因事情出得多了,上任国王就定下规矩,外邦之人在夜里只许住在城外。
住下后,许老就到处下拜帖去了,唐小峰和颜紫绡带着优优,到城里四处乱逛。
唐小峰看到一家衣铺,拉着颜紫绡往里面走,颜紫绡因为身上没钱,有些犹豫,唐小峰却笑着从口袋里翻出些银两,说自己早已向许老借了一些。
颜紫绡这才放下心来,跟唐小峰一同进入衣铺。
她却哪里知道,这点银两只不过算是小费,在唐小峰的怀里,揣着整整一袋的珍珠。
两人从东口山来到这里,本就是因为身上衣裳已不合身,于是各自在衣铺里选了一套,问起价格,却是便宜得不像话。
颜紫绡见这衣裳明明是好布好料,老板娘却在那说自己的货不如别人的好,说着说着又给他们打了八折,于是想着:难怪他们说君子国好让不争,这样子做生意,难道不会赔本么?当下,两人就请老板娘替他们量身修改,借着店里的单房直接换上。
走出来时,唐小峰一身小青科纳短衫,异常合身,再转头看向颜紫绡,却见她上身穿着红绸短衫,下身穿着红绸袄裤,头上束着红绸鱼婆巾,腰间缠着大红丝绦,脚上还蹬着一双红色绣花鞋。
她将那只红剑插在腰间,再加上红润润的俏脸,竟有若红玫瑰一般,红得艳丽,仅仅是看着,就让人心旷神怡。
优优叫道:颜姐姐好漂亮。
唐小峰心想,这才是书里那个单是出场就让人惊艳的女中侠。
颜紫绡见唐小峰看花一样盯着自己看个不停,不知怎的,脸儿竟热了一下,又喜滋滋地瞅他一眼。
唐小峰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去,与她一同往前走。
两人在山野间独处了两年,彼此间有若姐弟一般,现在不知怎么,彼此间虽然亲密依旧,却多了一种颇为暧昧的感觉。
走了几步,唐小峰突然回过头来。
颜紫绡问:怎么了?总觉得有人在看我。
唐小峰左看右看,却又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颜紫绡哂道:你又不是花,谁会跑来看你?唐小峰心想:你是花,是花就很了不起么?他们带着优优又逛了一阵,顺便买了一份画有东海各岛的羊皮地图和指南针。
不知不觉,天色渐黑,他们回到城外客栈,与许老会在一起。
许老向他们各自递上了一张请柬。
这个是……颜紫绡疑惑地问。
许老笑道:这是君子国二王子姚华殿下的请贴,二王子今晚在朱鹤楼设宴,他听说了二位在海上斩杀‘鬼刀’威震山的本事,故邀请二位与老朽一同赴宴。
……唐小峰和颜紫绡在许老的带路下,来到朱鹤楼。
一个身穿大科纳绫及罗长衫的青年立在楼前,许老带着唐、颜二人向这青年见礼,又向他们介绍道:这位便是二王子殿下。
原来二位就是在海上诛杀鬼刀威震山的少年英雄,王子华抓住唐小峰的手,幸会,幸会。
颜紫绡见这位君子国二王子衣衫的布料虽然极好,样式却并不华丽,走在路上,很难分出与普通士子之间的区别,又见他举止优雅,颇有气度,心里顿生好感。
唐小峰却在心里吐槽:你是男的,我也是男的,你抓我手干嘛?岂不闻男女授受不亲,男男授受更加不亲?王子华亲自将两人引入楼中,又替他们引见其他人。
除了吴之祥外,吴之祥的哥哥吴之和也在座上,还有一位叫做枝室的岐舌国通使,以及几个本地商人。
君子国流行的是古风,宴席上自然也是席地而坐。
而这种坐法不要说是一千年后,就算是现在的中原,也早已不流行了。
自从五胡乱华之后,胡风流入中原,各种风俗都已改变,人们日常里也都是坐在凳子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胡坐,也正因此,唐、颜两人跪坐在席边,都有些不太适应,只是大家都是这么坐的,他们也不好改变姿式。
几个人彼此敬酒,又聊到唐、颜二人杀海盗的壮举,轮流敬了一番,颜紫绡原本就不怎么饮酒,只一会儿就俏脸酥红,益显可爱。
唐小峰却没有颜紫绡这么老实,借着上厕所的机会,用剑气将酒逼出,回来后又反敬回去,于是人人都说他海量。
酒过三巡,话也多了起来,不免聊起海外各国风情,又得知唐、颜二人来自中土,吴之和道:我听说天朝有一风俗,凡生子女,逢满月、百日、岁月,必定大宰猪羊,张筵演戏,不知是也不是?唐小峰心想来了,他微笑地道:确实有这风俗。
吴之和叹道:吾闻‘上天有好生之德’,今上天既赐子女与人,而人不知仰体好生之意,反因子女宰杀许多生灵,是上天赐一生灵,反伤无数生灵,岂乃天之过,抑或人之过?唐小峰张嘴欲答,吴之祥却又先问:我听说贵处宴客时,往往喜欢罗列珍馐,穷极奢华,是也不是?更可怪者,菜肴不论味道之好坏,反以价贵者为尊,甚至有人往菜肴贴上金铂,如此做法,岂非是主人花钱而客人嚼蜡?或将这浪费之钱财用于赈济穷人,不知可令多少人感恩戴德,不知小兄弟觉得,我说得有理没理?唐小峰点头微笑:有理有理!这两兄弟见唐小峰赞同,更是你一言我一语,颜紫绡听他们口口声声说着天朝上邦,却是诸多批评,心里有些不快,偏偏这两人字字句句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上举尧舜之制,下用四书五经,讲的又都是时弊,让人辨无可辨,驳无可驳。
好在这两兄弟见他们不驳,久了也觉没意思,又转过头批评其它国家去了,一席话听下来,只让人觉得其他国家就是差啊就是差,他们君子国就是好啊好就好。
那位岐舌国的枝通使辩上几句,反被他们从上到下,将岐舌国的各种政策批了个精光,枝通使被批得满脸通红,却辩不过他们。
酒宴散去,诸人向王子华与吴氏兄弟拜别,唐小峰背着已喝得醉醺醺的颜紫绡,与许老、枝通使一同往城外客栈走去。
许老叹道:君子国不愧是礼乐之邦,听他们一番话,果然是巍巍荡荡,无一句不是警世名言,令人自惭不如。
唐小峰朝天翻了个白眼,没有说什么。
那位枝通使却冷笑一声,没有接这个话题,反而问道:不知许老大约何时离开此地?许老道:君子国王室急需珠玉,我已经跟二王子殿下和两位相国谈好价钱,以珠玉换他们的金银绫罗,这几日大约便可离开。
枝通使淡淡道:恭喜许老做成了笔大生意,不过异国他乡,并非久留之地,许老不妨早些离开。
还有唐兄弟,鬼斧山的石中天、胡二娘两位当家并不好惹,你与颜姑娘也要小心才是,这君子国,能不久待,还是不要久待的好。
许老愕然道:这是为何?君子国一向政治清明,连那些海贼流寇,惧于君子国之威德,也只在境外犯事,然听大人之意,却似乎觉得老朽留在这里并不安全?枝通使没有多言,只是回身一拜,道:在下随口说说,许老莫要放在心上。
日后许老若是途经岐舌国,在下再行作东,在下另有要事,需连夜赶回国去,请容在下先行告辞。
说完,就这样大步离去。
许老与唐小峰错愕地对望一眼,这位枝通使适才那句话,分明带着警告意味,却又点到即止,不肯多说,让他们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