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牛此番闭关需要多长时间,以小九的修为尚不能长期辟谷不食,于是又准备了足够的干粮,至少够吃几个月的。
他也不清楚闭关中的大牛闭关时究竟需不需要吃东西,总之有备无患,又在那座洞府中放了很多饲料和清水。
青牛看见这些食料和清水,也不禁摇头苦笑,不管怎么说,这孩子办事情很认真。
接下来这段时间,小九就在洞府前厅修炼,他刚刚突破四境修为,正有诸多神通玄妙需好好感悟。
而穿过前厅后方的那条甬道,大牛就在洞府深处的静室中闭关。
小九不知大牛闭关需要多久,总之先生已经吩咐,他就会在此守候,其实就算先生不说,他也会这么做。
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大约过了快两个月,小九间或辟谷了两次,每次都在十余天左右,其他时间便吃些东西,有时还在洞府门外打些野味解馋,带来的干粮吃了差不多有一半,这日忽听见了牛蹄声,大牛从洞府深处走了出来。
牛还是那头牛,小九莫名感觉到它的气息已有所不同,却又无法形容出来,赶紧抢步上前摸着牛耳道:大牛,你的修为破关了吗?青牛被他摸得没脾气,这个动作,小九这些年早就做习惯了,也不管是否见到牛耳生白毫,没事就喜欢摸着它的耳朵左看右看,此刻口吐人言道:小九啊,没事别揪我耳朵了,那白毫又不是我自己长出来的!小九似是被吓了一大跳,撒开手一下子蹦得老高,大声叫道:大牛,你会说话啦!……恭喜你啊,已经成为妖怪了!他的反应很夸张,但明显带着惊喜之意。
青牛闷声道:我早就是妖怪了。
小九一把抓住牛角道:走,出去揪几把嫩草,为你庆祝庆祝!你能说话真是太好了。
他这一把未将青牛拉动。
青牛又说道:我正在辟谷,想吃嫩草的话,自己也会去找。
小九低头看着牛眼道:既然你能说话了,有些事我就可以问你了。
你此番闭关突破,修为已有多高啊?青牛用鼻孔出气,翻了个白眼道:我不告诉你。
小九:会不会比我还厉害啊,要不,我们俩比划比划?青牛抬眼看着他,用很严肃的语气道:你打不过我,至少此刻远不是我的对手。
小九听出青牛的语气很认真,绝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于是讪讪道:你身大力不亏,假如真打架,我确实占不了便宜。
青牛语气一转,又很感慨地说道:太上大老爷这些年来让我伴你修行,就是我破关精进的机缘。
说起来,我也得好好感谢你啊!青牛的修为有多高?高得超出了小九的想象,它刚刚已突破九境,修得不灭之神魂、无尽之寿元,不仅是妖王也已是一位地仙了。
他在小九身边也不过待了几年而已,如今回头看,恰恰就是这几年的经历,便是他堪破生死轮回境的机缘。
老爷这些年给小九讲故事,不仅是在指引小九,也等于在指点青牛与子丘,他们各有其所得。
跟随在小九身边,青牛还得到了一位上古妖王的传承。
他倒不想将自己的修为境界对小九说得太清楚,免得惊到了这个孩子。
以青牛的眼力,当然能将小九的修为看得很清楚,不禁暗暗惊诧。
虎娃指引的大道修行,并不太在意究竟是几境几转,只是将每一层境界都演化到极致,但按照古时修士的判断习惯,小九此刻的修为差不多已相当于四境四转了。
须知两个月前,他才刚刚突破四境。
小九又吃了一惊,赶紧追问道:你方才说什么,是太上大老爷让你来的?青牛傲然道:是啊,这些年你时常都能见到太上大老爷的,而我就是他的坐骑、唯一的正牌坐骑!小九:先生就是太上大老爷?你果然是他派来的!你家太上大老爷叫什么名字、是何来历?先生从来没告诉我这些。
青牛抬头晃了晃脑袋道:你听了这么久的故事,到现在还没反应过来吗?我家老爷的名字叫虎娃,曾为奉仙国国君、巴国与中华的彭铿氏大人。
小九又一把揪住牛耳朵道:虎娃?原来先生就是虎君!……哎呀,我早该想到的,他若不是虎君本人,又怎能将虎君的事情说得那么清楚?凡修行种种,皆如亲身所历……虎娃对小九讲仓颉的故事,说的是成仙之后;对他讲虎娃的故事,说的却是成仙之前。
虎娃并没有提到他如今已被天下修士尊为道祖太上的事情,而且他讲的故事皆与指引小九的修行有关,并没有介绍很多私事。
如今小九仔细回味,先生所讲的这两个故事,给人的感觉有微妙的不同。
介绍仓颉的经历,仿佛是以旁观见证者的角度,而讲虎娃的故事时,却穿插了诸多世事变迁、人烟风情,就像是亲身经历。
青牛晃脑袋将他的手甩开道:你说话就好好说,又揪我耳朵干嘛?小九笑道:不好意思,这些年习惯了,以后一定注意。
大牛啊,你为何叫先生为太上大老爷呢?青牛: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我家老爷早已成仙,如今被天下修士尊为道祖太上。
小九:早知先生高明,却不知先生的来头竟然这么大!大牛啊,先生究竟有多大?这话问的!说年纪、说个头还是说本事呢?青牛白了他一眼道:就是你见到的那么大,让你放开胆子去想,恐怕也想不到尽头。
小九:先生都这么厉害了,那你是不是也很厉害?能不能告诉我,你如今的修为究竟有多高?是不是早就会说话了,却一直瞒着我没开口呢?青牛:说了不告诉你,就是不告诉你!你自己慢慢去猜吧。
小九眼珠子一转道:那么先生的事情,能不能告诉我更多?比如后来,他为何会被尊为道祖太上?青牛:老爷对你讲了他自己的故事,有些事情他没有说,想必就是不愿意告诉你。
既如此,我也不能乱说。
想知道什么,你自己到别处打听!小九又问道:先生就是虎君本人,那么仓颉前辈呢?你有没有见过他,他如今又在哪里?青牛:我有幸见过仓颉先生的次数不多,他老人家行踪不定,据说多年已未现身人间了,可能在各处仙界逍遥吧。
若有一天你能飞升成仙,想必有缘得见。
小九向往道: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一起见到仓颉前辈。
青牛诧异道:我们?小九:是的呀,等我成仙了,你差不多也该成仙了!青牛笑了:好,希望如此!小九:你是先生的坐骑,如今修为精进,先生一定会很高兴的,你这就带我去找先生吧,好向他报喜。
青牛却摇了摇头道:老爷已经走了。
小九:走了!什么意思?青牛:我家老爷不可能总是留在这里,没完没了地给你讲故事吧?我此番闭关破境,他便已经离开了。
临行前曾给我留下神念心印,让我告诉你,自古修士破四境即可出师,或离山游历。
他虽未正式收你为徒,但你已有四境修为,他也该离开了。
先生说走就走了,连招呼都当面没打,只是托青牛在此刻转告一声。
虽然早已知道先生不可能总是留在这里给他讲故事,但聆听教诲这么多年,小九也不禁感觉怅然若失。
青牛见他出神,又顶了他一下道:小九啊,你那发簪是怎么回事?两个月不见,你居然已经炼成法器了!小九已经好久没剪过头发了,原先散发披拂得很长,此刻却用一根玉簪挽了个髻。
这玉簪青牛以前没见过,竟然是一件法器。
虎娃并没有正式收小九为徒,小九突破四境后,亦没有以师尊的身份赐其法宝,但两个月不见,小九自己却鼓捣出来一件。
听见此问,小九才重新来了精神,拨下玉簪有些得意地显摆道:你闭关的这两个月,我也没闲着。
演化御器神通,可我没有法器啊,就试着自己炼制法宝。
但是人又走不开,上哪去找合适的天材地宝呢,却发现了随身戴的那枚玉佩……小九佩戴的那枚玉佩,在凡人眼中也仅仅是美玉而已,顶多值些财货。
小九突破四境后,却发现这枚玉佩的材质竟是相当不错的天材地宝,试着将其物性凝炼精纯时,披散的长发老是垂下来挡住视线,于是后来就其炼成了一根发簪。
和虎娃当年炼制很多法宝的手段相类,这根发簪已经成器,但还没有炼化完毕,以后可以随着小九的修为更高继续祭炼。
听了这番介绍,青牛也很应景地夸赞了一番,夸得小九十分开心。
小九正在笑呢,突然又想起了一事道:先生说,四境修为便可出师,有些修士便会离山游历,我是不是也应该到中华各部去转转啊?青牛仿佛早知小九有此问,不紧不慢地摇头道:老爷说了,他离开便是你出师,所谓游历,既可身游亦可是神游,足不出户亦能知天下事。
你要想去远方,不妨再等几年,待到突破大成修为后。
老爷还说了,你在此地修炼,将来还有事要托你办呢。
足不出户,怎能知天下事?来源于见知!就像四千多年后的人们,坐在家中拿着一个小小的长方形薄片状事物,便能知道很远的人间角落正在发生的事情。
追根溯源,这要感谢仓颉与仓颉这样的先人。
仓颉曾有大愿,让天下凡人皆如大成,指的就是见知传承。
虎娃通过自己的故事,对小九讲述了人间诸事诸物,带着莫名仙家神意,随着小九的修为更高,可以体会得更为真切,就如同也拥有了这样的见知与阅历。
另一方面,小九的身份也不适合到处乱跑,而且他的确年纪还小。
小九拍着牛背道:大牛,先生有什么事托我办呀?青牛摇了摇脑袋:我亦不知,但老爷既然说了,那肯定就是有的,你到时候便清楚了。